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中,有过这样一段对话,用更高的层次诠释了武侠的定义。
郭靖对杨过说: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
说明,在金庸心中,武侠跟民族情怀是分不开。
可能与香港曾作为殖民地的历史有关,也代表着那个时代,香港人在面对列强欺压,表现出强烈的民族归属感。
而实际上,郭靖说的八个字是源自古老的墨家思想:以天下为己任。
武侠是一个概念,其原型却是一种古老的职业——刺客。
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侠之大者,谓之刺客,八个字也是成立的。因为很多著名的刺客,脱离了武侠意义上的爱恨情仇,将国家责任视为第一要义。
李白曾写下: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那么古时的刺客,是不是个个武艺高超呢?
说起刺客,亦有历史可考,刺客出现的最早时期是春秋。司马迁《史记》中的刺客列传,便记录了先秦时期的五位传奇刺客。
第一位刺客曹沫。实际上,曹沫并非是一名刺客,而是其行为与刺客有关。可能是司马迁为抛砖引玉,做出的铺垫。
曹沫是鲁国的大将,被齐桓公打得找不着北,向鲁庄公告罪。
鲁庄公说齐强鲁弱,非战之罪。而曹沫为鲁国失去大片国土而羞愧,在齐鲁大会上,以匕首挟持齐桓公,让其归还占据的鲁国土地。
齐桓公无奈答应,但事后想要返回,却被管仲劝住。说君王不能失信,否则将失义于天下诸侯。
这句话也为后来的刺客源源不断地产生,奠定了基础。
在现在看来,曹沫的行为像过家家,可能很少有政治家会受武力胁迫而妥协。尽管春秋战国已经处于礼崩乐坏的阶段,信诺依然是很牢靠的统治基础。
曹沫这种行为在金庸的《天龙八部》中也有映射,比如乔峰胁迫耶律洪基,有生之年不再侵犯大宋边境。
充分说明,一诺千金对于君主的重要意义。同时,这也为刺客的滋生酿就了养分。
既然君主无戏言,那么为达成政治目的,刺客的出现也就不意外了。而曹沫既然是一国大将,肯定有些武艺,但具体什么程度,无从考证。
第二位刺客专诸。这个人可了不得,至少有三个有名的词条跟他有关系。比如‘惧内、’‘鱼肠剑’、‘糖醋鱼’,都是来源于专诸。
专诸有万夫不当之勇,却非常怕老婆。伍子胥问过原因,他说:能屈于女人之下,必能伸于万夫之上。便是惧内一词的来源。
这种回答好像没有什么逻辑,如果非要给个解释,难不成是大丈夫能屈能伸?
鱼肠剑和糖醋鱼跟专诸有什么关系?
这两样东西可能说明,专诸有勇气,但武艺应该很一般。
为什么呢?
专诸为帮公子光(吴王阖闾)夺位,自告奋勇去刺*吴王僚。所用的道具就是一条烤鱼。
这种烤鱼全称叫全炙鱼,也便是糖醋鱼的前身。而专诸将一把匕首藏在烤鱼中,便是后世鼎鼎有名的鱼肠剑。
公子光宴请吴王僚,侍卫众多。专诸献上烤鱼时,掰开鱼肚,取出匕首刺*了吴王僚。然后,自己也死在侍卫的乱剑之下。
正如司马迁所说:专诸进炙,定吴篡位。
间接说明,暗*吴王僚需要的是勇气和胆魄,与武艺没有很大关联。
而且跟曹沫不同,专诸之所以肯献身,仅仅是为了报答公子光的知遇之恩。
第三名刺客豫让。这个人是笔者诸多刺客中最为敬佩的一人,他的事迹足以让人感佩落泪。其中有名的成语‘斩衣三跃’和‘士为知己者死’都是来源于豫让。
说起来,豫让的忠勇跟专诸很像,只是前者的过程更为坎坷,也更具气节。、
豫让开始做过范氏和中行氏的家臣,一直未受重用。直到跟了智伯,才受到礼遇和厚待。只不过,后来赵襄子联合魏国和韩国灭掉了智伯。
豫让逃往山里,听说赵襄子将智伯的头骨做成了酒杯。想起智伯曾经的恩情,下定决心要为主公报仇。
第一次行刺,豫让进入赵襄子宫里,做修理厕所的工作。但赵襄子如厕之前,感到心中激动,派人捉拿了修厕所的人。拷问之下,知道这人是豫让,感佩他的忠勇行为,命人将其放走。
可是事情并没有这样结束,豫让并不死心,为了第二次刺*,将身上的颜料涂抹,使皮肤腐烂,吞咽火炭,破坏原来的声音。
有次在路上,有朋友认出了他,苦劝道:凭着您的忠勇和才能,去投奔赵襄子,一定会受到重用,到那时再去刺*,不是更容易吗?为什么要这么折磨自己呢?
