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李岩 崔峰
《白蛇传》传说源远流长,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济源也有一个白蛇故事的传说,传说中有法海、许仙、白蛇、青蛇、西湖等人名、地名以及故事情节,与《白蛇传》故事高度吻合,人们称之为济源版的《白蛇传》。
4月21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了解到,针对在济源流传已久的白蛇故事,济源历史文化爱好者张耀先在编撰《济水街道志》和《梨林镇志》的过程中,经过研究,有了新的发现。
济源版《白蛇传》人物有据可查
白蛇的故事描述一个修炼千年成人形之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白蛇传》故事中主要人物有白蛇白娘子、许仙、法海、小青。其中,法海为唐朝时期济源人。
唐朝宰相裴休故里,五龙口镇裴村
对此,江苏镇江《金山寺志》记载,法海,唐高僧,俗名裴文德,唐相裴休之子。
《济源市志》同时记载,裴休为唐朝宰相,济源五龙口裴村人,裴休墓冢和家园现分为裴村和休昌两村。裴休乃唐朝孟州济源人,一生好施向善,焚香拜佛,对佛教情有独钟,其子法海年幼时被送入佛门出家。
在裴休送子入空门时,专门写诗寄语法海:含泪送子入空门,朝夕应当种善根。身眼默随财色染,道心须向岁寒存。看经念佛依师道,若志明心报寺恩。他日忽然成大器,人间天上独称尊。
济源有一个村庄名许村,新中国成立后划分为大许和东许两个村。许村位于唐朝时期西湖北不远处,乃许姓人家居住的村庄。许村有一郎中名许仙,济源人有个习惯,喜欢把中医郎中称做“仙儿”,对许姓郎中称“许仙儿”。
有济源学者推论,此应为《白蛇传》中的“许仙”,由于口口相传,在济源的“许仙”,传到南方因没有济源口语,演变成“许宣”。
“白蛇和青蛇”由地名演化而来
张耀先说,济源城北有一条河,当地人称之北蟒河,城南一条河称南蟒河(湨河)。北蟒河是一条石底河,每到枯水期,便露出一河床的灰白色河石,远看俨然一条巨大的白色蟒蛇逶迤在济源大地。
在济源,北蟒河出山口和中下游岸边坐落着上下两个“白涧村”,都是因河而得名。由此,北蟒河又称“白蟒河”。南蟒河则是一条泥底河,河的中游岸边有一个村庄叫“泥河头”。每到枯水季节,南蟒河露出一河床的青草,更像一条青蛇在济源大地盘桓,由此南蟒河又称为“青蟒河”。
济源蟒河出自山西,在山西叫“漭河”,到济源则被改为带虫字的“蟒河”。由此看,济源人早已将蟒河认作是一条大蟒。蟒河不称“漭河”而叫“蟒河”,意即在此。民间说“蟒”即指长虫、大蛇,济源有“蟒不过剑”传说。意在蟒河桥下挂宝剑,以示蟒不过剑,以剑斩蟒控制洪水泛滥。至唐代,人们逐步将两条蟒河人格化为白蛇和青蛇。
济源白蛇故事发生地真实存在
杭州西湖湖畔为电视剧《白蛇传》故事发生地。济源有一个叫西湖村的地方,据考证,此地古时有一面积很大的湖泊,东至今梨林镇水东村,西至玉泉街道码头村(古为码头),北至牛社村,南至古湨水,水域辽阔可行船渡舟,是济源南北漭河、珠河、龙河的汇集地,因其地理上位于隋代河内府之西,故被命名为“西湖”。
梨林镇西湖村因其得名。源于西湖水域命名的村庄很多,东码头、中码头、西码头、水东、水运庄、水屯等。隋代,礼部尚书牛弘,因西湖美景如画,选定在西湖边建别墅,名曰牛家社。
济源西湖村的西湖桥
西湖边东北有一村庄,名桥头村。古时,西湖边上有一桥,年久失修被洪水冲毁,形成“断桥”。西湖边有一佛教寺院,名西湖寺。济源九景之一“西湖夜雨”即发生于此。济源民间有“建起奉仙观,陷下西湖寺”传说,现奉仙观尚存,西湖寺荡然不见踪迹。济源白蛇的故事发生在唐代后期,此传说经代代相传至今。
济源版《白蛇传》或系巧合
《白蛇传》故事传说早期有多个版本,南宋至明代,其故事发生地逐步演化定型于浙江杭州与江苏镇江。影视版《白蛇传》中的重要场景有水漫金山寺。近年来,有学者不断提出质疑,浙江杭州与江苏镇江相距270公里,杭州西湖之水要漫至镇江的金山寺,以地理分析脱离实际。
张瑶先推论,《白蛇传》故事发生地可能最早在中原,南宋时期,宋室迁都浙江杭州,中原文化东移,早期以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随着时代的变化,故事的发源地逐步被演化移植到杭州。济源《梨林镇志》主编张耀先认为,这可能是历史的巧合罢了。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张静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