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宇宙最初始的本源状态

无极,宇宙最初始的本源状态

首页角色扮演大虚无极更新时间:2024-07-01

极者,限也,界也,边也,大也,端也。无极者,无限,无界,无边,无大,无端。

无极者,先天宇宙之态。所谓先天者,在我们的物质世界生成之前,故谓之先天。也就是宇宙最初始的本源状态。

无极者,所有宗教修习追求的终极究竟状态,也是科学和哲学探究的宇宙本源。佛家称为“空”,“如来”,“觉性”等概念。道家称为“道”,“先天一炁”,“元神”,“一”,“太一”等概念。哲学称为“存在”。物理学称为“真空”。

宇宙的本源是“炁”,佛家称为“精微”。由于“炁”过于“精微”,故无论人类的科技手段如何发展,我们永远无法观测到“炁”。是故,称为“空有不二”。言“空”者,盖因我们永远无法观测。言“有”者,盖因存在无限的“炁”。言空言有,皆为同指,皆为一物,故为“不二”,不二者,一也。所以,佛家三句义“空,非空,非非空”者,先说“空者,无物,本无一物,不可观测”,再说“非空,虽然不可观测,但确实有东西存在”,最后讲“非非空,是把空有两个概念统一起来,非空非有,即空即有”。当然,佛家对宇宙本源的描述,理解起来还是比较晦涩难懂的。

其实,道家,佛家,都讲的很清楚。道家明确指出,宇宙是由炁构成的,《愣严经》中也明确指出,构成世界的最小单位,是精微。。那炁和精微,这就是有。但是,炁这种精微,它是不可观测的。这种不可观测性,并不是由于科技受限的原因,而是,它是我们物质世界生成之前的状态,不管我们的物质世界的观测手段如何发展,即使把时空拉长到宇宙毁灭,在我们的物质世界里,是永远观测不到这种东西的。正是因为不可观测,所以,称为“空”。因此,说它是空,它又是有,说它是有,它又是空。空和有,就是同一个东西,所以,称为“不二”,不二者,一也。

无极者,宇宙本源之炁也,不可观测。无物质,无运动,无生灭,无变化,故无时空(时空的本质是物质运动,物质排列组合构成了空间,运动变化则产生了时间)。这几个描述中,无物质,并非绝对意义上的没有,而是因为构成宇宙本源的“炁”,它是不可观测的,站在我们物质世界的角度讲,就是“无物”,“本无一物”,什么也没有,什么也观测不到。无运动,无生灭,无变化,这几个好理解,与《心经》讲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相同,强调了“数”和“量”的恒定不变以及“无物”“无运动”的清静状态。无时空,这个概念较难理解,只有在后面章节中对“空间”和“时间”进行详细论述的时候,才可有助于理解什么是“无时空”。

理解了宇宙本源是由不可观测的“炁”构成的,就可以理解“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概念。空和色,都指的是“炁”。只是密度不同。没有压缩时,观测不到,所以是“空”,但“炁”一旦被压缩,密度增大,就可以被我们所观测到,且我们的物质世界就是由“经过压缩而密度变大的炁”构成的,所以,“空”是不可观测的未压缩态的“炁”,“色”是可观测的压缩态的“炁”。

在这一概念上,我们的老祖宗早就精辟地总结了:“散则为炁,聚而成形”——简简单单八个字,道出了无中生有的宇宙真相:没有经过压缩的炁,是宇宙本源态,不可观测。而经过压缩,聚合在一起的炁,密度发生了变化,就形成了可观测的有形之物。

为了方便理解“散则为炁,聚而成形”这八个字,我们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空气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把空气压缩到液态或固态时,我们就看得见,摸得着了。当然,这个例子并不恰当,只是为了方便帮助大家理解“聚”“散”两种形态所对应的“可观测”和“不可观测”的两种状态。至于观测行为 ,其本质是电磁波的反射效应,这个我们后面会进行详细论述。

对于宇宙本源,为什么无名,为什么不可说,因为老子和释迦都是从内在观照,体悟到了宇宙实相。他们走的是内在实证体悟的通道,因而,他们并不懂得用理性的科学自然语言去描述这个本源。如果用非理性的感性语境去描述或表达事物,就相当局限了,所以说,一说就错。一旦说出来,就是局部,就是局限,而非那个整体。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爱,这种觉受,我们能够用语言或文字描述清楚吗?

