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故事——废墟中的希望

催收故事——废墟中的希望

首页角色扮演废墟中的希望更新时间:2024-04-17

子韩说

哪有什么一帆风顺的人生

多的是心态平和的过来人

路程多风雨,前方皆彩虹

飘(上)

◆◆故事开始◆◆

一家面馆的波澜

期待已久的生意终于步入正轨,虽然店面不大,但对于目前的自己已经很知足,想到之前为了成功申请银行贷款在烈日下的奔波,也觉得不再心酸,一切都开始变得值得。

妻子不会再穿着已经泛旧的衣服面对家里来访的客人不自觉的窘迫,孩子会有足够的钱得到更好的教育,父母也总算可以安度晚年,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的责任感一直以来都在他身上重重压着,而这一切全部随着金龙牛肉面馆开张变得轻松,日子终于有了盼头。

“也没想过大富大贵,赚点儿小钱让家人衣食无忧应该可以吧……钱可以慢慢赚,欠银行的慢慢还……”陈明心里的期待无人知晓。

生意开始慢慢变得红火,从最开始的三三两两零星的客人到后来人手不够,陈明和妻子已经在围着店打转,根本没有闲暇的时间,妻子不放心年仅10岁的儿子一个人在家,也效仿其他的店家把孩子放学后就接到店里来,环境嘈杂并不影响孩子对于学习的认真,学习之余还充当服务员的角色,为父母分忧。

陈明对于生意的热忱在一段时间之内甚至远超对孩子的关注,也好像忘记了他只是10岁的孩子,即便表现的多么成熟,身体还是孱弱的可见一斑,还未具备成熟的反应力去应对突如其来的危机。

滚烫的面汤装了整整一个铁桶,上层漂浮的热油让整个厨房都开始升温,将它搬动的过程,厨房的师傅和陈明已经重复了不下百次,心存侥幸的他并没有去留意周边,于是脚底一滑的瞬间,热汤就这么朝着角落里瘦弱的儿子背后泼去,谁都来不及反应,后厨的尖叫声将店里的客人都吓了一跳,而后涌起的痛苦声弥漫了整个店面,好心的客人帮忙拨打了120。

之后的细节,陈明不想再回忆,儿子满是水泡的背部,皮肤和肉粘合的褶皱,医生面目沉重的报告,妻子一刻停不下来的眼泪……种种画面时刻萦绕在他脑海中,令人窒息。

手术花光了陈明经营面馆以来所有的积蓄,父母用来养老的钱拿了出来,要还银行的钱也就这么花了进去,七拼八凑下,儿子的首次治疗结束,背部大面积被烫伤的皮肤不可能再生,右边脸的皮肤也被波及,耳朵也被融化,只剩一个孔证明这里是耳朵的位置。

初步治疗结束之后,接下来就是每隔两年的植皮,治疗费用也会持续增多。走在路上旁人并不友善的目光让儿子变得更加内向安静。

陈明都看在眼里。

生活还要继续,债台高筑的家庭没有收入根本无法立足。牛肉面馆关门一个多月后又开了起来。只是之前温柔热情的老板娘和活泼可爱的小“服务员”不再来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年迈的父母开始在店里忙前忙后。

陈明拒绝过,父母操劳了一辈子本应该过上享福的日子,却还要因为自己的生意出来奔波,他于心不忍,但是看着儿子一人承担生活的重担,父母更是心疼。最后还是拗不过父母的要求。为人父亲之后,也懂得了父母的感受,只有这样,父母才会安心一点。

一个男人的选择

从事数控行业将近10年的杨堃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走上“谈判催收”的道路,昔日好友五次三番的劝说,最终让他动了心。周围人眼里的自己就是一个沉默寡言,从不袒露内心的人。

“可是又有谁是真正坦诚的活着”,杨堃并不很在意外界的评价。

长久以来,杨堃都觉得和枯燥无味的工作打交道就是他余生应该做的事情,安于不好不坏的现状就应该是普通人的追求。

“你是一个极具同理心的人,性格里的仁慈让你时刻都能准确理解别人的难处,催债不是我们的目的,帮助困难的客户才是这种工作的核心,你得来。”

