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打卡胜地|林立东:浅谈《大唐中兴颂》碑刻之传奇

千年打卡胜地|林立东:浅谈《大唐中兴颂》碑刻之传奇

首页传奇手游名盛传奇更新时间:2024-10-19

本网讯( 金崋 林立东)中国书法,大致分为三大块,金石、碑刻和书帖。何谓碑?何谓帖?简单的说,碑者,即为刻了字的石头;帖者,古代系朋友之间传达信息的便条或书信。刻碑立传是一个很严肃的事,内容要有文采,又要能让读者看得懂,要求字体中正,一般选用正体字。贴就不一样,是两熟人之间的事,只要对方能看懂就行,所以行草书居多,而且传话也是一个小事,写起来比较随意多流利灵动。碑刻书法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观念、精神情感、价值取向和审美内涵。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不同的人文历史,碑刻也是。古代刻石立碑盛行之时,始于东汉(尤其是在东汉晚期)。东汉曾一度盛行门生故吏聚钱选石为故主书丹刻石的风气,导致出现了大量的墓碑和功德碑。有歌功颂德者,祭祀迷信者,也有记述生平者,可谓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如《华山碑》《孔庙碑》《礼器碑》《张迁碑》《颜勤礼碑》等等。随着历代碑刻书法艺术的发展,到唐代人们将历代名字、名碑以石刻模式集中到一块,于是就陆陆续续出现了碑林。我国大多数碑林集中在北方地区,南方碑林甚少。湖南永州祁阳县的浯溪碑林是较为知名的一处。浯溪碑林其实是碑铭摩崖多,石刻总量近2000通,摩崖石刻总量名列全国前茅。摩崖中的《大唐中兴颂》最为出名,为浯溪碑林之核心和精髓,因文奇、字奇、石奇,世称“摩崖三绝”名盛古今中外。笔者就《大唐中兴颂》之传奇进行试探,浅而论之。

《大唐中兴颂》摩崖石刻拓片,现藏于永州潇湘意摩崖石刻拓片博物馆。蒋茜摄

一、文奇,博大精深,享誉全球

《大唐中兴颂》系唐代杰出散文家、诗人元结撰文,历来脍灸人心,尤负重名。元结(公元712-772年),字次山,河南鲁山人。元结两次出任湖南道州刺史,五过浯溪,对浯溪的山山水水十分喜爱,对浯溪的人文风情特别留念,留下了不少诗文。元结还喜欢将自己撰写的诗文请人书丹刻石,现保留下来的刻碑有《浯溪铭》《峿台铭》《痦庼铭》,合称“三吾铭”或“三吾碑”。“三吾铭”都是篆书摩崖,相传为季康、瞿令问、袁滋分别用玉箸篆、悬针篆、钟鼎篆所书,是罕见的唐代篆书精品,艺术价值极高。《大唐中兴颂》是元结一篇颇有代表性且为本人最得意的散文作品。《大唐中兴颂》最后确定的摩崖稿件是于大历六年(公元771年)元结从箧中捡出10年前率兵镇守九江抗击史思明叛军时写下的旧稿补充而成的。《大唐中兴颂》定稿后,元结派专人赴临川,请他的好友颜真卿为之现场大笔书写,并于同年夏六月刻于摩崖之上。颂文“以史为鉴,端严正气”,简述了安史之乱及大唐中兴的畅想。即以“安史之乱”为借鉴,痛玄宗重色昏庸、恨孽臣奸娇毒乱、赞肃宗盛德之兴、喜群生万物是膺,表元、颜忠肝义胆。可传千古、可寿名山。犹如一面史镜,可历代借鉴。明代解縉题“中兴颂”旁“石镜”的诗说得好:“水洗浯溪镜石台,渔舟花草映江开,不如元结中兴颂,照见千秋事去来。”序因散句,字数极少,却把“安史之乱”的来龙去脉交待得清楚明了。颂文仿秦始皇金石刻碑的体例,风格雄伟刚峻,三句一韵,共十五韵,系散文作品中非常难见的佳作。因此后人对元结评价很高,唐代裴敬把他与陈子昂、苏源明、萧颖士、韩愈并提。后又有人把他看作韩柳古文运动的先驱。《浯溪志》将前人对《大唐中兴颂》文章的评价总结为四点:一是颂词高简古雅,得雅颂之遗;二是义正辞严,忠肝义胆,为左氏之遗绪;三是金石之首,星斗之文,云烟之字;四是稀有的雄文,更是元结的得意之作。

祁阳浯溪碑林景区内的元结、颜真卿雕像。蒋茜摄

二、字奇,气度恢弘,独传天下

《大唐中兴颂》是颜真卿63岁时所书,实为颜体最成熟,颜氏生平最得意的唯一巨幅杰作,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堪称颜氏翰墨之高峰。摩崖《大兴颂》碑刻高416.6厘米,宽422.3厘米,凡21行,行25字,竖写左引,共263字,其中序为83字,正文180字,其拓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字如其人”,颜真卿以忠义大节及古今之“正”著于史册。明陶晋议评颜氏:“骂贼而死,惟其忠贯白日,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诚然,颜书《大唐中兴颂》虽为楷书,但行笔用篆法,出笔用隶法,点画圆浑厚实,书写力量充沛畅达,粗壮而不臃肿,字形以宽阔取势,四周向外拓张,外密内疏,中宫舒展,布白于字中,笔势缓缓而引,捺脚重拙含蓄,形成了一种质朴雄强的气势,表现出一种气度恢弘的威武刚烈之风度,好似有“力拔山兮气盖世”慷慨正直的颜字个性挥洒,诸如此类都值得玩味。有如一曲刚劲有力的正气之歌,彰显出颜公“立朝正色、刚而有礼”的风度,给人一种向外的膨胀感,充实茂朴,气势恢宏,字里行间有金戈铁马之气,拳拳报国之志,并映射着时代的进取精神。令人百看不厌,余味无穷而又感慨万千!唐以后历代书家无不为之倾倒。