空,就是老子说的“道”,就是释迦讲的“佛”,就是华夏文明中的“无极”。当然,它的名字还有很多,例如,无,心,性,意,觉,知,慧,明,灵,神,元,炁,定,元神,元炁,本心,本我,本体,本性,自性,自在,临在,当下,良知,意识,觉知,如来,涅槃,先天,空明,存在,永在,以太,真空,真如,菩提心,造物主,阿卡西,能量海,信息海,智慧海,先天一炁,自由意志,阿赖耶识,希格斯场,自性清静圆明体,等等等等。总之,名字多到记不住,所以,也不用记,有这么个印象,知道这些概念,都是或都曾是对宇宙本源的命名,就够了。

对“宇宙本源”的命名,归纳起来,只有两个方面的表述。一类归于,阴的,无形的,隐性的,虚的,精神的,内在的,感知的,功能性的。其代表是,心,灵,知。另一类,归于,阳的,有形的,显性的,实的,物质的,外在的,体验的,功能显现的。其代表是,炁,存在,以太。这两类命名,虽然都是指宇宙本源,但其所表达的侧重点不同。

第一类里,我们以“心”字为代表,对宇宙本源进行描述:具有无限的思,觉,知和创造的能力。

第二类里,我们以“炁”字为代表,对宇宙本源进行描述:由不可观测的精微所构成。

那么,把这两类描述合在一起,就是对宇宙本源的一个全面描述。宇宙本源是由不可观测的精微之“炁”所构成,它具有无限的思,觉,知和创造的能力。

对于这个描述,第一句,不可观测的精微之炁,这个好理解一些。但是,第二句,具有思觉知和创造的能力,这一句,就不好理解。我们就会迷惑:既然是炁所构成,虽然观测不到,但至少它是物质。物质又怎么会有思觉知和创造的能力呢?其实这个问题,相当于我们问自己,生命体这种东西,比如人,究其本质,不过是一堆粒子组合而成,但是,一堆粒子,怎么回“思考 ”呢?它是如何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我呢?”要搞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了解“智慧”或“智能”的本质,这一问题的论述,内容较多,我们会放在后面专门介绍。

但是,因为要讲“无极生太极”,要讲“无中生有”,因此,关于“思、觉、知和创造”的能力,我们先做个基础的简要介绍。

首先,我们要了解智能系统(AI)与传统的计算机系统,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AI是一种负反馈机制,它由“输入”“主体”“输出”三大部分构成,其中输入为条件,主体是一个浑沌运算结构,可以对输入产生无数的输出可能。输出的结果,又返回成为输入数据,反馈给主体,与预期目标(已知数据)对照,并不断调整输出值,直至最接近目标。因此,AI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循环修正”。

AI系统的运算主体是浑沌结构,其输出结果同时包含了“必然性”与“偶然性”,是矛盾体的统一。必然性,是因为每一个运算单元,都是遵循严格的逻辑结构开展的。偶然性,是因为整体包含很多的运算单元,这些单元经过不同的组合之后,最后输出的结果,总会出现不可预计的是随机性。关于“浑沌系统”,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例来辅助理解,这个实例就是复摆。把一个摆件挂起来,左右摆动,根据最基本的牛顿力学,我们就能计算和判断它的运动状态。但如果在摆件下面再多挂几个,形成多级摆动,第一个摆影响第二个摆的状态,第二个摆的状态又影响第三个摆,如此,多挂几个摆之后,越下面的摆,我们就越难预测它的运动状态。因为计算总是存在误差的,是无法达到绝对准确的。这样,第一个摆计算的误差,会在第二个摆上放大,这样经过多级放大之后,计算结果就与实际产生了严重偏离。

AI的自循环修正机制,我们称之为“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这种学习或认知机制,与我们的人脑对世界的认知是一模一样的,我们的婴儿就如同一个数据量匮乏的AI,通过后天的感官功能的输入,通过外界参照数据,其认知结果在不断的循环中修正,并进行体验与认知的累积。

