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漫画家木城雪户创作的赛博朋克漫画《铳梦》版权,卡梅隆是2005年买下来的。
但此前,是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的推荐,使得《铳梦》成为卡梅隆心里念念不忘的项目。
只是,直到电影上映,前后也用了近20年。
这期间,王家卫的《一代宗师》都上映了。
卡梅隆为《铳梦》做的准备工作,依然是庞大的工程:
光是剧本就写了超过180页,留下的札记共计一千多页。
其中巨细无遗地构建了整个世界观,还有各个人物小传。
只不过,2009年《阿凡达》席卷全球后,在全球观众的呼声下,卡梅隆又投入到该系列的续集拍摄中了。
如今过了10年了,《阿凡达》续集还没上映,又成了有生之年系列。
而无暇投入《铳梦》的卡神,经由一系列切磋和头脑风暴后,则将《铳梦》导筒交给了他的朋友罗伯特·罗德里格兹(《罪恶之城》)。
他则以监制和编剧身份深度参与到其中。
左:卡神;右:罗伯特·罗德里格兹
虽然不是导演,但卡神的品牌号召力果然强大。
这部电影版《铳梦》,在咱这做为春节档后的第一部大片,观众很买账:
上映5天,票房过5亿。
豆评7.6分下,接近16万人参与评论。
片名和角色名称,则取自《铳梦》的欧美译版:
《阿丽塔:战斗天使》
好莱坞对于日漫电影化的改编,一直不是很成功。
例如之前有改的一塌糊涂的《龙珠》,丢了魂只剩下壳的《攻壳机动队》,《死亡笔记》。
对比起来,《阿丽塔》的改编已经提升了不少档次,至少没有那种水土不服感了。
电影选取了漫画大约前面4卷的内容进行改编,且还原度还是比较终于原著的。
例如在形式上,一开场依德医生在垃圾场捡到阿丽塔的情景,就和漫画如出一辙:
漫画
电影
撒冷城的防御环也是如此:
漫画
电影
机动球大赛,还有只剩半截身子的阿丽塔依然用一只手打败对手的战斗情境,也将漫画高度还原:
漫画中的前四卷战斗场面不少,暴力因素很多。
而电影由于分为PG-13级,在这个部分有所收敛。
但多数,也得益于角色设定本身。
就像《变形金刚》里那些机器人大战的场面,如果换成人,那是非常血腥暴力,分级肯定要更为限制。
而在一些战斗场面中,剧组还进行了一定的加工。
例如酒吧大战一场戏,在漫画和卡梅隆的剧本中都有出现。
但其中一个打斗场景,漫画中只占了一格。
到了电影里,则被设计为四个镜头:
阿丽塔跃起,踢翻桌子,两瓶啤酒飞起,分别打中两人。
这一幕,就是导演罗德里格兹以前拍低成本电影的经验了:
把每个场景细分化。
再到漫画的魂,在电影中也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保留。
片中的设定,遵循了《铳梦》中的那种反乌托邦末世:
一场坠天之战后,世界一分为二。
一个是地上的废铁镇。
一个是天上的撒冷城(漫画中的萨雷姆)。
废铁镇相当于撒冷城的廉价劳动力。
废铁镇的生产力,为撒冷城的科技发展,生活资料等做出输出。
与此同时,废铁镇还是撒冷城的垃圾处理站:
被撒冷城抛弃的人和物,统统被遗弃到废铁镇。
但撒冷城还在废铁镇举办残酷的机动球大赛,一来环境下层人类的怨气,二来则提供了一个虚幻的通路:
经历一系列胜利的人,可以进入撒冷城。
讽刺的是:废铁城的人却大多向往去到撒冷城,摆脱当前的生活。
当然,撒冷城的真面目,并非这些人想的那么美好。。。
阿丽塔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
通过几次闪回,电影碎片勾勒出了阿丽塔的前世:
她曾是火联(火星联合共和国)战士,去过撒冷,其后成为一场战役中的幸存者。
被撒冷抛弃到废铁镇后,虽然被依德博士救醒,但却失去了记忆。
卡梅隆说:
我能从这部漫画中看到一个伟大的、有关女性赋权的故事。阿丽塔的故事,不仅包含寻找自己的出身,她还要思考自己将来要成为怎样的人。
所以有的网友说:
阿丽塔在片中的战役是靠开挂取胜并不准确,因为她本身就有很强的格斗技能。
这种技能被称为机甲术,片中只是寥寥数语概括了。
机甲术源于旧时武术(片中的时代是26世纪)。
其渊源可追溯到咏春,太极,柔术等,这些武术糅合在一起后所形成的新格斗术。
但由于人类逐渐可与机械共存,慢慢地,这种格斗术开始无法对抗带机械之人。
多年以后,火星上出现了一个伟大的男人,他的武术横扫火星,没有任何(机械)人是他的对手。
后来,这个男人的门徒将这门武术命名为机甲术。
阿丽塔就曾学过机甲术。
正因此,机甲术的特点是去枪械化的。
卡梅隆笑称:本片有反《终结者》的意味。
片中的打斗,使用的武器多是刀,剑这类带有利刃的武器。
而阿丽塔的格斗技巧中,就带有不少东方武术的烙印。
如:咏春
日字冲拳:
至于机动球大战这类竞技斗争,按照制片人乔恩兰道的说法,则是MMA和F1竞赛的合体。
另外的角色,层次也是丰富的。
给阿丽塔生命的依德博士,白天是医生,夜里则为赏金猎人。
但可能因为是PG-13级,所以对于后者的原因,电影做出了一定的修改。
电影中,依德博士做赏金猎人的目的是赚取维持诊所运营的资本。
而漫画中,在这一部分则是赤裸裸地告诉读者:
他是为了追求瞬间的快感才成为赏金猎人。
这属于好人内心深处的阴暗原罪:
依德博士心中有爱*人的一面。