宋黄庭坚诗曰:“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鬓成丝。”宋代欧阳修在《集古录》中云:“气书字尤奇伟而文辞古雅”。元郝经赞曰:“矧于超出二王笔,冠冕百代书家师”。明董其昌诗:“几回吹律寒谷春,几度看碑陈迹新”。清代杨守敬在《学书迩言》中云:“《中兴颂》雄伟奇特,自足笼罩一代”。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云:“气平原《中兴颂》有营平之苍雄”。明代王世贞在《贪州山人稿》中云:“字画方正平稳,不露筋骨,当是鲁公法书第一”。清何绍基诗:“李唐碑板如云垂,浯溪片石尤瑰奇,鲁公遗墨此节一,评家自审非谬欺”。当今日本友人山田女士访华观此碑后感言:“看了颜真卿写的碑,我就是死了也不会忘记”。

三、石奇,临江矗立,气势磅礴

浯溪碑林之摩崖石刻,奇在其天然的地理位置和浯溪露天摩岩。浯溪摩崖石刻群,距永州市区50公里,此处苍崖石壁,濒临湘江,巍然突兀,连绵78米,最高处拔地30余米,为摩崖文字天然好刻处。元结将一条“北汇于湘”的无名小溪命名为“浯溪”,意在“旌吾独有”,撰《浯溪铭》;将“浯溪东北廿余丈”的“怪石”命名“吾台”,撰《吾台铭》;还在溪口“高六十余尺”的异石筑一亭堂,命名为“吾亭”,撰《吾亭铭》,以上三铭,在元结返任后,请篆书名家季康、瞿令问、袁滋分别用玉箸篆、悬针篆、钟鼎篆书写,并刻于浯溪崖壁上,从此就有了“三吾”之说。这三块碑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唐相袁滋书写的《吾亭铭》碑已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一级石刻,视为“国宝”。因此,该摩石被称为南国摩崖第一家,神州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

正由于有这样一个天然奇石绝境,自公元771年鲁公所书的《大唐中兴颂》刻于浯溪摩崖后,历代共有250多名文人学士到此游览,题诗作赋,铭刻石上,现存有名人碑刻505块,逐步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天然碑林,成为了一个研究碑石文化的重要宝库。碑林中除拥有鲁公所书的《大唐中兴颂》外,还有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的《浯溪诗》和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的长诗《书摩崖碑石》及清人何绍基、吴大徵等名家题名刻石的浯溪新三铭等。碑林中还有清代越南使者途经此地留下的刻石四块。1996年后,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的《东风》诗碑和《踏莎行》词碑相继在景区树立。

四、义奇,内涵丰富,影响深远

浯溪碑林的建成,特别是摩崖石刻群的形成,由点而线,由线而面,成体系存在。无论是从创新书法艺术、提升文化品位,还是从历史文献意义、文物档案意义、文学和哲学等意义,又还是从打造国际旅游胜地等方面,其内涵极其丰富,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故此,人们赞誉其摩崖石刻是不朽的艺术宝库、文学殿堂和历史文献档案。

1、为书法艺术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形式

楷书产生于汉末,到了唐代已完全成熟,并且达到顶峰。其顶峰的标志即是颜真卿。他开创了王羲之研美风格之外的另一种风格,以雄壮粗犷的独特风貌,走出了属于个人的艺术道路,同时也让整个书坛摆脱了二王书风的笼罩,为书法艺术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形式。这个独立于二王之外的分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标志着书法大风格的定型。除此之外,颜真卿还为后世开辟了榜书的书写形式,《大唐中兴颂》即是代表作,它在文化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在书法艺术上的价值是无与伦比的。

2、展示了中华民族古今人文精神,提升了浯溪自然景观的文化品位

自宋朝以来,摩崖石刻的研究重心为金石学,金石学一直是很重要的学术前沿。到了清代、民国时期,金石学名家传承不绝。王昶、瞿中溶、宗绩辰、陆曾祥、何绍基、杨翰、刘沛、叶昌炽、柯昌泗等都曾探访过永州浯溪,这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字,构成了永州摩崖石刻的研究史,这时浯溪自然景观的文化品位就已经提高到了极致。 1988年1月,又在浯溪碑林增建了陶铸同志的铜像和纪念馆,并增刻了陶铸《东风诗》碑,使碑林胜境充溢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与光辉的革命传统相融合的博大精神。浯溪人文景观的思想体现在元结《大唐中兴颂》中的“忠、直、方、正”,颜真卿的“忠义大节”和陶铸的“心底无私”。也就是说要做到“忠、直、方、正”,必须先要“心底无私”;只有“心底无私”才能“忠、直、方、正”、“忠义大节”。这“心底无私”、“忠、直、方、正”、“忠义大节”12个字,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古今人文精神,同时使浯溪优美的自然景观在文化品位上得到了高度升华。故此,浯溪碑林于1988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十大文化遗产、深受百姓喜欢的“湖南新潇湘八景”。

3、体现了深刻的国际意义

历史文物,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浯溪碑林中的摩崖石刻,无论是完好还是残缺,每一块摩崖石刻都是世界的唯一,不可替代,都是世界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都是历史的见证。这些独特的摩崖石刻都向国际社会展现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展现出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浯溪碑林中也存有清代越南使者《境石诗刻》4方,如郑怀德诗:“地毓浯溪秀,山开境石名,莫教尘藓污,留照往来情”。这些国际友人的摩崖石刻,对不断加深浯溪乃至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增强“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友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