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年后,他还能教给我们什么?

2500年后,他还能教给我们什么?

首页角色扮演崩坏学园2睦月光华更新时间:2024-06-07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交十根肉*“助学费”

就有机会跟他学习三德六艺四科

没错,他就是孔子

作为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

一部语录体思想散文集

跨越两千五百年历史长河

《论语》依旧熠熠生辉

11月20日晚,浙大图书馆主馆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哲学院教授董平

带领来自不同专业的青年学生一起

穿越悠悠历史长河

细读国学瑰宝《论语》

理解孔子的历史地位

探讨《论语》的“经典性”

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同学们纷纷表示“听不够”“太值得”

快跟随小浙一起走进现场

听听董平跟同学们聊了啥~

跟随董平教授,慢品细悟《论语》

明德不灭,从“礼乐制度”看孔子之圣德

“从汉武帝时开始,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形态,但实际上,孔子并不是一开始就声名鹊起。”董平以孔子声誉的“争议”开讲,徐徐展开。

孔子在世时,“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贤于仲尼”等诋毁中伤比比皆是;在他死后,批判仍不绝于耳。但孔子为何被尊为圣人?董平用《礼记·中庸》中的“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给出答案。《尚书·尧典》中提到,尧“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尧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初楷模,为中国文化奠定了根本的原初价值理念,因此是圣人典范。“克明峻德”是治国安邦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孔子一生的追求。而孔子追求的“周礼”背后所体现的思想,实质上也正是“克明峻德”,要求通过现实生活中公共生活秩序的制度化来使人人都能“克明峻德”,因此礼乐制度是充分强调并要求凸显人的主体性的,是一套完整的人文制度。

“日月星辰是天之文,高山大河鱼虫鸟兽花草植物是地之文,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也必要有文,是所谓‘人文’。‘人文’主要体现于言行。‘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是讲语言之‘文’的重要性。冠带服饰是身体之‘文’,公共交往中的礼乐规范则是行为仪态之‘文’。”在孔子的眼中,一个个体的人既然必须通过社会性的公共交往才能恰当表达他自己的存在,那么礼乐文明制度,就叫做人道,是人的现实存在之所以可能实现其价值的根本保证。但礼不违于人情,当然也不违背人的自然德性。

“从十五岁的‘志于学’,到七十岁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展开了一条‘上达于天’的生命自由之路。儒家的精神不是让人束缚自己的。如果一些规范性的引导与行为纠偏也算是‘束缚’的话,那么最终的‘从心所欲’,便是超越束缚。”董平用“开放”这个词语介绍儒家,认为孔子只提供原则和方向,而具体的践行则是每个人自己的决定。正如《中庸》所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鼓励人广博地学习,进而有质疑,于是谨慎反思,最后做出自己的抉择并切实践行。在这个过程中,每一环节都体现了主体的自觉,经由自己反思而抉择的,也即是把外在的制度、思想、规则等等转化为内在的认同,人因此而真正成为一个能够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主体。

经典不朽,从论语看中华文脉之赓续

孔子的历史地位毋庸置疑,凝聚其思想精华的著作《论语》也因鞭辟入里的文字、深刻隽永的内涵、熔铸其中的精神而被传为经典。讲座现场,董平从“十三经”说法的形成开始讲起,论述了《论语》在字面意义上的“经典性”。

与人们惯常的想法不同,《论语》跻身儒家经典之列是有一个过程的。汉代设“五经”、唐代增为“九经”,却仍未有《论语》的一席之地,直到唐朝中晚期设立“十二经”才将其纳入,最终是在南宋形成了当今人们熟知的“十三经”体系。

“从汉代一直到宋朝,中国经典文本体系的构建是极为漫长的一个过程。”作为其中一员的《论语》,见证了从“五经”到“十三经”传承体系的逐步搭建。

曾为浙江大学撰写校歌歌词的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对《论语》评价极高。董平引用马一浮先生的观点,认为“什么是国学?国学,就是六艺之学。六艺之学,散在《论语》,总在《孝经》。讲儒学必须从《论语》讲起。”他讲到,国学实有振起人心,建立自信之用。在日寇侵华、浙大举校西迁的特殊年代,马一浮先生之所以倡导“国学”,认为六艺之学足以统摄中西一切学问,实有其独特深意。浙江大学是学府,是文明渊薮,今被迫西迁,便是“明夷”,是文明夷陵。当此之际,马先生要求浙大学子要从心上树立起中国文化主体性的信心,倡导“六艺之学”,正是要我们一定不要忘了自己的文化传统、文明传统,并要为文明的赓续贡献力量

