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林,在灵石

介林,在灵石

首页角色扮演焚山诀更新时间:2024-04-25
寒食·清明·介子推

冬至后105天为寒食节,又称“禁烟节”、“冷食节”。它与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只有一天之差。所以现在民间很多地方,都把二节合到一起过了。不过在这个合二为一的节日中,寒食比之于清明是个次要又次要的角色。它既无资格与清明节“举案齐眉”,也没有能力与之“分庭抗礼”,按眼下商界流行的说法,它很象是一个曾有过辉煌,却因经营不善、举步维艰,终至被别家兼并的没落企业。它麾下那些原先灿然有光的文化元素也随着岁月的磨蚀、名称和形式的式微而渐至湮没了。但是翻开史书细看,你会大吃一惊的发现,在久远的古代,寒食原是个非常盛大的民间节日,清明只是它的辅节。先有寒食后有清明,因有寒食而有清明。现在寒食节所处的这个卑微的局面,实在是主仆易位了也。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诗人卢象的《寒食》诗,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寒食节的原委。相传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晋献公的儿子重耳为避后母骊姬的迫害,带着一众臣属流亡国外。途中少不得备尝艰辛。话说这天行至卫国境内,重耳竟至饿到晕厥。随从介子推见状,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煮给重耳吃了,以渡此厄。十九年后,君臣一行得以复国,重耳即位,是为晋文公。

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伐决断,赏功罚过,手段真个了得。唯大封功臣之际,不知怎么的独忘了割肉饲己的介子推。子推见状,不愿腼颜求赏,就回老家带着老母隐居到了绵山之中。晋文公经人们提醒,想起子推,得知已然离去,非常后悔,带人亲自到绵山去找,但见群山逶迤,林海苍莽,实在无迹可觅。有大臣向文公献计说:“介子推是个大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三面点火而留下一面,他害怕烧死老母,一定会从无火处负母而出。”此计本来大妙,无奈举火时奸臣孤偃、赵衰来了个四面举火。正值春季草枯风高,大火着了三天三夜,介子推与老母无路可出,遂被烧死于一棵大柳树下。

面对焚林余烟、焦黑尸身,晋文公不由得倒身下拜、顿足嚎啕。众臣见状,无论真心假意,都也跟着大放哀声,声音响彻四野(介公岭至今尚有“哀号坡”地名)。随后,文公止哀传令:一,在绵山为子推建庙,让其享受四时祭奠;二,绵山改称“介山”,绵山所在定阳县改为“介休县”;三,放火焚山的这天定为“寒食节”,全国军民人等,此节前后一个月内严禁举火煮食,只吃冷食。此即为“寒食节”由来。介休,介休,介子推于此休矣!有的文章解释为介子推在这里休息过的意思,岂不可笑!

至于清明节,缘于这样一段故事:介子推死后,细心的人发现他靠在身后的大柳树上,用脊背堵着一个树洞,洞内有一片写有血书的衣襟。这就是介子推的遗书啦。遗书是一首诗。诗曰: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君主公心有我,忆我亡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第二年的寒食节,重耳又领着群臣来到绵山,在山下寒食一天,然后于第二天登山祭奠。这时,只见那棵死柳已然复活,万条绿绦随风起舞,十分的兴盛。于是重耳就把这棵复活的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一天定名为“清明节”。这就是为什么先有寒食后有清明,清明又比寒食晚一天的原因。

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寒食习俗首先在山西流行。最初为断火一个月,但人们不能耐受,多生疾病,曹操于是下令停止寒食。后又恢复,但依次减为七天、三天,最后定为一天。细考寒食节的变迁,开始时只是个单一性、地方性的民间节日,节俗活动十分单调,仅有寒食和禁火,流传区域止于并州一带,但到南朝时,已传至荆楚一带。“涌金门外小瀛洲,寒食更风流。红船满湖歌吹,花外有高楼。晴日暖,淡烟浮,恣嬉游。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一片云头。”这是极写杭州西湖寒食节的热闹场面。花天酒地,红船满湖,游人如织,一派升平景象。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和推荐,江南富庶之乡的参与,平淡的寒食节逐渐丰腴起来,至唐代达到鼎盛,加入了诸如斗鸡、走马、郊游、击球、荡秋千等活动,演变为中华民族的重大传统节日。

寒食节衰微的原因,其实仍在于它这个不近人情的习俗。寒食清明,节当暮春,正是人们游玩踏青、上坟祭祖的最佳时机,但是寒食节要求禁火,因此人们只能将扫墓活动定在清明,以便焚烧纸钱,这使得清明节变得越来越重要,加之到得后世,寒食焚火的习俗因纪念对象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及思想情感关切甚浅而日渐淡漠,故清明节后来居上,渐渐取寒食节而代之遂不可免。

