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睦,再穷都能发家

家庭和睦,再穷都能发家

首页动作格斗无上忍者闲逛历险记更新时间:2024-06-27

中年逆袭的苏洵

在人们的想象中,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而名垂青史的人,多半会嗜书如命,说不定有着类似悬梁刺股、映雪苦读的故事。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苏洵是在当了父亲之后才爱上读书的。

苏洵生于蜀地眉山,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

苏洵的父亲苏序很重视年轻人的教育,专门设立了书房让苏洵的哥哥们学习。

尽管哥哥们喜欢读书,但是苏洵和他们年龄相差过大,并没有一起学习。

那个时候,眉山子弟多数不重视读书,而是喜欢游山玩水,苏洵也不例外。

因此,当两个哥哥在书海中遨游时,他却一直在山川中闲逛。

哥哥们都担心他的学业,只有父亲认为他生性自由,不可强求。

转眼间,苏洵已经16岁,心思还是不在学业上。

但哥哥们早已小有成就,特别是二哥苏涣,这一年进士及第,成了官家人。

这件事在眉山引起了轰动。

百余年来,眉山终于有人当官了。

蜀中子弟纷纷围观,一时间人山人海,道路不通。

这种被千万人热捧的现象,让苏洵十分羡慕。

自此以后,他出门渐渐少了,读书渐渐多了。

两年后,苏洵觉得自己的书已经读得很不错了,便去京城开封参加全国性的会试。

或许是因为他积累不够,苏洵落榜了。

不过这次落榜并没有让苏洵知耻而后勇,反而又回到了那个不爱读书、四处游玩的老样子。

即便结了婚当了父亲以后,苏洵依然没有定下心来。

时间一天天过去,沉浸在在青山绿水间的苏洵,忽然听到一个噩耗——母亲去世了。

他匆忙赶回家,和他一样从外返家的,还有二哥苏涣。

丧事过后,苏涣对苏洵说:

“我一直想修家谱,但实在没有时间,你能帮我圆了这个心愿吗?”

为了哥哥,苏洵一口答应了下来。

修家谱需要阅读大量的历史文学资料,苏洵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苏家历代名人多是早早就功成名就。

而他呢?这么大年纪了还不想读书。

想到这,苏洵的脸上阵阵发烧。

从此以后,他发自内心地认同读书的重要性,真正开始奋发图强。

然而,这并没有带来,苏洵科考的胜利。

直到37岁那年,他依然榜上无名。

也正是在这一年,他找出了平时写的那些文章,在上面点了一把火。

从此以后他不问功名,潜心学问,开始了我手写我心的创作旅程,这也是他成为唐宋八大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47岁时,苏洵带着自己最得意的文章,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又一次来到了开封。

让屡次落榜的苏洵没想到的是,苏轼、苏辙一举中第。

一时间,苏家父子的文章传遍京城。

当时,朝廷想让苏洵也参加考试,但苏洵以身体不好为由推辞了。

或许,当年那把火早已把他的功名之心烧成了灰烬。

最终,尽管苏洵没有功名,朝廷还是任命他为秘书省校书郎,负责校订典籍中的错误。

后来又让苏洵参与编书,于是苏洵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编书和治学中。

苏洵在将近中年时才发奋读书,但他的持之以恒让他终于千古留名。

后来他潜心著书立学和教育孩子,终于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成就了儿子。

结局最好的苏辙

在三苏之中,苏辙或许不是最有名的,但却是结局最好的。

和小时候游山玩水的苏洵不同,生性沉静的苏辙早早就饱读诗书,因此19岁时就和哥哥一起考中进士。

5年后,苏辙参加了制科考试。

这种考试由皇帝亲自测试,是一种选拔特殊人才的非常规考试。

苏辙在考试中写了一篇策论文,批评当时的皇帝宋仁宗懒于朝政,沉迷酒色。

平时只管乐呵,遇事则吓得胆破。

虽然制科中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但像苏辙这么把矛头直指当今皇上的,古今罕有。

看了苏辙的文章,考官们有的大加赞赏,有的大为恼怒。

最后还是宋仁宗说:

