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作者 | 健恩
编辑 | 心缘
恒大造车、万科养猪、碧桂园造机器人,中国的房企似乎总是想“不务正业”地搞一些跨界的事情。
8月下旬,在碧桂园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碧桂园总裁莫斌谈道:“建筑机器人明年将实现盈利。”在这之前,碧桂园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在7月份管理会议上也提到:“从明年开始,要全面实现机器人建房。”
早在2018年碧桂园就提出要投资800亿元造机器人,一时间引起外界不少的猜测与质疑。智东西曾对这些争议进行过梳理与深入讨论(碧桂园的800亿机器人梦,烧了两年,陷入窘境)。
一贯雷厉风行的杨国强显然并不在乎这些声音,2018年7月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9月博智林与广东顺德政府签订协议,将在顺德打造机器人谷。2019年5月碧桂园又成立了专攻餐饮机器人的千玺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
这还没完,碧桂园旗下物业公司碧桂园服务也紧随母公司步伐,在今年1月份成立子公司广东美房智高机器人有限公司,从事物业类机器人的研发与生产。
在碧桂园的版图中,机器人已经成为了与地产、现代农业并列拉动企业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自2019年起连续三年写入碧桂园的中期报告与年度报告之中。
碧桂园年报中对其企业定位的描述
从碧桂园提出要造机器人到现在仅仅过去3年的时间,从建筑到餐饮再到物业服务正在全面开花,从数量上看似乎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时至今日,围绕着碧桂园的机器人业务仍然有一些争议存在,如裁员严重、机器人技术含量低、过度吹嘘商业化水平等。
这3年时间内,碧桂园究竟是在认真做机器人还是在做面子工程呢?明年碧桂园能够实现杨国强“全面实现机器人建房”的豪言吗?这一切还要从杨国强和碧桂园的故事说起。
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出生在广东一个并不富裕的普通家庭里,据说在他17岁以前连鞋子都没有穿过。
1978年,23岁的杨国强在哥哥的帮助下做起了一名普通的泥瓦匠。这时的杨国强绝对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家年营收超4000亿元的房企老板,更不会想到自己这个泥瓦匠要用机器人“革泥瓦匠的命”。
碧桂园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杨国强
1991年,杨国强和几名同乡合资买下了一家建筑工程公司,并于第二年开始建设顺德碧桂园楼盘。这家公司就是碧桂园的前身,30年后,它已经成长为了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之一,甚至被冠上了“宇宙房企”的名号。
今年8月,《财富》杂志发布世界500强排行榜,碧桂园以670.8亿美元(约人民币4330亿元)的营业收入、50.75亿美元(约人民币327.6亿元)的利润位列第139位。
碧桂园机器人的故事开始于2018年4月份,当时有媒体发现碧桂园的招聘列表里出现了机器人相关岗位,引来不少猜测。
一个月后,杨国强的机器人梦得到了证实。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兼产城融合中心总经理刘宁在一场行业内的高峰论坛上透露:“现在我们老板(杨国强)要干两件事情,一个是现代农业,一个是智能制造,他自己亲自干。”
之后,碧桂园的机器人业务得到了快速的落地、生根。
2018年6月,碧桂园深圳机器人产业园正式开放。7月,碧桂园全资子公司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在广东顺德成立。9月,博智林与顺德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打造面积达10平方千米的顺德机器人谷。在相关签约仪式上,杨国强称5年内要在机器人领域投入至少800亿元。
顺德机器人谷规划图
紧接着博智林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碧桂园这一系列的动作仿佛坐上了火箭,短短几个月内碧桂园的机器人版图就从无到有地铺了开来。根据碧桂园最近公开的数据,目前博智林在研的建筑机器人及智能产品共46款,其中18款已投入使用,28款进入工程测试。
在进入建筑机器人领域之后不久,碧桂园于2019年5月成立了专攻餐饮机器人的千玺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到8月份便有两家机器人餐厅开始试营业。
2020年1月,碧桂园第一家正式营业的机器人中餐厅开业,这时千玺机器人仅成立7个月。根据其官网数据,到现在已有近百家机器人餐厅在珠三角十大城市正式对外营业。
碧桂园机器人餐厅
今年1月份,碧桂园旗下物业公司碧桂园服务也跟随着母公司步伐成立子公司广东美房智高机器人有限公司,从事物业服务机器人的研发。目前已推出第一阶段的三款产品,主要进行清扫、清洗及吸尘作业。
短短三年时间,碧桂园这家“宇宙房企”旗下已拥有了3家机器人公司。这其中既有与碧桂园主业紧密相关的建筑机器人,也有从其主业延伸出来的物业机器人,还有跳出其主业的餐饮机器人。
碧桂园机器人业务的快速成长的同时,各类争议也一直围绕着这家跨界造机器人的“宇宙房企”。
2020年初,知乎上一位匿名网友在“拿到博智林机器人的offer,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下这样写道:“直接下结论:不值得来……最近看到不断有人被优化掉,甚至领导约谈我说工作不够,再不努力很难保住(工作)……总想着直接换换换,换到直接匹配满意的(员工),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每个人只要有一段时间产出不满意,就有可能被优化掉。”
当年6月份这位网友又补充道:“我已经被裁了。如此短暂的在职时间,对我找工作造成了影响。同时由于大量的博智林人被裁进入求职市场,已经瞒不住别人自己被裁的事实。”
网友自爆求职过程中与HR对话截图
拥有这样遭遇的并非个例,当我在热门的网络社区上浏览博智林的相关话题时,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劝退,充满了对于加班严重、过度裁员、管理混乱、外行指挥内行等各种问题的吐槽。
