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老家在溧阳北部后周塘马村,儿时站在村边可以清晰看到北边我村的屏障丫髻山,其西边排着瓦屋山,向村西北方向眺望天际,可以看到曹山、芳山。听大人说,在芳山的南边还有个芝山,它个子矮一些,我们目力不及,据说,那山有许多洞穴。我虽未看到过芝山,但听说有洞穴,猜想大概如家乡北边青龙山的青龙洞差不多吧,于是我记住它的名字。
后来,我也一直未去过芝山,现听说那里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农民生活欣欣向荣,荒凉、贫困一扫而光。当然自然景观也有极大改变,据说当年一些奇石,奇洞不复存在,了无遗痕。对于人们曾拥有过的有价值的自然景观应留一份思念,留一份再认识。温故而知新,在思念中再认识,或许有新发现,从而激发我们对脚下这块热土的挚爱和保护的担当。
一、岩溶背景
芝山,溧水光绪县志曰:“县东南七十里,高三十九,丈周四十里”。嘉庆·溧阳县志记载其在县治西南八十一里,它处于溧阳、溧水交界处,在溧水县境内。
芝山,旧志称山中曾长有芝草而得名,它的旧名为“小茅山”。它往北五里是芳山,再北五里是曹山,这里学界有称是由茅东、茅西两大断裂带夹持的茅山断块中段,
笔者单位与省内其他系统的勘探队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在此为找煤进行过多年的地质勘探。经勘探,人们了解到这里的地质构造,为芳山—遮军山多字形构造褶皱带,具体是廻峰山—芳山倒转复式背斜,廻峰山、曹山、芳山核部为高家边组泥岩;芝山向斜,核部为三迭系下统灰岩。正由于这样的地质背景,芝山有了较厚的三迭系下统灰岩,茅西断裂又将其从东向西推覆于火山岩系新地层之上。
大家知道:岩溶发育条件主要是:一是物质基础,必须要有可溶性岩石,这是首要条件。二是动力条件,必须有岩溶水及其运动的条件。芝山具有的三迭系下统灰岩正是苏南最主要的可溶性岩石,再在岩溶水及其运动的条件的配合下,于是岩溶发育就顺理成章了。
然而芝山可溶性岩石资源远不及宜兴,宜兴的湖滏,青龙组灰岩的露头就长达17公里。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笔者在那里找煤勘探,其灰岩厚度:钻探深达1500余米,灰岩尚未穿过,而且未见有火山岩及火成岩的侵噬。芝山可溶性岩石资源大概只是与茅山脊柱顶端大茅峰,丫髻山的青龙山相仿,而且这些地方的可溶性岩又为后期构造运动切割破碎,所以这里的岩溶发育程度、规模也与宜兴相差极大。当然,也有不及芝山条件者,就在这茅山断块的南段,高淳花山,茅西大断裂把三迭系下统灰岩切割成多块,低角度地逆向披覆于火山岩系新地层之上,厚度不大的可溶性岩不利岩溶的发育,所以没听说花山有溶洞发现。
二、岩溶景观
芝山岩溶发育等级虽不高,但其岩溶景观还是较为齐全,人们首先看到的是地表岩溶景观,据本邑清·顺治庚子举人萧秉晋记曰:“山多怪石,皆黝黑,鳞次叠叠成波,大者如狮象,如马牛,小者如猿狖,如禽鸟……”。怪石高低错落,一步一景。由于灰岩的层厚及岩溶烈度有限,不可能如其他岩溶极发育地区那样能发育成石林景观。
