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草
今草改变了“章草之书,字字区别”的传统,是章草的又一进步,是汉字草化后更深层次的改革。史传张芝是今草的集大成者。
张芝字伯英,东汉敦煌酒泉人。《四体书势》说:张芝“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因之后人称书法为“临池”。孙过庭《书谱》载:“张芝草圣,此乃专精一体,以致绝伦。”《墨池咏》赞;“昔人精篆素,尽妙许张芝。圣草雄千古,芳名冠一时。舒笺观鸟迹,研墨染鱼缁。长想临池处,兴来聊咏诗”。今草打破了章草的结体常规,改造了章草波磔笔法,使行笔进一步流畅自然、刚柔相济,阴阳共融,疏密相宜。它的面世,推进了书法的进步,成就了“草圣”张芝地位。张芝留于后世的作品有《冠军帖》《二月八日帖》《终年帖》。
今草书改章草的横向取势为纵向取势,势呈平整、欹侧、参差之态。交替运用游丝牵连,大小错落,粗细互换,虚实交叉,呼应向背之法,使书写更为随意, 使体势更加活泼。
章草发展为今草历史上有一个过渡时期,其间的代表作有晋代《济白守残纸》《为世主残纸》及《顿州帖》《平复帖》等。
今草真正的出现与使用,当在东晋,由书圣王羲之最终完成。历史上的今草代表作有王羲之《寒切帖》《十七帖》 ,孙过庭《书谱》等。
今草还包括大草,又称狂草。唐人孙过庭总结草书笔画时说:“ 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大草釆用了点、线组合的书写方法,其点线通过提、按、顿、挫的掌控,用纵、横、牵、掣、绞、转、衄、涩笔法,使汉字线条呈现出大小、长短、粗细、方圆、曲直等千变万化的姿态,这些不同姿态组成的字体,表现的是起与伏,动与静,开与合,向与背的交织画面。这些画面不光给欣赏者提供了“美”的享受,还能让道内欣赏者从中窥探出书家书写瞬间的思想感情。
由于今草运笔的更加自由,书写人在结字时可随心所欲的顺势挥洒,据势赋形,依笔势带动字势。人们所谓的体无定势,字无定法大抵由此而来。大草(狂草)的草取决于书写速度,先辈书法大家为了求快,便在减少笔画上作起了文章。他(她)们除以符号代替偏旁部首外,在谋篇布局上我们可以看到字里行间的游丝牵连,笔画缠扭,纵向横向中字势相映,上字与下字笔画共用等多姿奇观;其体视倾而形稳,其笔似断而意连;时而疏可跑马,时而密不透风;时而飞白燥枯,时而宿猪浓墨。例如,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点线穿插,黑白结合,欹侧摆动,呼应顾盼,虚实相宜,收放有度,板块分布,生成自然。另外大草的墨法还须掌握用水,以借助生宣的渲染,将燥润浓淡,虚实黑白表现的酣畅淋漓,收到了龙飞凤舞的草书艺术效果。
大草可称是书法领域中的“阳春白雪”,虽美但“和者盖寡”。它随机应变和过度夸张的书写,造成其规律极难把握,因而古今出类拔萃大家不是太多。人云“草书不照谱,神仙也难识”,其实照谱也难识。这一条又给没认别认读上造成一定的障碍,因而使得欣赏草书者看热闹者多,懂门道者少矣。
我国的大草书法史上,古代除张芝外,还有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黄庭坚、米芾、鲜于枢、董其昌、祝枝山、徐渭、王铎、傅山等,近代的大草大师有于右任、 *等。传世作品有《古诗四首》《肚痛帖》《自叙帖》《草书千字文》《绛霄紫庭帖》及近义代于右任《赤壁赋》,*《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七律.长征》等。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