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不传,惑也难解。新课程倡导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因此,教师只有注重自身“道”上的修养,才能真正做到“德高为师”!才能给予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的关怀。我想,这便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师德的最高境界吧。
师德的本质是什么?有人说:是爱!那么师爱的本质是什么?却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师德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说:是勤业爱生!那么勤业爱生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是什么样子
教师这个行业有它的特殊性,他服务的对象是学生,一个个有思想的人。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教师被称为“人类灵活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么,教师肯定和其他行业不同。我觉得,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具备以下师德修养:
第一、教师应具备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理念
社会在发展,教育在进步,作为这个行业的参与者,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尊重教育发展的规律,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勇于尝试。
第二、教师应具备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拥有一潭水”,教师只有对自己的业务做到精益求精,牢牢掌握学科专业技能,并不断学习,拥有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好知识的传播使者。
第三、教师应具备有宽容的心态
学校是学生犯错误的地方,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教师要怀有宽容的心,正确看待学生的成绩、表现,构建宽松、和谐的班级气氛,能让学生更加亲近你,“亲其师,信其道,遵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睁大眼睛多发现学生优点,眯着眼睛少发现学生缺点!
第四、教师应具备有不断反思的能力
教师不仅要善于教学,也要不断总结和反思。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就是教师应该研究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方法的形成,教师要善于总结,反思,这样就形成了教研课题,这样有助于教师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