溶洞是地下岩溶主要形态,也是最引人入胜的岩溶景观。芝山发育有多个溶洞,萧秉晋记曰:“每巨石聚处即隐洞穴,旧谓有三十六洞云,今可寻者六七耳”。光绪·溧水县志记芝山有:李子洞、燕洞、梅仙洞、天井洞、黄龙洞等。这些溶洞相距很近,洞穴群集于芝山东部,北延伸到芳山南麓,有乌龙洞、青龙洞、白石洞等。有资料说茅山溶洞群有二十六洞,芝山旧时虽说溶洞数量不少,但留下名字仅六个左右,且溶洞规模也无法与茅山溶洞相比。人们称芝山为“小茅山”,可能不光是山脉的规模考量,或许更多的是以岩溶资源多寡的考量。
芝山溶洞群中的燕洞,景观奇妙,很有名气,是溧水的名片,该邑县志把“芝山石燕”列为“中山八景”之一,并附图一幅。古志云:洞内出产一种象燕子的石头。遇到雨天时这些石块成群地飞舞,晴天时仍旧化成石块。这一说法延续很久,到清朝时邑人卢文弨 《芝山石燕》诗有句云:“旧闻石燕出零陵,今日芝山更足矜。铺地肯偕虫弄蛰,贺室堪与雀同升”。卢长明同题诗有句云:“仙人昔已去,石燕至今留。仰视群飞久,仍旧守故丘”。
笔者以为,人们认同这一说法,主要是洞中岩石里确有这首产零陵的“石燕”化石。后人所见群起乱飞,鸣声如雷的动物,未能详查,以为是“石燕”化石复活。其实这“石燕”并非是燕子,它是地质时期(泥盆世—二叠世)生活在海洋里的腕足类动物。化石复活,未可足信,后人也有所怀疑。光绪·溧水县志称成群飞舞的是“石燕类蝙蝠”,说法就不一样了。
那究竟是蝙蝠还是燕子呢,笔者想:燕子一般喜凉爽,并不喜阴湿。燕子不讨厌阳光,喜干净。愿与人共处,愿飞入寻常百姓家。而蝙蝠喜昏暗,喜潮湿,见不得阳光,远离人群。燕子、蝙蝠生活习性有诸多不同,体貌也有明显区别,是两类不同的动物,前人虽未能详擦那群飞翔的动物,但燕子、蝙蝠还是会粗粗分辨,说是石燕仅是想象,但其类别为燕亦许有理。那这燕子肯定不是家燕,究竟是哪一类呢?笔者认可“雨燕”的说法。雨燕生活在岩石上,洞穴中,缝隙里。鸣声尖锐刺耳。笔者看到光绪·溧水县志“艺文志”中收录邑人毛一鸣诗一首,其诗题为《芝山雨燕》,在“艺文志”中是唯一提到“雨燕”的地方,说明诗作者毛一鸣有“雨燕”的想法。
一般说来山中有燕子洞,也有蝙蝠洞,芝山溶洞群中的“燕洞”名称是合理的。周围的燕子洞也有,茅山的方隅山南的“燕口洞”,丫髻山也有岩穴“燕子窝”等。
芝山溶洞群中的“燕洞”还有一奇观,洞内“石色绀赤,光绚骇目”,所以古燕洞又称“堆霞”。光绪·溧水县志“艺文志”中收录清朝邑人周歧生的《堆霞洞》诗一首:“灵斧谁雕斫,堆成五色霞。苍茫岚滴翠,磊砢石生花。伏翼鸣仙籁,翳萝长露芽。溪流通弱水,一棹可浮槎”。笔者理解:“燕洞”岩溶首先在青龙灰岩中发育,在向下切割时遇到低角度的茅西断裂带,就沿断裂带发育,溶洞继续扩大,断裂带的下盘侏罗纪龙王山火山岩系显露出来,只有龙王山火山岩系才是石色绀赤,层层绀赤岩石堆叠才可显出“堆霞”之貌,灵斧雕斫,保留了地质构造运动的印痕。所以“燕洞”应是构造裂隙型岩溶洞穴。
芝山溶洞群中有个“天井洞”,邑人萧秉晋是这样描述的:“天井洞,景独外露,不类他洞,峰石叠甃,如崩如堕,忽一坦处方几亩,仰视高三、四丈,如天井,故名。旁有穴,两折而下,不甚深,平如屋,风雨不及,可陈几榻”。“天井洞”显然属“落水洞”类型的岩溶,只是规模较小,先为天窗类型,所以景独外露,后发育扩大,有崩有堕,若在岩溶条件极佳处有可能发育为天坑。
此外,梅仙洞、李子洞、仙人洞、黄龙洞等,及县志未载一些洞穴,其岩溶景观均有各自特色,芝山溶洞群各洞均有地下暗流,李子洞,洞内有沸泉涌出,水流是溶洞发育的功臣。
综上所述,芝山溶洞群的特色是规模小,岩溶发育阶段齐备,岩溶景观多彩,溶洞密集,小巧玲珑,垂向发育明显,多有受茅西断裂影响的印痕。
三、溶洞文化