好友的这番话,让他走出了舒适圈,开始谋求一个截然不同的事业与人生——信用谈判官。

人生在世,知己难求。他得对得起这份信任。

像所有刚入行的信用谈判官一样,杨堃的开头并不顺利。客户的肆意谩骂和满口谎话也曾让杨堃手足无措,满心愤懑。

接触的债务人开始变多,杨堃的心境也开始沉淀,理解对方的难处,尽全力解决对方的问题,在温和大方,满怀关切的问答中,杨堃迅速地成长起来。

子韩笔记一

“找到利益重叠区。和解要达成,无非是进入了双方达成和解的重叠区;谈判双方需要解决彼此的担心、关注对方利益点、解决对方关心的问题,当然,也需要保护自己的利益和解决己方的担心”。

只对自己有要求,不对客户发脾气是他的做事原则。

个人渺小的悲喜不足以承担太多现实的悲剧。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就够了,足够了……

病榻上的债务人

30多万的欠款,从来没有打通的本人电话,已经让杨堃觉得这就是一个已经fail掉的案件,但有些事情,很有可能你再坚持一下,就是又一村的收获。

谈判就是这样,只要正确的坚持了该做的事,那么收获也是早晚的事。

历经一个月的坚持,杨堃终于拨通了债务人陈明父亲陈起南的电话。此时,老先生正因为糖尿病在住院。

不同于很多催收员条件反射般的认定住院就是谎话,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直接与其凶狠的要对方还钱的无脑行为,杨堃有自己的做法,他从虚弱的语气里判断出老先生是真的生病。

这时候,对方需要的是关心而不是催债。作为人,很多催收员却不懂这一点,基本的人文关怀都没有,何谈事业?

“您生病多久了啊?”

“住院治疗这段时间,您身体有没有好转?”

“身边有没有家人照顾?”……

子韩笔记二

人对待世界的方式就是自己对于世界的感知,我不会心有存疑对于你的暴躁脆弱与敏感,我只愤恨于那些过往所有不好的的经历……但还好,我不会再这样对待你。

几经询问之后,杨堃主动挂断了电话,老先生需要休息。至于还款的事项,慢慢来,不急。

废墟之上建立的信任

七天后

“陈起南先生,您最近身体好好些了吗?出院了吗?”

“你是之前那些催债的吗?你还要怎么骂我?是不是要逼死我你们才开心?”

“都说了有钱就会还你们,你们还要这样逼我一个老人家,要钱没有,要命你拿去吧!”

后续的抱怨杨堃没有听得太清,浓厚的口音让对方的控诉更加显得恶劣了一些,从他断断续续的字眼里,杨堃大概懂得了这位年迈的老人曾遭遇了什么。这种被暴力催收的事情已经见怪不怪,只是这次老人家的抱怨里透露出来的无奈与心酸,杨堃不曾感受过,逐字逐句的情绪满满包含的都是委屈。

电话的那头,老先生心里是怎样的挣扎,杨堃的心沉了一下,不自觉想到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想到自己的年迈的父母身上,虽然及时打断了这种不存在的想法,眼眶却已经泛红。

“您放心,我不会骂您,我是来帮您解决问题的,也不会像之前那些人那样对你。”杨堃缓慢说道。

“你是上次那个小伙子啊……”老先生欲言又止,大概是为自己刚才不妥的话语感到不好意思。

接下来的对话没有之前的谩骂,老先生开始小心翼翼的问询失信的相关事宜,自己的儿子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尽管语气中带着满满的不确定与怀疑,但与众多客户接触过后的杨堃已经可以准确的把握到对方的心理,听着嘶哑的声音客气而又梳理的问询,他耐心地一一解答,深怕一句话说错就将老先生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点信任感摧毁。

或许在外人看来,自己这样做也只是为了自己的业绩,自己的工作,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绝对不忍心将心理已经如此薄弱的老人再转交到其他的催收人员手里。

催收行业鱼龙混杂,在看不见的灰色地带,违法催收有多少,杨堃心知肚明。这些蛀虫毁坏的不只是行业名声,还有数不清的债务人的生活。

如果再遇到那些不人道的家伙,老先生又该受到多大的委屈,他已经老了,不应该再因为子女的事情蒙受委屈。

耐心地交谈过后,老人加了微信,可不管杨堃怎么劝说,就是无法得知儿子陈明的联系方式,老先生太害怕自己的儿子也遭受这样的暴力,即便他自己毕竟年迈,也想给自己的孩子挡着风雨。

归根结底,对催收人员的不信任才是关键。可杨堃知道这件事的解决必须要联系到本人,不然这笔钱老先生无论如何都拿不出来。

可是陈明,你又在哪里?

