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史传真 | 实战与效率!揭秘李小龙截拳道科学进化之路(上)

龙史传真 | 实战与效率!揭秘李小龙截拳道科学进化之路(上)

首页动作格斗龙武士李小龙更新时间:2024-05-09

纸靶训练中的李小龙,发展快速鞭打以及松柔出手的能力。背后墙上挂满了各类功力沙包

为道塾·编者按:1967年,26岁的李小龙在美国创立了截拳道,但时至今日,仍有不少非专业的吃瓜群众在以讹传讹的以为李小龙创立截拳道的过程,就是将各种中外武术(比如说流传最广的26种武技说),按照他个人的喜好简单的混合在一起的过程——即所谓集世界武术精华于一体——简言之,在他们执念里,所谓截拳道就是大杂烩式的混合武术体,甚至不过只是一种武术大混合的纯粹理论。

事实果真如此吗?事实果真不是如此。

因为这与李小龙当年对于截拳道的定义,与当年李小龙研创截拳道,以及教授截拳道的历史事实完全不符。

1、李小龙当年对于截拳道格斗技的定义是:科学的街头格斗术。

科学是定义截拳道格斗技的最核心关键词之一,也是李小龙从传统武术中解放出来,在半个世纪前第一位积极倡导并成功实现传统武术现代化、科学化转型的明证。可以说,李小龙既是一位那个时代无与伦比的格斗家、洞悉时代发展的武术哲人,同时更是一位超越时代的武术革新家和科学家。

李小龙在研创截拳道过程中,始终聚焦于“科学”二字,采用科学方法,以无限制实战为导向,以实战效率为唯一检验标准,通过反复的实证求真,才最终形成了截拳道科学化、实战化的现代无限制格斗理论和心技体完备的科学训练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李小龙通过天才般的实用拿来主义、自主创意制作等方式,完善并形成了一系列适用于交叉体能训练及全接触实战训练的先进训练工具、训练护具等配套体系,使得截拳道从理论到实践,在1964~1970年短短数年之间,取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性武术成果,进而直接和间接的极大的影响和推动了世界武术的现代化发展。

换言之,李小龙当年立足于人类实战武术“大道至简”的本质,立足于实战科学和效率原则所开展的截拳道创拳过程,不仅没有不断堆积、混合各种各样武术的动作、招数,相反,历史上的截拳道研创和发展之路,其实有一个很明显的以简驭繁、不断简化的进化演变过程。

2、李小龙所有的亲传弟子可证,李小龙宗师当年,从来就不是通过简单混合来创造截拳道,更没有通过混合式教学——诸如上午教授拳击,中午教授咏春,而晚上教授柔道等方式,来进行所谓截拳道概念式的教学。

那么,截拳道究竟是怎样发展出来的?李小龙宗师在格斗方面究竟是如何变得那样超凡卓越的呢?

1968年,《黑带》杂志主编水户上原(右)为美国柔道大家海沃德·西岗颁发该年度黑带名人堂奖牌

水户上原,前美国《黑带》杂志创始人、主编,前日本合气道的忠实追随者,自从1964年在美国长堤首届国际空手道锦标赛上见识过李小龙现场演武之后,便被年方23岁李小龙的中国功夫深深折服,于是借武术专业媒体记者身份之便,与李小龙保持了长期联系,逐步建立起深厚友谊。后有幸在李小龙洛杉矶家中后院接受小班及私人教学,成为李小龙后院截拳道亲传弟子之一。

作为李小龙从传统功夫到截拳道整个进化演变历史的见证者和观察者之一,水户上原通过本文生动的案例描述,为我们清晰地勾勒了一幅李小龙当年一切围绕实战,不断突破局限熔炼创拳,不断进行科学训练且永无止境的自我进化的完整的历史发展图景,让读者们在半个世纪以后,也能仿如身临其境,得以穿越时空,与宗师“面对面”,感悟李小龙宗师当年天才般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学习方式、训练方式、实证求真方式,以及隐士一般刻苦练功所付出的非凡努力。

经典文章,岂可独享,为道塾特此为您翻译并推荐。本文为第一部分。


· 节选自《李小龙:无与伦比的格斗家》 原作者:美国《黑带》杂志原总编 水户上原

· 中文翻译:为道塾翻译组 周靖昆 译校:朱建华

为什么李小龙功夫电影中的格斗场面如此出色?

