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青莲寺-晋魏河山第一奇

山西晋城青莲寺-晋魏河山第一奇

首页角色扮演道起青莲更新时间:2024-06-18

青莲寺最初的名字为硖石寺。位于山西晋城市东南17.5公里处的寺南庄附近,秀丽的硖石山山中、悬崖夹峙,形成别有天地之门,南临晋城的母亲河——丹河,坐南朝北,依山面水,景色秀丽,是国内著名的佛教净土宗道场,是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莲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莲寺位于丹河北岸硖石山麓,临河地狭,难于拓展。后来随着僧人的增多,又在山腰修建了上院,为了区别上下院,人们习惯上把后建的寺院称为新青莲寺,把原先的寺院称为古青莲寺。青莲寺分上、下两寺,古寺在下,新寺在上,二寺相距里许。下寺创建于北齐文宣帝天保三年(552年),唐代重修,彭宗咸通八年(867年)赐名"青莲寺"。上寺问世于隋、唐之际,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曾赐额"福严院",自唐迄清历代屡经修葺扩建,遂成为寺庙群集之地。

硖石山

据寺内碑文和相关方志资料记载,青莲寺由北齐佛教净土宗创始人慧远禅师创建。现存于青莲寺上寺藏经阁下层的金泰和六年(1206年)《大金泽州硖石山福岩禅院记》碑记载了慧远出家,习研佛教经典,创建住持青莲寺的事迹。证明了北齐时起,慧远禅师就创建了青莲寺,并初具规模。

而在1994年复建上院法堂时,清理发掘的北齐乾明元年(公元560年)“龙华造像石”是上院建筑时代的最有力实物佐证。由此可知,青莲寺上、下两院当同创建于北齐。

据佛教传说,佛祖降生前显现八种祥瑞之相,其一是池沼内突然长出大如车盖之莲花,后佛陀自舌根生万道光明,每道皆化作千叶金色莲花,佛教因此而赋予莲花以神圣地位,其中青莲在梵语中称作"优钵罗",故佛寺常有以"青莲"为名者。

在寺中现存的一块刊勒于唐大和七年(833)十月的碑石中写道:"城隍信士,共结法华。邑都有二十八人,各持念《法华经》一品,至一二年后,伦散出邑。今时只有六七人共结其志,供应硖石寺春冬二税若科"。引文中提到的"硖石寺",就是有文字记载的青莲寺最早的称呼。唐乾符四年(877)二月勒石的《青莲寺碑碣之所记》中写道:"至咸通八年,勅下却令收管。孟员外闻奏此寺勅之赐额乃号青莲"。北宋景德四年(1007)立石的《泽州硖石山青莲寺新修弥勒佛殿记》中也写道:"此寺咸通八年勅赐名额,标硖石寺号青莲"。由此可知,清化寺在唐咸通八年(867),由唐懿宗李漼赐额改称青莲寺。

乳窦

该寺上接危崖,下临湍流,峭壁对峙,屏嶂环列,清自雄出,秀在险中,古人称之为"晋魏河山第一奇"。崖面"乳窦",崖脚一池清水终年不涸不溢。"乳窦泉"是青莲寺著名景观之一,顾名思义,乳窦,就是形同乳房的一个山洞,或可理解为比喻泉水如乳汁一样干甜美。驻足欣赏品尝,水质清冽,汩汩而出,甘美香甜,颇似母乳,青莲寺僧人取水就是此泉,此洞并不深幽,一望可见,但泉水渊源不可知,但每逢大雨将至,洞中就会响声如雷,波涛如沸。

在它的周围山崖上,分布着东魏以来名人题刻十余幅。摩崖上刻有东魏武定元年(公元543年)一题记。寺前丹河荡漾,院内古柏,银杏参天。

从乳窦泉往东看,依次为"山月溪云"、"湿流风"、"迸雪喷雷"、"大玄深处"、"青梦重游"。距乳窦泉最近的"山月溪云"的下方还有一幅对联:"山吐天边月,溪流石上云"。再往东边的"迸雪喷雷"、"大玄深处"、"青梦重游",是明代泽州知州陈棐所题。由"迸雪喷雷"四字,可以想见,在明代的时候,这里曾是一股悬泉飞瀑,喷珠溅玉,漂飞涧底,生态之美,令人羡慕。由此往上十余米,就是陈棐所题的"大玄深处"。大玄,是极其深奥的意思。这幅字一语双关,既是说这里是太行山的最深处,也是说青莲寺是我们探究人生玄妙哲理的去处。

