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新编》量子时代新的思想火花“凡仙同境与人妖类别”

《聊斋志异新编》量子时代新的思想火花“凡仙同境与人妖类别”

首页角色扮演凡仙劫更新时间:2024-07-26

第一节:山人道是仙(上)

仙道之一:

一则,上古的真人与至人都是神人即是居于山林之神仙。也就是一万二千年前大洪劫的遗孤。他们天性自然纯朴、精神内守、恬淡静笃。故人即是神,神即是人。黄帝以降,身为圣人而丧失了天性之道本。便溯本追源,欲位居仙界。

大约是一万多年前,姑射山上住满了神仙。肌肤细腻洁白,吸风饮露,驾飞龙御四海。山上广阔而万物自生、无病无灾、谷物丰登、无生无死,不惧寒灸。德性宽厚,不著外相,与天地为一,其身上的尘垢汗水都可造化成神圣的尧舜那样的圣者。此乃所谓之真人也。而至人稍逊于真人。天真朴素,潜水不阻、蹈火不觉,凡人看不见其来去之踪影,永存世间、看透世间,遵宇宙法则,神游万物,心念于一,故能闻玄妙之声、视深远之处,与日月同寿。这些消息都是黄帝亲口说的。

姑射山

又则,距今8000多年前,在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以南有一个极乐之地:华胥国。其国民众均类于神仙之境界。《列子-黄帝篇》记载:“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 其民无嗜好,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 不知亲已,不知疏物,故无爱憎; 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达无伤痛,指適无痛痒,乘空如履实,寝虚若处林,云雾不碍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华胥氏的一个美女漫游于雷泽,见泽边有个圆圆大大的深印,好奇地踩点其中,顿觉醍醐灌顶,心有喜悦,陟然长虹绕身而如醉如痴,及至醒悟,便孕伏羲。

“雷泽之印”,其实是外太空飞碟在雷声般巨响中,降落于地面时留下来的。《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 此神即谓之“天帝” 下凡。因为认知“天帝”的概念,从此便感到自己的言行随时受到监控。形成了好坏美丑、善恶荣辱等分别的自我意识与文化观念,有了祭祀与通神的需求。

登仙必登山。通天之山古籍称:有三山和三木。昆仑山、华山青水东的肇山、西方荒野的登葆山; 三木,北之海外的三桑与寻木、东方海外的扶桑及西南都广之野的建木。而建木天梯在据称是天地的中心,人间的乐土,今日成都。具备神性的伏羲曾经就爬过这棵树。伏羲把外星文明带来地球,即神奇的八卦,为华夏作了伟大的贡献。它是人类与外星人交流信息的密码。神人第一的伏羲的后代咸鸟沿岷江和黑水到成都一带建了巫咸国,都广之野。8000多年沿袭了血脉,“端公”巫术一直盛行于川。

历经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各代,并且以当今三星堆与金沙遗物为证。尤其是以青铜神坛与神树为中心,神树是通天树的标志祭器。故而,表达了黄帝后代的归属神仙之道的传承从末中止。

仙道之二:

一则,西王母是神仙的轴心与表率。王屋山的最高的天坛山之大石洞,里边有几个相连的大厅能容千军万马。而其中有通天的王母洞。曾经黄帝在此设坛祭天以干枝作香,直烧了十天十夜,这枝正是檀香,整个王屋山都被笼罩于香气之中。可是其香气直达天庭的凌霄宝殿。玉皇大帝曰:这香气从何而来?王母说:今天你生日,凡间烧高香给你祝寿。于是高兴之下派太白金星去了解下是谁给烧香?只见王屋山七百里范围之内,香烟燎绕,迷心醉神。太白金星君禀报黄帝:是王屋山的百姓祈求丰年。黄帝曰:行!王母娘娘游性大发,次日带领五百宫娥和雷公电母奔下天庭吉逛王屋山。

仙女们久居天宫,但见此农村男耕女织欢快度日,都留恋起来,见此情形,王母不悦对仙女们说:既然这样就把此地作为行宫,日厉咱们常来逛逛吧。并且命雷公电母在王屋山建行宫。雷公电母配今着凿了个大山洞。随后疲惫的王母及仙女仍进洞以引入的天河水洗涤梳理,胭脂水积成厚厚的红粉,此粉人们游天坛山时,都会到王母洞里挖一团,拿回家捏作灯盏,传说这叫“胭脂泥”。