是因为他的武术指导水平,还是因为他的个人魅力让他在银幕上如此卓尔不群?

我认为这两者皆是其成功的助因,但对于那些真正了解李小龙的人来说,

李氏最大的遗产是他的科学格斗技术

1970年,多米尼加共和国,李小龙以强侧前置的标指和侧踢向公众直观展示截拳道长兵近取的科学原理

面对对手,李小龙可以一动不动地站着,以静制动,气势如虹。

我觉得他背后的所有训练都真实地反映在了功夫电影之中。

实战时,他如猛兽追踪猎物一般潜近他的对手,斗心内敛,气贯神集,身体平衡且放松。

双眼锐利,审时度势,几可洞悉对手的所有动向。

他如此自信,或攻击,或撤闪,其攻防动作依对手来势或策略随机应变。

他技艺全面娴熟,可以对战任何对手。

他的步法轻盈仿如芭蕾舞蹈家,

而拳脚力度比重量级拳手更加强劲。

半个世纪前,李小龙即确立了截拳道“远踢近打贴身擒摔”的整体格斗体系,技艺全面,远超时代

“美式踢拳之父”、李小龙后院亲传弟子乔·刘易斯曾说李小龙的拳脚打击力度,和重量级选手的重击一样强劲

从持靶的黄锦铭的表情及重沙袋的凹陷程度,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李小龙重拳穿透的打击效果

和李小龙实战对抗会让人非常恼火。

不论你后撤多快,他的攻击总能轻易打到你。

如果你试图攻击他,他又总是能恰到好处地退到你刚好碰不到他的位置。

或者他会在你任何将动未动的瞬间,对你发动措手不及的快攻

1960年代后期,美国马布里海滩,李小龙与李俊九对练

李俊九有一次曾经向我吐露心声:

和李小龙交手让我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

因为在你还没反应过来之前,他的拳腿就已击中你了。

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根本没有人能打败像他这样的对手。”

(Jhoon Rhee confided in me once“Sparring with Bruce was so frustrating because he would be on you before you could even react.I don't know how he did it but you couldn't beat a guy like him.”)

李小龙为何能如此卓越超凡?是天赋异禀吗?还是因为有明师授艺?

如果你向李小龙的母亲何爱榆女士打听李小龙的成长经历,

她会告诉你,其实李小龙小时候并没有展现出什么运动方面的偏好,

但他似乎天生协调性出众,曾取得过全港恰恰舞比赛冠军

以及赢得过香港高中校际拳击冠军

李小龙与母亲何爱榆女士在香港家中

李小龙格斗商极高的大脑令其克服了东方人先天相对瘦小体格的不足。

在格斗方面,我们必须将他归类到天才之中。

他习武成痴,试图从拳击,摔跤,空手道,柔道和其他各种类型的功夫中学习一切。

他花大量时间阅读柔道,空手道等各种武术相关专书,研究其特点和破绽。

很快,他就能熟稔这些武术技术的名称,找到破解或反制之法。

1966年左右,书海中遨游的李小龙。允文允武,一代宗师

他一直强调,对每一项训练都应该始终秉持正确的训练态度

对,他确实经常会在我们的训练课上开些玩笑,但一旦站在重或轻沙袋跟前,他就希望学生们全身心投入,保持强烈的实战意识去打沙袋。

如果你都不打算全力以赴输出你的技术,那你为什么还要练呢?完全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与其浪费时间,你还不如去看电视,或另寻他处消磨时间去吧。

“记住,”他指出,“精神专注至少是高效训练50%的成功要素。

打或踢击重沙袋时,你一定要专注于目标,同时在头脑中构建打击效果的意念图像——即打穿或踢穿沙袋,而非仅仅打或踢在沙袋的表面。

你所有的打击都要坚决和迅捷强劲。

如果没有100%的付出,

那么你就无法从训练中获得最大的成效。”

