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判官老司机(ID:panguansays),作者:判官,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今天搜资料的时候,发现了几篇奇奇怪怪的吹捧短视频的文章。
说他们奇怪,因为标题非常浮夸,比如《短视频戴上王冠》《短视频才是中国互联网的真王者》《算法为王!中国互联网第一大厂易主》。要不是扭头看到跌破发行价的“短视频第一股”快手,我还以为腾讯被短视频弄*了。
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我翻阅了这几篇奇文,发现他们无一例外援引了极光8月2日发布的《2021年Q2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尤其是其中这张图表的数据:
几篇文章,对极光这份报告的解读,存在很多以偏概全的问题。
比如,上边那张图,对用户时长的划分是按照App进行的,却没有列出具体包含哪些产品。短视频App包含了短视频、秀场直播、电商直播、社交至少四个用户场景,那么在大家熟知的抖快微视之外,微信(内嵌视频号)、百度(内嵌百度好看)、微博(内嵌秒拍、一直播)算不算短视频App?日活六千万的小红书算不算短视频App?
退一步说,即使短视频App只包括抖快微视小红书,第二位的即时通讯主要是微信和QQ,第三位的视频主要是优爱腾B站,第四位手机游戏,叫声Timi玩家都敢答应,放眼望去,除了抖音,大都是腾讯的直系或者嫡系产品。《中国互联网第一大厂易主》这种标题,用小马哥的话说,“可以理解为诽谤”。
再者,由于渗透率不同,分母不同,单纯比较总时长和用户占比,得出短视频“王冠”“王者”的结论,也很搞笑。
《短视频才是中国互联网的真王者》写道,“(短视频用户)占整体网民的88.3%,成为互联网的底层应用”,“几乎每个短视频用户,每天都会打开短视频应用”。仅仅因为短视频赛道的总用户规模大,就认为短视频是底层应用?
微信用户占整体网民的几乎百分之百,不管什么产品的用户,每天都要在微信上花至少一个小时以上,啥是底层应用?微信才是。
另一方面,极光这份报告中提到,2021年6月,短视频行业的用户人均日使用时长达90.7分钟。我查了下QuestMobile的数据,去年到今年,《和平精英》的人均时长峰值出现在2020年3月,为139.44分钟,今年7月为110.38分钟;《王者荣耀》的人均时长峰值在2020年2月达到193.57分钟,今年7月为141.78分钟。
找了张图,大家感受一下:
所以,真要讨论具体用户数据,如果认为短视频“戴上了王冠”,那游戏岂不是王冠上的明珠?至于月活12.5亿的微信(含WeChat),简直就是宇宙的尽头啊。
另一篇文章里,作者宣称“与公众认知很大不同的是,一直饱受质疑的游戏,其实已不再是中国网民在线娱乐的首选”,看得我尴尬无比。
用户首选难道不是产品属性决定的吗?网文、视频、游戏这三类App,对手机、网络性能和充值消费的要求依次升高,游戏在渗透率方面一直不是所谓“首选”。腾讯旗下的阅文集团在2018年发布的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超4亿,占当时网民总量的50%以上。
从商业化数据来看,游戏的ARPU(每用户利润)和ARPPU(每付费用户利润)远高于前两者,支撑了腾讯、网易这类企业收入的半壁江山。以用户氪金的劲头,若论“首选”,游戏用户要甩其他用户几条街。
显而易见,这些集中发布、引用同一报告、从不同角度鼓吹短视频的文章,吹捧是假,混淆视听是真。
短视频的发展成就,当然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中国移动互联网的行业格局,还远没达到被短视频改变的程度。不同于电商行业的烽烟四起,在社交、通讯、内容、娱乐行业,腾讯仍然占据无可撼动的位置。
再看这些文章,虽然是鼓吹,结尾都会提到短视频让人沉迷。在这个时间点,集中出现这么一批内容,确实令人玩味。
最近中国互联网行业已上市的股价*,没上市的推迟上市。从长期来看,国内互联网行业,做大做强之后,出海和国际化是正事。
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应该考虑的,是发挥既有优势,扬长避短做好业务,而不是搞小动作,表面擦桌子,实则掀桌子。
短视频虽好,可不要尬吹。
判官:资深产品经理,*判官老司机(ID:panguansays)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