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旭兵
鼎鼎有名的国宝司母戊大方鼎(也称后母戊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殷墟青铜器的典型代表,但是你知道它是在哪儿出土的吗?答案是安阳市殷都区北蒙街道办的武官村。11月4日,记者走进这里,听了当年这件国宝发掘及保护免受日本侵略者掠夺的故事,惊心动魄;如今,当初护宝人的后代,又在复兴传统文化,欲打造河南一流的民俗文化村。
武官村地处世界文化遗产地殷墟宗庙遗址与王陵遗址之间。走进武官村的中间,看见一条头顶挂着旧式红灯笼的老胡同,沿胡同走进去就是吴家大院的大门。在大门口,这里2006年被公布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汉白玉牌匾屹立在大门左侧,牌匾上“吴家大院”四个红色大字遒劲有力,大院门楼保存完好。进到大院,就能看到一尊仿制的精美巨鼎放在院内空地的石台上。
当初护宝人的后代吴苏桉,向大家讲起当年他爷爷吴培文挖宝护宝的故事。
1939年春,吴氏家族吴培文在西北岗的吴家柏树林整修祖坟时,发现了司母戊鼎。为免遭日本侵略者盗抢掠夺,吴培文带领众弟兄,于1939年3月19日晨将司母戊鼎挖掘出土,藏于吴家大院焚书坑内。后因汉奸告密,日军多次到吴家大院搜查,吴培文用中国人的民族骨气和智慧,先后三次将大鼎转移到吴家大院西屋马棚、东屋草料房,用泼粪、用赝品铜器替换等方式瞒过日军搜查。司母戊鼎在吴家大院东屋埋藏保护历时八年之久,躲过了日寇掠夺,维护了民族尊严。1946年,国民政府第31集团军将大鼎挖出,作为蒋介石的寿礼运往南京,存放在前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959年大鼎被运往北京,安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吴家大院建筑形制为中国传统式砖瓦木制建筑结构,三进九门相照院落,东西宽30米,南北宽100米,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
虽经几代人的历史,吴家大院的很多房屋现在大部分保存完好或重新修复,司母戊鼎埋藏保护旧址、吴培文旧居等都被悉心保护,走进各个房间,能看到当年的一些陈设,墙上有吴家护宝故事的连环画,矗立厚重的土地之上,让人可以细细品读。
近些年,吴苏桉在武官村创办了河南司母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他跑遍了很多博物馆、图书馆收集有关铸鼎资料,研究青铜器的雕刻铸造技艺,开始铸鼎,终使这一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得以传承光大。
吴苏桉还在武官村建起了殷商文化演艺坊,向人们展示青铜器原始陶范、开模等工艺流程的奥秘。
如今,在武官村,依托安阳殷商文化、甲骨文化、青铜文化等建立起来的武官村民俗文化旅游研学基地,已是殷商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典范。来武官村旅游的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停留,动手仿制后母戊鼎、甲骨文,观看殷商文化展演。文化与旅游相结合,让国宝在乡村旅游市场里扮演“东道主”角色,带动了武官村的经济发展。
依托珍贵的文化资源,吴苏桉从青铜文创入手,仿制各种比例的后母戊鼎等古青铜器,这些工艺品因“鼎力相助”“一言九鼎”“鼎盛”等美好寓意被作为安阳礼物推向市场,被游客带往各地,摆放在书房、案桌、办公区、会议室。如此创作,很多青铜国宝如今成为可触摸、可探索的“活”物。
武官村还有一个更宏大的计划,就是立足发扬殷商文化、民俗文化传承及古村落保护,打造地标性文化古村落——武官民俗文化旅游村,计划重点打造“八个一”,即:一个古建筑遗址、一个殷商文化展示中心、一个豫北民俗展示中心、一条文化购物街、一条特色饮食街、一片田园风光聚集地、一条沿洹河观光带、一台大型文化实景演出节目。
“我们目标是建成集殷商文化、易学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展示和殷商文化研学旅行于一体的武官民俗文化村,以延长殷墟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带动殷墟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探索开辟一条以文旅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道路。”吴苏桉信心满满。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