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各种明星广受欢迎,疯狂的粉丝们称之为“男神”。不为人知的事是,男神一词其实早在明代就已出现。这个词最初是用来形容这样一个人。他是几社“云间三子之一。柳如是他的红颜知己。柳如是为其作《男洛神赋》,将他比作男版洛神。他就是明末著名的词人、诗人——陈子龙。陈子龙,明末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路)人,是明末文学社团“几社”的重要成员。与几社另两名成员宋徵舆、李雯并称“云间三子”,人称明诗殿军。柳如是,“秦淮八艳”之一,明末名妓、才女。崇祯六年(1633)至崇祯八年(1635),陈子龙与柳如是同居松江南楼,两人感情深挚,诗词互答。然而由于陈妻张孺人不能相容,无法结为连理。崇祯十四年(1641),柳如是嫁给东林党领袖钱谦益。南明永历元年(1648),吴胜兆欲举兵之事泄露,陈子龙被清兵捕获。陈子龙被押往南京,在途中经松江境内,投水自尽。明永历十八年(1664),柳如是自缢身亡。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陈子龙与柳如是的爱情故事是明末“才子佳人”佳话的破灭,但同时也是明末乱世中一场荡气回肠的恋爱。陈子龙与柳如是以诗互酬,以诗传情,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味的诗词。
初见:枉恨明珠入梦迟
明代以八股文取士,读书士人为砥砺文章,求取功名,因而尊师交友,结社成风。结社的主要目的固然在于揣摩八股、切磋学问,但也具有浓烈的政治色彩。几社就是诞生在这种背景下。几社由杜麟征和夏允彝等人发起建立。几社命名的由来,据杜登春《社事始末》,“几者,绝学有再兴之机,而得知其神之义也。”姚希孟《壬申文选序》亦云:“近有云间六、七君子,心古人之心,学古人之学,纠集同好,约法三章。”可见几社的建立,也旨在“心古人之心,学古人之学”。崇祯二年(1629),杜麟征、夏允彝、周立勋、徐孚远、彭宾等人在松江举办文社,他们的文学主张受到前后七子的影响,继承了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比盛唐”的文学主张。陈子龙当时年仅二十一岁,听说结社之事,奋然前往参加。到崇祯五年(1632),陈子龙已经成为几社中的领袖人物。几社成员们常聚在一起砥砺文章,刊刻社稿,更少不了对时局的针砭时弊。晚明时期,金陵秦淮河畔舞榭歌台的歌妓们,在士大夫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晚明文人的聚会,少不了歌妓们在场。
柳如是,原名扬爱。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十岁时被江南名妓徐佛收养。十四岁时柳如是嫁与年逾花甲的大学士周道登为侍妾。周道登常把她抱于膝上,教她读诗学文。其他妻妾醋意大发。周死后,柳如是被迫下堂而去,重操青楼旧业。崇祯五年(1632),柳如是流落松江,改旧名,自号“影怜”。买舟江上,与松江的高才名艺相处。陈子龙与柳如是的初见,是在陈继儒举办的七十五岁寿宴中。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麋公,松江华亭人。陈继儒最为后人熟悉的作品是《小窗幽记》。陈继儒二十九岁放弃功名,隐居小昆山。后来移居东佘山,在山中营造园林,举办寿宴的晚香堂就是其中一处。当日寿宴,热闹异常,才子名士纷至沓来。陈子龙、宋徵舆皆前往。柳如是、王修微、林雪等佳丽名姝也前来捧场。