不仅是员工对博智林充满抱怨,博智林的领导层也一样不稳定。
最初被杨国强请来掌管博智林,担任执行总裁的是沈岗。在加入博智林之前,沈岗曾在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发那科工作,担任上海发那科机器人公司的常务副总、机器人事业部部长。仅不到一年,沈岗就离开了博智林。
沈岗离职后周小天毅然放弃西门子终身制高管的职位加入博智林,成为了沈岗的继任者。然而只过了4个月,周小天也离开了博智林。
博智林首任总裁沈岗(左)及其继任者周小天(右)
在这之后杨国强将博智林交给了他的地产团队领导,先是碧桂园西北区总裁张志远调任博智林执行总裁,第二年又被调离了这个岗位。目前在网上只能见到博智林副总裁刘震的消息,似乎总裁的位置仍在空缺。
不只是在公司管理方面,围绕着碧桂园机器人的含金量也有不少质疑。
早在2019年的时候就有碧桂园内部员工向媒体透露,去工地测试的十几款机器人根本没经过打磨,基本都出现了问题。
今年3月份,碧桂园称已有18款机器人投入商用,对此仍有网友提出质疑。网友Edgeworth称:“这种机器人,一般不能称之为机器人的,最多是使用了机械臂的集成工作站。”
也有人对其所谓的商用提出疑问,网友赵新华直言:“碧桂园18款机器人,售价多少?每小时作业效率多少?投资回收期多长?这些信息都没有的情况下,叫商业化?叫工程样机没有问题,商业化不是它自己说的,是购买的用户说的。”
博智林已投入使用的机器人
除建筑机器人之外,碧桂园的机器人餐厅也似乎没有描绘中的那么好用。
今年2月份,B站UP主飞飞食记到碧桂园位于顺德的机器人餐厅亲身体验了一番,发现咖啡机器人机器故障无法点餐,汉堡机器人点餐后无反应,需要服务员再操作机器人才能出餐。看了整个出餐过程他直言:“我更愿意称它为组合汉堡机器人,因为它只是把做好的汉堡组装了一下而已。”
UP主体验碧桂园咖啡机器人
尽管存在诸多争议声,碧桂园的机器人业务却不停地在推进,不断取得新进展。
今年2月份,广东顺德碧桂园凤桐花园项目被住建部列为智能建造试点之一,在该项目上碧桂园机器人已经大范围上岗。
最新数据显示,博智林建筑机器人累计签约近500台,交付近300台,覆盖了14个省份的近70个项目,并且与中建七局、中铁一局、中交一公局等均有外部合作。
千玺机器人同样迅速成长,据公开数据,其目前在研机器人80项,其中13项进入量产,累计提交2000余项专利申请。此外,碧桂园已累计开业并运营近95家机器人餐厅,激活运营单机设备超2,400台,遍布28个省市。
杨国强对于这样的成绩似乎很满意,曾在碧桂园7月份管理会议上放出豪言,称从明年开始要全部用机器人建房子。碧桂园总裁莫斌也不止一次谈到,建筑机器人明年将实现盈利。
近几年,房企跨界似乎成了常规操作。恒大选择跨界造车,万科选择跨界养猪,而碧桂园为何选择了机器人这一赛道?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被纳入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重点领域,多个部门也发布指导性文件,要求加速建筑业的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
作为“宇宙房企”的碧桂园不论是从规模、资金还是综合实力方面,进入智能建造领域都有着较强的优势。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分析道,房地产行业的风口早已过去,进入了存量时代,房企想要继续保持增长就不能局限在一条赛道上。无论是恒大造车还是万科养猪背后或许都是这样的逻辑。
显然碧桂园也不想将鸡蛋都放进同一个篮子里,在其战略中,机器人和现代农业成了与地产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的三个环节。
碧桂园的战略版图(来源:碧桂园2021年财政年度中期业绩展示)
当然在这些原因之外还有更现实的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20年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为41.4岁,比上年提高0.6岁;其中,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26.4%,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占比逐年提高。
建筑行业老龄化、用工荒、用人成本上涨等问题,已经成了碧桂园等房企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而建筑机器人或许是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
我国农民工年龄构成(来源:国家统计局)
另外对于碧桂园自身而言,它决定进入机器人领域的2018年也并不太平。这一年碧桂园发生了一系列生产安全事故,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质疑。
据媒体报道,2018年4月广西一碧桂园在建工地发生坍塌,造成1死1伤。6月上海一碧桂园项目发生模架坍塌,造成1人死亡,9人受伤。7月杭州一碧桂园项目出现地基裂痕、路面塌方,让紧邻项目的一栋楼房成为危房。也是7月,安徽六安一碧桂园建筑工地发生坍塌,16人被送往医院,其中6人死亡。
这一系列的安全事故正是悬在杨国强心中的一把剑,或许也正是这些问题,更加坚定了杨国强要造机器人的决心。
房地产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流动资金。而机器人研发需要长期持续大量的投入,并且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明显的回报。尽管两条道路风格迥异,但碧桂园还是走上了机器人这条路,一走就是三年。
从宏观角度来看,智能建造已成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碧桂园在建筑机器人上发力,符合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
从碧桂园自身的角度来看,地产、现代农业、机器人是其新版图中拉动其发展的“三驾马车”。而机器人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不论是建筑机器人、餐饮机器人还是物业机器人都和碧桂园的各业务板块紧密相关,能够帮助其进一步拓展发展路径。
然而碧桂园造机器人的这三年间,围绕着其机器人业务争议不断,问题不断。显然房企跨界也并不容易,机器人这条路对于碧桂园来说可能并不太好走。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