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庆十七年刻本《宜宾县志·序(一)》注释(钟蝰)

清嘉庆十七年刻本《宜宾县志·序(一)》注释(钟蝰)

首页角色扮演风谕大陆更新时间:2024-04-27

· ▲ 叙,古僰国地也。汉为犍为郡,梁名戎州,宋改为叙。至明初,始设郡守。宜宾旧号义宾,为附郭之首邑。

· ①叙:即叙州、叙府、叙州府。

· ②古僰国:“僰(bó)人”,即濮人,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人对西南诸民族的统称。 “僰”与史*载的“濮”(pú)是一回事。中原人将其西南诸族统称为“濮”,又称“百濮”。春秋战国时宜宾为僰人聚居之地,史称“古僰国”,亦称“僰侯国”。汉高祖六年置为“僰道县”。明王朝时被剿灭,僰人从此销声匿迹。

· ③犍为:现今犍为县,隶属四川省乐山市,位于川西平原西南边缘,有“蜀西门户”之誉。

· ④郡守:春秋战国时边郡的武官名。秦置郡、县,每郡设郡守,成为一郡的最高官职。西汉景帝刘启时改称太守。

· ⑤宜宾:此指宜宾县,原县治在宜宾城,后迁至柏溪镇,2018年撤县设区,更名为叙州区。

· ⑥义宾:唐朝设义宾县,据说是取“慕义来宾”之意。宋代第二皇帝赵光义上台,“义宾”之“义”就“犯讳”了,于是按《孟子》“义者宜也”句意,把“义宾”改为“宜宾”。

· ⑦附郭:也作“附廓”,“廓”字古同“郭”,意指外城。在古代,附廓一般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层级的行政机构,处于同一个城郭内的现象,有似于现代的行政管辖权和司法管辖权的范畴。

· ⑧邑:县。

· ▲ 我朝醇洪鬯之德,丰茂世之规,仁渐义摩,风俗丕变。即有地杂番民,莫不陆詟水栗,奔走来宾,盖蔚然称盛治焉。

①醇洪鬯之德,丰茂世之规:语出西汉·扬雄《羽猎赋》。意为大德醇美,盛世良法。鬯( chàng ),同‘畅’。畅,通也。

②仁渐义摩:渐:浸渍;摩:磨砺.用仁惠浸润人们,用节义砥砺人们。形容用道德教育百姓。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

③风俗丕变:风俗大变。丕,大。

④番民:旧称少数民族。番,(fān)。

⑤陆詟水栗,奔走来宾:谓声威远播,四方畏服。 汉·班固 《东都赋》:“自 孝武之所不征, 孝宣之所未臣,莫不陆詟水栗,奔走而来宾。”詟(zhé),丧胆,惧怕。栗(lì),发抖,哆嗦。

⑥盖蔚然称盛治焉:盖,发语词。蔚然,逐渐发展,盛行的样子。焉,语气词。

· ▲ 辛未之秋,余奉命来守是邦,适制府奏修四川通志,檄下府厅州县,征献考文,各勤采辑。

· ①辛未:此指清嘉庆十六年,即1811年。

· ②守:做……太守。

· ③是邦:是,这。邦,本义指建立土界,后引申为国家、城镇。

· ④制府:明清两代的总督均尊称“制府”。

· ⑤檄:檄文,用檄文晓谕。此指官府公文。

· ⑥府厅州县:清代时边疆设置军辖区,内地设省制。省下辖府和直隶州,府下领散州和县。后期增设直隶厅,其地位低于府,但高于直隶州,变成府—厅—州—县。

· ⑦考文:考订古代典籍中或金石上的文字。

· ▲ 宜故无志书,其风土人情、山川草木,仅附载郡志中,岂莅是邑者之因陋就简乎?抑纂修之难其人耳!

· ①故:先前,以前。

· ②岂……乎:难道……吗?怎么能……呢?