柳如是当时年仅十五岁,可爱灵巧、聪慧敏捷。然而飘零的身世,从小流落的生活让柳如是平添了几分倔强与成熟。晚香堂初见,陈子龙只柳如是的出现让满室光华都黯淡了颜色。那一晚,他为这次初见作诗一首:
吴阊口号(其十)
各有伤心两未知,尝疑玉女不相思。
芝田馆里应惆怅,枉恨明珠入梦迟。
当晚对柳如是一见钟情的并非陈子龙一人。“云间三子”中的宋徵舆与柳如是同年,席上相见后,便对柳如是展开了强烈的追求。宋徵舆祖上可追溯至宋徽宗时的赵宋宗室,靖康之变随宋室迁到杭州。宋末又自杭州迁居松江华亭。柳如是来到松江后,很快与几社成员们交好,一起作诗论文,在喝酒聚会时,她常常对时局作慷慨激昂地演讲,“绝不类闺房语”,说到激烈时,甚至当众落泪,旁若无人。一座名士都愕然失色,惊诧不已。
宋徵舆家学渊源,风流俊逸,年龄又相仿,很快发展成恋人关系。这年冬天,柳如是约宋徵舆来她舟中相会。宋徵舆迫不及待地赶到湖边,而柳如是还未起床。听说宋徵舆已经到了,就让侍婢传话说:“宋郎且勿登舟,郎如果当真有情,应当跃入水中等待。”没想到宋徵舆真的一跃跳入冰冷的潭水中。柳如是见此,急忙请人将他救出。宋家公子为一美女跳入水的故事马上在松江城沸沸扬扬传开。很快,宋徵舆的母亲也得知了儿子的恋情。宋母勃然大怒,急召其回家,痛斥宋徵舆。从此,宋徵舆渐渐开始冷淡与疏远柳如是。但宋母仍不罢休,就将这件事告诉了松江郡守。郡守便以教化风气、驱逐流妓为由,要将柳如是驱逐出松江。临行前,柳如是在舟中约见了宋徵舆。只见柳如是端坐琴前。这是一张七弦琴,琴边还放着一把锋利的倭刀。她问宋徵舆:“如今究竟该怎么办呢?”宋沉思了很久,说道:“姑避其锋。”宋徵舆的懦弱令柳如是失望至极。于是,操刀斫琴,七弦俱断,恩断义绝。
表白:同心夜夜巢莲子
柳如是与宋徵舆断弦绝交的事很快传开。柳如是爱作儒生打扮,与陈子龙以兄弟相称。对柳如是一直就有儿女之情的陈子龙此时挺身而出,为其周旋,平息了松江郡守驱逐流妓的风波,柳如是才得以松江安身。从此,两人开始暧昧,可以从此阶段他们的诗作中发现一些端倪。柳如是作《寒食夜雨十绝句》:
寒食夜雨十绝句(其五)
房栊云黑暮来迟,小语花香冥冥时。想到窈娘能舞处,红须就手更谁知。
窈娘是唐代武则天时左司郎中乔知之婢。窈娘貌美﹐善歌。后为武承嗣所夺。乔知之愤痛成疾﹐作《绿珠篇》以讽。窈娘得诗﹐悲惋自*。见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及《新唐书.外戚传.武承嗣》。窈娘后借指美女。
同时,陈子龙有《清明》四首:
清明(其二)
梨花冷落野中分,白蝶茫茫翦翠裙。今日伤心何事最?雨中独上窈娘坟。
无论在时间还是用语上,这两首诗都有着一些微妙隐蔽的关联。
崇祯六年(1633)秋夕,柳如是在舟中挑灯置酒,陈子龙携彭宾、宋徵壁同来。顺便提一句,宋徵壁是宋徵舆的同族兄弟。秋夕更深露重,柳如是身体微恙,不宜饮酒。也是那晚,陈子龙第一次听柳如是亲自讲述自己身世。座中之人无不喟叹。陈子龙听罢其飘零的身世,作诗《秋夕沉雨,偕燕又让木集杨姬馆中。是夜姬自言愁病殊甚,而余三人皆有微病,不能饮也》,其二云:
两处伤心一种怜,风雨满城妒婵娟。
已惊妖梦疑鹦鹉,莫遣离魂近杜鹃。
琥珀佩寒秋楚楚,芙蓉枕泪玉田田。
无愁情尽陈王赋,曾到西陵泣翠钿。
杨姬,说的就是柳如是。诗名直接点题诗歌所作的时间和地点,正是秋夕时候于柳如是的舟中。
