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世纪末期,十字军运动如火如荼,在圣地耶路撒冷及附近区域诞生的三大骑士团,不断地开疆拓土,为罗马教廷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教皇一声令下,德意志人成立了北方十字军,这些十字军骑士们向着欧洲东北部进发,用他们的铁蹄与利剑为罗马教廷开辟新的势力版图。1202年,阿尔伯特主教把波罗的海沿岸的骑士们组织起来,仿照在耶路撒冷建立的几个骑士团的形式,组建了武装僧侣集团——宝剑骑士团(全称宝剑利沃尼亚兄弟骑士团),其徽章为白底盾牌嵌红色铁十字和红色宝剑。1204年,初具规模的宝剑骑士团得到了教皇英诺森三世的确认和支持,并开始以教廷的名义进行军事征召和扩张。
宝剑骑士团是教廷发动北方十字军运动的核心力量,其初衷就是通过军事进攻和传教,来实现对新的领土和原住民的宗教同化。宝剑骑士团的创始人是阿尔伯特·冯·布赫斯霍夫登主教(Albert von Buxhoeveden),他本是不莱梅教堂的一位年轻修士,在他的舅舅贝特霍尔德大主教战死沙场后,他义不容辞的扛起了武装传教的大旗。阿尔伯特主教首先在位于现今拉脱维亚的道加瓦河河口右岸筹划建立了一座新的城市——里加,这座城市西倚河口,北靠海岸,东面则是一连串湖泊和森林,易守难攻。然后,阿尔伯特主教以里加为大本营,将散布在波罗的海沿岸的散兵游勇们集中起来,组建了宝剑骑士团。由此阿尔伯特主教对骑士团拥有绝对权威,即使是教皇也只能通过阿尔伯特主教对宝剑骑士团发号施令,这不像成立于圣城的三大骑士团,都直接听命于教皇,这使得宝剑骑士团在教廷中的地位没有三大骑士团高,也为最终被条顿骑士团吞并埋下了种子。即便如此,宝剑骑士团依然成为了教皇挥向东欧多神教以及东正教势力的一把利刃。宝剑骑士团在首任大团长维诺·冯·罗尔巴赫(Wenno von Rohrbach)的统率下,开启了对利沃尼亚地区的全面武力征服。
1205年,宝剑骑士团首次征战,就以少数兵力劫掠了拥有2000人的立陶宛军队,在骑士康拉德的带领下,立陶宛军队一击即溃,阵亡超过1200人。1206年-1217年,骑士团多次打退罗斯人对里加的围攻,并沿着西德维纳河右岸向东扩张,逐次攻占了周边的罗斯诸公国,占领了从维斯瓦河到纳尔瓦河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驱逐了罗斯人的势力,征服了整个利沃尼亚。经过近20年的征服与扩张,北方十字军用铁蹄与鲜血,横扫利沃尼亚,并将罗马教廷的势力推进到了爱沙尼亚南部地区,但是他们并没有停止征服的步伐。宝剑骑士团的铁蹄即将以上帝之名踏平爱沙尼亚。
1217年,宝剑骑士团集结3000人的兵力,在第二任大团长沃克温·冯·温特斯坦滕(Volkwin von Winterstatten)的率领下,与当地领主列姆比图率领的6000人的爱沙尼亚联军,展开了一场决定爱沙尼亚命运的会战。双方在菲林(Felin)以北的丘陵地带遭遇,沃克温立即布置好战斗阵型,他们以三角形队列向爱沙尼亚联军发起冲锋,瞬间就撕裂了爱沙尼亚人的战线,沃克温乘势命令全军出击,很快爱沙尼亚联军就全线崩溃了,列姆比图战死,联军阵亡1400人。爱沙尼亚主力军被消灭,其南部地区尽收宝剑骑士团囊中。丹麦国王瓦尔德马二世早已对爱沙尼亚垂涎三尺,他也要从十字军的征伐中分一杯羹,于是在争取到教廷的支持后,与宝剑骑士团达成共识,共同瓜分爱沙尼亚。1919年,瓦尔德马组织起了3000人的丹麦十字军,乘船从爱沙尼亚的林达尼斯(Lydanisse,现在的塔林)登陆,并与爱沙尼亚2000人的军队展开决战,在一举击溃爱沙尼亚人后,建起了一座十字军城堡一一塔林(Talinn)。之后丹麦人和宝剑骑士团按照达成的协议,分别瓜分了爱沙尼亚北部的领土。1227年,2万人的十字军踏过冰封的海面,占领了萨马列岛。至此,经过10年的征战,宝剑骑士团彻底征服了爱沙尼亚。这时候他们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对付里加南面的异教徒了。
