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四往东走你会看到什么?细数那些美丽神秘的地方

从西四往东走你会看到什么?细数那些美丽神秘的地方

首页角色扮演不朽玄门更新时间:2024-04-27

过去就是四牌楼:旧时街市牌楼是做什么用的?

据史籍记载:北京的西大市街,也就是以四牌楼为标志的北京西市,不仅是北京繁华的商业街市,也是明代处决案犯之所。坊四:东曰行仁,西曰履义,南北曰大市街,俗称西四牌楼大街。就是说之所以叫做西四,因为有四座牌坊。西四十字路口的这四座牌楼,是大家公认的北京最著名的牌楼之一。这种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建筑物——牌楼,在外国人眼里,有时被看作是中国城市的象征。在漂泊国外的华人眼中,又被当作中国人的骄傲,被当作思乡之情得以慰藉的睹物。

大家知道的比较多的是村镇里的牌坊,以及建于屋前的功德牌坊或者贞节牌坊,可这种建在城市中心大马路边的街市牌楼,到底有何用处?一位文物古建专家写的有关"牌楼"的文章说,牌楼这种建筑是源于古代城市里坊的坊门,作用有二:一是相当于街道居委会门前墙壁上的小黑板和广告、启示栏的内容与形式的结合物,用以张贴坊内的好人好事;二是相当于一个地方的标志性建筑,建在了门脸上。记载较早的牌楼是在唐代,到明、清时就普及了。

因此,有将其移建于国外的美谈,更增加了其在世界建筑史上闪耀着独树一帜的光辉。

神秘而令人向往的文津街名从何来?

在北京的市中心,时不时会偶然发现深深隐藏着的,远远看去只是一个幽静雅致的地方。文津街,闹中取静,绿树成荫的街道,古香古色的建筑,目不暇接的风景。经过这里的人总会沉醉其中,车流如织的街道上并不喧闹,在炎炎夏日,你可以感受到四周水域带来的清凉。

文津街所包含历史与文化内涵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如果你来北京,最好到这走一走,睁大眼睛,千万别落掉什么风光。只要放眼望去,北海的团城高高耸立在红墙之中,中南海上碧波荡漾,那站岗的卫兵正一丝不苟地守卫在街道旁。再往前就是景山和故宫了,护城河像一条飘带嵌在地上。在这短短的一道小街上,竟有如此多的建筑,这里无愧是北京的心脏。除了那鳞次接比的宏伟建筑,这里还有另一个瑰宝,走过布满林荫的街道,你会嗅到一丝书香,在这美景中轻轻荡漾,因为你正站在一个巨大的宝库之上。

文津二字如何由来,答案就在你的身旁:在这条街的中段,一处古老的汉白玉的大门,走进,你会看到三个字:文津楼,就是国图古籍馆。

随着北京的发展,雨后春笋般地诞生了许多新的街道,它们各有特色。但是没有一条能够取代这条街。傍晚,你离开那里,淡淡的月光洒在你,还有这条文津街上,老舍所写北京最美的街道,轻雾一样的笼罩着,美如仙境不敢相信。

北京著名的“三座门”指的是哪三座门?

在北海前门西边有个地方叫“三座门”,北京人都知道,可却鲜有人能说明白其来历,这三座门是哪三座呢?为何叫做“三座门”?

据说,原来紫禁城的神武门与后苑景山之间,有一座北上门坐落在护城河的小桥之后,通过此门,能直达景山。在北上门两侧的通道上又各有一个门,一个是北上西门,一个是北上东门,这三个门实际上才是历史上真正的老“三座门”。1925年,紫禁城改名为故宫,这三座门阻碍了故宫后面东西交通的发展。因此拆除了北上西门、北上东门及景山东西墙的南端,形成了景山前街,而北上门则成为故宫北大门。直到1956年前,都一直保持着这种街景格局。不过,之后北上门最后也被拆除,老三座门从此就成为了历史。