如果说依德医生相当于阿丽塔的父亲,那么街头少年雨果则属于阿丽塔的伴侣。
表面上,雨果热血,有冲劲。
但另一面,雨果又是一个劫匪。
他和团伙经常夜里去抢劫机械人身上有价值的部件,以换取钱财。
而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为了积蓄了足够钱财之后,进入他梦寐以求的撒冷城。
关于阿丽塔和雨果的爱情,其实本来就是漫画的内容。
所以这并非电影刻意设计的狗血桥段。
而且,在漫画中是阿丽塔主动追求的雨果,还颇为花痴。
但不管怎样,这段关系的结尾,也算是殊途同归的一致:
由于阿丽塔的出现,雨果对于做劫匪这事,均出现了心理挣扎。
此后的内容,依然忠于原著:
雨果没有过多的挣扎时间,就遭遇了另外一种命运。
具体我不剧透。
有的网友说卡梅隆拍了一部超长预告片,其实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拍了漫画开始的一部分。
而对于介绍起源的第一部,说实话《阿丽塔》的一些情节,对我们来说并不新鲜。
前不久,卡梅隆和刘慈欣的那场对话中,卡梅隆说:
我觉得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之间存在滞后的问题,文学一直是在前沿。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些改编自小说的电影,两者间的时间差是蛮大的。
所以,我们现在觉得《阿丽塔》一些桥段有些老,是因为电影改编的漫画部分,是在近30年前出版的。
这时间差间,有各种因素。
对于《铳梦》而言,主要则是技术。
毕竟过早拍摄《铳梦》,特效技术限制下,断难拍出漫画中的效果。
而光拍情节去掉特效的话,这样的片子即使到了今天市场也不大。
即使是技术相对成熟的今天,《阿丽塔》的拍摄也是耗费大量人物财力。
为了演阿丽塔,女主角罗莎·萨拉扎尔就提前几个月接受了武术,泰拳,轮滑技巧的训练。
即便如此,难度极大的特效镜头,大部分还是由替身演员完成。
据统计,最多的时候,阿丽塔的替身就有9位。
其中还不乏世界级的体操运动员和柔术演员。
而对于拍过咕噜,猩猩,纳美人的动画捕捉特效的维塔来说,阿丽塔也属于第一次。
这是他们在这个领域做的第一个人类角色。
片中,光是阿丽塔的脸部肌肉动作,就比《阿凡达》中的妮特利多了三倍左右。
而渲染阿丽塔的每一帧平均耗时就要100个小时,共计用了3万台电脑。
例如阿丽塔吃橙子的镜头,就花了1年时间拍出2000多个版本,在这期间不断进行完善和修改细节。
至于动作方面,维塔要用大量摄影机来记录演员身上的标志物(就是那一点一点的东西)。
后期,再在系统中把标志物在三维空间中描述出来。
然后建模,然后生成一套骨骼,从而驱动CG的(动作)表演。
所以,此类特效电影里面,片尾的特效组名单总是很长。
因为对于这种顶尖特效而言,一个人用一天时间只能完成角色1,20秒的动作,是很正常的。
特效制作的成本,有很大一部分是花在人力成本上。
对于这种人与技术并存题材的电影,现在也有不少。
例如去年NETFLIX改编自理查德·K·摩根所著的黑色小说的那套《副本》,讲的就是人的意识被数字化后,移植到不同身体里面。
换句话说,那时候人类的死亡不再是永恒的。
至于《铳梦》,则是人机共存。
原理上,一个改造人即使身体严重损伤,只要大脑部分还活着,就可以将其接入到一个新的躯体上。
卡梅隆说:
(片中的设定是)瘟疫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后,人们不得不更换假肢。所以这项技术被开发出来,进而成为人类一种寻常的生活方式。假肢也是有不同档位的。最贵的一种,是最高级的改造人,被称为TR。即:除了人脑外,整个身体都被改造元件替换,更强壮和迅捷。
反正这类设定,光从《铳梦》改编成电影的角度来说,20多年前那套天马行空的漫画,终于等到了可通过技术将它搬上屏幕的一天。
但是,从现实角度来说,翻拍《铳梦》的过程,也真的让人受惠了。
有一名叫提莉洛基的女孩,在婴儿阶段被诊断出患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
这个病使她失去了双手。
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她要不断地更换价格不菲的义肢。
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阿丽塔》剧组则和英国OPEN BIONICS公司合作。
双方共同研发了一套阿丽塔仿生义肢。
卡梅隆说,这是一套平价亲民的进化版义肢,很快所有截肢患者都能获得这套设备。
而提莉洛基,则成为这套义肢的第一名受益者。
电影首映礼的当天,提莉惊喜地获得了团队为她设计的狂战士义肢手臂,和剧组一起走上了首映式的舞台。
剧组告诉她:你是我们的创作灵感,你的坚强,正是代表阿丽塔的精神。
所以,从上述电影技术和现实角度,我想这部改编的《阿丽塔:战斗天使》,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
进击的《铳梦》了吧。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