李小龙踢拳沙袋训练即景。截拳道训练的现代化,由此可窥一斑

有人曾问过我李小龙是不是成天都在练功。

我常开玩笑说,他的生活就是吃饭、睡觉、练截拳道

坦率的说,李小龙花了大量时间沉浸在武术世界之中。

不仅进行体能和技术训练,他还阅读了很多关于武术、哲学方面的书籍,以及跟其他武术家或职业选手探讨格斗之道。

事实上,李小龙个人的兴趣爱好并不广泛。

除了电影和武术,他没什么其他爱好,除非它们某方面跟武术有所关联,或能够应用于武术

比如东方哲学,或拳击、负重力量训练等相关运动项目。可以说他对棒球、足球、篮球以及其他竞技运动一无所知。

1970年代,邵氏电影摄影棚,李小龙古装盲剑客造型。后来龙粉周星驰也在他的电影中模仿同一造型

他观看的电影类型也很有限。

他全神贯注于中国功夫或日本武士(剑戟)影片。

这些电影中,

他最钟爱的是《盲剑客》系列。

1967年,李小龙和弟子李恺在洛杉矶首次向《黑带》记者介绍截拳道开创性的全接触自由搏击训练护具

1970年代,洛杉矶郊外,李小龙与弟子黄锦铭进行全接触截拳道踢拳对抗训练

李小龙是实战对抗最具影响力的倡导者之一。

他说:“不实战对抗,你怎么知道你的技术能够(在对抗中)生效?

这就是我为什么对空手道的实战性表示怀疑的原因。

空手道师范们觉得(寸止式的)裸拳格斗最贴近现实,但我并不这样认为。

当一击在目标前寸止,你如何保证在实战中你真的能痛击对手呢?

我认为带上拳套,(在压力性的对抗中)自由发挥你所掌握的技术会更贴近现实情形。

这样,你能够学会在平衡中出拳,

你会了解一拳(打在目标上)究竟能产生多大的力道。

对我而言,这样才有(真正的实战)意义。

“戴上拳套击打并不能给人完全真实格斗的感觉,”他过去常说,

最现实的格斗应该是裸拳实打,”他解释道,

“但这在日常对抗训练中并不现实,因为训练者很容易受伤或出现意外情况。”

李小龙开发、设计制作的很多训练工具,如大型踢靶,现在已经风靡世界

1967年左右,李小龙和伊鲁山度在进行截拳道勾拳手靶训练

这就是为什么李小龙购买了各种各样的训练工具,

他总是在寻找一种击打感觉类似人体的材质的训练器材

但即便如此,他同样也知道局限所在。

“基本上没法找出跟人体(击打感)一模一样的材料来。

我必须要找到坚硬如人的头骨,柔软如人的肚子,还有介于这两者之间感觉的,比如骨骼的材料来。”

李小龙认为找到有类人体质感的打击设备非常关键

当我用脚或拳头击打物体时,我想知道打击它的真实的发力感觉。

我想知道我要用多大的劲力才能击倒对手,

同时我也想知道那样打上去会对我的拳头产生什么影响。如果我以特定的角度或方式,以一定的速度打击,我会受伤吗?

他用沙子、豆子、碎木屑、铁砂等分别做了几个沙袋挂在自家车库的墙上,

他甚至还有一个利用空气泡沫材料制作的拳靶。

李小龙自制立体弹性桩靶,练习上中下三路的长兵近取和组合快攻

李小龙在进行上下拉扯式速度球训练。以此模拟快速弹回反击的对手,训练击打的精确性和整体攻防流动意识

李小龙裸拳功力墙靶训练。这种靶分别填充的是细沙、豆子、铁砂等,软硬不同,以体验不同击打质感和手部适应

未完待续......

以事实还原历史!请关注为道塾头条号,关注更多李小龙和截拳道的精彩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