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是一种技能,更是学游泳的基础。只有学会漂浮,你才熟悉水中的环境,在遇到险情时不惊慌,有信心化解为夷;学会漂浮也是敢于突破心理安全界限的底气;只有先学会漂浮才更符合学游泳的科学顺序;学漂浮的过程是逐渐克服对水恐惧的过程,这一点非常重要,当你能自如地漂浮起来且轻松地站立在水中时,恭喜你已经有了水感,这种水感是你与水相互作用下的和谐,是与水的包容,而不是相互的排斥,你让水感受到了你的信任和诚意而无条件地接纳了你;而你所做的是卸下了全部防备,从容地从习惯垂直姿势为水平的中立姿势。
所以,我们学泳姿前一定是先学会漂浮,这一点毋庸置疑,以后你会体会更深。
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漂浮。
一、首先了解我们为什么能漂浮起来
人的身体本来就是一种腔体,当吸空气之后,它的密度会比水的密度小,身体自然就会飘在水中。因为我们肺部充满空气,当把你脑袋尽量向后时,身体自然而然就浮到水面上了。所以人是有浮力的,我们的浮力中心大致位于胸部的中心,胸骨的位置。对于漂浮就是把浮力中心找准,保持两端平衡,就像跷跷板一样,浮力中心偏移到任何一方,身体平衡就会打破,所以,漂浮就是找身体的平衡,并记住跷跷板的比喻,你就可以开始学习如何漂浮了。
二、俯面漂浮
我暂且叫婴儿抱漂浮,练这个动作有两个作用:一是克服对水的恐惧,使你在失控或预判的情况下能站立起来;二是培养对水的感知,使自己尽快熟悉环境把控环境,对出现的危险做出预判。
所谓婴儿抱就是模仿小孩在母体里的姿势,憋住一口气,头埋在水里,慢慢弯屈小腿,双手抱住小腿,身体漂浮起来,双手慢慢向前伸展与头平行,尔后向后伸展双腿,整个身体平爬在水面,多练几次克服对水的恐惧,站立时,双手向下压水,同时屈腿借力使身体成直立状态并落脚,就稳稳地站在了水里,多练几次等熟练以后,就可以练习蹬壁滑行,感受身体走水的动作。
三、仰面漂浮
这个动作初学相对较难,要领不好掌握,身体的紧张度和呼吸的调整都会影响漂浮的成功,但通过练习掌握好技巧,也会很容易漂起来的。仰漂也有两个作用:一是感受水对身体的浮力;二是感受身体在水中的平衡感;三是感受身体在水中的状态。
刚开始练习仰漂,首先要在大脑中输入一个景象,就是跷跷板的画面,浮力中心处于胸部或胸骨的位置。一开始身体的三分之二会下沉,也就是从胸部以下的部位会下跷,此时就不能收紧腹部,而是应尽量将肚脐推向水面,头顶向后仰感觉有一个点需与水面平齐,但当你抬起头时,臀部就会下沉,所以你必须体会跷跷板的状态,专注找到平衡点,同时要保证身体是放松状态。记住这些感觉多练习相信时间不长就学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