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略通俗的翻译下来:崇宁(年号)七年七月,白炎的军队开始攻掠城池,这便是天下大乱的开始。守天阑城的将领谢婉率领众兵士百姓苦战,得不到援兵支援。七月廿六,天阑城被攻破,谢婉力竭被白炎兵擒获,(谢婉)不肯投降,被白炎的军士枭首(枭首:把人头砍下挂在城门上示众,古刑罚)。
(崇宁)八年的春天,白炎夺取了王城--天岁,用毒酒*了前朝敬帝,清洗了朝堂文武,废弃了宫殿房室。(次年)二月即位,定国号为周,改元“永初”。永初十年的冬天,周帝白炎驾崩,朝野动荡,诸王侯都想谋夺帝位。
当时有支乱军趁夜发动奇袭时,惊见谢婉披头散发执着枪立于城头上,被吓得肝胆俱裂,于是败退。十一年,新任皇帝彻平定了天下之乱登基称帝,改元年号为太业。从太业年后,天阑城中开始有谣歌传唱。歌唱到:是什么维系着安慰,是天阑城的谢将军。太业三年,城东设立了谢婉的衣冠祠,前来祭拜的人非常多,香火终年不断绝。
至于十年后谢婉会夜半出现惊退叛军之事是传说故事(“若魂魄能知觉黄泉下不忘却”)还是另有别情未明叙(“王城的姓氏都改写我还在这里守着夜”“用最平淡话语藏住旧日誓约”“从此用我双眼替你看这世界”)文词并没有给以详解,自己推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