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盐池神庙三连戏台及演剧活动考
选自《中华戏曲》第四十辑,薛卫荣
运城盐池是天然形成的封闭型内陆盐湖,南临中条山,北靠峨嵋岭,东接瑶台镇,西展黄河边,湖光山色,景色秀丽。东西长,南北狭,周围高,中间低,形似一个“古元宝”,又像一条洁白的玉带,被称为“盐贩之泽”,后世又被称为“盐池”、“河东盐池”、“解池”、“运城盐池”。“至唐代宗大历初,六百余万缗。天下之赋,盐利居半。河东两池盐利,岁收百五十余万缗。”①运城盐池占全国盐利收入的四分之一,成为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封建统治者认为盐池“税收丰稔,悉为神灵所明”②,因而盐池神庙的修建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是全国产盐区中最具代表性的祭祀盐神建筑。庙内三连戏台的修建,演剧活动的兴衰,可以透视人们对池神崇拜的心理现象,了解河东盐池的生产发展变迁。
一、运城盐池神庙的修建
运城盐池最早建有盐宗祠,宋代罗泌《路史•后纪四》注云:“今安邑东南十里有盐宗庙,吕忱云,宿沙氏煮盐之神,谓之盐宗,尊之也。”①据传该祠建于三家庄乡庙村,可惜早已没有了遗迹。
唐大历十二年(777)秋,安邑一带连降暴雨,池生瑞盐,盐池因此获得“宝应灵庆池”的封号,开始供奉池神灵庆公。大历十三年(778)开始建造池神庙。建中二年(781)张濯《宝应灵庆池神庙记》记述道:“冬十月,诏赐池名宝应灵庆,兼置祠焉。其明年,因其农隙,创兹神寝。卜津涯六十里之半,当安解二大邑之间。'‘②贞元十三年(797)《河东盐池灵庆公神祠颂》上有刘宇所撰碑阴记,对此记述道:“旧宫僻在幽阻之地,既已崇其礼,宜应敞其居,故迁之于此,即宏饰殿宇,开堂置像。”③所谓“通迤之重岗”指的就是庙址所在的丘陵卧龙岗,现运城市南门外盐池神庙的兴建便从此开始。
宋代,解州、安邑都建有神祠,但是经过金代末年的战乱,盐池神庙的建筑已是满目凋零,破败不堪。在元代“奏奉圣旨建立二王神庙,俾春秋祭祀焉”④。此时庙内的建筑比较简单,只有正殿一座,东西廊成等。
明代吕原撰写的《重修盐池神庙记》碑文中提到了盐池神庙已建有正殿、献殿和东西廊虎各五间、海光楼、甘泉亭,后经重修,又建有翼廊四十余间、殿前香亭一间。
光禄寺卿马理《河东运司重修盐池神庙记》,对当时庙内建筑的布局有详细地记载:
河东运司旧有盐池神庙,其为殿三,其妥神五。中殿神二,曰东西盐池之神。左殿神二,曰条山、风洞之神。右殿神一,曰忠义武安王之神。皆祀典神也……于是中为穹殿三间,奉神如前。雷前小亭易为厦五间,城而石栏为十有七丈。左右为殿,各少穹间如之,奉神俱如前。前岩(檐)廊合为间四十有八,为乐台一,为二门三,中门一,角门二,为间五。扁仍旧曰洪济。外左右为神厨,为土地庙,各五间。大门为岑楼间五,扁仍旧曰海光。外为盐风亭一,候熏风也。外折道为坊门三,后瑞为官厅二,有厢。池南为南禁楼一,池外葺城暨堤。维周葺铺,凡二十有六,诸场廨施工有差。于是庙貌威然、穆然,有事于斯者,敬心油然而生矣。①
可以看出,这次重修以后,正殿由三殿构成,正殿前面设四十八间檐廊,殿前月台建有十七丈的石栏,并且还新修建了土地庙、神厨、南禁楼、官亭、乐台、盐风亭、坊门等建筑,现在池神庙的格局从这时起已基本定型。
道光十七年(1837)《重修盐池神庙碑记》记载:“于池神中殿次及左右条山、风洞神殿,由是而享殿,而乐楼,而午门,而东厨、土地二祠,海光、歌熏二楼,其东为关帝庙、甘泉祠,又其东则太阳、司雨二庙……又于庙右添设道院一所,延黄冠住持其中,朔望扫除,庶不至误。”①至此,盐池神庙的布局达到了极致。
但令人痛心的是池神庙屡遭天灾兵祸,军阀混战,解放初期遭到严重破坏,加之无人管理,大部分建筑已荡然无存,仅遗存有三大殿和三连戏台及东西厢房等建筑。2003年,运城盐化局(现为南风集团)自筹资金,恢复了原有的海光楼。
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有限的条件下,盐池的生产一靠池神保佑,二靠太阳蒸晒,三靠风力吹拂,池神因而居于中间,日神和风神分居于两侧。封建统治者认为盐池“税收丰稔,悉为神灵所呪”②,池神受到历代统治者的赐号、封爵。另外条山、风洞之神、日神、雨神、关王神、土地神、甘泉神等,统治者都进行了封赐。
