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影市场日渐活跃,越来越多的进口大片进入中国市场,但在大陆、台湾、香港三地同一部电影却有不同的译名。如早期的《碟中谍》(Mission: Impossible)在台湾直译为《不可能的任务》,香港则沿袭老港片的套路将其译成《職業特工隊》。《Tomb Raider》大陆译名《古墓丽影》,香港则译成《盗墓者罗拉》,台湾译名《盗墓奇兵》。那么近些年新出的电影在两岸三地又有哪些不同的译名呢?
《头号玩家》
英文片名《Ready Player one》,大陆片名《头号玩家》,台湾译名《一级玩家》,香港译名《挑战者一号》。总体感觉大陆的《头号玩家》更有深度一些,《挑战者一号》听起来像是前些年的综艺节目。
《敦刻尔克》
英文片名《Dunkirk》,因为是地名,所以多是直译,区别在于三地对Dunkirk译法不同,台湾在后面加上“大行动”,《敦刻爾克大行動》,而香港译名为《鄧寇克大行動》,如果不知道有敦刻尔克这个地方的观众看到片名,很容易理解成一个名叫“邓寇克”的人指挥的一次行动。
《看不见的客人》
西班牙名《Contratiempo》,直译成中文大概有“挫折、灾难”的意思,不过显然这个名字不具有吸引力,而英文译名是《The Invisible Guest》,所以大陆根据英文译为《看不见的客人》,而台湾译名为《布局》,听起来都挺有诱惑力的。
《摔跤吧!爸爸》
去年由阿米尔汗主演的《दंगल》,दंगल在马拉地语(南印度少数民族语)中为“竞技”意思。英文译名为《dangal》(与主题曲相同),也有竞技的意思。
台湾地区将其译为《我和我的冠軍女兒》,香港译名则是《打死不离3父女》。
《雷神》
英文原名《Thor》,即,西方神话中雷神的名字,大陆译为《雷神》,台湾地区译为《雷神索尔》,香港译名就有点雷人了:《雷神奇侠》。在漫威的电影里《XX侠》是挺多的,比如《钢铁侠》、《蜘蛛侠》,但大陆也不是清一色全都译作“侠”,香港似乎对“侠”情有独钟,比如《蚁人》(Ant-man)还是译作《蚁侠》。
《神偷奶爸》
最后是最不能理解的《Despicable Me》,大陆和台湾译作《神偷奶爸》或者直译成《卑鄙的我》,但香港译成《坏蛋奖门人》很难让人理解了!
香港不缺乏优秀的导演和演员,但对于他们译制的进口片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