传统的计算机系统,它不具有自我反馈修正的功能。它的中央运算,是提前制定好的逻辑结构(不是浑沌结构)。一旦条件输入,中央运算就严格按照规定好的逻辑结构进行运算并将结果输出。所以说,在这种架构下,一旦条件确定,输出结果就确定(而AI的输出是不确定的)。因此,它只有“必然性”,没有“偶然性”。是“机械的、固定的”,不具有“智能”或“智慧”,不具有“生”或“生命”。而我们之所以认为人具有“自由意识”,恰恰是因为人脑运算的同时包含了“偶然性与必然性”,且将一对矛盾体统一了起来。

所以,浑沌系统,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也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它区别与西方哲思非黑即白,非白即黑这种机械粗暴的逻辑系统,是完全符合华夏文明核心思想的思辨结构。是“智慧”产生的根源。

《庄子·浑沌之死》: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个故事表面来看,是在说人的外部感官认知对于内在灵性的蒙蔽,但其本质,是强调了“浑沌”才是生命与智慧的本源,是“灵、思、觉、知等功能性”的内源基础,是它奠基并支撑了“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生命特征,这一特征也正是生命与非生命的根本区别。浑沌若不“浑沌”,则失其“生”,故“死”矣。

凡是在具有“智慧”的系统身上,我们都可以发现这种“浑沌”结构。因此,“智慧”发生的基础架构就是“浑沌”,它最显著的特征是“循环,自恰,容错,修正”,它是一个从错误走向正确的过程。它的“生命与智慧”特征体现在“形成了自恰的内循环,能够持续发展并在成长过程中实现自我修正与完善”。我们也可以认为是“简单向复杂的集合,量变产生质变”。

简单了解了AI或“智慧”的系统原理,我们再回过头来,讲讲宇宙本源的“心”字。用自然科学的语言解释,“心”字可以包含以下关键词:程序,信息,数据,编码,能动,势能。在这些包含的概念中,我们将以“信息”这一个词作为代表。

“信息的集合具有能动性”,这是宇宙运动演化的根本,是宇宙最底层的最基础的运动源头。“信息”与“能动性”之间,符合“量变产生质变”原则(单一信息不具有能动性,而简单信息构成复杂信息集合时,就产生了“智慧”,具有了“能动性”。复杂集合为什么能产生“智慧”,虽然在前面的“浑沌”机制中有简要介绍,但其底层原理比较复杂,在后面的章节会有详细论述)。与“能动性”相匹配的自然科学概念,则可以认为是“量子涨落”的前身(因为量子涨落已经产生了震荡,非“无极”之态),现代科学认为构成宇宙的本源“真空”并“不空”,在无限的“真空”中,在任何一处空间,随机充斥着“瞬间的暴涨与消散行为”。反过来讲,之所有宇宙空间充斥着随机的“量子涨落”,其本质原因就是“炁”本身所具有的“信息能动性”。

宇宙中任何一处空间,都包含有整个宇宙信息的集合。——这一概念也不好理解,可以用两个简单的概念进行铺垫:一是“任何一处空间的炁是无限的,炁无限,意味着对应的信息也无限(太极是无时空的,因此,任何一处这个概念,其实也不具有物理量,可以是无限小或无限大,或者不可言大小。如果用我们后天世界的概念,可以随便取值,想取多小或能取多小都行)”。另一个概念,就是“宇宙中任何一处都随机存在着量子涨落(量子涨落恰恰是信息无限集合而产生能动性的表现)”。

正因为宇宙中任何一处都包含有“整体信息”,所以,对于“心”的思、觉、知和创造的能力——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成宇宙中“任何一处空间”都具有“能动性”,而且这种无限的信息集合像个万能程序一样,包含了“无限的可能或无限的功能”,它的最直观结果,就是必须“动”,且动是“遵循逻辑的”(因为简单系统必须遵循严格逻辑)。因为“炁”是无限的,其所包含的“功能性”和“能动性”也是无限的,而且其必然会产生实际的“动”象,就如同火山的能量聚集到最大临界值时,必然会爆发一样。而量子涨落的科学观点,正说明宇宙无时无刻不处在无序的震荡之中。