二、盐池神庙三连戏台的修建及形制
对于盐池神庙戏台的最早修建情况,在2003年5月18日对三连戏台进行落架大修时,发现了供演员洗脸用的石槽,侧面有用于流水的小眼,背面刻有“至正十年十一月十九日置到石槽一条石匠李信”的字样。为什么断定这是洗脸池呢?据现河东盐业博物馆馆长李竹林介绍,在石槽四壁发现有铅粉,也就是演员卸妆时洗脸后留下的。因此可以推断在元代池神庙里已建有戏台,惜其形制已完全不知,应该和现存河东地区的其他元代戏台大同小异。
在明代吕原撰写的《重修盐池神庙记》碑文中记载:
庙建于池北圣惠镇日有□殿口口,扁曰:"洪济"。献殿并左右两虎为间各五,正门之上崇楼三间,扁曰"海光",岁久皆敝甚。……又增构翼廊四十余间,以回护殿庭,及增构殿前香亭一间,以便于祭献,规模宏敞,藻绘一新。①
据山西师范大学冯俊杰教授推论:“碑中所提献殿,实际是明代初年的一座大戏台,只不过是以献殿为名。献殿在当时既是陈列祭品、举行仪式的场所,祭祀结束后也兼作戏台使用。当香亭建成以后,它就用作戏台了。"②
盐池神庙现存戏台为三连过路戏台(图1),从其形制来看,符合明中叶以后的建筑特征。嘉靖十四年(1535)马理《河东运司重修盐池神庙记》记载道:“前岩(檐)廊合为间四十有八,为乐台一,为二门三,中门一,角门二,为间五。”这次碑记中首次提到乐台的修建,竣工于嘉靖十三年。
道光十七年(1837)《重修盐池神庙碑记》,记载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建:“于池神中殿次及左右条山、风洞神殿,由是而享殿,而乐楼,而午门,而东厨、土地二祠,海光、歌熏二楼,其东为关帝庙、甘泉祠,又其东则太阳、司雨二庙……'‘③碑中已经把以前的“乐台"改称为“乐楼
整个三连戏台建在高达3米的台基上,坐南朝北,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面积350平方米,匾曰:“奏衍楼",面对池神、日神、风神三大殿,体现三位主神每神一台的观念,很有创造性。单檐悬山顶,筒瓦饰顶。前后五標四椽,三排圆木柱,素覆盆础。五架梁伸出,断面垂直截去,柱头不施斗拱。中台三间施减柱造,使整个戏台显得格外宽敞,侧台各二间。东西山墙前面有八字墙,墙心砖雕“寿”字,八字墙主要是加强声音效果。中台施六抹四扇软门六道,侧台则四道,平时关闭,只有在演戏时才撤掉软门。
奏衍楼通阔29.5米,通进深9.5米,基高2.9米。下层正中为卷形门洞,高2.4米,宽3.3米,台下开圆拱过道,既可供行人通过,又可增大台上演戏效果,可谓别出心裁。洞内两侧各有房屋三间,原为戏房,戏班住宿之所。乐楼两侧均设台阶,阶宽1.5米,阶侧各立一石狮。拾级而上至一平台,宽3.3米,深5.8米。东西山墙后部开门,直达三台的后台。
奏衍楼前有两副楹联,边柱的一副是:“要看早些来,好文章惟争入首;须看完了去,大忠孝皆在后头。”平柱的一副是:“奸雄百计得便宜,难免当场唾骂;忠贞一时受痛苦,须知后世颂扬。”两副对联,语言诙谐,妙趣横生,教化深刻。在戏台的前面有看亭,为运司衙门里的官员看戏之所,现已不存。演戏时,常请三个戏班同时演出,以竞争流动的观众。
据原夏县文化局局长李恩泽讲,这个三连戏台面阔七间,演岀时的形式为:
舞台建筑的产生、发展以及形式与构造,与同时代的戏剧演出方式、活动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乃至人们的风俗、习惯、信仰等都息息相关。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神权占有相当高的统治地位,人们把事情的成败、人生的命运、吉凶祸福、疾病安乐,乃至自然界的旱、涝、风、雹等灾害,无不归属于神威。人们为了达到富贵安康的宿愿,祈求神灵保佑,盼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这种“神权”的长期统治之下,逐渐形成一种酬神还愿、娱神谢恩的习俗。按照当时娱神的习俗和需要,舞台建筑一般多要设置在庙宇之中,主殿对面,即祀奉主神殿宇相对的倒座位置上,台前和两侧留有较宽阔的场地,演岀时人们在场内围观,名为酬神,实则娱人。这种建筑格局一直延续到清末。
