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释注(一)

《道德经》释注(一)

首页角色扮演沧元帝君更新时间:2024-07-27

《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一,道心生意念。一生二,意念生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辩证逻辑思维,一阴一阳就是二。二生三,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辩证逻辑思维产生思想道德观念乃成道德观,文化知识理念乃成道理观,个人理想信念乃成道义观,思想三观就是三。三生万物,思想三观认知万物而后思想天地化生万物,社会天地造生万物。舌灿莲花,话万物在天成象。笔下生花,画万物在地成形。

万物既是客观存在于自然界的物质,也是人们认知万物而形成的思想认识,这属于客观反映,与客观存在是对立统一关系。所以万物既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也是思想的客观反映,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辩证逻辑关系。客观存在与客观反映对立统一,比如花这个文字是人们对花这个物质的客观反映,然而花这个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文字花,所以这是矛盾对立统一关系。所以“万物”既是物质的,又反映着思想。比如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就是指人们认知万物所产生的思想认识之始,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逻辑思维乃统思想天地。大象人形,笔画一象阴阳合一,一撇一捺象一阴一阳,所以大表示人类的阴阳辩证逻辑,包括与生俱有的生命逻辑与后天形成的逻辑思维都具有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性质概念。

《道德经》的意思有很多种理解,因为道的名与义都很多,德这个字的名与义也很多,包括仁义礼智诚信孝勇毅之德,孝文德,修道德,养仁德。

一、道之名与名之义的区别

要理解“道可道,非常道”之道,必须理解“名可名,非常名”之名。因为名不正,言不顺。名不同,则意思不同,道理也不同。比如市这个词既可以表示城市,也可以表示市这一类行政区划。但城市不是行政区划,行政区划的范围包括农村,所以城市的市与行政区划的市不是同一个词,这是多义词。虽然这两个巿是同一个字,但不是同一个词,字义不是词义,这不是多义字,而是多义词。多音字是多义字,因为形声相益谓之字,读音不同则字义不同,所以形声表义成字义。汉语拼音表意,句词衍义成词义。百姓日用而不知辩其名,所以将其混为一谈,不明道理,故君子之道鲜矣。

人的一生为名利所累。人的名有姓名、名字、字辈名、名号、外号名、称号名、称呼名、称谓名、职务名、职业名、职级名、职位名,多得不得了。《左传•恒公六年》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这段话很重要,乃名学要旨。比如虎是虎这个文字的名,虎是虎这种动物的名之信,虎属于大型猫科动物名之类,华南虎、东北虎属于以类命为名之象,虎的生活习性属于以德命为名之义。所以道的名很多,有性质名、概念名、类型名、特征名、关系名,等等。包括道是文字,道是汉字,道是图形,道是语言,道是词语,道是思想。所以在思考道的意思之前应该先思考道的名是哪个名?道可道的名是哪个名?

道可道,道这个图形的意思可以想,道这个文字的意思可以说,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可以写,道的思想可以讲。所以道的名之义包括想、写、说、讲。道之名与道的名之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道这个词语的概念,这是语言命题逻辑定义赋予的概念。“事物的本质与逻辑规律”是道这个词语的释义,属于名之义。道作为词语、词、字、文、图、符所表达的意思各不一样,所以要定道的名。

道的逻辑关系是道之理,道的名称是道之名,道的意思是道之义,道的性质是道之性,道的概念是道之德,道的规律是道之律,道的变化是道之易。

二、天地的概念

“天地”的概念包括思想天地、社会天地、自然天地、天地之道。所以“无名天地之始”并不是指自然天地。《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表明“自然、道、天、地、人”各是一层体系,所以《道德经》所讲的“无名天地之始”不是指“自然之始”,把“天地”理解为自然界的宇宙与地球明显是不对的。

“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阴阳天地之道大,思想天地之天大,自然天地之地大,社会天地之人也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法地之道,乃成民之行。地法天之道,乃成地之义。天法道之阴阳,乃成天之经。认而知之道法自然,听而说之道法自然,观而想之道法自然,学而思之道法自然,这是人之道。《孝经》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所以人们孝文德,修道德,学习思想天地“天之经”,学习自然天地“地之义”,学习社会天地“民之行”,乃顺承天地之德也,故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人类的生命逻辑继承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逻辑先天性本善,所以人性本善。人们的辩证逻辑思维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德性至贵。故曰君子体仁,善之長也。仁这个笔画二表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逻辑关系,所以仁象形会意表示人之阴阳天地。太阳在太阳穴,太阴在丹田,大脑象天,双足在地。

