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的《书谱》,文章书法俱佳,值得反复品读和认真临习

孙过庭的《书谱》,文章书法俱佳,值得反复品读和认真临习

首页传奇手游鸿飞迷失单职业官方版更新时间:2024-06-17

孙过庭的《书谱》,文章书法俱佳,草法引以为范,灼见启悟后学。千百年来,光辉依旧。复读之,犹如循循善诱之长者,在提醒、告诫、启发、引导我们如何去正确地认识书法、学习书法、欣赏书法、对待书法。学书之疑惑,书中或有明确的答案或有指导性启悟,令人常读常新。现将所学提炼为十条心得,结合当下书坛,条分缕析,就有道而正焉。

一、何为善书者

其一,善书者何人?文章开篇便说:"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之绝,晋末称之妙。"就是从书法源头至今(唐代),在孙过庭看来善书者只有四人:钟繇、张芝、王羲之、王献之。这里的善书者,理当是历史公认的大师级人物,超一流书家。在不同人眼中善书者是不同的,孙过庭显然代表了时代的评判,不仅仅是个人的主张。再者,善书者的名录是发展的,在晋代以前,王羲之认为:"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在王羲之眼中,只有钟繇与张芝是善书者;在现代人眼中,唐以后又有很多善书者。仔细品读会发现,孙过庭虽然列上了二王,其实他还是褒大王而贬小王的。

其二,善书者何能?

孙过庭至少论及到三点:

一者,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书法的发展,古质而今姸,善书者要把握好形式与内容的尺度,使其相得益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这是儒家的审美观。如果用这个条件来审视一下当今书坛,当引起书者的重视。快餐文化的兴盛,人多涉浮华,为吸引观者眼球,展厅中的作品往往形式夺人,但看长了,又觉得内涵不足,久而生厌。此可归结为"文胜于质"。

二者,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善书者要善于继承优秀书法传统,又要具备极强的鉴别能力。这是习书者必知,善书者必备的能力。尤其在当代书坛,科技发达,资源共享,信息同步,咫尺天涯。一日之内可看遍天南海北的大展,鼠标一动可浏览高清版的皇宫内府的真迹。那么在古与今的交汇中,如何选择有益于自己的学习,在传承古法中不背离时代的审美需要,身处当下,又不会被时风俘虏,委实难矣!

三者,专精一体,以致绝伦。孙过庭说;"至如隶奇,草圣,此乃专精一体,以致绝伦。伯英不真,而点画;元常不草,使转纵横。己降,不能兼善者,有所不逮,非专精也。"每一位书家,应有其代表字体,善书者,应是以自己之体开宗立派,引领时风,启悟后学的。《书谱》所说的专精,恰恰不是只会一种字体,应是"兼善"者,只会一种字体的,难以专精,这对学书者是一个警示。学习书法的人很多,笔者见到有些执着的人,闻鸡起舞,日日笔耕,终年一本《多宝塔》或《玄秘塔》,写的已经形似很久了,就是笔画呆滞,缺乏神采。建议其换帖学学行草,以增其使转能力,却遭到其坚定的回绝:等写好了再换帖!如此,是难以写好的。其实道理本不难懂,临帖如同人的一日三餐,要荤素搭配,营养丰富方能健康持久。若天天一种食品,即便是山珍海味,总是偏食,日久也会营养不良,终不能提升健康指数的。

善书者不尽钟张二王,善书者之能也不尽以上所述,但这是标杆,有了它,就不会迷失方向。

二、何为善书

有什么特点与标准的书作才称得上是善书呢?孙过庭至少给出了两个标准:

其一,"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这的确是不容易达到的境界,需要很多洗礼和条件。

一者,要经过三个阶段的磨砺,如同登楼,层层境界不同。"勉之不已,抑有三时;时然一变,极其分矣。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是艺术的辩证法,也是人生的哲学。如果简单一些理解,可以从一幅作品、一个字入手,来理解平正与险绝的关系。比如王羲之《圣教序》,其中的字形结构之所以为千古楷模,就是因为独具匠心的造型能力。如正文首字"盖"字(见图一),整体看去,字形端正,细细探寻,又极其险绝。上面的羊字头第一横很平,不合常规,竖画又偏左,使整个重心右倾,出其不意的是下面两横,右上斜度很大,把整个羊字头调正了;然后,皿字底右移,使上部峭拔而立,皿字四竖与横画有断有连,空间有疏有密。如此含有险绝的平正,才是高境界的平正。如果以平正为最终目标,则缺乏味道,难臻佳境(见图二)。如同做人,君子藏器,威而不猛,比剑拔弩张更有内涵。其中每一个字都值得分析和玩味,就是因为充满了平与险的辩证法。这就是好的书法,即"善书"。

图一

图二

二者,此之谓"老",不仅仅是年龄之老,更是修养阅历之"老",需要人的不断修为,达到化境。熊秉明先生说:"一个人要对书法获得深刻的领悟和真正的把握,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到那时,他的书法"老"了——老练、成熟,人也到了老年。换句话说,一个人的书法是与他的生命一同走向成熟的,而且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它与人的整个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这里便牵涉到中国书法的一个深层目标:寄托、表现作为个体的精神生活中的一切。在个体达到完满之前,他的书法是不完整的。"[[]]具有修养的成熟才是这里强调的"老"。赵之谦曾说:"书家有最高境,古今二人耳。三岁稚子,能见天质;积学大儒,必具神秀"[],积学,书本之学、社会之学,都是提升境界的必备,如此,人老才有价值,书老,才成为可能。

其二,"不激不励,风规自远"。这是孙过庭在评价王羲之晚年书法的时候说"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这里需要说明两点:

一者,传统书法的审美,崇尚"中和"之美,即不偏激,不凌厉,志气和平自然散淡。这既是说书,也是说人。为人讲究君子风度,温柔敦厚,字也追求中和境界,这是书法的哲学基础,决定了书法的格调。

二者,它的反面是"鼓努为力,标置成体。"也就是标新立异,竭力做势,技法不精,神采缺乏。当然还有一类,技法也算精到,但是做势张扬太过,仍不能至于高境。千年以前的论述,依然对当今书坛有警示作用,后学不可不思。

三、学书心态

学习是要端正态度的,心态决定了方向与收获。

其一,自信。自信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会更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力。如果事事自卑,终将一无所成。《书谱》记载王羲之羡慕张芝书法之时,更是自信地说"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找出差距,树立自信,确立目标,才能进步。

其二,自谦。就是不自傲。孙过庭批评王献之"自称胜父,不亦过乎!且立身扬名,事资尊显,之里,不入。以子,绍右军之笔札,虽复粗传楷则,实恐未克箕裘。况乃假托神仙,耻崇家范,以斯成学,孰愈面墙!"后来王献之终于感到"内惨",始而奋发。"自矜者将穷性域,绝于之途;自鄙者尚屈情涯,必有可通之理。"这样的故事与实例不胜枚举。

其三,自明。明白书法的道理,不走弯路,则事半功倍,不能强不知以为知。"引以为辞,援而自满。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谬哉!"自知者明,只有自明,便不会自欺,不自欺也就不会欺人。

其四,自强。勤奋学习,扎实练习。要"傍窥尺牍,俯习寸阴。""盖有学而不能,未有不学而能者也。"传说中的钟繇盗墓学书,智永退笔成冢,怀素芭蕉练字,赵孟頫日书万字,如此等等,皆为自强勤学而成功的典范,其余学而不能者,不可胜数。

四、学书之法

按照孙过庭的经验指导,学习书法要遵循以下原则:

其一,有法可依。书法者,书而有法之谓也,故无法之书,不是书法,随便挥洒,终不入门。《书谱》指出:"翰不虚动,下必有由"此谓有法可依。

其二,讲究笔法。"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于"。古人用笔,毫发毕现,笔法,是书法的命脉;细节是用笔的核心。赵孟頫说:用笔千古不易,同样强调用笔之重要。

