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看西游第2024期)
文/牵着蜗牛散步
一
以前说世界会成为一个村,指的是信息传递快。现在才明白了,是谣言传得快,而且真真假假,让你完全搞不清。
以前在村子,村里的八婆再多,只要把门一关,什么信息都进不来。现在不行,无论你在哪里,都会有信息来*扰你。
蜗牛老领导说过一句话,信息太多,有时也是一种灾难,会让你更加迷惘,不知所为。
即使价值观早已形成的成年人,在各种信息面前也常常懵逼,更不要说尚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了。这么早把他们推进信息浪潮中,很容易被呛死。
比如猪八戒打死玉面狐狸,还要剥衣查看这事,就曾引起过广泛争论。
二
争议一:玉面狐狸是谁打死的。
在央视86版《西游记》中,沙僧一铲子把玉面狐狸放翻在地,因此,很多人只看了蜗牛这个标题,就在文后留言:小编吃翔!明明是沙僧打死的好么?
其实,只要翻看了原著,就知道究竟该谁吃翔。
在第六十一回,孙悟空正与牛魔王恶斗,猪八戒和土地带着阴兵赶来了,原著是这样写的——
行者见了问曰:“那摩云洞事体如何?”八戒笑道:“那老牛的娘子被我一钯筑死,剥开衣看,原来是个玉面狸精。那伙群妖,俱是些驴骡犊特、獾狐狢獐、羊虎麋鹿等类,已此尽皆剿戮,又将他洞府房廊放火烧了。土地说他还有一处家小,住居此山,故又来这里扫荡也。”
可能很多人想不到,在原著中,沙僧全程只打死了一名妖怪!就是六耳猕猴取经队伍中的假沙僧,因为这已经触及到了他的底线。
在《“老机关”沙僧的城府是如何深起来的》一文中,蜗牛就给大家分析过,沙僧自从在天庭斗争中被搞下界,基本是明哲保身,高高挂起。能混则混,能不管就不管。
他知道,牛魔王与孙悟空曾是拜把子兄弟,如来的意思是要挑起两人恶斗,又不要老牛真死(最后被哪吒押回了灵山),面对这么复杂的关系,他去掺合才怪了!
因此,在三借芭蕉扇风波中,哪怕猴子被吹到须弥山,哪怕屁股上的猴毛全被烧光,哪怕与牛魔王打得昏天黑地,沙僧都在唐僧身边无动于衷,始终坐山观虎斗。不得不说,机关混出来的,就是不一样!
倒是猪八戒表现得非常积极,不仅像打了鸡血一样狂揍牛魔王,还把人家小情人一耙筑了,洞府一把火烧了,彻底断了人家的根。
猪八戒为何表现得这么激进?因为他与老牛之间还有一个不想被外人知道的秘密!
蜗牛在往期文章中多次强调,原著一些细节的设置极有深意,可在影视改编时,因种种原因被删掉了。
央视86版《西游记》很多地方改得不错,可有三个地方与原著精神相违背,一是孙悟空把玉帝打在桌底下,二是救人参果树回去找菩提祖师,三是安排沙僧*玉面狐狸。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
争议二:八戒剥玉面狐狸的衣服要干啥。
说到这个话题,很多人就很兴奋,联想到猪八戒的本性,有人便认为他是色心作崇,还想占点便宜啥的。
其实,不仅猪八戒爱剥狐狸衣服,孙悟空也曾干过。在原著第三十四回,孙悟空在平顶山*死了金角银角的老母亲九尾狐狸,也专门拖出轿来,拉开衣服看一看。
在原著第三十五回,九尾狐狸被*,她的弟弟狐阿七大王带着妖兵来复仇,但本事太差,孙悟空几棒就打得他一路逃窜。后来被猪八戒赶上,背后一耙,直接弄翻在地,八戒的动作也是“急拖来剥了衣服看处,原来也是个狐狸精”。
说猪八戒对母狐狸感兴趣还能理解,但也剥公狐狸的衣服,就说不通了。
所以,他爱剥狐狸精的衣服,不是为了占便宜,而是另有其它原因。
三
众所周知,狐狸在中国传统文化,甚至西方世界的认知中,都是狡猾、奸诈、迷惑人的代名词。
然而,在自然界中,它只是一种很普通的动物,灵活的耳朵能对声音进行准确定位,灵敏的嗅觉能迅速感知到危险,修长的腿能快速奔跑逃命(最高时速可达50km/h左右),它非常胆小,天敌也多,更不会主动攻击人类。
这样一只人畜无害,甚至有些可怜的小动物,如何成为全世界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其实,在上古时期,狐狸不仅不是放荡的代名词,相反,因具有恋旧不忘本的高贵品质,成为了不少部落崇拜的图腾。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就曾指出狐狸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后,死则丘首。”意思是说,狐狸将死,头必然朝向它出生的山丘。可见,狐狸是一种非常记恩感恩的动物。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卷六《越王无余外传》记载:
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夫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之,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庞庞。……”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
这个故事是说,大龄剩男大禹三十岁了还没找到老婆,游荡到了涂山,见到一个九尾狐狸,眼前一亮,觉得是吉祥之兆,于是就把她娶回了家。
把“狐”与“淫”对应的,是屈原《天问》“浞娶纯妻,眩玄妻爰谋。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讲的是寒浞与纯狐氏之女玄妻合谋*死后羿。
即使这样,在魏晋六朝和隋唐时期,狐狸还是一只瑞兽。坏的狐狸精,绝大多数指的是男性,而不是女性!所以,今天的男同胞们,就不要用狐狸精来骂女人了!
