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德尔斐神庙铭文‘认识你自己’,此言后来被奉为神谕。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则知天矣。”
西方人向外探索世界,把自我与客观世界对立起来,以此研究客观世界。他们似乎遗忘了古老神谕‘认识你自己’。中国人向内探索世界,把自我与世界视为一体,所谓‘天人合一’,圣人云‘知性则可知天’。
无论如何解释客观世界皆不可能是世界本真,所谓道可道,非常道。故所有人为解释世界的科学体系皆是一家之言,因为文字概念本已非真,以本已是非真的文字概念解释世界如空中楼阁。
阳明先生说:“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以求知于世,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反朴还淳之行。”
先生所谓敦本尚实、反朴还淳,是指要切实修身而不可专务文词。欲知世界本真在于知性,知性在于认识你自己。人生于天地之间岂可自成体系,必与宇宙息息相关。经书为何可流传几千年,因其虽是文字实则藏道于其中矣。
人类解释世界的哲学、宗教、科学书籍多如牛毛,若无道在其中,则只是文词而已。孔子删述六经,述而不作,其为何要删六经?
阳明先生说:“天下之大乱,由虚文胜而实行衰也。使道明于天下则《六经》不必述,删述《六经》,孔子不得已也。自伏羲画卦,至于文王、周公,其间言《易》如《连山》《归藏》之属,纷纷籍籍,不知其几,《易》道大乱。孔子以天下好文之风日盛,知其说之将无纪极,于是取文王、周公之说而赞之,以为唯此为得其宗。于是纷纷之说尽废,而天下之言《易》者始一。《书》《诗》《礼》《乐》《春秋》皆然。”
孔子删述六经是因文胜实行衰,意思是天下文字虽多却是乱道之源,故要删之以正本清源。代代文人学者皆留下很多文字,其中大部分的文字皆只是文字而已,对于理解世界本真毫无意义。
欲认识世界本真核心在于认识自己,欲认识自己首先要知道这个世界有谁曾经认识了自己。圣人是闻道之人,是彻底认识自己之人,伏羲、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曾子、子思、孟子、二程、朱子、王阳明等等皆是认识自己之人。
闻道之人虽已远去,可其书存焉。欲认识自己需要读往圣之书,因为其中藏有道矣。而无道藏于其中的文字,则与垃圾无异,读再多对认识自己毫无帮助。未曾闻道之人的文字虽可以解决一些时代问题,但不可解决认识自己的问题。
凡是试图以文字来说明世界本真的书籍皆是垃圾,因为世界本真无法说。世界最不缺的便是不知而作者,自身本对世界毫无认识亦著书立说,实在是误人子弟。
西方解释世界的学说,如哲学、科学、宗教。其哲学深陷文字概念逻辑推理之中,无一丝一毫本真藏于其中,全是垃圾。其解释世界的科学更是无根无据,一家之言而已,仅仅只是假说。先立一个假说再去找证据,与先判定人有罪再去找罪证是一个道理。其宗教还未脱离人格神阶段,以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引人入教,并非教人求真。
故西方世界所有学说对认识自己毫无帮助,而中国虽亦有诸子百家,真正藏有道的只有道统一脉,除此以外皆是异端邪说。
要认识世界本真在于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途径只在曾经认识自己的往圣那里,在儒家经书之中,除此以外别无他途。这个世界的书籍文字浩如烟海,能够认识自己的书籍却极少。若不知哪些书籍能够帮助自己认识自己,则定会把有限时间都奉献给了垃圾文字,岂不可惜。
认识世界本真若找对方向,读对书籍则已成功一半,另一半在于自身不断坚持,不中途而废。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天命大道,复心同然。更多内容请关注我的同名公众号(id:Ly7327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