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行甲《别离歌》|中信出版社
在四月阳光明媚的午后,我眼含热泪看完了这本书。
陈行甲老师的行文朴实无华,文中一些记录看似流水账,恰是这种诚恳和细致,让人感受到可怕的真实和心痛。全书一共有19.2万字,包含七个章节:
第一章 阿亮的最后七天
第二章 活着的菩萨
第三章 风中的雁子
第四章 武汉,武汉
第五章 神奇的世界杯之旅
第六章 闯“阳”关
第七章 回乡
这七章讲述的是行甲老师和公益项目受助人的故事,如果不是这本书,这些小人物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被世人提及——被白血病无情剥夺生命的阿亮、在病魔面前积极乐观的小莹,被心理专家疗愈了童年创伤的燕子……每个故事都让人揪心和动容,看到这些可怜的人儿被公益团队救助,又觉温暖和感动。
哭一会儿儿再接着看……
关于本书在这本书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阿亮一家(联爱工程服务对象)和雁子母女(知更鸟服务对象):
《阿亮的最后七天》:未经她人苦,莫劝她人善。
第二天上午10点得知阿亮在病房里离开了人世,是在妈妈的怀里离开的。
……
丹子说:“陈老师,我难过的不是这个,而是因为昨天听到曾跟阿亮同住一个普通病房的病友的妈妈跟我说的悄悄话,说阿亮妈妈真的是太苦了。阿亮妈妈曾哭着告诉她,在陪阿亮治疗过程中借钱无门的时候,曾去做过一次性工作者。”
看到这里时,我直接泪崩了。
阿亮只有7岁,三年前诊断出白血病时父亲一走了之,他在母亲一个人的陪同下完成第一次治疗,康复后回乡下奶奶家时父母两人复合;三年后病情复发并加重,父亲再次杳无音讯,留下母亲独自面对。
第一次治疗让这个贫弱的农村妈妈背负了十几万的欠债,如今复发又产生了十来万的医疗费用,无能为力的母亲也选择了出逃,把阿亮一个人丢在医院重症监护室里。这种时候,这位「狠心」的母亲自然会引来无数的唾弃,几经周折,她还是回到了医院。最后,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自己怀胎十月生下的孩子,在自己怀里离开人世。正如行甲老师在书中所说:
即便她曾经逃离过,在我心中,她也是一个可以为自己的儿子忍辱负重,甚至牺牲一切的伟大的母亲。她当时的逃离,并不是狠心丢下自己的儿子不管,而是在拼尽全力以后,无法面对失去孩子的绝望,那一刻她确实筋疲力尽了,已经完完全全地崩溃了。
我时常告诫自己: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无端指责他人,很难看到事情全貌,就很容易断章取义,请以善意的眼光看待人事。
《风中的雁子》:养育健康的儿女,先疗愈好自己。
那凌烈的风已在命运的狂野中远去,无论你多么顽强地守着当年被风吹裂的伤口,时时撕开,顽固地不让它愈合,那呼啸而过的风终究都是抓不住、追不回的。
雁子刚满12岁,自*未遂。知更鸟项目的心理诊断测评结果是:重度焦虑,重度抑郁。在心理专家宋医生的干预下,雁子才没被学校送进精神病院,宋医生继而抽丝剥茧找出雁子抑郁症的诱因——雁子的妈妈,燕子。
燕子遭受的童年创伤,让她成年后产生过度代偿,通过对老公和孩子的极强掌控欲来弥补童年情感缺失和极度不安全感。燕子对女儿极其严苛,沉重的爱让女儿长期压抑,致使抑郁症。后来,公益团队针对雁子的重度焦虑兼轻度抑郁,采用了专业心理危机干预与管理;对燕子则采用了柔性反馈。幸运的是,柔性干预方案实施一个多月就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如果当初直接把雁子送去精神病院,可能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这本书中,这些小人物的命运,让人心痛不已。与此同时,同为小人物的你我,也能在他们面对苦难的韧劲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诚如唐恬作词的《无名的人》,苦难不值得歌颂,值得歌颂的是苦难中闪现的人性光辉。
关于作者致所有顶天立地却平凡普通的,无名的人啊我敬你一杯酒,敬你的沉默和每一声怒吼,敬你弯着腰上山往高处走,头顶苍穹努力地生活。
陈行甲老师,是一位我很敬重的前辈。
通过网络,了解到行甲老师果敢而有魄力,任职巴东县委*期间的所作所为让人佩服不已,这名“网红*”,值得广大网友对他的赞誉。
通过这本书,了解到行甲老师是一名务实的理想主义者,继仕途、公益之后,会进一步探索他的写作之旅。他提及的三段人生(巴东县委*、公益人、作家)看似跨度很大,实则每一段都有关联——为官积累的人脉资源,为公益事业奠定了基础,仕途和公益经历为写作积累了独一无二的素材。我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跳出人物故事看作者时,不仅发出感慨: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陈行甲老师的其他作品,后续再一一拜读。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