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的西安人心甘情愿被“围城”

无数的西安人心甘情愿被“围城”

首页角色扮演暴走皇城红包版更新时间:2024-05-08

西安城墙有个神奇的景观,墙外环城公园里的中老年人努力锻炼,墙内顺城巷里的年轻人胡吃海塞,仅一墙之隔却像是两个平行世界。不论是从外地来旅游,还是在本地生活,似乎各个年龄层的人都心甘情愿的被“围城”。

当我发现城墙距离我只有几步路时,我一拍大腿决定来一次环城墙15公里暴走,和大家真实的分享一下我的家乡特色西安城墙。如果你不想拍自己大腿,也不想暴走15公里,但对西安城墙还是充满了好奇,不妨读一读这篇文章~

深思熟虑后,我选择以永宁门为起点开始暴走,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就是距离我很近(微笑)。

西安城墙南段顺城巷

永宁门是如今西安城墙的正南门,所以又被称为南门。首先在城墙脚下可以看到永宁门上面的闸楼、箭楼、正楼,它完整保留了明代“门三重楼三重”的形制,永宁门的斜对面就是西安SKP,在这里碰见穿普拉达的年轻人,或是提着小马扎的汗衫大爷都不足为奇。

夜晚永宁门的俯瞰图

顺着东段城墙一直走就会看到文昌门,文昌门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新开辟的城门,有一说一其实交通还是略堵。

文昌门外中老年人的文娱生活(摄于疫情前)

这里曾是唐长安城的务本坊,国子监也坐落于此,为了配合莘莘学子们的精神世界所以建有魁星楼。市政府重新开辟城门后,希望能与此地浓郁的文化气息相呼应,故叫文昌,当然对我来说最爱的还是文昌门内的烧烤摊和葫芦头泡馍。

在西安碑林博物馆观看碑林的人们

一路向东走,拍完大腿的小编开始感觉到体力不支,因为西安的整体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的簸箕状,登山爬坡的疲惫感骤然袭来,在途中我和提着菜的大爷大妈们不期而遇,好奇心和疲惫感驱使着我往建国门内走走。

建国门菜市场的商贩们

进入建国门向东边会看到一个很大的菜市场,里面人头攒动、极具生活气息,和慈眉善目的卖菜阿姨聊了两句才了解了菜市场的前世今生。

建国门综合菜市场

这里曾是西安市平绒厂的旧址,当时的厂房的基本构造还在,而内部就顺理成章的被改造成了菜市场,比起现在的摆放整齐的生鲜超市,建国门的菜市场还保留着野生杂乱的热闹感。

不论什么都可以上称,称斤幺两

稍事休息后我被建国门外深藏不露的理发老师傅吸引了,驻足观望了一会觉得理发师傅的手法非常干净利落,在疫情期间苦于理发店没有营业的男青年们,其实不妨可以考虑借此体验一下城墙根剪头师傅的手艺(不过貌似托尼老师们已经上班了)。

在小南门里剪头发的男青年

尤其是建国门附近的剪发体验尤为活色生香,因为这里聚集着一群秦腔发烧友,由于自发且形成了一定规模,被大家正式称呼为“戏场”。

建国门向东200米处的秦腔发烧友们

大家围成一圈,坐在破旧的小马扎和椅子上,悠闲的翘着二郎腿跟着节奏抖动,来这里理发的人群深知吼着秦腔并理头的深层快感。坐定之后只需配合着理发师傅粗旷的手法,听着推子发出嗡嗡的轰鸣,最后老师傅随着节奏抖动围布和擦拭脖子上的碎发,一套流程下来身心清爽。

西安城墙东段

从建国门继续顺着城墙走就会路过东南城角,这里是大部分摄影爱好者打卡城墙的选择。因为其地势很高,较其他三个城角视野更加宽阔,是一处不可多得展现古城风貌的地方(路过的时候记得拍照打卡喔)。

最常见的拍摄东南城角的视角

拐过东南城角,我在暴走的绝望中看到了如今西安的东门长乐门。这里曾是明朝时东边唯一可以进出西安的门户。如今长乐门还存有瓮城、箭楼、正楼及二重门洞。

整个东边的城墙地基都非常的高,根据亲身体验建议读者们走东段顺城巷的时候可以选择走在城墙根下,生理和心理都会散发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

顺城巷地基高度简单示意

路过长乐门后,就会见到由冯玉祥为了纪念孙中山而主持修建的中山门。中山门又被习惯称为“小东门”,旁边两个小门洞被叫做“东征门“和“凯旋门”。与巴黎凯旋门巧妙撞名的门洞,最终也没能迎来冯玉祥的凯旋。

西安中山门图

顺着东段城墙继续向北边走就会路过朝阳门,这里曾有着热闹程度不逊于今天永兴坊的歌舞厅。

西安永兴坊的夜晚

朝阳门歌舞厅是80一代年轻人的青春记忆,尤其是在夏日夜晚,露天的简陋ktv是年轻人们能自由展示才艺的好去处。不过现在歌舞厅早已废弃,而朝阳门这一段的环城公园也在不停的改造中,曾经东边喧闹的夜晚也无可避免的消散在风中。