笔者注意到茅山原称“地肺”,这名称太精彩了。草木是山体的毛发,它是山体微循环的通道;窦穴、溶洞是山体的口鼻,是大循环的通道。山体成为大地的肺藏。洞口是一扇窗,是一扇门,沟通了天、地、人间。山体通过它观察人间百态,一呼一吸,吐故纳新。人们通过它窥测大地奥妙,欲探凡仙之隔。所以历代有无数隐士、道士选择了它。大地有峰有洞,文化可登峰造极,亦可入洞造极,所以各处洞穴群都有各自特色的深厚文化积淀。
茅山溶洞群的文化积淀深厚,据传秦始皇时就有李明真人在郁岗峰下修行炼丹,陶弘景、顾况、张纲等隐士,三茅兄弟、葛洪等道士在茅山这洞天福地中把我国传统文化隐士文化和道教文化推向更高的高度,在我国历史文化中有极大影响。芝山溶洞群没有如此境遇,无法与茅山溶洞群比肩,然而它亦有浓重的一笔。芝山溶洞群中的“梅仙洞”,相传西汉的梅福曾隐居在此,得道成仙。如果说“燕洞”是芝山溶洞群中岩溶景观最大的亮点,那梅仙洞是芝山溶洞群中岩溶文化的最大亮点。据云,在清朝梅仙洞石壁刻有雍正年间僧人锄云的诗:“一片云石生,千秋龙虎骨。空洞杳无人,虚藏盘古月”。“独坐芝山秀,寻幽石洞天。山花红似火,芳草碧如烟”,这些遗迹后恐不存。
梅福在汉成帝时曾任南昌尉,后居家,以诗书为伴,修身养性,极有名望。王莽篡位后,他弃家别妻,云游于外,到过许多地方,终于在溧水梅仙洞隐居下来,创溧水的隐逸之风,名声远播,成为芝山溶洞群的光环。然而梅福隐居梅仙洞的时间晚于茅氏三兄弟登茅山修炼的时间,且正如后人所叹:昔闻梅仙居,千秋谁继起。终因芝山不及茅山的洞天福地,梅福之后相继寥寥,留下的隐士文化和道教文化远不及茅山,称芝山为小茅山,真正原因大概是在于此。
历代文人墨客为茅山溶洞群留下了众多的光辉诗篇,单写溶洞的诗篇,唐有储光羲、陆龟蒙、李端、章孝标;宋有赵佶;明有夏言;清有骆绮兰等等。而写芝山溶洞群的诗文实在太少,笔者查看光绪·溧水县志,清朝以前的诗文一篇也未见着,在《艺文志》中收录的是清朝以来本邑人士所写的有关芝山溶洞的诗篇有只周歧生的《堆霞洞》,毛一鸣的《芝山雨燕》等区区五篇,且都只描述燕洞一个洞。另卢文弨、严长明、、王名标、甘清涟的《洞壁琴音》并非是说芝山溶洞之景。在芝山条目下还附萧秉晋的记述一篇,仅此而已。
笔者不明白,对于梅仙洞石壁刻有清雍正年间僧人锄云的诗文不予收录,若难于确证,也可收录于“纪闻”之中啊;对于不是本邑的文人名士县志就不收录,例嘉庆·溧阳县志在“芝山”题目下就收录了溧阳人士马世俊一首、王曰曾两首、任端书一首,共计四首诗,在芳山条目下收录了王曰曾两首、彭会淇一首、任端书一首,也有四首诗,而光绪·溧水县志均未收录。笔者想,芝山溶洞的文化积淀本就薄弱,为何这些资料视而不见呢!该县志在“芝山”条目下引萧秉晋记曰:“芝山……惜地界僻左,名流罕至,故莫纪其胜也”。笔者以为“地界僻左”确是有极大影响,但“名流罕至,故莫纪其胜”恐非全是如此,大概多少有点是对“名流而至”事实的忽视,多少有点是对名流纪胜述著的轻视,或许是文化传播不畅,以致于缺失吧。
芝山溶洞群,有着独特的地质构造背景,岩溶发育有利与不利条件并存。芝山溶洞群的岩溶景观有绚丽的特色和亮点,芝山溶洞群的文化积淀有它的光环也有它的单薄和缺失。所有这一切,现今在地表无痕可寻。但人们还是可从地下,从人们的记忆、历史文献中挖掘,重读它的以往,或可有所发现,尚可聊表一些思念吧。
2021.11.17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