天空与地球的概念组成自然天地,天下与大地的概念属于社会天地,“天地”这两个字指思想天地。太阳、月亮、星球属于自然天地,日月星辰属于思想天地,社会天地天下风云变幻,自然天地風雲变幻,因为虫雨这两个根符表示自然天地,风云这两个文字属于社会天地抽象概念符号文字。

万物的概念既是指自然天地生长的万物,也是指思想天地认知万物,思想天地化生万物,文字的名指万物的名。舌灿莲花,话生万物在天成象,人们用语言指万物。笔下生花,画生万物在地成形,人们用文字指万物,笔画万物,笔划生万物之名。花这个字是笔划写出来的文字,不是自然界的真花,而是自然花的名。虎是线条线段构成的图形文字,不是虎这类动物,而是虎这类动物的名。所以文字的名可以指万物的名,这就是“名可名”的意思,不是通常说的这样名那样名,所以“非常名”。百姓日用而不知,纯然忘了万物的名是人们取的,所以《道德经》“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并不是指自然界的宇宙与地球及大地万物,而是指思想天地思考问题之始,因为不知“道的名与名之义”,所以才思考这个问题。语言以文字命万物之名,所以语言的逻辑与文字的名与义是万物之母。

三、玄德、玄牝、玄同的意思

《道德经》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不死”猜字谜“禮”,表示道之理。禮的根符豆属于五谷,表示“谷”。根符曲表示委曲求全而“不死”。人们种五谷食五谷,所以人类就是谷神。人不死脑筋,就是谷神不死。所以谷神不死表示思维逻辑,思想天地之逻辑乃天地根。

《释名》曰:玄,天也。太阳在太阳穴里,所以大脑象天,大脑那根弦旋之又旋就是玄之又玄,玄读旋。玄是道的一种名,表示逻辑思维玄之又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逻辑关系玄之又玄。神秘不可知的事情是玄的释义。《黄帝内经》曰:道生智,玄生神。道生一,道生智。一生二,阴阳不测之逻辑思维玄之又玄就是神明。

牝是母牛,是祭谷神的祭品,有母牛则有公牛,母表示太阴之母,公表示太阳,所以人们称太阳公公,男阳女阴,雄阳雌阴,公阳母阴,这都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逻辑关系,所以称为玄牝,指道之理。思想天地之根就是道之理,道的逻辑关系就是道之理。

《道德经》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谓玄德。

人非生而知之,道之德“生而不有”,为人不自恃之德,为学不自恃之德就是“为而不恃”之德,学识“長而不宰”之德,思维善之長而不宰之德,人乃万物灵長而不宰灭万物之德,都是“長而不宰”之德,是谓玄德就是道之德,思想天地玄之又玄之道德。

《道德经》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表示亲疏关系一正一反,此两者之义有别焉。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表示利害关系一阴一阳,此两者之义有别焉。不可得而贵,贵乃富贵之位,不可得而贱,贱乃贫贱之位,表示贵贱关系一高一低,此两者之义有别焉。这是《道德经》辩名辩义举例演绎逻辑。我用的方法属于刑名学,判断语言表达逻辑,依循其逻辑加字或选字推理得概念,所以这不能翻译,只需要理解字义、抓文字逻辑就行了。

名可名之名学取名字命名称定名义,辩名学以举例演绎说明辩名辩义,刑名学判断名可名,得出非常名这个结论。再举例说明:塞其兑之路,不可得而疏也,塞与疏的意思是反的。堵塞其兑付之利乃不可得之利也。乡邻闭其门,不可得而亲近也。闭其门不受其害也,不可得而疏也,表示疏远。亲近与疏远之义相反,闭塞与疏通之义也相反。讲道理、讲道义、讲道德,挫其锐气,解其纷争,循理加字释义也是翻译的方法。和其光,和则沾光获利。同其尘,同蒙其尘同受其害,光与尘之义相反,利与害之义也相反。道同义是谓玄同,道同理亦谓玄同,一阴一阳之逻辑关系相同是谓玄同,一正一反的逻辑关系也是玄同。同样的道理观、同样的道义观、同样的道德观都是玄同。人们的理念相同、观念相同、信念相同,以和为贵,故为天下贵。所以社会天地之天下莫不贵道德、莫不贵道理、莫不贵道义。