一直到了南宋时期,大儒朱熹在对《诗经·邪风》中的“匪赤莫狐”中指出:“狐,兽名,似犬黄赤色,不祥之物,人所恶见者也,所见无非此物,国将危乱可知。”
他这一番话,狐狸可就遭殃了!
有的人可能还不知道朱熹是何方神圣,他的话为何会影响那么大。
朱熹,南宋教科书《四书章句集注》的作者,宋宁宗皇帝的老师,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之一!通俗说,好几个朝代的高考试卷都是按照他的书来出的!厉不厉害?太厉害了!
他的“格物致知”理论后来被明朝网红、心学创始人王阳明(王守仁)狂怼,这才被拉下神坛。
作为当朝第一网红,高考试卷出题者,说狐狸是专门勾引男人,祸国殃民的狡诈角色,那它肯定就是坏淫!
那年,朱熹一句话,一下将狐狸打在耻辱柱上,从一个人人崇拜的瑞兽,成了个个避之不及的“不祥之物”,从此狐狸再也没翻过身。
明朝《封神演义》出书时,更是将狐狸和红颜祸水的苏妲己融为一人,在两汉魏晋被捧上神坛的九尾狐,彻底被打入妖界。
清朝《聊斋》故事中,对狐妖的态度有所转变,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但也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批判态度。
《西游记》作者在写玉面狐狸、九尾狐狸等妖时,肯定受了朱老头的影响,将之定义为狡猾的妖精,因此猪八戒孙悟空将他们打死后,不拉出来看一下,始终不放心。
四
除了以上原因,猪八戒这番动作,还缘自白骨精教训和自身经历!
白骨精有一门手艺,叫解尸法,孙悟空前两次眼看着将她打倒了,她却又复活了,最后成功离间唐僧师徒,把孙悟空撵回了花果山。
解尸法也叫元神出窍,是指人的真灵离弃肉体(或物体)升天,会找肉体再次复活,也就是说,只要真灵不灭,就永远死不了。这也是中国神妖界常用的一种技能。
《聊斋》中,很多道士或厉害人物死了,家里人还在给他烧香磕头呢,结果无意间开棺一看,里面只剩下一件衣服,或一双鞋子。惹干年后,某某人又在深山中看到他。
在西游记中,除了白骨精外,红孩儿也用过。原著这样写的—
“那怪闻言,恐怕大圣伤他,却就解尸,出了元神,跳将起去,伫立在九霄空里,这行者背上越重了。”
他把自己的肉体留在孙悟空背上,自己来个元神出窍,站在半空中看孙悟空的笑话。孙悟空把他身子摔得稀巴烂,最终惹怒了他。
其实除了妖精,猪八戒和孙悟空也常用这招。
猪八戒当年被罚下天庭时,身体也是摔烂了的,幸亏他的真灵未散,急忙抢了一个猪胎,重生于世,丑是丑点,但至少活过来了。
而孙悟空则运用得更加灵活。在车迟国与虎力大仙比求雨时,他的肉体在下面与猪八戒简单对话,元神却跑到空中指挥众神下雨。
在猪八戒心目中,狐狸精本身就是最狡猾的妖精,更害怕用解尸法迷惑自己,因此只要打死狐狸精,都要剥开衣服看一下。而对蝎子精、杏树精等,则干脆筑个稀巴烂,也不怕他们真灵跑掉。
可见,猪八戒在这方面吃过亏,对狡猾的敌人不验个尸,心里总是不踏实。
这也像昆山事件一样说明了一个道理,对敌人要么不打,要么就要打死!不然,等龙哥清醒过来,死的肯定是于海明!
要知道猪八戒与牛魔王之间有何秘密,非得对他下死手,请前往“蜗牛看西游”公号,查阅往期文章《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牛魔王为何不见他而拜见猪八戒》)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