早在1201年,道加瓦河西南部的库尔兰人和瑟米利亚人就不断地袭扰里加。现在,宝剑骑士团可以集中精力解决里加南部的异教徒了。1230年,在骑士团的威慑下,库尔兰北部地区向教廷臣服。1236年,教皇格里高利九世发布了对立陶宛的圣战诏书,在还未完全征服库尔兰人和瑟米利亚人的情况下,就猝然对立陶宛发兵,这令宝剑骑士团的兵力捉襟见肘,在教廷的一再催促下,大团长沃克温只好硬着头皮东拼西凑了一支十字军,准备对立陶宛发动战争。但是令谁都没有想到,这一仗竟成了宝剑骑士团的落幕之战。同三大骑士团一样,宝剑骑士团以上帝之名四处征伐,在为教廷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为自身攫取了大量的土地和财富,为了保住这些财富,骑士团陷入到与当地领主、国王和主教之间无休止的权利斗争之中,甚至不惜与自身的创始人阿尔伯特主教决裂,这严重削弱了骑士团的战斗力,这也是它骤然陨落的根本原因。
1236年,大团长沃克温集结了3000人的十字军部队,在穿越瑟米利亚地区后,攻入立陶宛境内。立陶宛大公明道加斯(Mindaugas)立即组织军队,积极备战。在十字军进入萨莫吉希亚领地后,立陶宛人早已等候多时,他们的军队在萨莫吉希亚公爵维进塔斯(Vykintas)的率领下,正以逸待劳,等待着十字军自投罗网。当十字军行进到苏勒(Saule)时,被一片沼泽和溪流阻挡,这时候侦察兵报告,发现立陶宛军队踪迹,大团长沃克温要求十字军立即发起攻击,这样可以掌握战场主动权,但是十字军的骑士老爷们却以沼泽地带骑兵难以展开为由,拒绝出击。沃克温无奈,只好随大部队就地扎营过夜,正是这一错误决定,给宝剑骑士团带来了灭顶之灾。立陶宛军队也发现了十字军,更多的立陶宛援军迅速抵达战场,包围了十字军。十字军的骑士们仓惶应战,他们毫无组织,混乱不堪,在沼泽地带难以组成战斗阵型与敌人作战。立陶宛的轻骑兵机动灵活,在贴近十字军士兵后,向他们投出雨点般的标枪,在如此近距离内,标枪能够撕碎任何种类的盔甲,十字军骑士们所穿戴的铁桶头盔和锁子甲被标枪轻易穿透。在沼泽中,笨拙的十字军重甲士兵遭到更适应地形环境的立陶宛步兵的*戮,战斧在这里成了绝佳的“开瓶器”,立陶宛步兵用它劈开了无数十字军士兵的盔甲、盾牌和脑袋。为了掩护友军逃离,沃克温率领宝剑骑士团拼死抵抗,团员们全部战死沙场。经过这场会战,包括大团长沃克温在内,宝剑骑士团的精锐几乎全军覆没,十字军阵亡人数超过2700人。
这时候的三大骑士团早已被伊斯兰战神萨拉丁打的丢盔弃甲,从圣城逃回了欧洲老家。1211年,匈牙利国王安德烈二世(Andreas II)做出了一个愚蠢的决定,他邀请条顿骑士团前去帮助镇压库曼雷人(Kumanen)。这时候的条顿骑士团无所事事,急于寻找出路,大团长赫尔曼·冯·萨尔扎(Hermann von Salza)欣然应诺。条顿骑士团的到来迅速改变了当地的势力分布。1225年,波兰的康拉德公爵(Konrad von Masowien)邀请条顿骑士团帮助他征服普鲁士人,在得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教皇的黄金诏书后,条顿骑士团开启了对普鲁士人的血腥征服,并在那里扎下了根。苏勒会战后,宝剑骑士团精锐几乎损失殆尽,残余的团员急需为自身寻找一个实力强大的靠山,在他们南面的条顿骑士团成了唯一的选择。1237年,在教廷的支持下,条顿骑士团派遣赫尔曼·巴拉克(Hermann Balke),前往利沃尼亚全面接管宝剑骑士团,并改称利沃尼亚骑士团。从此该骑士团成为条顿骑士团的附庸,在条顿骑士团的主导下继续为教廷征战。
1240年,北方十字军趁罗斯诸公国抗击蒙古拔都汗的西征大军时,加紧侵略罗斯西北部的领土。利沃尼亚骑士团侵入普斯科夫公国,夺取了伊兹博尔斯克,并围攻普斯科夫。在攻陷普斯科夫后,继续向诺夫哥罗德公国进发,并在科波里耶(Koporye)建立据点。1241年,诺夫哥罗德公国大公亚历山大·涅夫斯基(Alexander Nevsky)率领联军将骑士团驱逐出科波里耶,并向伊兹博尔斯克和普斯科夫推进,经过激战,连克两城。在收复普斯科夫公国后,为了彻底消除威胁,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率领5000人的军队进入骑士团领地作战。