首联婵娟常用意思有三,形容姿态曼妙优雅;美女、美人;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这里当取第二种意思,婵娟即指柳如是。
颔联用了两个典故。鹦鹉的典故,是说杨贵妃曾有一只白鹦鹉,名为“雪花娘”,聪慧非常,唐玄宗命人教以词章,数遍即能成颂。玄宗与贵妃对弈,若局面对玄宗不利,鹦鹉就飞入棋盘,乱其行列。然而不久,这只鹦鹉却被鹰隼啄死。杨贵妃伤心不已,将其葬在园囿,名为“鹦鹉冢”。著名画家周昉曾经画了不少关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作品,其中便又描述鹦鹉故事的《太真教鹦鹉图》。《太真教鹦鹉图》原画已佚,1994年内蒙古出土的辽代壁画被命名为《杨贵妃教鹦鹉图》。再现了当时的情景。杜鹃则是望帝的故事。此典故源自《华阳国志·蜀志》的一个典故。传说蜀国的杜宇帝因水灾让位于自己的臣子,而自己则隐归山林,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直至啼出血来。颔联与柳如是正遭驱逐有关。柳如是在周家如同杨贵妃的鹦鹉,因得宠而遭祸。如今在松江又要像杜鹃啼叫“不如归去”。陈子龙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柳如是飘零身世的感叹和怜惜。
尾联中陈王,就是指曹植。陈王赋指的就是曹植的名作《洛神赋》。西陵指的是南朝钱塘名妓苏小小的墓。翠钿出自唐代诗人李康成《采莲曲》“采莲去,月没春江曙。翠钿红袖水中央,青荷莲子杂衣香,云起风生归路长。归路长,那得久。各回船,两摇手。”陈子龙将自己比作陈王,将柳如是比作河洛之神宓妃,又将柳如是比作同样是艺伎出身,且有情有义的苏小小,表达了其倾慕之心,更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柳如是的怜惜之情。柳如是读到陈子龙如此知心关切之语,心中感激感动。
此前她也收到过陈子龙的诗。名为《秋潭曲》:
鳞鳞西潭吹素波,明云识夜红纹多。瞑香泾度楼船暮,拟入圆蟾泛烟雾。凉雨牵丝向空录,湖光颓澹寒青蛾。银灯照水龙欲愁,倾盆不洒人间路。美人娇对参差风,斜抱秋心江影中。一幅五铢弄平碧,赤鲤拨剌芙蓉东。摘取霞文裁凤纸,春蚕小字投秋水。瑶瑟湘娥镜里声,同心夜夜巢莲子。
陈子龙自注道:此诗赋于西潭遨游时,做伴着包括燕又、让木与柳如是。陈子龙将柳如是之号“影怜”的谐音镶嵌在诗中。而一句“同心夜夜巢莲子”中的“莲子”是“怜子”的谐音,“同心”更是直接的表白。
崇祯七年(1634),陈子龙科举落第,无奈回乡。柳如是见其闷闷不乐,便劝他在诗文上排遣郁闷。两人拟乐府古诗场合,互相鼓励。之后,柳如是去往嘉定,与程嘉燧、唐时升交游。回到松江,她收到了陈子龙寄来的《湘娥赋》。
热恋:身在桃花万树中
崇祯七年(1634),陈子龙将一首《湘娥赋》寄给柳如是。湘娥指的就是屈原《九歌》中的湘夫人。传说尧有两个女儿,分别名为娥皇和女英,后来都嫁给了舜。后舜南巡时去世。娥皇与女英往寻,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抱竹痛哭,泪染青竹,泪尽而死,成为掌管潇湘的神女。屈原被放逐在潇湘,忧愤不已,向神女陈辞。后来屈原的徒弟也曾作《高唐赋》《神女赋》。陈子龙《湘娥赋》化用屈原和宋玉的典故,借用宋玉的口吻,倾诉对女神柳如是的衷肠。陈子龙曾经将柳如是比作洛神,柳如是便别出心裁地用一首《男洛神赋》应答了陈子龙热切的表白。在赋中柳如是盛赞陈子龙的人品文才,表达了对陈子龙的爱慕。(《湘娥赋》与《男洛神赋》原文见附录)至此,陈子龙与柳如是以《湘娥赋》与《男洛神赋》定情。很快,两人在松江的南楼同居。
