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今日荐书 |《人间游戏》:每个人的心理都住着一个儿童

读创今日荐书 |《人间游戏》:每个人的心理都住着一个儿童

首页角色扮演弗里斯伯恩更新时间:2024-04-25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杨青

作者:【美】艾瑞克·伯恩

翻译:张积模 江美娜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这是一个搭上畅销书的畅销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作者推荐的一本书。它的英文原著初版于1964年,是沟通分析流派及其创始人艾瑞克·伯恩的成名之作,当时这本为心理学专业人士撰写的书出人意料地成为大众畅销书。

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 1910—1970),是美国精神病学家。早年学习精神分析,后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沟通分析心理治疗流派。其沟通分析治疗体系在心理治疗、教育、管理以及各个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的工作领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被称为“沟通心理学之父”。

读了这本书,“社恐”也许会瑟瑟发抖。

作者提醒人类的永恒问题是如何安排醒着的时间。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看,所有的社会生活,其目的就是提供相互支持。社交的功用被心理学家无限认可,并通过著名的老鼠实验,证明,通过交往,不仅老鼠的身体、精神和情感得以发展,而且,其大脑的生物化学过程,甚至其对白血病的抵抗力都得到了直面的影响。

既然活着就离不开社交,社交又有各种治愈的功能?社交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穿梭自如?

作者认为:最重要的的社会交往,最常见的形式是游戏。最令人满意的社交形式是游戏和亲密关系。在社交的任一时刻,所有人都将呈现父母、成人或儿童自我状态,并且人们从一种自我状态转换到另一种自我状态的速度各有差异。“儿童”中存在着直觉、创造力、自发的驱动力和乐趣。“成人”是生存的必要条件,它加工数据,估计可能性,对有效地应对外部世界来说必不可少;它也会经历自身的挫败与满足;它管理“父母”和“儿童”的活动,并在二者之间进行客观的调解。“父母”首先使个体能够像真实儿童的父母那样有效地行动,从而促进人类种族的生存;其次,它做出了很多自动化反应,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人格的这三个方面都具有极高的生存和生活价值,只有当其中某一种自我状态扰乱了健康的平衡时,才有必要进行分析和重构。

在丰富而高效的生活中,每个人其实在不自觉地扮演起了“父母”“成人”和“儿童”的角色,这三个角色都有资格得到同等的尊重,并拥有合理的地位。

但是在日常沟通中,我们常无意识地与他人进行心理博弈,即玩心理游戏——与伴侣的婚姻游戏、与老板的权力游戏、与朋友的竞争游戏……这些一再重复的游戏带着陷阱和戏剧化的反转,成了真正的亲密的替代品,让我们感到扭曲,无法在互动中获得真正的安抚。

对于如何获得自主,书中提出通过觉察、自发和亲密三种能力的释放或恢复来展现。身处其中,可以更好地洞悉人性,实现有效沟通,搭建良好人际关系,大步踏上通往成为“社牛”的康庄大道。

全书分三个部分,重头为第二部分为《游戏大全》,从生活游戏、婚姻游戏到聚会游戏、爱情游戏、地下游戏、诊所游戏到好游戏。这部分,理论与例子齐飞,情境再现,心理分析,角色代入,好读易懂,瞬间觉察。

不同场合不同角色的不同行为方式,可以窥视到人际关系背后的潜在动机,给了读者一把打开自己和他人心门的钥匙,让自我变得更真实,让沟通变得更高效,让关系变得更亲密。

审读:谭录岗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