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了解什么叫小语种?
小语种的正式名称叫做“非通用语种”。目前有6种语言是“通用语种”,即联合国通用工作语,英语、汉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但在我国高校招生领域内,大家习惯地把除英语外的其余外语类专业统称为“小语种”。
近几年,学习小语种上名校是很多家长为孩子选择的捷径。毕竟凭借着小语种轻轻松松就可以进入985,甚至清北等名牌大学。那么,保送小语种是不是真的香呢?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两种观点,有认为香,也有认为一点都不香。
小语种保送:香!
以深圳为例:深圳外国语学校(简称深外),又被称为四大之一。2001年,它就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13所可保送20%高中毕业生上重点大学的外国语学校之一(现全国外国语学校保送多达16所)。作为广东省仅有的两所保送语言类学校之一,连续多年都是全国保送的佼佼者。
来自深圳外国语学校官网
广东省是人口大省,也是高考大省,每年通过正常高考考上985、211名校的学生数量少之又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因此,很多家长都想通过“捷径”——保送的方式进入名校,而相对容易的保送就是通过学习小语种。
来自深圳外国语学校官网2023年保送名单(部分)
保送生的好处:显而易见,作为一条捷径,可以免去高考之苦,可以进入一个自己可能裸考很难考上的名校甚至清华北大。为了发展需要,高校也会继续加大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所需语种专业及国家急需紧缺语种专业倾斜力度。鼓励高校培养“小语种 复合型”人才。保送语言类的考生可能在大学期间会得到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例如作为交换生到所修语言母语国家进行学术交流等。
小语种保送不香:
保送生的弊端:大学期间无法转专业。因此,不管你喜不喜欢这个专业,都要读完4年。总体来说,所有的语言都只是一种沟通工具,一般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单纯的语言专业就业其实并没有优势。因此,如果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话,大学期间找准方向很重要:未来想从事哪个行业,就要辅修这个行业相关的专业,进行行业相关知识的普及和积累。比如,想从事旅游业,就要学习一些旅游管理相关专业知识;想从事外贸行业,就要学习一些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知识;想从事新闻传播行业,就要学习一些新闻、广告相关专业知识等等。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还要再进行第二专业的辅修,对于学生的精力和能力都是一种挑战。要比其他同学付出更多一些,才能在就业时不至于占到劣势地位。现在一般学语言的学生都会考研究生选修第二专业,以提高未来就业的竞争力。
教育部官网发布:严禁高校以保送生招生形式将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的学生录取或调整到非外语类专业。
来自深圳外国语学校2023保送名单(部分)
据教育部最新官网发布:
《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
来自教育部官网
其中对英语语种的保送有重大变化:2024 年起,只允许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可继续招收一定数量的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安排在英语语种相关专业。也就是说其他的大学都不允许再通过保送的方式录取英语语种的考生。这对于一直想通过保送英语进入985等综合名牌大学的学生来说无疑晴天霹雳。
来自教育部官网
如果你的孩子正在有保送资格外国语学校读书,你会选择保送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