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退休金和房产,有人竟将亲兄弟关进精神病院?

为了退休金和房产,有人竟将亲兄弟关进精神病院?

首页角色扮演大梦英雄满V版更新时间:2024-07-31

今年77岁的魏刚

是宝山区淞南五村第一居委会的

一名专职人民调解员

在他的办公室挂着两面锦旗

一面上头写着

“全心全意,为民服务”

而这面锦旗的背后

还有一桩

复杂的调解案例

淞南五村294号的业主老张,家有六兄弟,他排行老五。

十多年前,因为投资失败,他患上精神分裂症,被送往精神病院治疗。入院后,老五的房屋出租、租金管理、工资卡等由兄弟们分头负责。

经过几年的治疗,担任监护人的二哥接老五出院回家。可其余四兄弟却来找老魏投诉,他们的理由是:

老张还没有痊愈,老二想独吞五弟的财产;

老二却拿出出院小结、残疾证、房产证复印件等资料,认为五弟病情已经好转,其他四兄弟不让他出院是居心不良。

兄弟们的说法截然不同,看他们急吼吼的样子,老魏知道事情不简单。

他决定先找老张谈谈,老张一开口就带着哭腔:“魏老师,我的病早都好了,为什么一直不让我出院?一个正常人住在精神病院不知有多苦啊!出院后他们又为什么不让我回自己家住?”看老张思路清晰,举止得体,老魏心里有了判断。他嘱咐老二去给老五做司法鉴定,自己去和其他四兄弟沟通。

“凭什么他老二当监护人?老五就算住院,加上伙食费,他的退休金也用不完,房屋出租还能赚一笔钱。”四家人不住在一个小区,老魏一家一家上门去找,可他们说出的话让老魏震怒。

而且在调解过程中,负责保管租金的老三把老五银行卡上的9万多元租金转移到自己的银行卡上,负责出租房屋的老六还伪造了协议书,扬言要打官司。这些都被老魏一一识破。

经过老魏3个多月的努力协商、沟通,老张终于住回了自己的家,经司法鉴定,他已经是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正常人。后来老魏又帮他找律师,打官司,要回了多年的房屋租金。

“在分清是非的基础上,树立对弱者的同情心,对当事人的责任感,才能克服困难,排除障碍,解决问题。”老魏每次调解后都会总结经验,一本本厚厚的笔记成为他工作的注脚。

老魏说话声音洪亮,除了面对面调解,他还坚持每天给工作群里发《民法典》相关的问答,普及法律知识。(刘雪妍 摄)

在淞南五村

大家伙儿都知道

不管什么“案子”

老魏总能用经验和耐心

一一化解

身患癌症已到晚期

但“提心吊胆”的老魏停不下来

老魏在人群中很显眼,一头白发,总是梳得一丝不苟,腰板直挺,精神饱满。虽然今年已经77岁了,可他依然“停不下来”。

工作不能停,他从来不分“八小时”内外,只要有情况立即去处理;调解不能停,他在全小区188个楼道口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24小时开机随时接听;药不能停,身患癌症,医生说他的生命只剩2—3年,可他还是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他说:“宁可在岗位上‘忙死’‘累死’,也不能被绝症‘吓死’、在家里‘等死’。”

荣誉证书太多,柜子要摆不下了。(刘雪妍 摄)

淞南五村居委会二楼,有间以老魏名字命名的“魏刚人民调解工作室”。自2014年启用至今,每个工作日,老魏都会按时来“上班”。老伴知道,每天早上他肯定是8点25分出门,居委会干部们看到魏老师来,那一定是8点30分了。

不拿一分钱工资,但事情桩桩件件不停,经常忙得团团转,可这份工作早已成为老魏的一种挂念。他说:“每个矛盾纠纷都必须时时刻刻把握住,妥妥地处置,我一直都提心吊胆的,不能让民事纠纷变成刑事案件。”