不过也由此足证,寒食节是个典型的官方“行政命令”的产物,而非有的文章所谓“人民要表达对介子推精神的纪念”。所谓的“介子推精神”是什么?有人说是“忠孝两全”。翻遍古今典籍,介子推并无经天纬地之才,黄钟大吕之音,除了割肉焚身的一段佳话,他没有在历史上、在晋文公的霸业上留下任何别的印迹。烈则烈矣,壮则壮矣,却与“人民”何干?与“忠孝”何干?先说“忠”,若说割肉奉主是为忠,那为什么晋文公搜山时他又避而不出呢?臣违君命是为“忠”吗?宁愿柳下作鬼,而不愿作一个于国于民有用的谏砺之臣,是为“忠”吗?若说“孝”,意气用事,赌气不食君禄,陷母于草衣穴居,是为“孝”吗?最后竟然累及老母葬身火海,是为“孝”吗?以常情推之,我想子推在随主亡命的队伍中,不过是个随从的角色,绝非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辈,不然,刘皇叔白帝托孤忘不了诸葛亮,晋文公大赏天下怎么会独忘了介子推呢?至于后来失意归隐,我理解为“闹情绪”(很多前人文章提到介子推是在等了好久没有等到封赏才愤而归隐的,绝非深谙“功成名就身退”这个道理,自己起意退出名利场的)。负母入山不出,这个情绪可见闹得大了,不过他也决没有想到会落得个连累老母一起焦首焚身的下场,最后葬身火海也是因为实在无路可出而已。文公焚山之事或者实有,子推的绝命诗却显系后人杜撰。其立意平庸、语句萎琐,实在不象是出于一个能拔刀从自己身上割下一块肉来的血性男子之手。

风俗从来就是人民文化心态的反映,也反过来培育着人民的文化心态。大浪淘沙,是精品的自然会留存下来。至于没有留存价值的,逐浪远去也没有什么不好。中国的传统文化,实在是太沉重了!

孔瑞平

介林咋不在介休在灵石,去旅游的话能看到啥

公元前638年,春秋时期,晋国内乱,公子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途中饥寒交迫,昏死在荒郊,大夫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熬成肉汤,救活重耳。重耳复国,号晋文公,封赏群臣,只有介子推不邀功请赏,功不言禄,携母隐居灵石介山(山西省灵石县境内),晋文公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山,介子推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子推忌日禁火寒食,名为寒食节。第二年寒食节翌日,晋文公重上介山悼念介子推,想到流亡途中,介子推割股奉君后希望他活下来回到晋国当清明国君的话,遂把那天定为 “清明节”。

千年寒石--忌坂

子母柏

忠孝文化柱

忠孝文化鼎

介林地址:山西省灵石县马和乡张嵩村东。

武江波:介林清思

绵山脚下,静升河畔,张蒿村旁,介林巍峨。介林是春秋晋国名贤介子推长眠之地。

自古燕赵多悲歌,三晋出义士。春秋时代介子推曾追随晋国贤公子重耳流亡国外十九载,在艰难困苦中曾割股奉君写下了彪炳青史、气贯长虹的一章。然而功成身隐,在治世之时,却被焚绵山,引英雄扼腕、千古慨叹。晋文公重耳后悔,将此处的沟取名为后悔沟,并下令此日全国禁火,当地人民也用忌日插柳、寒食来悼念这位忠孝、清明、耿介贤士,有如南方的端午赛龙舟过粽子节。

介子推的忠孝气节得到了尊崇,上至朝廷,下至乡野,歌功颂德者众,被誉为中华千古忠孝第一人。绵山最早立了介庙,想是祭祀介子推最早之地了。如今介庙天下之士往来不绝,焚香铭愿,心音袅袅、绵绵不断。

出介庙东北行,有依山而建的石阶路通向介陵。山路石阶道上那秀立的牌坊镌刻着世人对介子推的评价。正面为“品洁盖世”应是宋代神宗皇帝对他的赐封,曾封洁惠侯,一身清洁、惠泽后人;背面为“舍身取义”,应是民间对他的崇仰,忠孝千古,为人楷模。

拾阶而上,巍峨的介陵有墓碑高耸。墓前有一块近乎圆形的扁平白砂石大如砥,约四平米左右,人称忌坂。据传介子推母子手抓柏枝被烧死在坂上。那灰白色的石坂裂纹斑驳,许是当年大火焚裂,也有两千年风雨侵蚀之因,古朴而老旧。据说那石坂的裂缝上曾长出一大一小两株柏树,人称子母柏,也有人说这子母柏周围林子里,介庙旁均有。象征着介子推母子不灭的魂灵,顽强的毅力,当然带着民间美好的念想。介陵旁还有一神奇的牡丹园。据说此园里牡丹芍药花开竞艳,而每年花季都有一朵洁白的牡丹花现其间。这花与众不同,不争艳,然白洁过人,特别惹眼,无定枝,无定时,神秘幽然,大家绝不攀折,尊为“神花”。