二则,端州有兄弟俩靠打鱼为生。某晨来到阿坡岩边的沥湖,船到双源洞口,忽听有奏乐声,于是兄弟俩把小船划入洞里,小心行进,弯过许多的湾,见到前面有光,光明耀眼,船出洞口,见别有天地。环视发觉如世外桃园,路到尽头不知所措?此时,一艘画舫现前,有童子喊话:两位渔夫快上来吧,王母娘娘有请。径长廊至宫殿,仙人们正饮酒尝乐,王母见渔夫到便和颜悦色地说:听闻七星岩是个灵山胜景,有沥湖与咱瑶池相仿。因此,请你俩先观看下这瑶池养鱼及种芡实的方法,希望沥湖也能鱼肥、藕壮、芡实甘美,造福于民。参观中有老者引领指点,又几个童子兜来多种鱼苗,老者说:你俩拿这里的鱼苗放养于沥湖,也会得到肥大的鱼。正着迷之中,小船已随水流送兄弟俩回归双源洞口。

之后,兄弟俩按瑶池的模式生养,子孙繁行而成村落,现称为瑶村。其莲藕、芡实成为远近闻名的佳品。但双源洞已经名存实亡了。

三则,相传“南天门”三字是王羲之所书。当年玉皇大帝下旨修建南天门三年方竣工。门楼巍峨庄严、气势宏伟。珠光宝气、金光闪耀、辉煌灿烂。但帝觉得还要块匾额,会更壮观。有臣提议:启奏陛下,臣知凡间书圣王羲之,极善书道,其字配得南天门。

帝示意王母与仙女去请王羲之写匾。某日黄昏,王羲之回家,见前面有座三间茅屋,屋内有老嫗正在烙馍,其馍擀完一个往里屋扔进去一个不偏不倚落在烧鏊子上,王一望内已经烙完了半筐子。王心觉惊奇,脱口说:真是高手!老嫗回首一看是王羲之,便请王羲之坐下,说道:说我手段高,但比起王羲之写字的手法,我差远了。王回敬说:那是徒有虚名吧?老嫗故作萌哒:先生,王羲之是天下闻名的书圣,你怎能说他徒有虚名?难道你比他高明?你用这炊帚在案板上写南天门三个字,我看你比他强多少?在老嫗的挑逗下,王羲之写下了南天门三字。

老嫗端起案板,道声:多谢书圣写匾!便乘云上天。惊得王羲之口瞪目呆,徐步回家。

四则,崂山海边山水风光好,只是无庄稼。住着年过四十的夫妻,生了个胖娃取名青山。可惜长到三岁,爹一病不起亡了。青山七岁时娘又得病去世。小孩孤苦伶仃地哭喊,来了个老和尚,这个就是离村外华严寺的憨山和尚。领青山到寺里放牛。转眼青山十八岁,一天傍晚,雷雨交加时在藏经阁,闯进来一个珠光宝气的闺女说自己是来自蓬莱仙岛,是王母娘娘让她来找上青山攀亲的。听着,青山脸红到脖子说:那不行,王母会找上门来的。闺女说:我是她侍女黄姑,知道王母的心思。天上虽好,可寂寞难耐啊。因此,我跟你同甘共苦吧。同坐到天明,旭日东升,被憨山和尚知道了,双双被趕出了寺庙。

青山发愁之际,媳妇背农时种下荞麦,石头缝里长庄稼,毛驴碾砣子,粮食收不完,送人来分享。此村便叫青山村。东海龙王每年要民间娶个媳妇,黄姑在青山村被烏龟丞相告诉龙王,龙王派大队人马前来抓黄姑,敌众我寡无退路时,撞上王母一群神仙,龙王一行人马立即打住,抱头窜回东海去了。看到躲在洞里的小黄姑,后代称白云洞。王母生了憐悯之心让她踩上云朵回天上去。龙王仗着东海的优势亲自对决王母娘娘,逼她交出小黄姑,调来海水淹没了白云洞。