露天歌舞厅的简单示意

吃饱喝足后我继续沿着顺城巷向北走,从朝阳门内到东北城角这一段顺城巷里有一片看上去较为高端的商业楼盘,从它叫做“皇城坊”便可窥得一二。这里人烟稀少,马路极为宽阔,开发商似乎无意间给市民们提供了公益游玩地点,在小朋友们欢声笑语中,总觉得这个楼盘有点要烂尾的趋势(欢迎打脸)。

皇城坊楼盘里菊次郎的春天

西安城墙北段

从皇城坊拐过城角后再走一段北城墙就到了西安火车站,这里曾经有一个叫做“中正门“的门洞,为了调整交通和尊重历史发展,市政府拆除了中正门并且修建了火车站北广场。

北城墙是翻修西安城墙时的最后一个豁口,且宽516米,严重影响了城墙的整体形态。为了保持对历史的还原,又能满足现代交通需求,经过了长时间的讨论,最终确定了以架空跨桥的方式来修建。既不破坏城墙的整体观感,又满足了交通的实际需求。

正对西安火车站的墙面做成跨桥,恰好留下了一个极佳的视角拍摄火车站和城墙。在这里还能看到魔幻的内嵌在城墙里的酒店和便利店,使得这个人头攒动的地方丝毫不浪费一点空间。

顺着北城墙段路过安远门后,会看到尚武门。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门洞其实隐藏着很重要的唐代地理信息,尚武门以北的工农路是唐长安城掖庭宫和太极宫的分界线,自强西路大约是唐朝宫城的北界线。

这一冷知识是综合了实际暴走与罔山出品的地图的地理信息,你不妨看看细品一下,再次路过这里也会和小编一样被自己的知识积累所折服(微笑)。

我走到尚武门后已经是无法形容的疲惫,但为了使本次出行圆满成功,我立即灵活的调整出行工具,骑上扫码自行车后突然加大了我对历史探索的动力。

西安城墙西段

骑上我心爱的自行车后就路过了西北城角广仁寺。在清朝时期,广仁寺是包括达赖和班禅等西北和康藏一带大喇嘛进京朝觐路过陕西的行宫,因此又称“喇嘛寺”。

城墙南段还有几家颇具藏地风情的酒吧,与这里的广仁寺遥相呼应,但是骑车不宜酒驾,我在路边小店开瓶冰峰也算是上选了。

位于西北城角的广仁寺

北段顺城巷一路往南骑行,就会路过玉祥门。这里又被称为小西门。

1926年北洋军阀刘镇华围困西安,当时冯玉祥部队前来解围,为了进城炸开了一个豁口,后来修缮时将此豁口修成城门。为了纪念冯玉祥解围西安,所以将此门命名为“玉祥门”,参考刚刚路过的“中山门”,不禁感叹冯玉祥还真的是东奔西走。

玉祥门外

骑上自行车后因为地势的起伏,我体会到了一路滑行的感觉,这样轻松舒缓的方式极大的缓解了之前暴走的疲惫。

过了安定门后会看到一段很长的运动公园,这是西郊人首选的一处休闲场所。在护城河对面还有一排颇有格调的饭店,刚好弥补了运动过后胃里的空虚感。

环城公园西段的护城河

西安城墙南段

顺着西段城墙暴骑的尾声就到了西南城角,在这里会和一段隐藏的唐朝遗迹坦诚相见。

圆润的西南城角

如今的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皇城的基础上扩建的,所以现在的西安城墙的西段和南段就是唐代皇城和宫城的一部分。在暴走中遇到的其它三个城角均是直角,而西南城角是圆润的,因为这里曾是唐长安城皇城的西南角,所以沿用了唐朝城墙建筑风格。

这里是一段密集的唐朝遗址区域,含光门是唐长安城南面的三座城门之一,现今出土的遗址有门道、门墩、础石、石门限等,含光门遗址是在西安发现的最为完整的隋唐城门遗址。

唐代含光门城墙遗址

在含光门城墙道路施工时还发现了唐代过水涵洞遗址,为了保存历史遗迹,西安文物园林局将西侧的城建保护厅和东侧含光门门道遗址厅结合起来,成为了现在的西安含光门遗址博物馆。不嫌累的话可以拿出身份证走进去看看,不过小编体力在这里已经濒临透支,含光门博物馆就成了可望不可即的去处。

含光门遗址博物馆

过了含光门后,来到了我期待已久的小南门,这里聚集着一大片烧烤摊和火锅店,每个夜晚都是沸反盈天,烧烤店铺里散发的孜然味简直就是魔法攻击,让人完全拔不开脚。

这里除能吃好喝好之外,还可以补充一个隐藏的小知识,小南门真正的名字叫做勿幕门,这是为了纪念早期参加中国同盟会的西北革命家井勿幕先生。

小南门的行人

吃完饭后,慢悠悠的来到了今日出行的终点朱雀门。它曾是唐长安城的正南门,我们在历史书上见过的大部分唐朝帝王将相都踏足过这里。

朱雀门的夜晚

在地图上其实可以清晰的看到朱雀门内顺着广济街一路向北,有一个莲湖公园。在与《古今长安图鉴》给出的地理信息一一对应后,我大胆猜测唐朝宫城的承天门遗址应该就在莲湖公园内。这个猜测也为下次暴走埋下了一个伏笔……

唐朝这个耀眼的时代从朱雀门开始,我精疲力尽的暴走也终于在此宣布结束。身心俱疲的我转身又走向了小南门,觉得自己可以再吃一顿。

特别鸣谢西安本地摄影师:权小伟提供照片素材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