· ③因陋就简:原意是听任其简陋而不求改进。后指利用原来简陋的条件办事情。

· ④耳:语气词,罢了。

· ▲ 西江刘君元熙,以名孝廉,权令宜邑商同众绅士,提要钩元,殚厥心力。不数越月,而志先告成,将付剞劂。呈大府,而问序于余。余维邑之宜尚矣。《周官》外史“掌邦国之志”,即今郡邑志是也。

· ①西江刘君元熙:刘元熙,实为江西崇仁县人,嘉庆十六年任宜宾县令。

· ②名:以……扬名,以……出名。

· ③孝廉:汉代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明清两代也用作对举人的称呼。

· ④令:任……县令。

· ⑤绅士:指旧时地方上有势力、有功名的人,一般是地主或退职官僚。

· ⑥提要钩元:即“钩元提要”,形容能探求事物的精髓、精义之处。出自唐·韩愈《进学解》。

· ⑦殚:(dān),尽;竭尽。厥:( jué),晕倒;气闭。

· ⑧剞劂:(jī jué ):雕版;刻书。

⑨大府:此指叙州府。

⑩《周官》:《周官》是《尚书·周书》的篇名。成王既黜殷命,灭淮夷,还归在丰,作《周官》。

▲ 叙,辖厅二、邑十一。宜宾,以附郭居首,尤当有传信之书,备载其事实。而可等诸《华黍》《由庚》之徒有其名,《郭公》、“夏五”之苐阙其疑乎?

①传信:把确信的事实传告于人。

②《华黍》《由庚》:《华黍》,《诗经》第一百七十三篇;《由庚》,《诗经》第一百七十六篇。此两篇皆有目无诗,即有其义而亡其辞。

③《郭公》、“夏五”:《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

④苐:( yí ),古同“荑”。割除。阙:(quē),同“缺”。

▲ 况夫南、富、隆、屏邑,于江之北也。庆、高、筠、珙、长、兴邑,于江之南也。他如设马边以资保障,分雷波以捍边陲,高山大林界连滇省,掎角之形宜独当扼要处,此疆域宜志也。

①南、富、隆、屏邑:南溪、富顺、隆昌、屏山等县。注:现南溪已撤县设区,隶属宜宾市,宣顺、隆昌不再隶属宜宾市,屏山县仍属宜宾市所辖,但行政区划已有调整。

②庆、高、筠、珙、长、兴邑:庆符、高县、筠连、珙县、长宁、兴文等县。现庆符县已撤,余县均存。

③马边:现为马边县,一般指马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小凉山区,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宜宾市、凉山彝族自治州结合部。

④雷波:现为雷波县,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部、金沙江下游北岸,东南隔江与云南省永善县相望,北与宜宾、乐山地区相邻,西接美姑县,西南紧连昭觉县、金阳县。

⑤滇省:云南省。云南简称“滇”(亦简称“云”)。

⑥掎角:(jǐ jiǎo),也作“犄角”。分兵互相呼应。

⑦扼要:扼据要冲。

▲ 水则一从锦城东下,一从马湖西来,合流入江,由渝城过夔门而出峡。宜又高居上游,以制其下,此形胜宜志也。若夫星野之分,户口之盛,赋税攸关国计,学校以育人才,阐潜德之幽光、表贞操于闺阁,以及名流逸士薄技微长,悉宜分门别类,以志卷帙,其不可率尔操觚审矣。

①锦城:成都。成都古有“锦官城”之称,杜甫有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②马湖:现有马湖乡,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境内。

③渝城:重庆。重庆简称“渝”,李白有诗曰:“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④潜德:不为人知的美德。

⑤幽光:潜隐的光辉。常用以指人的品德。

⑥卷帙:书籍。帙(zhì),包书的套子。

⑦率尔:轻率。

⑧觚:(gū),古代用来写字的木简。

· ▲ 今幸是书之成也,考核无遗,搜罗罔缺,上贡天子,采入輶轩,以宜邑之风土人情、山川草木,并得附于直省。全书以广圣朝稽古右文之化,而风谕众庶,岂不休哉!余故乐为之弁其首,既以美刘君之淹雅,亦以见诸绅士之勇于趋公也。是为序。

①輶轩:(yóu xuān),古代使臣的代称。

②直省:指省上(四川省),因省直属中央,故称“直省”。

③圣朝:封建时代称本朝。

④稽古:考察古事。

⑤右文:崇尚文治。

⑥弁其首:弁,(biàn)。弁首:卷首,前言。

⑦淹雅:高雅。

⑧是:这。

· ▲ 嘉庆十七年,岁在壬申季夏日。

①嘉庆十七年:干支纪年为壬申年,即1812年。

②季夏:夏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六月。

▲ 诰授朝议大夫、知叙州府事、永嘉张瑞溥撰。

①诰授:朝廷用诰命授予封号。

②朝议大夫:官名,清为文职从四品封赠。

③知叙州府事:任叙州府知府。

④张瑞溥(1776-1831),字百泉,号鉴湖,浙江永嘉人。嘉庆九年(1811)九月,以功升用叙州知府。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