这时王母身边的七郎使出梅花枪把大山分成两半,水顺山沟流回大海后,冒出了清泉水,这就是白云洞前的泉心河。龙王不甘心失利,掀起大海风把半个山掀走,剩下的半座山叫会仙台,后来王母在此常开神仙会,品尝蟠桃。王母以扇子挡住大海风,同时扇出了个洞,龙王乘势顺着洞逃回龙宫。这个洞后人叫它卧风窟。王母看着青山俩口子难分难舍,便动恻隐之心让他俩留下,並嘱咐看住龙王,久而久之俩人成了石头山:大仙山和二仙山。

五则,有一年王母娘娘作蟠桃寿,见罗浮山风景秀丽解下块玉珮丢进水潭变为大石台,蟠桃寿会移至石台上办。请来西方佛祖、南海观音、太上老君及各路神仙,三天三夜品桃观舞,才回天宫。王母女儿玉女因喜欢上此景,便偷偷躲在花木丛中,留在罗浮山。

王母不见了玉女,便派老寿星下凡寻找。虽然寻到了玉女,她执意不回,老寿星无奈回天宫禀告。玉女正想方设法逃避被抓回去,遇上了麻姑,麻姑让她安心,用手一指变成一座石峰。尽管变成石峰,王母也要背上天宫,王母便命黄巾力士去办,又调来十条天龙,十只天虎,借了太上老君的青牛、文殊菩萨的神狮,由老寿星用令旗吆喝助力。谁料吆喝一声石峰长了一截,天兽神将用一次劲石头玉姑向高长一截,如此十下石峰生了根。王母只得命老寿星留下看守。为了遮住寿星眼光,麻姑招来云雾、调来“山应鬼”应对寿星呼唤。如此安排后,麻姑与玉女梳妆打扮,四处游玩。且招来一群姑娘同歌共舞,品赏果子。这果子剩下的被牧童阿牯捡到吃了,果核后来生出花果,漫延罗浮山四处。当地人称它“天稔子”,紫红簇簇,果子用以酿酒,灾年可以充饥,这又叫“救民稔”。

仙道之三:

一则,某日浮丘公来见轩辕黄帝,正见他发愁自己快老了,担心许多事情没有办完,土地要开垦、河流要治理、禽兽要驯化、植物要选种等等。问浮丘公有啥办法?听说凡人吃下仙丹可以成仙不老,浮丘公,你快去给我寻个炼丹的仙境。浮丘公遵命而去。黄帝每天数数,过了三年忽然容成子来报:浮丘公回来了!黄帝急快出门迎接。浮丘公施礼道:终于寻到一个仙境之地。江南群山中多是黑色石峰,便称作黟山吧。黄帝迫不及待地于次日带领浮丘公、容成子和臣仆起程,直奔江南黟山,见奇峰怪石、叠嶂雄松,惊叹不巳。又见,云雾迷漫,汤池蒸汽,处处青藤、猿猴戏闹。遇到猿王起立拱手行礼,帝欲还礼时,忽然不见了群猴。此乃仙猴,能腾云驾雾,来去无踪。偶然的发现醇香扑鼻的仙酒也是猴群所釀。黄帝让浮丘公搭建炼丹台,容成子砌炼丹炉。

备灵芝草、九节参、羚羊角、玉露花、豹子胆、无花果、赤叶松、冰薄荷、珠砂凡、甘露水,以上各九十九味。浮丘公、容成子与黄帝,九年之中历经千辛万苦,最后的甘露水,在仙翁梦中的指点下,找到了丹井的甘露水。又经三年柴火不足时,黄帝将一只腿充柴火,炼丹炉一声巨响,射出万道金光,丹终于炼成!食服后三人均飘然成仙。原来因苦离开的臣仆们回归山上来,但为时已晚,黄帝三人已脚踩祥云而去天上。只留下药臼、丹井,以及纪念他们的轩辕峰、浮丘峰和容成峰。

又则,古代广州的三大巨石之一,叫做浮丘石。清朝时“浮丘丹井”是羊城八景之一。山下住着浮丘公与二十多岁的浮丘叔。他俩总共才有一只眼睛。他们搀扶着走路做事。无论寒冬酷暑,总是砍柴割草,卖薪度日。邻居看着都同情地照顾他俩。有老婆婆送麦豆过多,也不好意思。便想到自己也种些,于是去浮丘山上开垦土地种麦豆。