《道德经》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的名很多,所以《道德经》的意思有很多种理解。道这个篆文可以写成道这个汉字,这就是道可道。道这个图形可以表示道这个文字的意思,也是道可道。道这个词语可以表示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概念,这也是道可道,这不是通常说的其他道,所以非常道。文字的名可以表示万物的名,所以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道无名,思想天地思考道的名之始。道得名,万物也得名,所以道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眇,观笔划符号之玄妙,笔画图象图形之微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观语言与文字之逻辑,循其法,效法之。笔画图象图形文字与笔划逻辑符号文字,汉字与文字,字与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依类象形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谓之字,之文与之字的概念不同。图文象形会意,字符形声表义,汉字读音标义,汉语拼音表意,这四个概念不是一回事。在天成象看天象看图象,在地成形看地形看图形,看星象看符号。看懂了图象能参天之道,看懂了图形能悟地之道,看懂了符号能习人之道,看懂了逻辑能悟三千大道。文以载道,三千文以载三千道。文字反映思想,文字之道可以反映思想之道,所以道可道。三千文之名可以载三千道之名,所以名可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道理相同谓之玄,道之义相同谓之玄。同这个文字前三笔画与后三笔画是相同的,前两笔划都是冂,最后一笔划都是一。之这个文字三笔画与玄这个文字前三笔画也是相同的,前两笔划都是亠,最后一笔划都是折笔划,其笔划逻辑相同,这是常无欲以观其眇的举例说明,也是同谓之玄的意思。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逻辑玄之又玄。大脑象天,脑壳里面那根弦就是天之玄,玄的第一笔划在北方坎位,第二笔画起于西北乾位,止于东北坤位,第三笔划转折在左边震位,第四笔划转折在西南巽位,第五笔画在东南艮位,这是八卦文字笔划方位卦位之象。脑这个文字根符月表示太阴,根符凵《康熙字典》读坎,开口向北表示北方坎卦,大脑在上面属于北方坎卦玄武之位,根符文的笔画亠表示道立于一,乂一撇一捺表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概念,这是脑这个文字的笔划逻辑根符源义。冂这个图形开口向南,表示南方离位,南与离都有根符冂,离的根符厶表示心,冂的一象肩膀,两竖象双手,右边有钩表示右手写字,南方离火之位在心脏,北方坎水之位在大脑,坎水就是脑水,心血就是离火。

《道德经》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这个字,也知美之美这个词,但不知美这个文字的意思是人的生命逻辑之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这个字或为善这个词,斯不知人性本善,斯不善已故有无之相生表示有无名之生逻辑关系。难易之相成表示判断难易逻辑关系。长短之相形表示比较长短逻辑关系。高下之相倾表示倾向选择逻辑关系,音声之相和表示综合归纳逻辑关系,前后之相随表示前后随从逻辑关系,这六大逻辑关系是道之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人非生而知之,乃认而知之、学而知之、教而知之。人的认知能力与感知能力与生俱有。父象太昜,母象太侌,所以人乃太侌太昜所生阴阳者也。先天太侌之精与太昜之精合为太一。太一生水,水反哺太一,是以成天,天反哺太一,是以成地,乃太一所在之天地、太侌内天地。太侌之精与太昜之精合为玄水之精,所以太侌子宫称为玄宫。太侌吐纳外天地之真气,食五谷五行元气,在腹内转换为玄气,与玄宫玄水精气复相辅,是以成神明,乃胚胎。神明复相辅,是以成阴阳,乃玄元始胎,胎儿在内天地吐纳玄气,吸收元气,孕育始气,所以《道家大论》曰:“大羅生玄元始三气”。阴阳复相辅,是以成四时,表示观天象看自然分类辩证的能力。四时复相辅,是以成滄热,表示感知冷热能力。滄热复相辅,是以成湿燥,表示感知湿燥能力。这是《老子》太一生水篇的意思。所以人一生下来就能看天地,能听能说,能哭能睡,知痛知饿,感到不舒服就要哭,感到舒服就不哭,这就是人的认知能力、感知能力、辩知能力。但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知识生而不有,所以要学习。