隋代高僧慧远大师在此注疏《涅槃经》。书成后,不敢轻易讲说,遂发愿求之于像。一夜,他梦见自己手绘七佛八菩萨素描。画成后,每个像都慢慢起身,行走自如。待他即将最后一个描成时,旁边伸过一只手来索取他手中的笔,代其画成。慧远醒来,心中暗暗惊道:"此像恐流于末流!"为了证明自己注疏准确可靠,他决定求上天验证。吉日,慧远捧书持笔沿山径而上,当他来到这块兀立山腰的石壁前时,决定在此告天,于是攀上石顶,将门笔对天奉上,跪拜焚香,仰天高呼:"吾注涅磐经现已功毕,若疏义契理,笔当驻于空矣。"然后掷笔苍天,此笔果真在空中停留。时深日久,后人就将此台命名为"掷笔台"。

掷笔台前的小亭,就是款月亭。款,是诚恳,恳切,留,止的意思;款月亭,就是诚恳地等待月亮升起的亭子。亭子四周镶嵌了七块名人诗刻。其中有明代大司徒、沁水人李瀚和明嘉靖间户部尚书裴宇的两首诗。中秋之夜,登亭东望,皓月从珏山峰冉冉升起,名为"珏山吐月"。亭内壁上嵌刻历代文人墨客赏月题诗。

宋景德四年(1007年),由住持僧人法净主持,在原下寺弥勒阁位置上重建了弥勒殿,但这次改建大大减弱了唐代青莲寺下寺前临丹河,背依青山,楼阁高耸,雄伟壮观的气势。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敕青莲寺上寺"福岩禅院"名额之后,由鉴峦禅师主持于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至崇宁年间(1102-1106年),先后修建了释迦殿、藏经阁,重建观音殿、地藏殿,并凿山崖以扩寺院,创建法堂。这些建筑规模较唐代大大缩小,由唐代建筑宏伟刚健、气势磅礴的风格,转向体量适中而秀丽,建筑形式富于变化。建筑用材也在唐代的基础上趋于标准化,形成宋代建筑特有的建筑风格。

天王殿

进入寺内,天王殿、藏经楼、释迦殿、罗汉楼、地藏楼及经堂,僧舍,高低错落,左右对称,掩映在幽静雅的环境之中。上寺有三进间,以轴线分布的主要建筑:一进院包括天王殿,东西钟鼓楼,藏经阁,东西僧舍;二进院包含有释迦殿,东为观咅阁,西为地藏阁,两者皆为二层建筑,为后世抬高;三进院为正殿大雄宝殿所在,结合东西僧舍形成院落。西偏院为禅房,三佛殿;东偏院有文昌殿、款月亭(新建)等。上寺内主要建筑多为宋代所建,但藏经阁虽然经过长期改建,但因栌枓以上、平梁以下具有唐代结构特征,故可能为唐代遗存。彩绘泥塑主要分布在释迦殿、地藏阁、罗汉堂及三佛殿。现存塑像48尊,壁画面积127平方米,壁塑面积15平方米。

青莲寺现存宋金建筑四座,分别是上寺的释迦殿、藏经阁、观音阁,下寺的弥勒殿。这些建筑均部分或者全部为宋代原构,除部分构造手法具有元代建筑特征外,其他皆宋代建筑风格。同时,无论其大木构架,还是柱、额、斗栱之手法都反映了晋东南地区的地方风格,是晋东南地区宋代建筑的代表。

藏经阁

藏经阁始建于唐大和七年(公元833年),是唐代青莲寺的中心大殿,金大定年间扩建,清代大修。现存阁之底层弥勒阁为清代建筑,殿内原塑弥勒像,并壁画"法华感应事",后遭毁弃。弥勒殿内所塑弥勒佛、韦驮护法两尊,为2003年修复时,民间善士捐赠。

藏经阁二层,图片来自网络

楼上的藏经阁,是贮藏佛教所译经卷的地方。时阁中藏有经卷700余函,计5000余卷。元代元统乙亥年(公元1335年)曾经大修过一次。现存为宋代遗构。该阁楼坐落于1.58米高的台基之上,建筑占地面积133平方米,面阔五间11.8米,进深三间5.87米,二层单檐九脊歇山顶。一层出平座,二层梁架砌上露明造,四椽栿通达前后檐,柱头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当心间及两次间各施补间斗栱各一朵,均为五铺作双抄。

释迦殿

藏经阁是青莲寺的"档案馆",金代时阁内藏经书5000余卷,元代时置木质方匣贮藏,当阁上所藏的经卷在历次兵祸和寺院兴衰中散佚。本世纪30年代,这批藏经的38卷北宋《开宝藏》曾赴京展览过。后丢失二卷,剩36卷被国民党将军卫立煌在抗战期间驻守晋城时,借去就没了下落,可悲可叹。1986年在高平河西镇新庄村发现原藏于此处的经卷三卷,其中一卷为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所刻,是国内现存九卷中年代最早的。