天旱土燥,别人艰难种下的麦豆水足肥多却结荚不多; 而他俩种的却一串串满是豆荚,而且开出金花,收获的都是一粒粒的金豆,连豆杆都是红白相间的珊瑚玉。这是得到了神仙的帮助。后来他俩也成仙,为了报答邻里乡亲,他们把金豆撒到每户邻里乡亲的门口,所以,现在中山七路中华戏院对面有条巷叫“撒金巷”!据说,明代大画家李子长的神笔是他们送的柴草变的。

自古以来,有童谣唱道:浮丘公,浮公叔,两人同一目。撒豆施金人不知,肩上珊瑚担一束。

仙道之四:

一则,公元前十世纪周康王时,秦州(今天水市)的尹喜,精通天文星象,以此知人间禍福及世道变迁。他择居于周至县神鹫乡闻仙里,一个山明水秀,竹修林茂的地方。因学富才高,就周之大夫职期间,发现有紫气东来,状如游龙。算来有圣人要过函谷关(今灵宝县境)。为此,毅然辞职换个函谷关令的差使。布置好一切,准备恭迎。终于老者御青牛车到关。

哦,正是楚西来秦地的老子。老子在函谷关盘桓一百多天,讲经传道,尹喜为之倾倒,而执弟子礼。之后,老子传他七百二十道符咒。留居楼观筑台宣讲道家学说,且授五千言即《道德经》。尹喜苦留老子不成,只得恋恋不舍地告别。老子临行前将炼就的“飞升神丹”给了尹喜,告诫道:你道行不深,需诵读经文千日后,到蜀郡青羊市肆寻我吧。老子弃了躯壳骑牛入吾老洞去蜀郡(传说吾老洞能直通成都青羊宫的井底)。尹喜葬老子之躯于西楼观山上,其老子墓今犹在也。老子的青牛化作青羊,自己则投生于青羊宫附近的李姓官宦之家。

尹喜到访时,老子正好三周岁了。遇到赶一头青羊的童子,问道:你赶羊往何处?童子曰:这是我家三岁的公子的宠物,好不容易找回来,现正赶回家去。尹喜不禁大喜,嘱咐童子:请你告诉你家公子,函谷关尹喜来见他了。然而,公子知道后,请尹喜相见。于是三岁公子顿时变化成丈高金身,地下涌出莲花座,老子端坐其上对眼前的家人们说:我是太上老君,他是我的徒弟。青羊化为高山引着尹喜攀升上天。朝拜元始天尊后,得赐二十八天主之位。随后跟着老子到处传道,同化了九十六外道、八十一胡邦。尹喜著书立说,被尊为“九天仙伯文始无上真人。”

又则,老子成道后,辞官归故里商丘。回家途中,见道旁有一堆嶙嶙白骨,似有魂魄未散,顿起恻隐之心,便施法术,以“聚形符”将白骨点化为人,一个年轻英俊,后来为老子驾牛二百年的徐甲。当初老子承诺他,等传道至西方安息(今波斯或伊朗)时以黄金作为薪资。老子偕同徐甲到楼观台,忙于说道,徐甲嫌弃学道,想过居家生活。放牛之际,看到一座丽园,一位员外正向他微笑致意,边上站着个娇悄女子。员外挑逗地说:小伙子,你整天放牛不觉得单调乏味吗?跟老子修道太劳神费力了吧?你看这方圆百里的庄园,还有你面前的我的女儿。你去讨清薪酬,做个上门女婿如何?徐甲急忙表态:那当然是好事。在此先谢过岳丈,我照办了吧!徐甲正准备去清算薪酬,倏忽之间庄园及父女化为乌有!站在他面前的是老子。徐甲经不起考验,老子恨铁不成钢,于是在吉祥草幻化的女子站过的地上蹬了下,顿时出现一口清泉,这就是如今的“化女泉”。

回到楼观台,当着尹喜的面,说了徐甲的来历,并且让徐甲张开口,收回了“聚形符”,顷刻间又复归白骨一堆!在尹喜慈悲的哀求下,老子用手一指,白骨又复成徐甲。徐甲悔恨交加,恳请留下。老子让他记住,日后若能真心学道,我还是可以帮助你的。徐甲经多年的坚守,终于得道成仙。如今的楼观台的老子大殿内,尹喜与徐甲的塑像在老子的两边。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