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东门渡
陈佐汉
清江河穿过恩施州城,由北向南把恩施老城半环抱在臂弯。东门自古是通往城外的交通要道,没有东门桥之前,人们往返城外,主要靠木船从东门渡河。
东门渡的历史至少上溯到明代。清同治七年《恩施县志》载:“东门渡,在县东门外,明生员张泰阳于此造清江桥,冬设春撤,当时称便。圮后遂为官渡。嘉庆十六年,邑人康兴廉捐设义渡。”清光绪十年《施南府志续编》载:“恩施县东门义渡船二只,康兴廉捐,归湖南会馆经理,遇水涨流急时,船小易覆。光绪六年,知府王庭桢谕令该会馆改造大渡船一,同善堂建大渡船一,增船夫四名,由同善堂发给口食。以免需索渡钱。冬闲水浅,仍由湖南会馆修造板桥以便行人。”2015年版《恩施县志》载:“东门渡口东连官坡,西至大十街,历代钦命施州大员自宜(昌)恩(施)大道来恩施赴任,地方官宦、名儒、绅士、富户至官坡迎接,尔后同登渡船经东门至衙门接任。”
恩施老城大十街至东城门,旧名永胜坊,又称东正街,新中国称中山路。东城门是历代钦命大员到施南城的必经之门,故称迎恩门。迎恩门外旧称联升坊,也称东门外,是一条约百米长的石板街,街两旁的住户多以磨豆腐为业。从东门外东端下20余级石板梯步,再顺坡下走约30米的河滩,就是东门渡的西渡口,它是水浒庙山崖下的一个回水荡。荡内风平浪静,可谓天然良港。从这里过河,直抵龙洞河与清江河的交汇处(今风灵渡桥址),就是东门渡的东渡口。从东渡口上岸,穿过一条橘林遮阴的石板小径,直达官坡街。
民国三十年(1941年)元旦,东门渡上游的易行桥(清江姊妹桥的前身)建成,老城人与城外的联系又多了一条途径。但人们依然多取道东门渡。从抗战时期到改革开放初期,东门渡一直十分繁忙,尤以每日早、中、晚的三个时段为高峰。
新中国成立后,老城东门渡依然维持义渡的传统,有白木渡船一艘,舵工们由政府按月支付工薪,不向过渡者收取分文,唯一一点额外“财喜”就是五峰山菜农时而馈赠的几棵萝卜白菜。
旱涝保收的按月工资把舵工们养成了漫不经心、不愠不火的习性,行船总是四平八稳,每船载客人数少则三五人,多则河水几乎漫过负重的船舷,渡船每日往返两岸约70余次。东、西渡口不过百米之遥,一左一右两竹竿就撑过了江心,然后摇橹至对岸。高峰时段,过渡者喊渡船、等渡船、挤渡船,争先恐后上下船、有惊无险的场面时有发生。然而,当值的舵工却习以为常,不紧不慢,丝毫不乱。如此寒来暑往,朝摆暮收,平平安安。
清江不是一条只造福、不惹祸的河流,它具有山溪水忽涨忽落的特点,每年春夏之际洪水时常淹过东门外。作者儿时还曾听到发大水时“人坐在城墙上能洗脚”的传说。
文献记载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清江大水,坏城郭,漂没沿江田庐无算”;咸丰十年(1860年)“夏五月,大雨如注,日夜不绝,清江骤涨,坏城邑,平地水深六尺,沿江冲没田舍无算”;光绪九年(1883年)“六月初六日,清江大水,坏田宅无算”。新中国建立以后,清江先后发大水6次,其中,以1969年7月10日至11日的大水尤为刻骨铭心,骇人听闻。那年11日下午,洪水一泻千里,清江桥的木桁架顷刻被吞噬。凡河水涨过水位警戒线,东门渡一律抛锚停摆,以避风险。不能过渡的行人只能望水兴叹。如此遇大水则停渡的不便一直延至1998年。
1997年4月,恩施市政府启动修建东门桥,1998年12月1日建成通车。其中,黄石市政府根据与恩施市政府的对口支援协议,援助了一部分资金,故此桥一度又被称为黄石大桥。大桥为下部四座支墩、上部五连跨的钢筋混凝土桥。从此,东门渡船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2016年,恩施东门交通再一次升级改造。这一次,东门大桥拓宽和五峰山隧道及立交桥同时进行,让这里的交通变得更加立体。工程畅通了六角亭老城与恩施 城北面新区的连接。
这项惠民工程,凝聚着多少人的努力和艰辛。其中之一,代表武汉南亚监理公司实施现场监理的金文华“身份特殊”。特殊之处在于年近七旬的他就是恩施老城井湾巷人,自幼在其父“金华轩木工坊”里耳濡目染、受过工匠熏陶。他说,生于斯、长于斯,对于东门渡的变迁,很高兴自己既是建设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