的确,从事调解工作十余年,他深知,一个普通的案例,也许在旁人眼中司空见惯、甚或微不足道。但对当事者而言,却是关系自身切身利益的大事件。很多久拖未决的老大难问题,如果妥善处理好了,就能大事化小;倘若处置不当,反而可能激化矛盾,带来更大危机。

60岁从广东回到上海

已退休的老魏再次“上岗”

老魏年轻时经历丰富,这让他面对各种情况都能处变不惊。17岁参军入伍,在新疆兵团,他赶过马车、放过牛,下过大田、放过电影,当过老师、也搞过宣传。

37岁被调到湖南常德的一家纺织机械厂后,他主动在厂里办报、办电视台,改善工人的文化生活,还做出了名气;改革开放后,他又去深圳从事政府公关协调工作,事业正盛的时候,被派往广东清远办厂扶贫。

老魏60岁从清远退休回到上海,又马不停蹄地第二次“上岗”,成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工委)的志愿者,他发动了20多位老同志一起做志愿,结对帮教、帮困助学,还办起了假日学校。

有位老同志参加了几次志愿活动后,成了积极分子,他说:“老魏,你是一把火,我是被你烧过来的。”

2008年,淞南镇司法所联合淞南派出所成立了“淞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驻公安派出所调解工作室”,邀请人大代表监督工作,老魏作为淞南镇人大代表,也是其中之一。

第二年,老魏在镇司法所的推荐下,成了专职调解员,他调侃:“别人都是半路出家,我这个年纪做调解员是‘后路’出家。”

说是“后路”出家,可他对自己要求很严,因为“肚子里没有真货就没有底气,讲不出东西,怎么能压得住别人?”除了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和其他常见法律知识,还编写了《关爱孩子,珍惜生命》《身边小故事,法治大课堂系列讲座》等十几种法治宣传培训材料。

既是人民调解员,又是镇人大代表,“人民”二字总被老魏挂在嘴上,记在心里。作为党史讲师团的成员,十九大之后他还用三年时间整理了一份以“初心不忘 人民至上”为题的讲稿,成为上海市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的教材。

老魏的调解秘诀:

敢于亮身份、敢于亮观点

老魏1975年入党,他非常看重党员身份。调解团队现在有十余个志愿者,全都是党员。只要去工作,大家都会佩戴党徽,在老魏看来,调解中“敢于亮身份,敢于亮观点”是非常重要的。

老魏总结过几种不同的应对策略:

遇到心理健康的,讲道理;

遇到心理不健康的,用心理;

遇到不正常的心理,顺着说;

遇到蛮不讲理的,不多说。

他明白,法言法语只有转化成普通民众易懂易接受的表达,才能入耳入脑入心。

这些年来,老魏带领着他的调解团队化解矛盾纠纷超过800件,都是他们一句一句累积出来的。正是因为将居民的小事看做自己的大事,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他得到广大居民的信任,也得到组织的肯定,获得了很多荣誉,包括“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和上海市“平安英雄”等。

2016年5月,在一次例行体检中,老魏被告知查出了癌症,而且已经是晚期。面对这样的晴天霹雳,老魏冷静地问医生:我还有多少时间?医生说,最多2—3年。他点点头,坦然地收起诊断书,又回去继续值班。几天后,和老伴一块去了红十字会,签署了遗体捐赠书。

他依然每天早早地来工作,戴着老花镜翻阅、梳理案情。“我从来没把自己当病人看待”。生病第3年时,只吃了普通药物的他,相关指标居然出现了下降,之前查出的骨转移也少了两处,医生说这是个奇迹。而他觉得是心态使然,每天坚持学习、工作、总结,自己非常平和。

“繁星相连,成就银河,小梦相接,成就大梦。火箭的梦想是翱翔浩瀚的宇宙,我作为人民调解员,梦想是促进人们和睦相处,为社会平安做贡献……”2019年,上海航天研制的长征四号乙火箭升空,老魏的这段声音一起飞向太空,并留轨飞行,陪着地球转。

在他看来,只要活着一天,就要向着梦想,投入努力和热忱,坚持去做。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刘雪妍

来源: 解放日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