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职场小说是大约十年之间兴盛起来的产物,笔者其实有些困惑这些还能算是"文学作品"吗?职场小说当然是和真正的文学作品有区别的,但是又和文学作品有着很多共性,所以我们姑且就叫"职场亚文学"吧。职场亚文学兴起是和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密不可分的,在经济转型的大潮之下中国白领阶层迅速占据工薪阶级,从而这样的作品也有很多的现代性色彩。
"一种主要由职场成功人士以自身经历为背景撰写,描摹都市白领职业生涯尤其是职场生存技巧的小说在中国内地蓬勃兴起,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销售神话。"
——《中国本土职场小说批评》
中国目前所进行的在市场化、城市化的改革导致了就业结构的改变,从事第三产业的人们逐年增多,工业人口与农业人口也在不断缩减。"经济的增长推动了金融、保险、科学文化教育的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的扩大。"
有人将中国城市的职业人群分为金领、白领、蓝领。没有人会争议蓝领和白领之间的界限。亚里士多德说过:"唯有以中产阶级为基础才能组成最好的政体。中产阶级比任何阶级都较为稳定。"许多的白领都有着进入"中产阶级"和取得成功的梦想。有着这样的梦想必然是焦虑和困惑的,职场生活的疲惫这是任何一个进入办公室工作的人都知道。这样的疲惫并不是来自身体上的劳苦,而是来自一种精神上和心理上另一种束缚。
这种焦虑和另一种精神上的束缚急需要一种东西找到共鸣或者找到一种指导法则。从小学到大学中国的学生学会的都是书本上的单纯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样的知识对于职场生活并没有任何的参考价值,刚刚进入或者已经进入职场的人们急需要一种可以作为"参考书"的东西进行学习和指导自己的日常工作。就是这样的原因导致了各类"职场亚文学"作品大量出现。笔者没有记错的话,在笔者刚刚上高中的时候,有部徐静蕾导演的《杜拉拉升职记》成为了那年很多人追的热门电影。后来,在很多机缘巧合之下,笔者看到了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杜拉拉升职记》。
《杜拉拉升职记》《杜拉拉升职记》是2007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可。主要讲述了都市白领杜拉拉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职员,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长为一个企业的高管的故事 。
《杜拉拉升职记》的营销宣传语比较出名的是这两则:
你可以消遣地来看看这本纯属虚构的小说,也可以把它当经验分享之类的职场实用手册来使用。小说的主人公杜朝阳是典型的中产阶级代表,她没有背景,受过较好的教育,靠个人奋斗获取成功。小说中拉拉在外企的经历跨度八年,拉拉从一个朴实的销售助理,成长为一个专业干练的HR经理,见识了各种职场变迁,也历经了各种职场磨练。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她的故事比比尔·盖茨的更值得参考。
是呀,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比尔盖茨的成功需要很多因素,一般人是够不到的。但是,对于普罗大众想成为"杜拉拉"却不是特别难的事情,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她的故事比比尔·盖茨的更值得参考"。所以,那时候很多人都会把这本书看成一种"救人良方",在消遣娱乐中似乎能学到什么东西一样。那么,杜拉拉的故事又怎么成为职场生活的"宝典"的,究竟里面有什么吸引当代白领如此热衷这样一本书。
《杜拉拉升职记》如何成为"女白领"的生存宝典1、 普通人的对照共鸣
作者笔下的杜拉拉是一个从南方来的女孩,毕业后在国营单位干了一年,后来又辗转去了民营企业和港台企业,最终在一个在通信行业的外企落地成了一名销售助理。她没有背景,受过较好的教育,有着超高的IQ及EQ,靠个人奋斗及能力和聪明获取成功。我们最关注的就是杜拉拉的"草根身份"。一个"草根阶级"的女人成了"中产阶级"则是你能够女性白领的一个重要共鸣。《杜拉拉升职记》的引子中这么介绍她:
杜拉拉,南方女子,姿色中上。
大学毕业那年,拉拉二十出头,先在国营单位工作了一年,就辞职跑到珠三角,进了一家做汽车配件的民营企业,任职业务员。
我们可以从这段介绍看到,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女生,连家庭背景都不值得一提的人物。对她的描写也只有一句"姿色中上"。我们看到的这位"女白领"是完全没有家庭背景,和非常高的姿色本钱的。她的成功途径都是靠着正规的途径,一步一步走入了这家外企的顶峰。
其实杜拉拉也并不是完美的,刚刚进入其中单纯、天真、率真还有点"笨",不就是很像我们刚刚毕业走进工作岗位的职场新人吗?在这里,刚刚走进职场的新人有了心理安慰,杜拉拉刚开始不也是这样,可能还不如我,我一定会成为"她"的。这就是对照的魔力,新人们感受到了一种归属感和代入感。其实反过来看,她的事迹真的很高的借鉴性吗?