豫让的回答让世人动容,他这么说:我如果去投奔赵襄子,他就是我的主公。再行刺*便是不义行为,我要用自己的方式为智伯报仇,目的也是为了让后来那些有不臣之心的臣子感到羞愧。
后来,豫让又得到了一次机会,在一座桥下刺*赵襄子。但由于赵襄子的马受惊,行刺行为再次失败。
赵襄子猜到这人就是豫让,责问道:你曾侍奉过范氏和中行氏,他们都被智伯灭了,你怎么不去给他们报仇,反而跟我死磕到底?
豫让回答:智伯视我为国士,士为知己者死。
赵襄子本来很感动,但怕豫让还要刺*,一时间举棋不定。豫让知道自己难免一死,请求赵襄子脱下衣服,连斩了三次,权当为智伯报仇,然后举刀自刎。
死前喊了一句:吾可以报智伯矣!
这便是斩衣三跃的由来。
后来,豫让的事迹传开,为后世所感动。
这里有人猜测过,豫让的武艺不凡。斩衣三跃中就显示了其高超的剑术,他之所以不*赵襄子,也是为了报答赵襄子上次的不*之恩。
第四位刺客聂政。如果说前三位刺客中,曹沫占一个忠字,专诸占忠勇二字,豫让占忠勇义三字,而聂政还要多加一个孝字。而且,聂政的武艺比前三者都要高得多。
聂政本是韩国人,因*过人,带着母亲和姐姐去往齐国避难,以屠夫为业。而当时,严仲子受到韩国君主的宠信,被宰相侠累忌恨,早晚都有被搞死的可能。
所以,严仲子逃出韩国,寻找能帮他*掉侠累的人选。在路过齐国时,听说了聂政的名号。于是带着重金去请求帮助。
聂政很感动,他只是一个屠夫,却被士大夫亲自来拜见。只是他还有老母亲需要侍奉,姐姐也没有出嫁,于是婉拒了严仲子的请求。
直到母亲去世,严仲子以亲子之礼厚葬了聂母,在讲究礼仪那个年代,聂政想不感动都难。于是,他答应了严仲子的请求,一人一剑去往了韩国。
此后,聂政来到侠累府上,冲过众侍卫的阻拦,一刀斩*了侠累,刺客列传中记载,聂政*侠累是以白日贯虹之势,可见其武艺高强到什么地步。
而且,在完成刺*之后,又*侍卫数十人。因害怕世人知道自己的身份,连累姐姐。所以,先用刀毁了自己的容貌,又挖去了眼睛,最后剖腹而死。
在我们现在看来,聂政的行为看起来有些傻,为了别人去*别人,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但在那个时代,聂政跟豫让一样,之所以能名留青史,正是因为胸中的执著和义气。也正是武侠的雏形。
郭沫若的《棠棣之华》就是为了赞颂聂政的侠义精神。
第五位刺客荆轲。如果说前四位已经是武侠的雏形,那么荆轲就是武侠的集大成者。真正做到为国为民,也占了一个仁字。
这也正是司马迁刺客列传中,笔墨最重的一位刺客。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最典型的人物就是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说的也是荆轲。
然而,荆轲也是刺客列传中唯一失败的刺客,却没有影响他名垂千古。
为什么?
因为他刺*的人是千古一帝——秦始皇。
荆轲的武艺如何?
太子丹如此器重,肯将刺秦大任交付,肯定是个武艺非凡的天才。如果说荆轲开始就想*死秦王,可能也不会失败。
只是他刺*秦王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保护燕国,还为了其他六国诸侯得到复国。尽管失败了,但同样赢得了普世的尊重。
所以,荆轲才是刺客列传中的侠之大者。
笔者认为,武侠的精髓不仅仅是爱恨情仇,还有家国情怀。纵观广派武侠小说,金庸先生的作品最受欢迎,正因为其作品中的侠义精神,最符合新世纪的价值观。也是新世纪的刺客列传深度延伸。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