当时徐孚远的弟弟徐致远有一小楼,名为鸳鸯楼。陈子龙与柳如是便暂居其中,称之为南楼。离南楼不远有一座南园。这里不仅是陈子龙与柳如是的爱巢,也是几社成员读书论文,切磋文章,针砭时弊的地方。在南楼,陈子龙与柳如是留下了许多唱和的诗词。有《浣溪沙·五更》,陈子龙词云:
浣溪沙·五更
半枕轻寒泪暗流,愁时如梦梦时愁。角声初到小红楼。风动残灯摇绣幕,花笼微月淡帘钩。陡然旧恨上心头。
柳如是词云:
浣溪沙·五更金猊春守帘儿暗,一点旧魄飞不起。几分影梦难飘断。醒时恼见小红楼,朦胧更怕青青岸。微风涨满花阶院。
陈子龙与柳如是共同提到的小红楼,就是两人同居之所南楼。词的内容皆是陈子龙与柳如是被迫各奔东西后,回忆曾经一起在南楼的快乐生活。陈子龙写最著名的一首七绝《春日早起》写的也是在南楼的快乐生活:
春日早起·其一独起凭栏对晓风,满溪春水小桥东。始知昨夜红楼梦,身在桃花万树中。
两人诗词唱和还有《踏莎行·寄书》,陈子龙词云:
无限心苗,惊笺半截,写成亲衬胸前折。临行简眯泪痕多,重题小字三声咽。两地魂销,一分难说,也须暗里思清切。归来认取断肠人,开缄应见红文灭。
柳如是词云:
花痕月片,愁头恨尾。临书已是无多泪。写成忽被巧风吹,巧风吹碎人儿意。半帘灯焰,还如梦水。销魂照个个人来矣。开时须索十分思,缘他小梦难寻视。
陈子龙与柳如是描写了两人写情诗时的“艰难”,最终为的是写出对彼此的深深的相思。
正当陈子龙与柳如是陷入在你侬我侬之时,大明帝国正摇摇欲坠,岌岌可危。农民起义军一举攻克凤阳,掘开明皇陵,并纵火焚毁。乱世之中的爱情,总是极易破碎。
分手:无过是,怨花伤柳,一样怕黄昏
陈子龙的母亲在陈子龙四岁时候就去世,十八岁时陈子龙的父亲去世。家中有祖母高氏在堂,继母唐氏也须侍奉。妻子张孺人在崇祯五年(1632)产下一子,但不久夭折。后张孺人为陈子龙置妾三人。张孺人无法相容柳如是,向陈子龙的祖母和继母禀告陈柳之事。两位长辈也都支持张孺人遣去柳如是的观点。柳如是知道,如果背上忤逆不孝的罪名,不仅陈子龙的仕途堪忧,就连几社也可能因此受到牵连。
陈子龙无计可施,只能留下一首《满庭芳》,怀着不舍,挥泪与柳如是分手:
紫燕翻风,青梅带雨,共寻芳草啼痕。明知此会,不得久殷勤。
约略别离时候,绿杨外、多少销魂。重提起、泪盈红袖,未说两三分。
纷纷。从去后,瘦憎玉镜,宽损罗裙。念飘零何处,烟水相闻。
欲梦故人憔悴,依稀只隔楚山云。无非是、怨花伤柳,一样怕黄昏。
许多年后,当柳如是已嫁给钱谦益,她在闺蜜黄媛介模仿倪云林山水所绘的金笺扇面上又将这阙《满庭芳》中的最后三句词抄录其上。陈子龙用一首词回忆了自己与柳如是这段缠绵悱恻的恋情,上阙写分离时的情景,下阙写分离后相思之苦。
不久,陈子龙回到松江城中的旧宅居住,柳如是移居松江西北二十余里的横云山麓。从此,他们虽然还有酬唱往来,但小楼一别,从此天涯海角。柳如是作《梦江南·怀人》二十首,皆以“人去也”、“人何在”开头,以此怀念这段感情。之后,柳如是拜访钱谦益,陈子龙南下绍兴。
南明永历元年(1648),陈子龙因反清复明运动被捕,途中跳水自尽。尸体被清军打捞起后分尸。而柳如是,也许是收到年少恋人的影响,继续支持着反清复明运动。几社的成员也大多死于反清复明的运动。少数人活了下来,例如徐孚远,追随郑成功到台湾。与陈子龙并称三子的李雯则投降了清朝,在清朝继续谋官。
乱世之中,人如草芥,何况爱情呢?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