三、盐池神庙三连戏台演剧情况
中国戏曲最主要的演出场合之一是神庙祭祀,音乐舞蹈、百戏杂技则是其中的组成因子。对于盐池神庙三连戏台历代的演剧情况,正史上没有文字记载。万历三十五年(1607)《侍御康公特祭盐池诸神碑记》言,是年十月二十九日池上盐生,众皆讶之,遂于正月二十一日“设祭祀五坛,秉恭虔告如例,赛神三日气常祭与特祭都要举行庙会三天,也唱戏三天,届时三连戏台上各有一个戏班呈其艺能,竞争流动的观众,可想而知当时那热闹的场面。
明嘉靖十四年(1535)余光撰写的《海光楼赋》记载:“仕女集而祈游兮,鱼龙角抵之跄跄。”相传角抵是秦汉时一种技艺表演,大约同现代的“摔跤”相似。《汉书•武帝纪》载:“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角者,角技也;抵者相抵触也。"文颖曰:"名此乐为角抵者,两两相当角力,角技艺射御,故名角抵,盖杂技乐也。巴俞戏、鱼龙蔓延之属也。汉后更名平乐观。”师古曰:“抵者,当也。非谓抵触。文说是也。”①传说源于战国,秦称“角抵”。宋元时称“相扑”或“争交”。汉又泛称各种舞器杂技为“角抵戏”,后来成为百戏中的一种。
原夏县文化局局长李恩泽讲,明清以来,民间艺人组织戏剧班社,收罗艺人,巡回演出。戏剧班社以蒲剧为主,也有眉户、碗碗腔、线腔等剧种。戏剧班社有蒲州义和班、荣邑新盛班、永盛班、杜盛班、仁义班、六和班、乔怀班、侯家班、山南六班、吉祥班、徐藕兴班、宝和班、同盛班、梨园班等,在盐池神庙举行祭祀活动和庙会时,都竞相表演,热闹非凡,不仅反映了蒲剧班社的繁盛,而且也可以看出蒲剧在剧目的丰富和表演艺术的成熟上,已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
近代又留下了郭宝臣在盐池神庙演出的千古佳话。郭宝臣(1856-1920)又名栋臣,乳名杆杆,艺名“元元红",山西省猗氏县(现属临猗县)人,以唱功见长,演技卓越,与当时皮黄著名艺术家谭鑫培、孙菊仙等人齐名。曾深得慈禧太后的赏识,恩赐五品军功顶戴,进赏为四品衔,被时人誉为山陕梆子的“须生泰斗1912年(民国元年)元旦,为庆祝河东军政分府的成立,景梅九以秦陇复汉军参谋长的身份邀请在家中赋闲的蒲剧名伶郭宝臣来运城演出,第一天在运城西门外会馆演出。因地方小,第二天又改在池神庙三连戏台上演出。郭宝臣应邀演戏,但临场又变卦要演说,景梅九以他不愿为乡里演出大加呵斥。郭宝臣后演出蒲州梆子《三疑计》、《*院》。这一事在景梅九先生所著辛亥革命回忆录《罪案》一书中有详细地记载。
河东盐业博物馆馆长李竹林说戏台上还曾经演出过南方的釆茶戏,足可以发现南北文化的大融合。2003年戏楼进行了落架大修,就在戏台粉墙内壁发现了清道光十八年(1838)江西四春班随兵部侍郎左都御史巡抚山陕等处将军来盐池神庙演出的题记。因字迹比较模糊,只能看清“天下十八省”字样,只可惜当时没有完整保存下来。
1986年5月,河津古建园林工程队重修运城盐池神庙东殿时,在屋顶旧瓦下发现一灰黄色小唱本,木版印刷,毛边纸、线装,长14.5公分,宽10公分,共九页十八面。两个戏曲唱本《姐儿怀胎》、《钉缸小曲》用线装订在一起。这两个剧本现已丢失,只能根据原运城市博物馆馆长王泽庆同志介绍的情况进行推断。
《姐儿怀胎》封面佚,页12行,行12字,无标点,偶有错别字。页后印“光十二年三月望白新刊怀胎但明伦《重修盐池神庙殿虎碑记》记有道光十七年(1837)重修池神庙、条山风洞祠、太阳庙、雨神庙等,“均次第具举,金碧一新。是役也,不糜少府钱,不假官吏手,于数十年风雨飘摇之后,而轮奂壮丽,蔚然改观。”①这是清代的一次大修,前后历时四年,无疑正是这次重修池神庙时工人将戏本遗留瓦下。
《姐儿怀胎》在现存戏曲唱本没有与此相同剧目。主要写一个女子怀胎到分娩的种种心情感受。从剧词看,它反映晋南一带风俗民情,绘声绘色,形象鲜明。现引其中一段:过罢冬至节,不觉到腊月。腊月里梅花开,开的好奇怪,开来开去姐儿怀上胎。怀胎正月正,因何不见声,水面上浮萍草,未曾生下根。二月里梅花莲,有话对谁说?初番约(哟)怀胎,奴好面皮薄。怀胎三月三,茶饭懒得贪,只想在牙床打个盹儿眠。怀胎四月了,姐儿说不好,只想把酸石榴吃上一个饱。怀胎五月来,姐儿不开怀,恨了声郎君哟,都是怨你来。