穿过牡丹园便是碑林,先是旧碑。此处陈列着古旧斑驳的断碣残碑四十余块,记载着两千多年来朝廷的封赐,民间的祭祀,字迹许多磨蚀,断文很是困难,须由专业考证者认定。随后还有不少现代达人墨客撰写的词赋,新刻的石碑,但文化味厚重的还在那些陈年旧碑。旧碑中有一碑竟清晰地镌刻着清代世人对介子推功绩的认定:“忠、孝、清、烈”。忠:忠君报国,患难相随;孝:甘苦侍母,寒暑与共;清:一身清白,不贪不占;烈:耿直狷介,铮铮硬骨……

碑林院中还有一块特殊的碑记载着特殊的事。2003年9月介庙修复工程奠基仪式刚刚结束,一声巨响,介庙右侧上方的神头峪山崖突然塌方,千余方巨石滚落山底,然而坍塌后的山崖上却清晰地出现了一个古时老者的侧面头像:峨冠博带,清癯、俊朗、飘逸,恰似人们心中的贤士介子推的形象,而在其右上方竟相应地出现了一个硕大的“神”字,此山正名为“神头峪”,而最佳观赏点为介庙的碑林园,世人因之勒碑为记。大家都感叹仿佛冥冥之中,介子推精神不散,昭示着我们这块土地上古老辉煌的文明。

悠悠两千六百余年,浩浩中华文化星河灿烂,绵山名贤介子推在中华文化史册中英名留世。今人在绵山成立了介子推文化研究会,承袭介子精神,光扬传统文化。会友提出交友原则要“以介划界”:不尊介子推者,不忠不孝,何以为友?不识介子推者,无知无识,怎能为道?不尊不知者为“无耻无知”,不足为友。并提出了“用介子精神办好介子的事”,研究会运筹十年,执著者众。北京大学也成立了介子文化研究会,其莘莘学子们讲:只要“国仍在,家仍存,介子精神将一直传承下去”。如今全国介庙达几十处,连海峡对面台湾也有两处,介子推精神成为中华忠孝文化的一种风范。后人在缅怀着这位前贤,传承着民族的血脉文明。北宋名士黄庭坚曾赋诗:“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赞叹介子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忠孝义士气节。

读介林景区朋友赠阅的《介子吟》感触很深,试摘几句今人诗以慰心灵:“大忠总无言,至孝最无声,世人若不识,绵山拜介神。”(王俊才《介子》)“无奈熊熊火一炬,留得绝唱响至今......年年祭祀人不断,火烧骨头难烧魂。”(刘彦庆《绵山怀古》)“绵山烧不尽,忌坂血泪沉。萧萧悲风起,化作松涛声。”(张佰仟《神林忌坂》)。我也清吟两句,虽不合仄,聊表心迹:难侍文公十九年,割股奉君视等闲。功成负母绵山隐,一片丹心向青天......耿耿忠义、割股奉君,子推风骨标青史;拳拳孝心、功成身隐,介公精神启后贤。

哦,介子推先生,你的不灭精神,永远光照人间……

灵石静升旌介记

万物生于天、产于地、成于人,莫不各有其情。凡“物”之情,有生有灭,凡“名”之情,亦然而不能情之独永。以村名而言,乃一定时期特定区域特征之文字代号,蕴藏着丰富宝贵的人文历史信息,旌介之名亦然。

旌介,原名旌介里,《灵石县志》、村之《碑记》有记,源于春秋晋文公在此旌表里之名贤介子推所赐。“旌”,表扬奖赏也;“介里”,介子推故里也,义与曲阜“孔里”、解州“关里”无二。旌介里,即旌表介子推于之故里,言简意赅,名实相符。

旌介里,地处灵石东部,即《左传》《史记》所谓古之“绵上”,介子推出生地。介子推与晋文公流亡列国十九年,割股奉君,功成身退,与母偕隐于此而被焚,文公忏悔至甚,于里中隆重追悼旌表,以寄哀思,言出而法随,旌介里遂问之于世,《左传》:“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史记》:“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以记吾过,且旌善人’。”是也,造物之钟其意不亦宣乎!

两千余年间,居旌介里者几何人?往旌介里者几何人?知旌介里者又几何人?世代迁移,人亡迹泯,独“旌介里”之名与太岳汾水同留终古。

清末民初,封建转而民主,专制易为共和,凡物讲求实用,凡言讲求简洁,旌介里遂称之为旌介。可叹乎!旌介之名虽存,旌介之义实亡,介里之名、介里之实,亦终湮没无闻矣。

生生灭灭,天之道也。旌介里之名虽不复,旌介仍存,由此衍生之“寒食”之俗、之节,更是由旌介里传到西河、太原,传到雁门、上党,继而传到三晋都邑乡间,直至遍及中华大江南北。两千零六年,以其深厚的民俗文化积淀,列入中华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共同成为全国人民享受法定假日的四大优秀传统节日。

愿旌介之名永存,旌介之实永存!愿寒食之节永存,寒食之俗永存!此乃四方百姓之心愿,岂止独旌介里之人有此情也哉?

旌介遗址保护碑、商代墓葬出土文物

景茂礼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