唐宝历元年(825年)所立的《硖石寺大隋远法师遗迹记》碑首线刻佛寺图,这幅图显示了唐代一座完整的寺院,山门、围廊、讲坛、楼阁一应俱全。进山门后设莲花座说法讲坛,其后是一座重檐二层阁楼,五脊庑殿顶,装饰着典型的唐代鸱吻。阁楼四周是围廊,围廊与前面的山门相通,廊柱和山门柱头上的斗栱均为典型的唐代木构建筑风格。据寺内碑石记载,上寺弥勒阁即是在这一时期由六七位信徒募资建造的,可惜现已湮灭。只有这幅图为研究唐代建筑结构和寺庙布局留下宝贵的资料,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罕见的实物档案。

释迦殿

释迦殿,即大雄宝殿,建于宋元佑四年(1089年)。大殿坐落在高1.66米的砖砌台基上,建筑占地面积268平方米,面阔三间9.4米,进深六椽9.6米,屋架总举高3.97米,单檐歇山筒板瓦顶,五脊琉璃装饰,建筑雄伟壮观,出檐深远,举折平缓,是青莲寺主殿。殿内梁架砌上露明造,六架椽屋四椽栿对后乳栿通檐用三柱,柱头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前后檐当心间施门板,前檐两次间置直棂窗。檐下四周立方形抹棱石柱,上存宋元佑四年镌刻的题记,证实了该建筑的建造年代。但从该建筑进深大于面宽来看,明显不符合宋代建筑的规制,显然是后人重修时作了改动。

释迦殿内塑释迦佛本尊坐象及文殊、普贤二弟子,东西配殿楼上各塑广法天尊、十六罗汉和地藏菩萨、十殿阎罗,个个栩栩如生、威严肃穆。殿内主佛像释迦牟尼高约5米,面相庄严;文殊菩萨坐像高近3米,面相丰满,神情安祥,耳前后均有发辫一缕披于双肩;普贤菩萨塑像身姿前倾,合掌恭立,衣裙饰以沥粉,面部刻画棱角清晰,这些塑像均为宋哲宗元佑四年(1089年)建殿时原作。

青莲寺建寺较早,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寺内保存有唐、宋、金、元、明、清各个时期的碑文,其中的记载为考证现存建筑及其彩绘泥塑的塑造年代、历次维修情况提供了确凿的依据。

未修复前佛像

下寺北殿弥勒殿,亦称正殿。面阔三间,歇山顶。现存大小塑像7尊,内容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及二供养人。殿内台基宽大,位处大殿正中,周围以玻璃为围墙,无顶。弥勒佛坐像塑于台基后侧中央,像高5.02米,于须弥座上双腿自然下垂,双足踏于莲台之上,故称为"垂腿弥勒佛";弥勒佛两侧,塑有站立的阿难、迦叶二大弟子,迦叶居左,阿难居右。高2.26米。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管理人员的介绍,右侧的迦叶之所以在左侧半身出现深及内部骨架的巨大创口,是因为在九十年代缺乏管理的时候家畜跑入店堂内撞到塑像,塑像前倾的同时撞在了普贤菩萨的须弥莲台之上形成的。佛像前左右两个须弥座莲台上,文殊、普贤两菩萨相对而坐,高4.15米。文殊菩萨居左,右腿盘曲,左腿下垂,左足踏在须弥座之上;普贤菩萨居右,左腿盘曲,右腿下垂,右足踏在莲台上。佛坛本来有两尊体型较小的供养菩萨相对应,但现仅存有两尊不配套的塑像,一尊有底座,另一尊则头与四肢都已缺失,挂靠在砖石砌成的台阶上。两尊彩塑与其他彩塑风格明显不同,疑为从他处移来,且均破损严重,露出内部骨架。

三佛殿居青莲寺的西偏院西北角高坡上,坐北面南,地势在上寺中是最高的,根据县志记载始建于明代,现存建筑为现代重修。该殿有塑像7尊,均塑在靠北墙的石台上。不仅尊彩塑背后均有人为掏造的空洞,而且存在贴金的部分均被刮除,仅有金色少量遗存。从左至右的三尊主佛分别为代表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代表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及代表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佛。另有四尊胁侍塑像各居三尊佛像两侧。虽然根据"四有"档案记载为明代塑像,但可看出横世三佛之间的塑造风格与工艺完全不同,四尊胁侍的风格也是两两成对,应是不同时期作品。