而现在人们俗称的“三座门”,指的是“大高玄殿”的“三座门”。原来的三座门拆掉后,景山前成为了景山前街,大高玄殿紧靠景山公园西墙,其南垣正好临街,

可巧,景山前面的道路打通之后,皇家道观大高玄殿的南垣正好临街,这大高玄殿正中是三座券洞式琉璃门,青白石的基座上额枋檐椽全都饰以黄绿雕花琉璃饰件,上面铺着黄琉璃瓦,在阳光与蓝天白云的衬映下,三座门流彩四溢,煞是引人驻足。由此,后来人们渐渐把大高玄殿前的这一片地方俗称为“三座门”。

其实,大高玄殿的琉璃门并不止这三座,沿着御路通过古柏参天的院落,二道门的形制同正门完全相同,同样是三座券洞式琉璃门,最里面的大高玄门也是以黄琉璃瓦配脊,只是前面的三座更吸引路人的眼球罢了。

陟山门之名因何而来?

出景山公园西门西行不远有一条小街,这条小街是连接景山与北海的纽带,因西面是白塔山,东面是景山,北海东门就称陟山门,桥就称为陟山桥,陟,登高之谓也,进门后为白塔山,入门即可登山,故名。

陟山门街,元代为宫殿区,明代为衙署厂库,陟山门街是连接景山西门与北海东门的通道,其南有大高玄殿。明清时九月九皇帝要登高远眺,这陟山门大街就是皇帝的专用御道。直到清代以后才逐步演变为居住区,两则皆平房住宅。清宣统时称陟山门大街,1965年定今名。现在的陟山门街区,又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的“缓冲区”,而受到人们的瞩目。

陟山门街二三百米,街道地面是由大块大块的仿古青砖铺就而成的。街道的两侧是装饰得古香古色的店铺,店铺中有的售卖旅游用品,还有的售卖饮料零食。在街中还有着各色的饭馆,供往来的游客用餐。现在陟山门街弯弯曲曲的,要拐上几个弯儿,才能够从景山公园西门到达北海公园东门。

偶尔在这些喧闹的店铺间,几座安静的四合院,院门口通常会坐着一两个老人,老人或坐在马扎儿上优哉游哉地看着过往的游客,或是手里拿着一份报纸专心地阅读,一种老北京人安静祥和的气质,院里高大的枣树和规整的房屋。

稽察内务府御史衙门在陟山门吗?

陟山门街路北的5号院,是一所不寻常的庭院,它是整条陟山门街上唯一的一座“大宅门”,仅从它宽阔的院门,就可以推断出它与街上其他四合院是不一样的。而事实也的确如此,这里不是一般的四合院,在清朝时,这里是稽察内务府御史衙门的所在地。有学者考证稽察内务府御史衙门,是目前北京仅存的一处最完整的宫廷衙门,该衙门曾经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政治监察机关。稽察内务府御史衙门,设立于雍正四年,在当时有着特殊的地位。

“诞生”《雷雨》的地方

原来从大高玄殿以西,到三座门的位置,这一段不叫景山前街而是叫做三座门大街。后来三座门大街并入景山前街,所以现在这段路就都叫景山前街了。在这条大街上,从北海南门到大石作胡同南口之间,曾有一座小院落,现在它的门牌是景山前街25号,而70多年前它的老门牌叫三座门大街14号。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这里是由靳以、巴金和郑振铎等人创办的大型文学刊物《文学季刊》的编辑部所在地。《文学季刊》在当时存在的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两年,然而它却如一颗闪耀的新星,发出了无比灿烂的光芒,它的存在照亮了当时整个文学界。在《文学季刊》出版的八期刊物中,许多新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都是通过它最先和读者见面的。我们所熟悉的著名作家曹禺的巨著《雷雨》就是在这个文学刊物上首先发表的。巴金先生曾在《回忆曹禺》一文中写道:“北平三座门大街十四号南屋,故事是从这里开始的。靳以把家宝(曹禺原名为万家宝)一部稿子交给我看,在南屋客厅旁那间蓝纸糊壁的阴暗小屋里,我一口气读完了数百页的原稿。一幕人生的大悲剧在我面前展开,我被深深震动了!”后来在巴金先生的力荐之下,《雷雨》终于在《文学季刊》第三期上发表了,就这样文学巨著《雷雨》“诞生”在了三座门大街14号。

当年巴金和靳以在三座门大街租下一个小小的庭院,宁静而干净,三间朝南的平房,门向东开,窗前有一两棵树,屋内的陈设很简单。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