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流浪地球 2》中,科学家图恒宇利用量子计算机,“复活”了因车祸去世的女儿丫丫,赐予她数字生命。
没想到这么快,电影就照进了现实。
著名音乐人包小柏在访谈中激动地表示:“我女儿回来了。”
大多数人对包小柏的印象一直是那个在选秀节目中咄咄逼人的毒舌评委,可他却因为中年丧女,满头白发。
他的女儿在 2021 年因病去世,永远停留在 22 岁。
从此之后,包小柏便被失去爱女的阴影笼罩着,迟迟走不出来。
他不敢面对亲友的问候,甚至多年以来没有理过头发。只是因为其中一段头发曾经天天触碰女儿的额头,他想保留下来,寄托哀思。
不仅如此,他还一度将音乐事业搁置,下决心攻读博士。希望用 AI 技术重现女儿的声音及影像。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尝试、训练后,他成功将女儿的音容笑貌完美还原。
不仅可以和女儿进行对话,在妻子过生日的时候,女儿还为妈妈演唱了一首生日歌,一家三口度过了一个幸福的生日 party。
或许,对于包小柏来说,AI 成了一种表达思念的工具,这是他在女儿走后最大的慰藉了。
不可否认,用 AI “复活”亲人,能暂时起到抚慰人心的效果,这样的需求显然很有市场。
包小柏并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乘着 AI 这*风,“AI 复活”相关产业,正在悄然兴起。
在电商平台上,有部分商家已经推出了 AI “复活”亲人服务。
价格少则 10 元多则成千上万,有些商家已经售出了超过 400 单。
狐妹发现,大多数店铺称可以提供“让照片动起来”、“照片开口说话”等服务,但基本上都做不到能和制定者对话互聊的程度。
如果想实现聊天功能,则需要通过收集尽可能多的照片和影像资料,建立面部模型,用声音样本进行模拟训练等各种复杂的技术操作,每单收费 5000 到 10000 元不等。
南京一个 5 人的 AI 技术团队,从 2023 年 3 月份开始涉足“AI 复活”这个领域。仅仅半年多,就帮助 600 多个家庭实现“在线团圆”,其中大部分是那些失去子女的中老年父母。
这是一个“需求”找上门的市场,提供的都是一对一的定制服务。
委托人需要提供被“复活者”的照片、视频或者语音样本。素材越多越全,复制出来的相似度就越高,大约平均一周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2022 年,金华吴先生的儿子不幸意外过世,夫妻俩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不能自拔。
随着这两年生成式 AI 技术的逐渐成熟,吴先生开始重燃希望。
他想制作一个与真人无限接近的数字人形象,让儿子以这种方式重新回到自己的生活中。
最终,吴先生找到了这个 AI 团队,获得了一段 AI 生成的视频,但效果并不如想象中的好。
“儿子”的声音略带机械感,和真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这是因为作为生成式 AI 技术落地应用的一个细分领域,AI “复活”逝者服务才刚刚起步,从业者们整体上还处于谨慎探索阶段。
尽管如此,有不少网友都表示非常感动,很支持 AI 技术用在寄托思念上:“这才应该是 AI 存在的意义!”
不过,也有网友对此感到担忧,有人会不会永远都走不出来,每天沉迷和逝者交流?
虽然这项服务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但背后隐藏的社会和伦理问题也不可忽视,让人不得不重新思考逝者和生者的关系。
AI “复活”的亲人,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人吗?
万一这个“亲人”出现与真人不相符的语言行为,能不能接受?
如果失去亲人的用户永远沉浸在过去中,“不走出来”该怎么办?
这不禁让狐妹想到了《黑镜》中某一集的情节。
男友车祸死后,女孩利用他在社交网络上留下的大量数据,制作出了一个仿生机器人男友,同样的声音,同样的身体。
刚开始女孩起初欣喜不已,但很快发现不对劲,这个机器人男友的性格脾气和行为模式和真正的男友完全不一样。
他虽然比真人更完美,但只不过是在完成指令而已。
故事的最后,她只能将仿生的机器人男友放在阁楼里,只有周末才会上去看他一眼。
亲近的人逝去,是每个人都难以接受的,但复制一个同样的人,就能缓解自己的痛苦吗?这个问题始终值得大家思考。
除此之外,还难免会涉及到肖像权侵犯、隐私数据保护、AI 诈骗等诸多法律风险。但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会催生出巨大的灰色地带,这并不意味就要止步不前。
商汤在年会上,就用数字人复活了汤晓鸥教授,又让他来了一段大家最期待的年度“脱口秀”。
他看起来还和以前一样,能说能笑,能跟大家插科打诨……
很多人看过后都泪目了,并表示这一刻终于体会到了 AI 的伟大之处。
历史无数经验证明,新科技带来的前景是难以想象的,所以“AI 复活人”的具体应用,还需要在探索中寻找解决方案,边发展边完善。
那么问题来了,你们能接受用 AI 复活逝去的亲人吗?
参考资料:
每日经济新闻、橙柿互动、紫牛头条
编辑:茶茶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