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榻寒舍是来家里住宿,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下榻,读音为xià tà,汉语词语,意思是客人来家中住宿。
寒舍,汉语词语,读音为hán shè,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
明·张居正 《答吴总宪书》:“顷得家信,言公有馈於寒舍甚厚,舍弟辈以夙有省戒,不敢领,即以璧诸来使。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正有句话,要与三老讲。屈三老到寒舍一行。”
就是指住宿的意思。
下榻的释意:
下榻 [xià tà]
后汉 陈蕃 为 乐安 太守。郡人 周璆 ,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 蕃 能致之。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后 蕃 为 豫章 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 徐穉 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见《后汉书·陈蕃传》及《徐穉传》。后遂谓礼遇宾客为“下榻”。
南朝 梁 沉约 《和谢宣城》诗:“宾至下尘榻,忧来命緑樽。” 唐 刘长卿 《送贾三北游》诗:“亦知到处逢下榻,莫滞秋风西上期。”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一折:“他都是井中蛙妄称尊大,比 周公 不握髮,比 陈蕃 不下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