在佛家思想中,这种“信息能动性”,称为“心动之象”,亦称“无始无明”或“根本无明”——其字面解释,即宇宙之动是基于“自我认知”的能动使然。就如一段程序代码,倘或不借助有形的硬件运行起来产生结果,则它所包含的功能性是无法被显现和认知的。宇宙之“心”之所以“动”,也是基于这种“自我显现”和“自我认知”的需求。因此,就能自然而然地明白为什么称为“无明”,因为即使“包含有无限的可能性和功能性”,但倘若不“动”起来,不形成物质,不显现出来,这种“无限的功能”也是不可被体验和认知的,是“不明”的。

是故,道为体,器为用。心为体,物为用。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器世界是工具,是媒介,器世界存在和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宇宙无限的功用显现出来,得以体验与认知。功能性是看不到的,必须借助有形的世界才能显现,才能被体验和认知。如同计算机程序与硬件的关系。同时,道器一体,心物一元,本为同指,无有二物,不过是“炁”的“聚、散”两种状态而已。

如果理解了上面的论述,就立即明白为什么“心,能生万法”——因为它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和功能性。它本身的“浑沌”结构和本身所包含的无限信息,是产生能动性且无限演化发展的根源,是“生命智慧”发生的根基。

但就无极来讲,它只是描述了“炁”潜藏隐含着这种“功能性”,并非具象的实体化事物。这种潜藏的功能,其实指的就是“炁”本身所包含的“信息能动性”。因此,下面几个概念之间,可以使用等号:炁=心=思、觉、知和创造的能力=功能性=非具象实体=信息能动性=演化发展势能=运行逻辑化规律化。

了解了“炁”本身蕴含着“生命智慧”和“能动发展”的潜能,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前文提到的对于宇宙本源的命名,如灵、神、元、觉、知、慧等概念时,是不是觉得可以稍为理解了那么一点点?

无极,就是包含有“能动性”的宇宙之“炁”,但尚未“动”的静止状态。但是,宇宙中存在“绝对的静止状态”吗?不存在的。从宏观上来看,宇宙间万物永远处在生灭运动演化发展之中。从微观上来看,组成物质的粒子,无时无刻不处在无序震荡之中。“无常”二字,就是对宇宙“不存在绝对静止的恒定不变的状态”的精确描述。那么,我们讲“静”的概念,无非是以观测者身份,对观测对象进行“假定静态”的描述。或者说是站在上帝视角(无极视角)的观测结果(当然这个说法只是方便理解,并不准确。因为上帝视角,本无一物,也不可观测)。

我们对于任何事物的观测行为,都是建立在“假定被观测对象在观测的时段,其保持了绝对的恒定的静止状态”,否则,观测是无法完成的。因为不管在宏观还是微观状态下,任何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我们之所以测量出一张桌子的尺寸,是因为构成桌子的分子原子的震荡,发生在微观层面,从我们观测的尺度讲,几无影响,故尔我们能够完成测量行为。而微观粒子为什么不能被准确测量,就是因为在微观尺度上,粒子处于无序震荡中,一旦进行测量,就对粒子原有的震荡态产生了干扰或改变。观测结果自然就无法准确。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讲,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也是不成立的,因为不管是位置,还是动量,都不可被精确测量。所以,不确定原理仍然是建立在“假定静态”之上的观测结论,而非精确值。除了“无常”是构成世界不可精确观测的原因之一,观测工具和观测行为的误差也是构成世界不可能精确观测的要素。

《老子》第一章就明确指出,“无”和“有”,是对宇宙两种基本状态(“炁”在静止时,未压缩态,称“无”,震荡产生压缩后,称“有”)的描述,而恒无,恒有,则是“假定静态”的观测行为,假定了宇宙之“炁”可以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无”的状态,或者恒定的“有”的状态,通过对“恒无、恒有”这两种“假定静态”的观测,分别反应了宇宙最初始的微观状态和宇宙产生动象后的发展状态。故而,微观静止状态时,老子用了一个“眇”字,一目之少,言其“精微”之小也(小到不可观测)。当震荡产生并向外扩展到宏观可观测层面时,老子用了一个“徼”字,表达了震荡波向外的扩展之象,形成了“有界无限”的宏观宇宙。有界者,震荡产生的波峰,对“炁”造成了压缩,产生了“有”,这个“有”就是界。无限者,无极是无时空的,因而这个震荡波产生的“有”在向外无限地扩展。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