
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是一个成语,拼音是zhǐ shàng tán bīng。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意思是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1.列女传赵将括母的成语有气度恢弘。
2.指人的气概和度量宽阔;博广,
3.成语典故
晚清书法家翁同龢晚年曾说"写大字,始悟万法不离回腕纳怀,此外皆歧途。" 所作行书,笔力沉郁,气度恢宏,别具雍容肃穆之致。沙孟海先生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一文中指出:"他出世最晚,所以能够兼收众长-特别是钱沣的方法-有时还掺入些北碑的体势。把颜字和北碑打通了。这是翁同龢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