北方十字军迅速集结了以利沃尼亚骑士团为主力的4000人的军队迎战。1242年4月5日,双方军队在楚德湖(佩普西湖)遭遇,十字军在楚德湖左岸扎营,以白底红剑旗帜为标志,诺夫哥罗德军队在楚德湖右岸扎营,以白底双熊旗帜为标志。亚历山大决定先发制人,他首先发兵抢占了湖东岸的一座小岛,占据了有利地形。骑士团主帅多帕特的赫尔曼(Hermann of Dorpat)立即强令部队马上发动进攻。十字军以精锐骑兵组成中路,步兵掩护两翼,摆出楔形阵型,发起冲锋。诺夫哥罗德军将重骑兵部署在左翼,重步兵在右翼,轻步兵在中路,轻骑兵在第一线。骑士团的骑士们身着重甲,手持骑枪,肩上的白色披风猎猎飘扬,宛如白色死神一般踏过厚厚的冰面冲向诺夫哥罗德军,第一波冲锋就冲垮了诺夫哥罗德军的第一线轻骑兵,随之而来的便是对轻骑兵们的大屠*。诺夫哥罗德军没有去救援,却在抓紧时间挖壕沟,并在湿软的土地上*尖木桩。经过短暂的交锋,几乎毫发无损的骑士团已经摧毁了诺夫哥罗德军的轻骑兵。紧接着,他们向着诺夫哥罗德军的步兵发起第二波冲锋,在穿越壕沟时,骑士们由于受到了木桩的阻挡,纷纷下马作战,下马步战的骑士们仍然难以抵挡,诺夫哥罗德军的步兵们损伤惨重。在经历几个小时的白刃战后,诺夫哥罗德军两翼的重骑兵和重步兵发起钳形攻势,配合中军开始将孤军深入的骑士团包围起来。骑士们到这时候才发现,他们已经三面受敌。面对不断围攻的诺夫哥罗德人,骑士团也开始显得力不从心了。诺夫哥罗德人逐渐缩紧了包围圈,将骑士们挤压在一块狭小的冰面上,令他们陷入了动弹不得的境地。冰面由于不堪重负突然破裂,骑士团的许多团员连人带马地落入水中,冻死和溺死者难以计数。在看到精锐的骑士团溃败场面后,尚未参战的十字军立刻丧失了战斗意志,纷纷溃逃。这一战,成了宝剑骑士团最后的余晖,骑士团阵亡400人,其他十字军士兵死伤无数。诺夫哥罗德人获得了楚德湖之战的大捷,并彻底终结了骑士团向东欧武装传教的步伐。
1409年条顿骑士团向结盟的立陶宛和波兰宣战。1410年,波兰和立陶宛组成联军,向占据波兰领土的条顿骑士团发起反击,并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格林瓦尔德会战。两军骑士之间展开了正面较量,双方进行了激烈的厮*,条顿骑士团的重装骑士不敌波兰和立陶宛的轻骑兵,几乎全军覆没,大约有8000人阵亡,14000人被俘,包括大团长乌尔里克·冯·琼宁根(Ulrich von Jungingen)在内的骑士团精英层全部战死。格林瓦尔德战役的失败,给予条顿骑士团沉重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1462年,在决定性的帕克会战中,条顿骑士团再次战败,大团长也被俘。1466年,骑士团再度战败于波兰,双方签订《托伦条约》,条顿骑士团向波兰俯首称臣,不再服从教皇的命令,条顿骑士团的总部也被迫从固守了百余年的马尔堡迁移到了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1525年,第37任条顿骑士团大团长阿尔布雷希特·冯·霍亨索伦(Albrecht von Brandenburg-Ansbach)在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建议下,将条顿骑士团世俗化,建立了普鲁士公国。这个时候,宝剑骑士团重新获得了独立地位,不得不肩负起保卫利沃尼亚联邦的责任,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苦苦支撑。宝剑骑士团的对手也已经变成了俄国沙皇一一伊凡雷帝。1558年,俄军攻入利沃尼亚东部地区,一路势如破竹,宝剑骑士团四处求援,周边各国均无反应,走投无路下,骑士团只能投靠波兰,剩余的利沃尼亚地区同时被波兰、瑞典、丹麦和立陶宛四国瓜分。末代大团长戈特哈德·科特勒(Gotthard Kettler)从波兰国王那里得到库尔兰和瑟米加利亚作为封地,1562年建立世俗的库尔兰公国。从此,存在了近360年的宝剑骑士团就此消亡。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