观音阁

观音阁,又名罗汉楼,位于释迦殿东侧,始建于唐代末年,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改建为观音殿,为主殿释迦殿的东侧配殿,面阔三开间,二层结构,前插廊悬顶,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复名观音阁,根据碑文等资料记载,该处殿堂原本为一层,后经抬高变为二层,改建时间已不可考。将宋代观音殿之原构移于阁之上层,楼上设十六罗汉堂,塑像至今依然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楼下设五百罗汉堂,虽然现在五百罗汉塑像早已不复存在,但堂内正中的墙壁上仍完好地镶嵌着一通北宋石刻《五百罗汉名号碑》,是目前全国罗汉名号最全的碑刻之一,历史价值和宗教价值极高。

彩绘泥塑及壁画位于罗汉堂二层楼阁之上,沿正面墙东墙及两侧墙南北墙分布而塑,坐台与墙体等长。正面(东墙)塑像9尊,两侧(南墙北墙)各有5尊,共计有19尊。坐台均由青砖砌制而成,为减轻二层的重量,北侧坐台最外侧一层砖体被去除,导致该侧彩塑前脚掌均悬空,但不影响其安全性。观咅菩萨坐像居东墙正中,左足垂于台下莲踏上,高约1.7米。左右两侧有童子和龙女作为观音菩萨的胁侍,体量较主像显著缩小。两侧依次分部十六尊罗汉像,各高1.4米左右。台上除龙女与善财童子外皆为坐像,都是宋代遗物。塑有观音菩萨、龙女、童子及十六罗汉。其中,北侧墙体上部存在流淌痕迹,且此处殿宇的窗户没有玻璃或油纸作为隔绝外界的隔层,北侧和南侧靠近窗子的彩塑都是直接接触外界环境的,受外界风雨的影响很大,所以外部的细泥层与颜料层出现了大量剥落。

青莲寺下院

青莲寺下院,是唐代建寺时的旧址,又称古青莲。坐西面东,位于上院南偏西米的硖石山隅,现仅存的正殿和南殿也是由于殿宇垮塌严重,现代复建的。据清代的重修碑记载,当时有正殿9间,南殿9间,东西禅堂各间。现建筑均为现代复建,包括正殿、南殿各3间。彩绘泥塑主要分布在释迦殿和弥勒殿,其中弥勒殿内所存尊彩塑为唐代遗存。现存塑像18尊,壁画面积15平方米,壁塑面积15平方米。

正殿现存唐代彩塑六尊。是全国现存的唐代寺观塑像七十余尊中的六尊。主塑弥勒佛面相丰腴,肤色莹白,蛾眉、细眼、高鼻、小嘴,是典型的唐代"丰肌秀骨"风格。佛坛前部设莲台,台上坐着普贤、文殊二菩萨。普贤居左,身着华服,与洁白细润的皮肤形成鲜明对比。文殊居右,束腰部分分出一狮子头尾,为"游戏坐"。亦生动活泼。从整体上反映了唐塑禾农丽丰肥的时代风格。

释迦牟尼佛说法像高4.2米,为坐姿,修眉之下,双目微睁,大耳垂肩,法相庄严,胸臂袒露,两足下垂,左手扶膝,右臂半举而手掌向上,拇指与无名指相扣,衣薄如纱,绵软贴体,衣纹线条圆浑流畅。佛祖睥睨万物、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之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是极为珍贵的唐塑。其余6尊塑像亦皆面容丰满,肌肉浑圆,姿态自然,色泽明快素淡,衣饰雅致大方,唐风甚著。其中尤以文殊菩萨造型为最佳,保存也较完整,系唐代菩萨造像中习见之"游戏座"式。

文殊塑像造型精美,体态自然,面部丰润,表情温和,高髻中束,头饰简洁,发辫自耳后披于肩,胸饰璎珞,衣襟裹膝,垂于座间,衣纹流畅,衣褶贴体,准确地表现了丝绸质感,艺术价值极高。普贤菩萨姿态服饰和文殊相仿,须弥束腰座前塑半身白象,尾露于后,生动有趣。阿难、迦叶二弟子塑成为年龄性格截然不同的男性和尚形象,一位年轻英俊,机敏潇洒;一位满面皱纹,饱经风霜。这两位男性弟子与容颜丰腆:素面如玉、体态丰满、温文尔雅的女菩萨像排列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和有趣的对比。

