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大荒经》诸海探源之诸海略说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章节在360图书馆荣天书斋首发,在头条号发布时作了改动〕
《山海经》往往以一些大型水域——「大泽」或「内陆海」作为典籍著述的坐标性基点,譬如「东海」、「西海」、「南海」、「北海」等等。特别是《大荒经》,它基本上以各个方位的「海」或泽、渊等水域为地标。譬如——
《山海经·大荒北经》:"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
"有大泽方千里,群鸟所解";
"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强";
"西北海外,流沙之东,有国曰中[车扁],颛顼之子";
《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
《大荒南经》: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有兽,左右有首,名曰[足术]踢。"等等,等等。
图1·北海之神禺强‖图片引用自百度图库
以「海」为具体方位指向的著述方式充斥着《大荒经》全书。我们在阅读这部古籍的时候,往往会有那么一点「路痴」的感觉,即对那些「海」的具体所指感到茫然。那么,我们能不能尝试着找出《大荒经》用来作为地标的那些「海」的准确地理方位?如果可能的话,那对于正确解读《大荒经》,甚至整部《山海经》或都有莫大的裨益。
图2·中国的内陆海‖图片引用自百度图库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应就海、泽、渊等相关名词作一个粗略的分析,只有在了解了这几个关键字词的确切含义之后,或才有可能揭开它们的具体所指。
「海」与「洋」在古代汉语语境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海」、「洋」混为一谈是近古〔大约为先秦晚期〕以后的事,而此前的「海」仅指内陆地区的大型湖泊,——中型湖泊更多地被称之为「泽」,而更小的湖泊有时也被称之为「渊」。——江的概念大于河,是故河就称「河」,而江则更多地呼为「水」,如「赤水」、「黑水」等,这是有着严格的区分标准、同时也有着严谨的用语规范的。
当然,上述的解释并非出自个人的主观臆测,它可以从海、泽、渊等字的字形字源以及本源字义上得到印证:
我们先来看看金文「海」字的象形构造:
海,金文
由
〔水〕与
〔每,母〕构成,意谓海乃是万川之母。所谓万川〔水〕之母,比喻陆地上收纳众多溪涧川流之水的大湖或大池,是为更大之川流即江河的源头之水,是故谓之「水之母」。[1]
图3·海﹝sea﹞‖图片引用自百度图库
如是,我们说,海﹝sea﹞,是为古人对内陆湖的通称。《说文》:"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谓百川会聚之处。指内陆水域规模小于洋的咸水湖,后泛指大湖或大池。——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是故,古人或称大池为「湖」;称大湖为「海」;称大海为「洋」。
「泽」在《山海经》中出现的频率相对于「海」和「渊」来更低一点,见诸于《大荒经》中的「泽」,有《大荒北经》的「大泽」:
"有大泽方千里,群鸟所解。"
《大荒西经》的「三淖」:"大荒之中,有龙山,日月所入。有三泽水,名曰三淖,昆吾之所食也。"
下面是金文〔古鈢〕「泽」字的构造:
睪,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擇」的本字,表示挑选。澤,古鈢
由
〔水,河川〕与
〔睪,选择〕组成,造字本义:动词,择地截流,蓄水灌溉。由此,古之所谓大泽,或为大型人工湖。但在《山海经》中,大泽即为大池,泽、池不分,多指小于海的中型湖泊,并非专指人工湖。[2]
图4大泽‖图片引用自360图库
「渊」字在《大荒经》中出现的频次也很高,如《大荒北经》 的「附禺山」:
"……竹南有赤泽水,名曰封渊。有三桑无枝。丘西有沈渊,颛顼所浴。"
《大荒东经》的「少昊之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甘水出焉,生甘渊。"
《大荒南经》「颛顼国」:"又有白水山,白水出焉,而生白渊,昆吾之师所浴也。"
《大荒南经》「三身国」:"……有渊四方,四隅皆达,北属黑水,南属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渊,南旁名曰从渊,舜之所浴也。"
《大荒西经》的「昆仑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
图5「渊〔图文无关〕」‖图片引用自百度图库
我们来了解一下「渊」的甲骨文字形和字义:
渊,甲骨文
像四岸
之内有川流的积水
〔川〕,表示川流冲积的深潭。金文
再加
〔水〕,并画出川流
和潭岸
,同时在潭中加施刑的指事符号
〔是「方」
的省略〕表示古人在河川最深的地方施行「沉潭」死刑。造字本义:名词,古代执行淹毙死刑的深潭。——沉潭之刑谓之「沈」,施刑之深潭谓之「渊」。[3]
《说文》:渊,回水也。何谓「回水」?《管子·度地》云:水出地而不流,命曰渊水。《论语》有「如临深渊」句,孔注曰:渊,「潭也」。
除了上述的海、泽、渊等水域外,在《大荒东经》中有「大壑」 这么一个概念,——"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也常常成为一个令人困惑难解的古语词,那么,这「大壑」与诸海、渊等水域有着怎样的关系,它到底应作何解?
从字面上来解,壑恐与前述的海、泽、渊等不同,或并非水域名。《象形字典》云:抛尸的深谷叫「壑」。所以,所谓的大壑其实也未必就是如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Grand Canyon﹞一样的断裂带,它可能就是一地势险峻的大深谷而已。东海之外的大壑,可能指的是「东海」——上古时期的太湖——东岸的某处高山山谷。当然,后来的太湖东岸其地理特征与上古或远古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现在的「东海之外」已不可能找到大壑的踪迹,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地壳变动与海平面的不断上升,使上古时期「东海岸」的高山沉入了海底。如是,那个曾经或是很出名的大壑也就永久性地沉入了海底。
不过,这种字面上的解释,未必就是大壑一词的真实义。事实上,这大壑还另有一解,而且只有这种解释才更符合它的本源性词义。《庄子·天地》云:"夫大壑之为物也,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 成玄英疏:"夫大海泓宏,深远难测,百川注之而不溢,尾闾泄之而不乾。"[4]即所谓大壑,其实就是大海,不过,这里的「大海」一词并非指内陆海,而是指海洋。
又,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翼乎如鸿毛遇顺风,沛乎若巨鱼纵大壑。"
唐‖元稹《和乐天送客》诗:"大壑浮三岛,周天过五均。"[5]
看来,在古代,「大壑」的第一义并非是深谷或大峡谷,而是大海!
图6东海外大壑‖图片引用自360图库
如此,「东海之外大壑」指的就是现代意义上的「东海」。——在《山海经》中,著述者为了区分「东海—太湖」与「东洋」这两个不同概念,所以分别使用了「东海」与「大壑」两个不同的语词。如此看来,「大壑」一词给后人造成的误解恐怕不亚于人们对「常羲生月」、「共工臣相繇」等句段的歧解。这在某种意义上说,将《山海经》解读成「神话」或「志怪杂记」的最主要原因,或更多地是缘于后人对上古语言文字诠释上的困难所引致的。
在粗略地了解了《山海经》——主要是《大荒经》一部——中的「海」、「泽」、「渊」、「壑」等地理名词之后,接下来,我们就要依次对《大荒经》中的诸「海」——譬如北海、东北海、东海、南海、西南海、西海和西北海——进行具体地理方位的考据,以期能够在中国境内找到与《大荒经》一一对应的内陆海,为解读《大荒经》提供一个地理区位上的参照系。〔待续〕
————————————————————
参考文献
[1][2][3]甲骨文字源及其注释分别引用自《象形字典》「海」目、「泽」目、「渊」目。
[4] [5]参见《百度百科·「大壑」词目》
PAGE
7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