其三,兼通专精。前文已有论述,兼善才能专精,钟王便是标杆。所以强调涉猎广博:"故亦傍通二篆,俯贯八分,包括篇章,涵泳飞白"。金字塔式的底座,才会有高度。

其四,心手双畅。"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察在眼而实在心,看得越准,才有可能写得越像。所以历来学书,极其强调读帖的重要,一个"读"字,比看重要得多,需要心到,眼到,继之才有可能手到。

其五,准而后熟。启功先生曾说,功夫是准确的重复。不准确而重复,就是南辕北辙。准确之熟方能生巧。"心不厌精,手不忘熟"即同此理。

尽管法无定法,其实到现在为止,这些学习书法的原则与方法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五、创作条件

其一,要从五合,避五乖。这是技法以外的因素。因为"合则流媚,乖则雕疏"。五合为:神怡务闲,感惠徇知,时和气润,纸墨相发,偶然欲书。此五者有主次之分,并非一定"五合交臻",因为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孙过庭说"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如同人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而孟子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此看来,真能做到五合交臻的,王羲之写《兰亭序》可算一例。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仰观俯察,吟诗作序,既得时得器,又得意得志,遂展蚕茧纸、执鼠须笔,旷世杰作在偶然与必然中诞生。据说羲之回去又书数次总不如意,不是技法水平有差,而是创作状态相异,失去了偶然欲书的冲动,感惠徇知的意愿,纵然笔墨如一,也不会复制佳作。

其实多数情况下,不会各种条件都齐备,也能有佳作问世,其中"偶然欲书"起主要作用。《祭侄稿》,悲愤中不得不奋笔疾书,《黄州寒食帖》,郁结中自然以诗书释怀。其中不一定"时和气润""神怡务闲",但本真的自我都得以展现,书作也浑然天成。《书谱》本身作为草书经典佳作,孙过庭因不满流传书论的"诸家势评,多涉浮华",立志"今之所陈,务裨学者",书写时将自己所得所感毫无保留告知众人,大有不吐不快之势,也属于"欲书",愿望强烈,遂笔墨生动淋漓,光彩照人。(图三)=

图三

五合是创作的必要条件,但不一定是充分条件,在实际创作中,既是看似条件具备,不成功的例子也很多。米芾曾说:"余写《海岱诗》,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启功先生也有同感:"凡人作书时,胸中各有其欲学之古帖,亦有其自己欲成之风格。所书既毕,自观每恨不足。即偶有惬意处,亦仅是在此数幅之间,或一幅之内,略有成体段者耳。距其初衷,固不能达三四焉。他人学之,籍使是其惬心处,亦每是其三四之三四,况误得其七六处耶。"

书写时不宜作千秋之想,所以蔡邕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这是孙过庭说的五乖之一:"意违势屈"。所以苏东坡强调:书无意于佳乃佳。启功先生在《论书札记》中说:"人以佳纸嘱余书,无一惬意者。有所珍惜,且有心求好耳。拙笔如斯,想高手或不例外。眼前无精粗纸,手下无乖合字,胸中无得失念,难矣哉。"[]不拿当回事,反而能成事,书法史如是说。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切的前提,是技法水平的高度成熟,舍此,再五合交臻的条件,再放松的心态,也是空中楼阁。

其二,要"无间心手,忘怀楷则"。这是指技法水平。这里的忘怀,恰恰是熟练后的结果,是指心手相应,毫无拘束。一者,技法熟练是前提,"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谙于胸襟,自然容与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二者,技法运用是关键:"穷变态于,合情调于纸上",合理自然的把技法运用于创作中,长短粗细,枯湿浓淡,极尽变化又不相违背,共性的法度,生发成个性的意趣,呈现出不同的美。三者,书作以骨气为先。"众妙攸归,务存骨气;骨既存矣,而加之。"先立骨,肉血才有所依附,刚柔才会相济。即使不能两全,宁可骨气偏多,也不遒丽居优,这是孙过庭的艺术观。当然,对于技法的修炼,是伴随终生的功夫。王铎"一日临书,一日应请索",就是临创结合的范例。

六、书法性情

书法可以表情达意,是人所共识,书法美学中有人主张情感就是书法的内容。但书法表现情感是不直观的,是隐晦和艰涩的。《书谱》对书法情感的论述大致有两个方面:创作与欣赏。