马先生重视《论语》,认为《论语》一书能够约括六经之旨,正是其“经典性”的体现。在董平看来,《论语》的“经典性”已然有了更为宏阔的内涵。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风霜洗礼仍旧熠熠生辉,其实离不开儒家经典文本的传承体系。文本体系的传承,实质上也即是价值理念的传承。后世之人通过对经典的研读,尤其是对《论语》的体悟,便得以继承圣人之志,彰显圣人之道。在某种意义上,“四书”体系的重构正是这一观念的显著体现。“只要中国的文化还在赓续,只要构成中华民族价值理念的文武之道、尧舜之道仍旧为民族文化所认同,孔子就具有典范性,《论语》在所有古典文本中就仍然具有根本的典范意义。”

现场互动交流,感受时代价值

时而抬头听讲、时而低头记录,在座的同学们跟随着董平的讲述,仿佛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思想之旅。互动环节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同学们踊跃发问,董平一一回答。见此情景,有同学笑称:“两千多年前的鲁国,孔子与弟子们论学的生动场景大概就是这样吧。”

“我们学习圣人、研读经典的最本真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活在当下。在现代社会,《论语》是否过于理想化?”面对同学们的提问,董平表示,《论语》确实不能为现实生活所遇到的困境提供具体的行动指南,所谓“圣人之学”只是提供一些原则性、方向性、价值性的指导。古人谓读书明理,是说读圣人书而自明其理,不是圣人书上给你一个“明理”。但不管如何,《论语》所主张的价值正义、中正仁义之道,则始终是我们实践的基本准则。

而当讨论到“每个人理解的《论语》是否不尽相同”的说法时,董平以“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回应,赞成对孔子、对《论语》进行多元化阐述,鼓励同学们养成批判思维。“不要站在传统文化的门口逡巡不进,而要‘登堂入室’,秉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精神,深入思考,大胆表达,彼此互鉴,如此才能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董平说,“这是主持这场领读会的初衷,更是自己对浙大学子的殷切期盼。”

讲座后,文学院2020级本科生梅愉婷说:“董老师的讲解引人入胜,各类引经据典和生动譬喻令我们受益匪浅。来自不同专业的老师同学们齐聚一堂,互相分享、相互讨论,这份‘专注热情’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2023级硕士生郑雄也说:“本次讲座让我对孔子的思想和《论语》有了更深的了解,希望今后能学习其中的智慧并内化于自己的言行中。”

丹青学园2023级本科生才·斯琴说:“虽然延长到了两个半小时,但还是觉得意犹未尽!这场讲座实实在在增强了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了文化自信。”光华法学院2018级博士生王子逊也说:“之前读《论语》总感觉理解地有些零散,不够系统,董老师以‘祖述尧舜 ,宪章文武’八个字入手,对孔子的思想作了提纲挈领式的概括与串联,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也解答了我的很多困惑。”

书评分享:他们眼中的孔子和《论语》

《论语》作为一部具有深刻哲学思考的经典著作,对于道德、教育以及人性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启示。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念,我们可以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通过注重教育和学习,我们可以培养人的品德和能力;通过深入思考人性和自我认知,我们可以不断完善自己,实现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它通过对于道德、教育和人性的思考,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智慧和启示。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继续深入研读和思考《论语》,将其中的思想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有道德的社会做出贡献。

——哲学学院2022级本科生宋子怡

对《论语》的接触大多是在语文课本上,背着背着也在不知不觉间被内容触动了。在两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这本经典仍可以为我们的灵魂注入些许古老但不竭的活力。“君子不器”是其中最打动我的一句。人们常说“大器晚成”,而在这里,孔子对君子的注解却是“不器”。在我看来,他想表达的是,人是第一位的,君子是有着信仰和道德追求的人。我想,这是战国百家争鸣中儒家思想确立的“人”的发现。

——丹青学园2023级本科生杨湘颖

《论语》于我,常读常新,常读常深。我曾经以为,它对我来说也就停留在过去的语文课上了,念到大学,在课堂上再次跟着老师去关注孔子的思想,《论语》好像有了不同的深意。从初读时的懵懂,到随着阅历增加而逐渐深化理解,它也越来越在指导我的行为、梳理我的心绪上发挥更大的实际作用。

——公共管理学院2021级本科生张钰珂

统筹:马宇丹 | 周莹

文字记者: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陈永楠 | 刘静淳 | 童童

摄影记者: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缪东来 | 胡磊

本文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吴婉欣

责任编辑:周亦颖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