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武侠小说界最具有传奇色彩的角色无非就是金庸、古龙或者是梁羽生手下的那些主角们了,毕竟武侠小说中的主角总是如同众星捧月一般经历各种奇遇,即便是身处险境也总能化险为夷,有时候反而还能学得一身神功,比如金庸笔下《天龙八部》中的段誉、虚竹,这二位爷堪称运气爆炸型的主角,郭靖、萧峰这种靠自己努力成为大侠的人物也只能默默流泪,因为这二位爷几乎都是对习武没有太多兴趣,最终却又成为了顶尖高手,但主角的发光发热本就是理所当然的,毕竟作者塑造的每个配角都是为了衬托主角,唯独有一个角色,虽然谈不上喧宾夺主,但他作为配角却让读者在读完原著之后回味无穷,他就是金庸笔下的独孤求败,一个从未正式登场就已死去的高手,他身上有太多的谜团。
(独孤求败剧照)
原著中除了那只神雕之外就只有杨过一人去过独孤求败的埋骨处,而他墓前那石碑上的一行字则是让人浮想联翩,虽然只是寥寥几笔,却是让一位剑侠的形象跃然于纸上,原著道:“纵横江湖三十馀载,*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 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而多数读者在意的便是独孤求败行走江湖这三十年究竟是哪个时代,其次是在这三十年间他究竟击败过那些高手,亦或是独孤求败一身传世剑法是从何学来,笔者固然也好奇,不过笔者却是更在意另一个问题,那是原著中另一段描述引出的问题。
众所周知独孤求败用过几把剑,比如杨过后来用的那把玄铁重剑,而关于另一把剑的描述则是充满神秘色彩,即是那紫薇软剑,原著道:“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而通过书中描述来看这紫薇软剑是极其锋利甚至是削铁如泥的,不过这都不重要,重点是独孤求败误伤的那位义士又是谁呢?多数人猜想无非就是林朝英、王重阳或者是晚年的虚竹之类的角色,在笔者看来却是存在着另一种可能。
独孤求败这一角色活跃的年代从杨过的推测来看是七十年前的人,也就是说这人应该存活于《天龙八部》之后,《射雕英雄传》之前,而在这一时期则是有不少高手存在的,但绝非金庸笔下提到的那些人,而是一部名著中提到的那些高手,即是《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们,独孤求败所伤的义士的人选极有可能就在梁山好汉这一群体之中,那么金庸的故事体系与《水浒传》有关吗?答案是有的。
(郭靖剧照)
金庸老先生在创作《射雕英雄传》时就提到了有关《水浒传》的原著,这可不仅仅是书中角色多有外号这一特点,比如“飞天蝙蝠”柯镇恶、“飞天神龙”可辟邪之类的,实则有另外一个更直接的信息,即是主角郭靖的设定就是梁山好汉中“赛仁贵”郭盛的后人,也就证明了在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中是存在梁山好汉这一群体的,恰巧,《天龙八部》到《射雕英雄传》之间这段空白的时间正是梁山好汉活跃的时期,而笔者之前也分析过金庸没写这段故事多半是因为他不愿意对名著进行改编,于是刻意淡化了梁山好汉们的存在。
(郭盛剧照)
既然已经证明梁山好汉与独孤求败几乎处于同一时期,那么那位被独孤求败所误伤的义士究竟是谁呢?在笔者看来,符合条件的也许只有三个人。
读过《水浒传》的朋友都知道,梁山接受招安之后为大宋出征了不少次,在征方腊一役后却是十损七八,回到朝廷接受封赏的不过二十多人,而其中有三人是比较特殊的,即是武松、鲁智深、李应,这三位最后都没有留在朝廷(李俊等人虽活着却是出海了,所以不考虑),武松、鲁智深是出家,而李应则是辞官当了富豪,独孤求败误伤的义士必然不会是在朝廷当官的人,所以这三人是最有嫌疑的。
(李应剧照)
武松打虎的事迹无人不知,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也堪称神力,而李应一手飞刀绝技也是符合武林高手的设定的,所以这三位威名在外的好汉是最有可能被独孤求败挑战的人,而最重要的一点,他们都是“义士”,范围已经缩小至三人,那么你认为独孤求败挑战的会是哪一位呢?但无论是哪一位或许都会影响梁山好汉在读者心中的地位,也许正因为如此金庸才不愿明说那角色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