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核心技能是指人们思维活动中主要的、关键性的智力特点的表现,思维的核心技能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客观的事物认识的程度。思维的核心技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增长知识和见识的能力。
2、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
3、直觉、想象和灵感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能力。它是整个智慧的核心,参与、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
思维能力: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思维并非神秘之物,尽管看不见,摸不着,来无影,去无踪,但它却是实实在在,有特点、有品质的普遍心理现象。
思维能力的特点:
1、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学习效果与智力因素的综合反映
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先天与后天两类。一个人仅有先天智力而无后天勤奋仍然不会有很大出息。学问越到深处、年龄越大,后天因素的作用就越大。勤能补拙即有此意。
2、思维能力与思维习惯的培养有关
具有思维习惯的人群分布规律与知识层次有关。对同一知识层次的人群,又与年龄有关。知识层次或受教育的层次越高,具有思维习惯的人越多。
真正养成思维习惯的人中,成年人和知识分子比例较大。养成思维习惯的人善于发现新问题,具有对事物的敏感性。
3、思想的活跃性
包括思维敏捷性和灵感的频率两方面。这两方面的素质既来自先天遗传,也来自后天训练。后天训练中,教育者的教育风格也很重要。
4、思维的成熟性
成熟性建立在经验和思维习惯的基础上。经历是催熟的必要过程,一个人对任何事物的认识,只有经过独立思考,对其有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才谈得上认识的成熟性。成熟的人不人云亦云,而是持重、稳定、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