债务人的苦衷

老先生心思还是谨慎的,丝毫不愿意透露儿子的联系方式,这里面一定另有隐情。催收员的敏锐直觉让杨堃觉得这件事绝对不简单。

老先生不肯主动提供陈明的电话,那么会不会有其他的蛛丝马迹遗漏呢?和老先生僵持下去,显然问题不会得到最终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本人。

加了老先生微信后,出于想要更多了解债务人的习惯,杨堃开始浏览老先生的朋友圈,发现里面的内容都是关于广州一家牛肉面馆的广告,偶尔还有招牌的照片。只是随意的一瞥,他注意到,上面的电话并不是陈老先生现在在使用的,难道是陈明的吗?杨堃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打了上面的电话。万一呢?

“您所拨打的用户正在通话中……”对方挂掉了。杨堃没有再拨过去,短时间密集的电话务必会打扰到对方的生活,一名合格的信用谈判官一定不会这样做。

下午临下班的时候,杨堃又一次拨打这个陌生的号码。这一次,接通了。

“喂,哪里?”

“请问是陈起南吗?”

“我爸不在,你找他干嘛?”

“哦,那您是陈明先生吗?我是XXX公司的信用谈判官杨堃,您之前欠款已经逾期3年多,并且已经在2018年被列入失信名单,不知道您是因为什么情况导致逾期呢?”

杨堃已经做好了对方会挂断电话或者破口大骂的准备,毕竟这笔钱不是小数,甚至还把电话拿远了一些。

“我就知道总有一天你们回来找我的……”

没想到对方沉默了几秒,叹了一口气之后打开了话匣子,没有愤怒,没有不满,话语里都是掩饰不住的难过。

杨堃耐心地听了下去,他知道这时候作为一个倾听者更能帮助这个内心苦闷的男人。

心中的疑问暂时先放着。

在之后的20分钟里,他听完了一个男人的前半生。父母是多么不容易的把他拉扯大,自己是如何从青海一个贫穷的山村里走了出来,在广州日夜奔波打工攒钱的辛苦,妻子的不离不弃,父母的全力扶持……

听着这些其实不算与众不同的经历时,杨堃总觉得故事不会这么简单。果然,对方短暂的沉默过后就是一个晴天霹雳,让杨堃震惊。

陈明的大儿子在厨房帮忙的时候,整个背部被滚烫的热水大面积烫伤,经营面馆所有的积蓄都用来治疗孩子的病,还欠了很多外债。即便如此,孩子的后续治疗还在继续,老父老母也开始在店里帮忙……根本入不敷出啊!

陈明没有提及自己为撑过这段艰难的日子做了多少努力,承担了多少痛苦,但杨堃能感受到,也懂得了为什么在最开始还能按时还款的陈明为什么突然中断了还款,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实在是一个对家人负责的男人的无奈之举。

在问到陈明有没有从自己父亲口中得知,催收公司已经打了将近的一年的电话时,陈明表示毫不知情。显而易见,自己的老父亲承担了一切,并不想让自己的儿子陷入催收暴力当中。

杨堃心中的疑问有了答案。

杨堃决定申请金额减免,他一定要为这家人争取到。如果说行正义之事必须要有理由,那么这家人的隐忍与坚持里的大爱就是唯一的解释,他们的生活要继续,作为催收人员,我们要对工作负责,收回这笔欠款,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我们不能坐视不理,减免金额,最大程度减少他们的压力,让他们的生活早日步入正轨就是最好的结局。

在后续收集减免材料之时,孩子烫伤的照片让很多同事都唏嘘不已。这得多疼啊,孩子父亲该有多心疼,多自责啊,同样作为父亲的杨堃心都不自觉的抽动。

如果不是实在走不下去,谁愿意将自己的伤口展现给外人看,更何况还是乞求同情。

减免申请递交上去之后,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债权公司减免了一部分利息,陈明只需要再还款13万就可以结清。

可是即使减免到13万了,他们能拿出来吗?