《道德经》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生之意念或思想道德观念,德畜之文化知识理念,物形之乃所见之物形,指认知,势成之语言与文字,長之育之是指学识長之,教学育之。亭之是指志向立之,亭之则立之。毒之养之乃指修身养性,毒之则修身,覆之乃指逻辑思维反复道之。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夫莫之命是没得法的命,只要人活着就能看,能听能说,这是人的命莫得法。所以人们认而知之道法自然没得法而常自然,学而思之道法自然没得法而常自然,感而想之道法自然没得法而常自然,听而说之道法自然没得法而常自然。所以人的生命逻辑性至善至美,人的逻辑思维道至尊,学而思之德至贵。人非生而知之,乃是学而知之,认而知之,教而知之,感而知之。文化知识理念、思想道德观念生而不有,为学而不自恃、为人而不自恃就是为而不恃之德,学识见长而不宰之德,是谓玄德。

《道德经》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

上士闻道,一阴一阳之谓道,聪明优秀的人勤于运用辩证逻辑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表示中良之人经常恍里惚兮,知道辩证逻辑的意思就是不善于运用。下士闻道,大笑之,因为他根本就不懂这些道理。《师说》曰:“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韩愈说的这个意思就是这些下士闻道,大笑之。当今社会就是这样的。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的意思是要明昧不要蒙昧愚昧,表示辩名。进道若退的意思是知一进一退之辩证逻辑,表示判断。夷道若纇的意思是区分蛮夷华夏戎狄之类,表示分类

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中华夏,这是中华民族五方各族的统称,不能说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东夷之莱夷徐夷各族也是汉族的一部分,西南百濮蛮包括苗壮白傣等中华民族之少数民族,中南荆蛮、华南楚蛮、扬夷百越也是汉族的一部分,西北戎包括羌、藏、回等中华民族之少数民族,长城以内的华北狄也被同化为汉族的一部分,东北胡包括满族、朝鲜族等中华民族之少数民族,所以这是地理方位的统称。我国国土五种颜色,东北黑土地祭北方黑帝,东方青土祭东方青帝,南方砾石红土祭南方赤帝,西方多白玉祭西方白帝,中央黄土祭中央黄帝,所以中华民族从古到今都是一家人,祭五方天帝乃祭五方天地。华夏五帝史并不是五帝时代的文字记录的历史,而是春秋战国文字记载的思想史。当时人当事人记录当时事是历史,后人讲过去事属于思想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看一切历史都是看思想史。思想史不是历史,以思想史来套考古遗址是不可取的,当今学界似乎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伏羲氏王天下表示氏族社会,夏启家天下标志着我国人类社会从氏族社会氏族部落联盟进入了百家姓宗族家族社会大姓小氏家族城邦联邦时代。这个时候的名字是百家姓之名。《竹书纪年》“汤有七名而九征”,表示汤氏族有七个“大名”九个家族,这个“名”与日本幕府将军时代的“大名”是一回事。殷契是商姓子氏殷契家族大名,子昌若立、子振立表示商姓子氏昌若家族立为大名、商姓子氏殷振家族立为大名,这与日本德川家、丰臣家之名是一回事。“子帝辛立”不是大名,而是帝君。“后相立、后芬立”表示夏氏后相家族、后芬家族立为后族,“后”表示幕府将军居幕后,掌军事之戎,“帝”掌宗教之祀。“弟中康立”表示另外一个家族大名立为联邦首领,“子孔甲立”表示自己家之子族立。这就是文字反映的思想史,并不是历史。东汉之前的文字并不是汉字,先秦古文经史文字是汉字印刷体,不完全是汉字,其字义与今文字义并不完全相同,这是要根据思想史的历史背景来结合分析文字。不辩名则不明其义,不辩性则不明其理。

《道德经》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名也,这是讲道德。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意思是物廉价美,这是讲道义。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是讲道理。道德观、道义观、道理观乃道之思想三观,仁代表道德观,义代表道义观,礼代表道理观。这是刑名学判断名可名之理、辩名学判断名可名之义的逻辑涵义。吾观天下学,明道者鲜矣,下士闻道,大笑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之德也,实其腹之义也,弱其志之名也,强其骨之理也。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