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在数学教学课堂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以逼真、生动地画面来创造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生动,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并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多媒体教学带到数学教学中去,就像使用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动化,也有利于数学概念的形成。在推导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使学生不但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的高科技手段,对教学任务的完成起着重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多媒体教学更是成为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以下几点是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运用多媒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所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和经验。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本身是一门抽象、枯燥的学科,到了初中,部分学生不愿意学习数学,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创新能力难以提高,使这部分学生对数学没兴趣。而多媒体教学能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这些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教学中,运用多种媒体来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例如,讲“三角形全等”知识时,可以制作两个不同颜色的三角形,通过旋转、平移、重叠等系列动画形象生动描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并能有效的归纳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和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并获得一定的学习效果。这样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求知的*。 二、用多媒体教学解决重点难点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严密、思维抽象。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尚未成熟,缺乏逻辑严谨性,导致思考问题不全面,从而对数学中抽象的性质定理较难理解,而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通过其图像及数据的处理功能,在教师的操作下,层层深入地引导他们运用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来处理问题,减少学习困难。例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图像”时,本节课的重难点的解决过程中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功能,在学生讨论“反比例函数性质”时,学生通过观察函数图像得出:“当k>0时,y值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y值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y值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图形的变化,疑点在数形结合的动态演示中消失,知识在直观与抽象间印入学生的大脑,难点因实验成为学生的兴奋点。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板书又要擦黑板,这样使课堂的容量小,题型单调,形式乏味。在现代的教学中,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节省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45分钟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多种题型,练习容量大大增加。教师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多媒体教学出示在学生的面前,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生发挥独立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也可以为教师提供的反馈信息,使教师有充分的依据改变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直观性 运用多媒体技术在几何教学中,能使图形进行平移、对折、旋转、闪烁等变化手段表达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述“几何图形”时,对各种柱体、锥体、台体、球体的认识,画它们的三视图,认识它们的图时,就可以利用空间图形的分、合、转、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使学生能身临其境,产生立体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同时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思维,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挖掘各图形间的内在联系,深刻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培养了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精神就必须有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和气氛,并使学生的注意力融入到情境之中,能激发其思考与讨论的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很快的调动起来。例如,在学习“平移”时,探究: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相同和大小相等的雪人呢?利用多媒体展示把半透明的纸盖在上图上,先描出一个雪人,然后按同一个方向陆续移动这张纸,再描出第二个,第三个……在所画的雪人图形中任意找三组对应点,连接这些对应点,观察得出的线段,它们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利用多媒体展示就像动画片一样展现在学生眼前,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迅速地归纳出平移的特征。本节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形象、生动地描述,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抽象、宏观和微观的限制,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运用多媒体数学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学习情景 数学是研究数量与空间形式的一门学科,数学所体现知识结构严谨与抽象性,往往会使学生望而生畏,慢慢地产生抵触情绪,厌学。在数学教学中,能运用多媒体,使数学抽象知识变成形象的动画,动静结合,声色兼备,能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作,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听懂的教学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重点突出,难点分解,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我们数学教学更有了成功的第一步。 如在函数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几何画板来形象的表现出函数图像,还可以在直角坐标系中来对函数图像的特征讲解,使学生的函数概念从抽象的虚物变成形象化的实物。 在学习平面几何时,一开始学生有畏难情绪,这与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有关,也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关,适当运用多媒体,引进"园形运动",通过平行线,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和圆中的一些比较直观的基础知识,运用平移、翻转和中心对称一系列图形运动,使原来那些呆板、枯燥的图形变活了,这些直观图形运动,使初学的学生加深了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2、更好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数学教师用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来完成任务,那是不可能的。这样会使学生厌学,用多媒体教学,能使数学形象生动,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主动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一次函数》中教学后,教师要求同学通过internet进入课题实验网站并登陆测试系统完成一组练习题,测试软件的界面提供了答题卡,学生只需在相应题号选择正确答案后,系统马上计算出评分,使学生及时了解现阶段的学习效果,什么地方需要加强,什么地方需要请注意,知道自己的情况,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 3、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完美的发挥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给数学课堂带来生机和活力,但计算机不是决定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教师,是信息时代教师的教育观念。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手段,并不是排斥传统教学手段,应是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教师是主体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软件制订好教学目标,可以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用形象、具体、行动的数学思绪表现出来。从教学一开始就借助多媒体视听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使课堂变得宽松、愉快,激发学习热情,活跃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