其一,创作手法。这里包括两个因素,一是以字体为依据。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特点,不论什么创作手法,都得以此为基础,不能违背字体的本质特点。"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这就是篆、隶、草、章各体的特点。启功先生在《论书绝句百首》之三十九首谈到《天发神谶碑》时,对其怪异字形提出了批评,说:"六朝俗书,以天发神谶为戎首。扁笔作隶,曹魏已肇其端。其笔毫绝似今之扁刷,而三段神谶碑则以扁刷作篆。车轮四角,行远何堪。"[]这就是说碑中字体本为篆书,却没有做到"婉而通",便入俗书之列。二是创作手法。孙过庭说在作品创作中可以"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 凛、温、鼓、和,等手法交替使用就会产生不同的情调,就可表达性情,抒发作者的喜怒哀乐。

其二,情感欣赏。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表现,这很有难度,非善鉴者不能也。孙过庭就不同凡响,他从王羲之的作品展看出了不同的情调与心境,很是了得:"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私门诫誓,情拘志惨。"他认为,王羲之的作品之所以流传后世,供人效法,就是因为作品表现情趣深切,笔意和谐。并且情感的表现是自然的,"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

一般来说,在书法的审美中,可以大体看出诸如《兰亭序》《韭花帖》的气定神闲,优雅散淡;《祭侄稿》《争座位》的忠义愤发,顿挫沉郁;弘一法师"悲欣交集"(图四)透出的一缕悲怆而又恬然的韵致;林散之"升天成佛"(图五)的淡墨禅意,安详超脱……若如孙过庭品读得那样细致精微,恐怕不仅仅是从点画之间品味,还得从知人论世中探寻吧。更厉害的,还有元代的陈绎曾跋《祭侄稿》欣赏分析得更为透彻:"自'尔既'至'天泽'逾五行殊郁怒,真屋漏迹矣,自'移牧'乃改。'吾承'至'尚飨'五行,沉痛切骨,天真烂然,使人动心骇目,有不可形容之妙,与《禊叙稿》(《》别称)哀乐虽异,其致一也。"[]这样的欣赏情感的变化轨迹,也是因人、因作品而不同,毕竟《祭侄稿》很独特,情感也很浓烈,陈绎曾也是火眼金睛。并非所有作品都可做如此解读的,也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审美素养的。

所以,书法,是一难事;欣赏,亦一难事。

图四

图五

七、书如其人

"书如其人"是一个历史的结论,不仅限于书法,大概艺术都可以和人做比较,所以就有了"文如其人","画如其人" 等等说法。其实,书到底如何如其人,是不容易说清的。应当肯定的是,不能简单的把书如其人理解成字和人的长相一样。如果那样,"耸膊成山字,埋肩不出头"欧阳询就不会写出峭拔俊朗的《九成宫》,如果那样,美男子潘安、卫玠应该是一流书家了。事实不是这样。

其一,书法即性情。孙过庭是根据性格特点进行论述的:

"虽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性欲,便以为姿。质直者则径侹不遒,刚佷者又倔强无润;矜敛者弊于拘束,脱易者失于规矩;温柔者伤于软缓,躁勇者过于;狐疑者溺于,迟重者终于;轻琐者淬于俗吏。斯皆独行之士,偏玩所乖。"

用文学界的一句话来说,这就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性情,不同的笔性,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基础,也决定了取法的不同。这是一层意思。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启功先生在《论书札记》中说的"古代纸笔,及其运用之法,具有不同。学之不能及也,乃各有自家设法了事处,于此遂成另一面目。名家之书,皆古人妙处与自家病处相结合之产物耳。"[]言虽有调侃处,却是真言。

其二,书法即生命。熊秉明先生在论及人与书的关系时,有着自己深刻的体悟:

"书法和个人的关系如此密切,不仅指他的个性、禀赋、性情、学问、人生观,更包括实实在在的人生经历,日日夜夜累积起来的饥渴、病痛、悲欢离合、希望和惊扰、失败与成功。"