我们虽然不能推断这是何种艺术形式的小戏,但可以说明当时民间艺术形式的繁荣多样。
《钉缸小曲》是一岀流传很广的讽刺小戏。木版楷书封面,加长方框。正文残留四页八面。页12行,行16字。与《姐儿怀胎》比较,字较小。解放初期尚在晋南农村演唱。人物有钉缸匠和王大娘。钉缸匠是个“担上担儿走四方”的手艺人,从小不受父母管教,浪迹州府,凭手艺吃饭。看见人家夫妻团圆,向往家室温暖。王大娘是个作风不正的女人,语言比较粗俗,但富有幽默感。其可取之处是情节和艺术手法,皆源于生活,故为人民所喜爱。
神庙中演戏,其主要作用是娱神,同时对人们也有一定的教化作用。中国戏曲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地承担起劝善惩恶、高台教化的功能。被人们不断引用的《琵琶记》第一岀副末开场云:“正是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①自《琵琶记》开了戏曲宣教的先河后,后世作品纷纷效仿。明代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在赞美戏曲动情与娱人的巨大艺术效果后,特别强调戏曲的教化功能,“可以合君臣之节,可以侠父子之恩,可以增长幼之睦,可以动夫妇之欢,可以发宾友之仪,可以释怨毒之结,可以已愁馈之疾,可以浑庸鄙之好。然则斯道也,孝子以事其亲,敬长而娱死:仁人以奉其尊,享帝而事鬼,老者以此终,少者以此长。外户可以不闭,嗜欲可以少营。人有此声,家有此道,疫病不作,天下和平。岂非以人情之大窦,为名教之至乐也哉?"②此后包括中国戏曲理论的总结者李渔等在理论上同样提出戏曲要自觉承担起儒家三纲五常、忠孝节义、伦理立言的功能,而且统治阶层对劝善的戏曲也是提倡和认可的。戏曲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它面向的对象不仅仅是文人,连不识字的老人、妇女及小孩都能看懂,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现在三连戏台已经成为南风集团老年活动中心。
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变革,运城盐池的历史贡献是辉煌灿烂的。盐池有着厚重的文化土壤,丰富的历史传说。人们为了宣扬这一历史文化,创编了与盐池传说相关的各种戏剧形式。相传“轩辕氏诛蚩尤于涿鹿之野,血入池化卤,使万世之人食其血焉”③。在源远流长的山西傩戏中,现今还保存着一个传统剧目《轩辕战蚩尤》。其表演、故事情节较为简单,更多的是表现驱疫辟邪的仪式性和技艺性,所以实际上还是处在傩舞的阶段,或者是傩舞向傩戏的过渡而已。锣鼓杂戏有一个神话剧目《关公战蚩尤》,在1991年的运城地区春节群众文艺会演中和山西省两节一周文艺表演中都曾演出。明初佚名杂剧《关云长大破蚩尤》,剧本中的关羽形象除忠、义、勇、武等品质外,又表现出对民生疾苦的关心、对邪恶力量的仇恨。关羽因其功德盖世,被统治阶级封为神,并大加宣传,借此来达到对宗教信仰控制的目的,对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稳定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民国时期以后,池神庙的祀神演剧活动逐渐走向衰败。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广泛普及,人们对池盐生产有了科学的认识,不再愚昧地将盐池的生产寄希望于池神的保佑。另一方面由于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和交通的日益便利,井盐、海盐销售量加大以及西北露天大盐池的开发,运城盐池在民国时期的产量所占的比重很小,“全年产量平均约一百万担,占全国总量的百分之二,视往昔,膛乎后矣!"①盐池池盐生产地位的逐渐下降,盐池也逐渐转向盐业化工生产,不再生产食盐。自近代始,运城池盐业逐渐衰落,池神庙日渐颓废,祀神演剧活动也已经消亡。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