“既然要招直言敢谏的人才,不能因为他批评我就不录取他。”

所以最终苏辙被录取了,同时被录取的还有哥哥苏轼。

制科考试难度极大。

北宋、南宋两个朝代加起来,总共录取的人数仅仅约40人。

但通过这种逆天考试的无上荣耀,并没有让苏辙沾沾自喜,反而让他忧心忡忡。

也许是他天性谨慎,一时的热血冲动,带给他的更多是后悔。

很快,朝廷给苏辙赐了官职。

苏辙并没有欣然接受,而是以服侍父亲为由推辞了,直到三年后才上任。

他的这种谨慎和哥哥的率性而为虽然大不相同,但这并不影响二人的感情。

相反,苏辙一生都和苏轼保持着密友一般的兄弟情谊。

苏辙32岁那年,哥哥因涉嫌诽谤皇帝即将被逮捕。

苏辙知道后,立刻让人去报信,好让哥哥做好应对准备。

紧接着,他连夜给朝廷写了一份奏折,说愿意用自己的官职换取哥哥的一条命。

苏轼知道后,感动地写下了“与君世世为兄弟”的诗句。

后来,尽管苏轼被免去死罪,但还是被贬黄州。

朝廷认为苏辙辞官赎罪是对法律的蔑视,因此把苏辙也给贬了。

但苏辙对苏轼却毫无怨言,反而在自己也不宽裕的情况下,多次借钱给苏轼,有时甚至卖房卖地也在所不惜。

可以说,苏轼的成功离不开苏辙。

苏辙的沉静言行,给了情绪激烈的苏轼强大的心理支持;

而苏辙的稳重经营,又给不善理财的苏轼及时的物质支援。

所以,苏轼动不动就写诗写词给苏辙。

那首流传千古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因为思念苏辙而写的。

由于比哥哥谨慎得多,苏辙的仕途相对平顺。

虽然也遭到过贬谪,但多数是被苏轼连累。

他步步高升,甚至一路官至副相。

晚年时他归隐田园,选择了当年父亲苏洵走过的路。

多年父子成知音

苏洵早年纵情于山水之间,但在孩子出生后却像换了一个人。

旅行的朋友换成了文士儒生,游山玩水变成了闭门读书。

因此在苏辙的记忆中,似乎苏洵从来就是个稳重嗜书的人。

苏洵对读书太晚有着切肤之痛,因此早早便教育苏轼、苏辙两个兄弟好好读书。

苏辙虽然安静,但苏轼一向调皮,不仅自己疯玩,还经常拉着苏辙一起玩。

这可怎么办呢?

苏洵想起父亲苏序当年从来没有强迫他读过书,二哥苏涣也没有那么做,但自己最终还是在苏涣的引导下走上了读书之路。

于是,苏洵和孩子们玩起了捉迷藏。

每当孩子们来找他,他就把正在看的书藏起来,仿佛那是一种极神秘、极珍贵的宝贝。

不仅如此,还反复叮嘱孩子不要乱动他的书。

就这样,孩子们的好奇心被成功激发,从此以后便一头扎进了书海。

苏辙后来回忆说:

“少年时游戏图书,睡在书中。”

这真是书不醉人,人自醉了。

苏洵在做秘书省校书郎之前,一直在眉山潜心于文学创作和教育孩子。

让孩子爱上读书,这恐怕是苏洵作为一个父亲,送给苏辙最好的礼物了。

而这一切,都被苏辙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苏辙意识到,这么多年,父亲的功利之心逐渐淡薄,但他对孩子的教育却越来越好,他的文学成就也越来越高。

渐渐地,苏辙的文章中流露出和父亲相类似的淡泊气质。

63岁那年,苏辙在今天河南的颖河之滨隐居。

像曾经的父亲一样,他不再以功名为念,而是一心一意钻研学问,直到11年后去世。

虽然父亲苏洵终其一生也未取得功名,而苏辙自己早早就考中进士。

然而他们在教育后人、著书立言这方面却惊人的一致。

多年父子,终成知音;

殊途同归,流芳百世。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