"人即书,书即人。我们一生所写的字,无论我们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那是我们的字迹。认同自己的一生,认同自己的字,也即是对个体生命的认同。"

字是人写的,总是带有人的印记,刘熙载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至此无他可言。

其三,书理即人理。书法在欣赏与品鉴中,许多感受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所以在书论中出现大量的比喻,而比喻的形象多以人为主。纵观煌煌数万言书论,就如同是一档节目:"人与自然"。大概缘由,一者,"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二者,人对人最熟悉,理解了人,就会理解书法。比如袁昂《古今书评》论及羲之书:"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谢家子弟的风神更容易理解,以此喻书,形象生动。其他如苏东坡《论书》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诸如此类,比比皆是。书理就是人理,也是"书如其人"的另一层意义。

八、书法功用

书法史洋洋数千年,书写之功可谓大矣。正如文中所言:"之作,肇自;八体之兴,始于。其来尚矣,厥用斯弘。"悠久的历史,浩繁的经典,皆因一支柔毫的使转,其功用本不用多言。但历史变迁,科技兴起,人人在手机中漫游,键盘语音已然成为时尚,书法功用似乎值得一说,还是由孙过庭走起:

其一,实用层面。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实用价值,"加以趁变适时,行书为要;题勒方畗,真乃居先。"梁武帝《草书状》曰:"蔡邕云(删):昔秦之时,诸侯争长,羽檄相传,望烽走驿,以篆隶难,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书,今之草书也。"书写中一直有正草之分,草写又促进新字体的产生。现在也是如此,学生的考卷,重要的表格,都得用正楷书写;听课记录,生活随笔,当然行书方便。不同的书写状态需要不同的字体。

其二,艺术层面。书法是艺术,当然具有艺术之美。创作过程之妙,"妙拟神仙",技法之迷人,"犹挻埴之罔穷,与工炉而并运。"欣赏过程之美,孙过庭有一段华丽的美文:

"观夫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

不同书家笔下有不同的审美形象,不同鉴赏家理论家笔下,有不同的审美语言。比如"高峰坠石""千里阵云""惊蛇之失道""渌水之徘徊""折钗股""屋漏痕"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艺术美,是书法长盛不衰的根本所在。

其三,个人层面。书法是文人修身的法宝。对于个体来讲,书法的功用也有很多,这里只讲修身。孙过庭曾引用"之里,不入"批评王献之的"耻崇家范",总体还是强调修养问题。着重指出"君子立身,务修其本",文人一生与笔砚打交道,"非人磨墨墨磨人",要以德养书,讲究"书以人传",非"人以书传"。"人书俱老"也是落脚在个人修养之上的。此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书法好像更加重视人的品德修养,或者说书法对人的修养提升作用更为明显,这应当深入思考。笔者以为,除了书法本身的因素以外,书法在临摹创作中涉及到的文辞内容值得关注。书法内容包罗万象,但主要精神可以提炼出三个字:真、善、美。书信手札,生活本真;诗词歌赋,意美感心;名言警句,唯善为本。如此与书法艺术的交织与生发,日久天长,时时自省,如春风化雨,滋润身心,润物无声。

其四,社会层面。古代"六艺"教育,书与礼乐并列。《书谱》定位书法可"功定礼乐",意思是书法不同于诗词歌赋之类的小道,是可以和"礼乐"一样,具有引导民心、教化民众之功。《论语》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书法已经超越了一般"艺"的范畴,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如同曹丕在《典论﹒论文》中给文学的定位一样:"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如此,文章顿时也神圣起来了。

九、江湖书法

所谓江湖书法,是指没有法度用毛笔糊涂乱抹的一类人写的字,应该算不得书法。本来自己想怎么样,他人无权干涉,可是之所以称为江湖,并加以批判,是因为他们居然没有自知之明,用这样的字到处忽悠大众,自欺欺人,甚至用奇形怪状的书写方式以引起哗众取宠之效。江湖书法现在还很活跃,原因只有一条,就是大众的审美水平相对低下,大多不能用自己的眼光判断优劣。更有甚者,高官巨贾、大众媒体还为之鼓与呼,一时之间难以灭迹。翻阅《书谱》,不想江湖书法竟有历史渊源:"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复有龙蛇之流,龟鹤花英之类,乍图真于率尔,或写瑞于当年。巧涉丹青,工亏翰墨,异夫楷式,非所详焉。"看如今江湖书法中,写龙必是龙形,写虎必有虎样,不想千年之间,竟如此异曲同工!只不过现在的功利目的更加肆虐而已。看来良莠并存,不仅是自然现象,也是社会现象。

