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 万壑松涛百丈澜,千峰翠影一湖莲

千山 万壑松涛百丈澜,千峰翠影一湖莲

首页角色扮演傲世云霄更新时间:2024-06-19

千山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17千米处,总面积44平方千米,素有“东北明珠”之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南临渤海,北接长白山,群峰拔地,万笏朝天,以峰秀、石峭、谷幽、庙古、佛高、松奇、花盛而著称,具有景点密集、步移景异、玲珑剔透的特色。

历史悠久的名山千山历史悠久,《汉书·地理志》中就有关于千山的记载。《地理志》居就县条注:“室伪山,室伪水所出,北至襄平入梁也。”经考定,襄平,今辽阳市老城;梁水,今太子河,那么汉代的室伪水应是太子河南岸的支流。查今辽阳市附近自南向北注入太子河的仅有沙河与汤河。清人陈澧在《汉书水道图说》指出:“沙河出千山,北流至州(辽阳)西北境入太子河。”

根据文献,结合河流走向证明,室伪山即今千山,室伪水即今沙河。千山被称为室伪山,是和我国古代室韦族在这一带活动分不开的。室韦族本名是豕韦,古人称大猪为豕,或称野猪为豕;猪皮或野猪皮则被称为豕韦。室韦人是以猪为图腾的氏族。《续通志》四夷传说室韦“所居或皮蒙室”,指的就是室韦族人多用猪皮蒙室(类似后来的蒙古包)。因此可以说室韦族是指住皮屋的人。古代千山林木繁茂,飞禽走兽很多,前来这一带游猎的室韦人把千山称为室伪(室韦)山,把太子河南岸的支流称为室伪(室韦)水并不奇怪。

千山翠色

千山林木茂盛,绿荫蔽天。放眼望去,有峰便有松,苍劲而古老或立于峰顶,雄姿勃发,傲视云霄;或长在峭壁,虬枝盘旋,顶平如盖;或倒挂悬崖,或卧于岩上,有的甚至长在庙顶,乃至石缝,因此,清代有“怪松皆走石间根”的描写。

千山正门

这座大型仿古山门,是千山的第一景,修建于1975年,高15米,宽30米,是由三开斗拱式牌楼蝉联而成的一座琉璃飞檐大型山门,具有古代鹤脊门楼,攒尖式古建筑风格。中间的一座门可以同时通行4辆汽车。正中悬着金光闪耀的大字匾额,上书“千山”两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乃是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

辽代的千山以产铁闻名于东北,当时被称为室韦山。《辽史·食货志》指出:“坑冶则自太祖始并室韦,其地产铜、铁、金、银,其人善作铜、铁器。”据近人考证《辽史·食货志》中的室韦指的是室韦山,即今鞍山境内的千山。鞍山附近盛产铜、铁矿,考古工作者又在这一带发现了辽代的矿穴和冶铁遗址。这就充分表明室韦山当指今鞍山附近的千山。

元明时期,千山逐渐成为辽东佛寺道观的集中地。元朝名僧雪庵圆寂于千山,在千山香岩寺建成舍利塔,名曰雪庵塔。明代,千山的祖越、龙泉、香岩、中会、中安五寺基本建成。明政府对千山的寺庙采取“拨僧人、给衣粮”的笼络措施,致使千山古寺烟火缭绕,经声不绝。明代以辽阳为辽东都司治所后,千山更以其秀丽而闻名于世,吸引了许多文人士大夫涉足其间,饱览佳景,作诗题赋。

仙人台

仙人台峰奇,地势险峻。峰头似蛇背,东北—西南走向,长20余米,宽5米,为高低不平的粗粒花岗岩体。峰头西端,撅起一巨大的石柱,呈四棱状,高7米,直径约25米,向北稍倾斜,状如鹅头,故俗称鹅头峰。西面和南北两面是峭壁深渊,唯有东面有一线与山脊接连。

五佛顶

五佛顶峰顶虽平,但平而极险,四面均为悬崖峭壁,渊深无底。西面和西北面峭壁百余米,直上直下,如斧砍刀削一般。东面和东北面峭壁上长满矮松、小灌木、苔藓,高数十米,况狼牙锯石,上凸下凹,树摇风响,望而生畏。北面极窄处与北峰相近,悬崖较矮,棱石突出,与松栎并立。南面不仅险而奇,西半峭壁高百余米,上刻“五佛顶”三个大字。

千山弥勒大佛

大佛地处千山第二高峰五佛顶的东南方,距著名的庙宇南泉庵东南300米,海拔520米,整座大佛就是一座高耸的山峰。大佛坐高70米,肩宽46米,头高9.9米,头宽11.8米,耳长4.8米,圆圆光亮的大头高如三层楼房,长满绿苔的浓眉之下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其五官摆放位置适宜,比例恰到好处。大佛左手分开放在膝盖上,右手握拳,手臂压在右腿上,右胳膊上方还端坐着一尊南极寿星,从整体看去是向右倾坐的姿态。

从仙人台俯瞰中会寺

千山秋色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