南大殿三间见方,前后有门可供穿行,内置彩塑12尊,中为释迦牟尼塑像,高2.7米,左右分列文殊、普贤二菩萨,阿难、迦叶二弟子,两侧为罗汉、韦驮、胁侍、供养人等,佛屏背面塑南海观音菩萨,均系宋代遗物。供养人像高1.6米,高髻大耳,面相忠厚,头束布巾,宽袍安坐,合掌凝神,状极虔诚;罗汉像为立姿,双手提襟,螟目恭立;胁侍像亦为立姿,高1.45米,袒胸赤足,长裙束带,面目清秀,发垂双肩,举手恭立。

这些塑像成塑于唐咸通八年(807年)之前,为唐代中晚期作品,所以能幸存下来,得益于古青莲寺日渐冷落,新青莲寺兴起之故。这真有点"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意味了。

青莲寺有三奇,除了"掷笔台",尚有"子母柏"、"白果树"值得一提。

子母柏

"子母柏"生于上青莲寺的后院,是两颗并生直耸,一大一小的柏树。大的周粗3米,高27米;小的周粗1米,高24米。相传当年后院中只有那颗大柏树,因树龄久远,树身已枯,便动议砍去,并已定好了砍伐的日子。谁知就在伐树前夜,一株幼柏竟从枯柏根下冒出,攀着枯柏缠绕而上,一夜之间就以细嫩的树身和繁茂的枝叶将枯柏拥抱了个严严实实。人们见状大惊,以为这是神祇的助佑,遂敛了砍伐之心,并把两棵树视为了子母柏,又冠名"子抱母"。

母柏是早已枯死,子柏却生机勃勃,正是争荣逐茂的年华,无论酷暑还是寒冬,每时每刻都拥抱着母柏,尽着鞠躬尽瘁,感天动地的孝道。我想:青莲寺内哪怕只有"子母柏",也值得世人来一游。

银杏树

除了有感人的"子母柏",在清莲寺后院内,还有另一奇,两株"银杏树"一东一西生长在"子母柏"的前后。

银杏树,雌雄异株,成活率极低,是珍贵树种,因树种历史久远又被称作"活化石",在太行山里是极为罕见的。

银杏树属银杏科。落叶乔木,高可达40余米。是孑遗植物,生长较慢,树龄可达千余年。种仁供食用,多食会中毒,外层种皮可提栲胶。它的木材呈浅黄色,细致、轻软,可供建筑、家具、雕刻和其他工艺品用材。又为庭园树、行道树。我国园艺学家们常常把它与牡丹、兰花相提并论,誉为"园林三宝",并把它与雪松、南洋松、金钱松一起称为世界四大园林树木。

这两株银杏树东面为雄树,周粗5米,高25米;西为雌树,周粗为4米,高度却相同。两树可谓做到了"男女平等"。"白果树"能在寺内成活已经奇了,又正好和"子母柏"聚在一处做邻居,就更奇上添奇。现在青莲寺后院具有"子母柏"与"银杏树"相映生辉的自然景观。

古青莲寺东侧有明神宗万历年间所建砖塔一座,高约25米,尖顶大肚八角座,当地人称作"无影塔",系藏式喇嘛塔。此塔为舍利塔,不同于以往的窣都婆砖塔,它基座座是单层须弥座,高度非常低,仅仅不到两米,是塔身高度的9%左右,直径也很小,比上部的塔身的直径要小。这显得此塔的基座非常窄小,似乎营造出一种高大感;另外,此塔的塔刹高达12米,已经大于塔身和塔座高度之和,这使得一般我们认为的古塔以塔身为中心的语言发生了变化,塔刹成为了视觉的焦点,将人们的视野成功引向了广阔的天空。

此塔塔尖原为铜制相轮,抗战时期被取下制造炮弹。今塔尖为后来补造。舍利塔的地宫保存完整。

西侧的慧峰大师石塔是唐代遗物,平面呈八角形,两层束腰须弥座,基座为圆柱状,上下层各雕仰覆宝妆莲花,中间石面雕迦陵伽鸟,图案别致。莲座上每角作束莲柱,普拍枋下雕幔帐,垂至门额。其座束腰八面均刻有胡人伎乐图案,二尊歌舞,六尊奏乐,乐人面部表情各异,所奏乐器为横笛、腰鼓、手鼓、琵琶、排箫、法螺、钹、拍板。前面开方门。

塔后刻“唐故先师和尚,汝州襄城县人了,俗姓贺兰氏,法号慧峰,于中和戊申岁八月二十八日迁化去。乾宁乙卯年建造灵塔。十月功毕后记耳。弟子及功德主玄藏、弟子玄悟……”等铭文。乾宁乙卯年,即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塔刹共四层,塔身宝盖上置山花蕉叶、覆钵、宝瓶。此塔雕刻细腻精炼,是晚唐的石造建筑物。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