十、虔礼之叹

纵观《书谱》三千余字,孙过庭苦口婆心,诲语谆谆,将自己所得毫无保留传于后人。言语之间,却时时有悲叹之声。

其一,书论语焉不详。

当时的书论资料现状,《书谱》最后这样描述:"自汉魏已来,论书者多矣,妍蚩杂糅,条目纠纷:或重述旧章,了不殊于既往;或苟兴新说,竟无益于将来;徒使繁者弥繁,阙者仍阙"。鉴于此,孙过庭说当时的学书者,许多不知道学书之法,有些人会了一点,又不愿传给他人:"方复闻疑称疑,得末行末,古今阻绝,无所质问;设有所会,已深"。造成的结果是学书者不知道要领,浪费了时间,见不到成果:"徒见成功之美,不悟所致之由"。有些人可能想说,但不能抓住要点;有些人想学,又不能理解全面,结果仍然是事倍功半。古之学艺,多为师徒相授,父子相传,不公开授艺,所以古人常有拜师学艺之说。相传颜真卿拜访过张旭,王献之、欧阳通传承父法,钟繇为得笔法曾盗墓学书,如此等等,可窥见学习得法之不易。

针对"诸家势评,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的现状,孙过庭立志"不揆庸昧,辄效所明","庶欲弘既往之风规,导将来之器识,除繁去滥,睹迹明心"。对自己的学书心得,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并希望"四海知音,或存观省"。颇类似于司马迁的"述往事,思来者",在这一点上,他们是成功的。

孙过庭想不到的是,千年以后,书法成了一门专业,老师公开传授技法,学生批量上课,信息快捷,资源共享。秘密不再隐藏,高校逐年扩招,书法展赛兴盛,书法大业复兴有望。接下来又有了困惑:专业化和产业化是否是培养书法人才的最佳方式?如果没有丰厚的文化底子,炫技的状态能走多远?

其二,虔礼知音难觅。

作为书法高手,又是理论家的孙过庭,在当时并没有全面得到社会的认同。这从两点可以看出,一是孙过庭本人的事迹资料相当欠缺,只是在陈子昂为其作的墓志铭和张怀瓘《书断》等资料中有零散的记录。如果他当时位重名高,不至于个人资料如此残缺。二是他在《书谱》中记叙了他把书作给所谓善于鉴赏的人看,结果好的地方不留意,坏的地方却大加赞赏;生气的孙过庭也把他们嘲弄了一把,把自己的作品伪作成古人真迹,结果他们都随声附和地说好。所以他反复嗟叹知音难觅:"是知伯子之息流波,盖有由矣"!并引用庄子的话:"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和老子"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之则不足以为道"来自我解嘲。

其三,《书谱》华章不全。

孙过庭说得明白,他要把书法的"执、使、转、用"之由写出来,教导学书者,并且要"撰为六篇,分成两卷",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书谱卷上,正文内容也还没有涉及,所以有人认为这只是一篇序言。而在仅有的文字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书谱》的博大精深,领略了其振聋发聩的书论要旨。可以想象,全篇的论文该有多么诱人!如果他没写完,这是他的遗憾;如果写完了丢失了,这是后人的遗憾。与其说是虔礼之叹,不如说是后人之叹!

我们不妨也学学孙过庭,做一下自我解嘲:残缺的就是完美的。

《书谱》讲得深刻,写得漂亮,可谓"文约理赡,迹显心通"。其文章书法俱佳,值得反复品读和认真临习。其中要义绝非十条所能涵盖,套用文中的话:"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学《书谱》,知书理,笔墨在当下。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