从广州到上海,从正夏到初春

对于这个金额,他们已经很满意,接下来的沟通中,杨堃隔三岔五的就会接到陈明的电话,说着自己借钱的进度,东拼西凑之下,最后还把自己老家的地卖了,这笔钱终于是齐全了。

为的就是摆脱“老赖”的名声,堂堂正正地活在阳光下。

钱款准备齐全了,还款又成了一个问题。

老先生深怕自己遇到诈骗,一定要亲手把这笔钱送到公司工作人员的手里他才放心,陈明因为自己失信不能坐高铁和飞机,于是老先生决定自己去上海总部还款,陈明拗不过自己的父亲,同意了。

老先生一辈子还没有坐过飞机,这让陈明心中又添了一份愧疚,深怕出什么闪失。

老先生一上飞机,杨堃这边的电话就没有断过,一方面是陈明叮嘱杨堃照顾好自己的父亲,深怕老先生受一点委屈,又害怕老先生的身体扛不住远程的飞行。他都一一应允,事无巨细地和上海门店的工作人员打好招呼。

保护好自己的客户也是谈判官应该铭记于心的原则。

毁坏一份关系很容易,重建信任却要事事留心。

广州的四月已有仲夏的热度,然而上海还是初春的天气,风中带有凉意。

从未出过远门的老先生显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穿着单薄的短袖在上海的街头瑟瑟发抖,老一辈人的节约意识难免对自己残忍,他没有去给自己买一件衣服,就这样挨着。

杨堃始终和老先生保持着联系,听着对面电话里的行程汇报,说自己到了哪里,吃了什么,住在哪里……就像是个孩子深怕被丢下,老人年纪大了,反而依赖性开始凸显。

杨堃不觉得叨扰,反而很开心,做一名谈判官最后能成为债务人的依靠,想想都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

一件外套的力量

到上海的第二天,老先生到公司总部还款,负责此事的朱经理在看到老先生只穿着一件短袖的第一眼,立刻就把自己身上的西装外套脱下来给老先生穿上。

想必是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朱经理全程陪在他的身边,没有一丝疏忽。

从确认还款金额到还款的每一笔明细,只要是合理的证件材料老先生一旦要求,朱经理都会提供,是的,他们不是诈骗,这是集团总部,但是为了让老人安心,他们能做的都做了。

明明对方是来还钱的,怎么好像比对客户都热情几分,朱经理也说不出所以然。

也是这份心,让老人最后的那一点顾虑全部打消了。还款顺利达成。结清证明递到老先生手里的那一刻起,陈明不再是“老赖”。

结束亦是开始

这个案件本来到这里就已经结束了,可后来老先生还是多次致电,表达对杨堃和朱经理的感谢,是杨堃给了这个家庭走在阳光下的指引,也是杨堃在一次次耐心地讲解里,重建他们的信任,如果说杨堃做的还不够,那么朱经理的热心就是最后的良药。

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一样东西碎了就是碎了,他们不愿意再去将已经碎掉的东西拼凑完整,而是重新选择完好的事物再去呵护或者开始新一轮的破坏。珍惜这两字在他们眼里似乎毫无意义。

但信用谈判官不是这样。

我们深知,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毁灭就在一瞬间的言语里,但重建需要就是一砖一瓦的努力,但是如果连我们都放弃那些信任与信心都被行为不端的催收人员破坏掉的债务人,又有谁来倾听他们的难处,谁来拯救他们?

我们要做的是,让身处绝境的债务人重新站在阳光下,哪怕道路崎岖,哪怕我们顶着社会的骂名,但只要路是对的,除了治好债务人的生活,我们,更希望能治好债务人心里的病。

如果再远一点,其实,我们更希望治好这个社会的病。

终有一天,也想站在阳光下为自己鼓掌。

献给所有的信用谈判官。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