杜拉拉绘声绘色地讲起笑话来:"在不久的以前,上海人管外地人叫乡下人,所有上海以外的人,都是乡下人——这不奇怪,听说巴黎的公车售票员也有类似的态度,他们觉得巴黎以外的全世界各地的人都是乡巴佬。
其实,杜拉拉也算是"精英文化"的产物了,毕竟进入外企、名企的人不多。
2、 职场教科书
1, 遇事要善于做SWOT分析,可以使你一目了然地了解这种选择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2,制定目标看似一件简单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过制定目标的经历,但是如果上升到技术的层面,要学习并掌握SMART原则。
3,制定目标看似一件简单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过制定目标的经历,但是如果上升到技术的层面,要学习并掌握SMART原则。
这些都是笔者摘录了很多人从杜拉拉这部书中总结的很多职场法则笔记:
李斯特三步并做两步,大步流星地上前,伸出右手,有力地抓住邱杰克的手握着,左手同时拍着邱杰克的肩膀,用夏威夷阳光一样的热情说:"Hi,Jack!How are you doing?"
邱杰克同志看到HR总监这么记得自己,很是高兴,还没听到表扬,脸就笑得像朵怒放的大菊花,连连说:
"I am fine,thank you!"
这个情节被读者们解读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记住同事的名字,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当别人能够在很短时间内记住自己的名字,每个人都会有种被重视的满足感。
上面一点,我们谈到的那种"代入感"和"共鸣感"可能更多的针对的是初入工作岗位的新人,而这点对于已经进入工作岗位的人有了很多的提醒。怎么样能够优化自己的工作能力,怎样能够在职场上更上一层楼,这些问题"女白领们"希望在这部小说中能够找到自己的答案。
3、 女性独立主义认同
《伤逝》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部以爱情为题材反映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短篇小说。以主人公涓生哀婉悲愤的内心独白的方式,讲述了他和子君冲破封建势力的重重阻碍,追求婚姻自主建立起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但不久爱情归于失败,最终以一"伤"一"逝"结局。
"五四"时期,诉说婚姻不自由的痛苦,是许多青年的公意,争取恋爱婚姻自由已成为当时个性解放思想的重要内容。鲁迅对个性解放的反封建意义,是予以充分肯定的,但同时也敏锐地发现隐藏在恋爱婚姻自由背后的危机。早在1923年底,鲁迅就在《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中指出。妇女要解放应该用"剧烈的战斗"去争取经济权,"如果经济制度竟改革了,那上文当然完全是废话"。鲁迅用小说的形式,把妇女婚姻和青年知识分子的问题跟整个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变革联系起来,以启示广大青年摆脱个性解放和个人奋斗的束缚,探索新的路。《伤逝》告诉我们:女人一定要独立能够争取自己所应有的权益。
杜拉拉也是这样,在小说中杜拉拉是独立的、自主的、不依靠男人而自我努力奋斗拼搏的。中国人的思维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有跨越式的发展。女人们不甘心只做一个"花瓶"或者以婚姻幸福作为衡量一个女性生活质量的标准。
《杜拉拉升职记》告诉广大的女性们:女性也可以追求金钱,职位,名望等以"物质"为基础的成功,女人也可以获得像男人一样的"成功"。在职场之上,男人们并非都是其中的主体,女人们也是一个企业和一个事业的"中流砥柱"。这些气质中在《中国本土职场小说批评》中也被称为"男性支配性气质"。
如今职场竞争激烈,而且越来越激烈,这使得不少职场人产生了职场焦虑情绪。但现实职场环境中,大多数人并没有一个能够有效宣泄的途径供他们去寻找共鸣,寻求答案,寻找勇气,职场小说从这个方面就弥补了职场人的需求;再者,尤其是对于职场新人而言,他们迫切需要通过"教材"给他们迷惘的职场提供一些指引,而传统的教材虽能学习却不能身临其境,职场小说以其生动的讲述,在愉快的阅读中惹人深思,迎合了职场人希望补充相关知识的愿望。但是,在笔者看来"职场小说"的大批出现又是一种悲哀,因为职场与生活的压力造就了这一批一批的小说的出现。笔者作为男性看到一些女性为了在那样的环境之下生存不得已失去自我也是十分心痛。这些小说越多,说明当下的"男白领"、"女白领"越焦虑,心理越失落。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