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高新】美得不要不要的,带你看传承300多年的含谷火龙

【文化高新】美得不要不要的,带你看传承300多年的含谷火龙

首页角色扮演飞扬火龙传奇更新时间:2024-04-26

一条条游龙从漫天花火中舞来

辗转腾挪、游弋穿行

璀璨的“火流星”与热烈奔放的龙舞交相辉映

场面热闹非凡

......

纪念传统节日的方式有很多

在重庆高新区含谷镇人们的记忆中

少不了火龙

它的传承历史悠久漫长

至今,在含谷民间还流传着众多

关于火龙的记忆和传说

舞火龙

“火龙”艺术作为含谷镇一种独特的民间文化活动沿袭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盛行于清代至民国时期。

那时,凡遇节日庆典和庙会祭拜,当地百姓都要舞火龙展示威猛,以求驱妖降魔,期盼来年更加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其仪式、仪程均颇具观赏性和文化内涵,炙热的铁水、飞扬的火花与火龙相互交融,呈现出人在火中舞,龙在火中飞的壮观景象。

可以说,舞火龙这项民俗是在一代代含谷人的坚守和哺育中流传下来的。

坚守:火龙民俗生生不息

每到春节前夕,在重庆高新区含谷镇净龙村、崇兴村等地的村民就会开始张罗,用竹篾、布料、麻绳、纸张、浆糊、麻丝等材料扎制成龙;将铁水融化,在大家舞火龙时洒向空中,形成美丽的“焰火”景观。

霎时,鞭炮声齐响,铁水四射,万人空巷,上演火龙追月的盛景,蔚为壮观。

当晚,“花样”火龙齐齐舞动,闪耀整个夜空。

“火龙的历史始于何时呢?”

“那就很久啰!”村里的老人们都这样说。

含谷火龙习俗经考据盛行于清代至民国年间,以舞火龙的方式祈福求丰。

相传,当地某村住着一户叶姓人家,家有母子二人,为了生活其儿叶家娃,经常帮忙别人放牛。某日,叶家娃到后山坡去割草,看见西边天空的云缝里射出一道亮光,直照在离他不远的地上,随即这里青草长势茂密,就前去割草,很快便装满背兜。之后多日他都发现这里的草割了又长,天天都来割,索性拿来锄头想把草挖回去种,一锄挖下“噹”的一声,泥土中露出一颗珠子,叶家娃将珠子拿回去放在床边,晚上发出道刺眼白光,后又将珠子放入米缸里,合上盖。

摘开盖子一看,里面变成了满满的一缸米。叶母知道后怀疑是传说中想要什么就会变什么的夜明珠,为此母子二人也因珠子日子慢慢好起来。不料却因一次意外,慌乱中叶家娃将珠子吞入腹中,吞下珠子后,他感到肚子很胀,口渴难受,想喝水,然而端来的水一盆又一口喝完,只好叫人从井里挑水来他喝。

井里的水喝完了,周围田里的水也喝干了,其母焦急无奈。渴得要命的叶家娃跑到河边去喝水,慢慢地,他头上长出了角,身上也长起了甲片,不一会就变成了一条巨龙,顺着梁滩河进入长江向大海游去,并不时回头来看看自己的娘,每当回过头来,凡有山遮住其母的,山马上就沉了下去,开成了一个个的平滩,后人称之为望娘滩。

此后,成龙后的叶家娃惩恶扬善,最终一方太平安乐,生活富足,为纪念叶家娃的伟绩,每逢春节,含谷定将上演舞龙之景,祈求来年幸福安康。

岁月悠悠,火龙的习俗成为含谷等地庆祝佳节的保留节目。

重庆高新区含谷镇文化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火龙作为众多非遗项目中的一项,由民众自发形成,至今保留了最为原始的舞火龙仪式和制作过程等,数百年来均未发生时间和地理空间上的转移,在含谷这片大地上代代传承并愈演愈烈,是一项纯原生态的民俗。

经过千百年来的积累与沉淀,

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不仅是外在,

更多的是内涵。

火龙作为传统的民间节日活动,

也在一代代传承人的努力下,

转变成为承载大爱的载体,

带给我们满满的心意和感动!

创新:火龙习俗与时代接轨

在坚守中传承,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

经过含谷人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火龙的形式有了更多与时代接轨的元素。

“我们含谷火龙在进行保护性传承后,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从1998年开始,含谷镇每年都要举行春节火龙综艺晚会,到今年已经是第22届。”含谷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舞火龙的习俗、内涵在传承中发生了变化,并各显特色。现在,制作火龙的材料也更加节能,设计的花样也更加多样,既美观又环保。在秉承传统舞龙方式,还融入打铁水的方式,让舞龙与钢花交融,好似蛟龙遨游星空。

村民为了让火龙灯火不熄,还加入了荧光灯等元素,舞动时色彩更加丰富;舞龙道具中,龙珠活灵活现,还可自由转动。

扎制了多年的火龙,老人们没有被传统缚住手脚,而是选择与时俱进,用新时代的手段让火龙有了更多表现力和生命力。

龙文化表现形式千变万化,含谷镇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寻找含谷龙更广大的发展空间,发展出竞技龙、飘带龙、板凳龙等含谷龙精神文化表现形式,目前飘带龙、板凳龙的表演技艺基本成熟,得到了观众的肯定与认可。

此外,一些约定成俗的传统也有了改变,比如,扎制龙的材料,舞龙队伍的成员都有规则限制,现在这些规则都已经悄然改变,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人都可以舞龙。

为推动含谷火龙在含谷这一方土地上真正做到落叶归根,懂龙、会龙、做龙,含谷镇已建成两支男子舞龙队,一支女子舞龙队,一支龙飘带队,一支板凳龙队,五支校园舞龙队(其中包括一支幼儿龙队、三支中学龙队、一支大学龙队),一支打铁水队伍,吸睛无数。

发扬:火龙精神进一步深化

2000年,含谷镇被重庆市命名为“火龙之乡”,2011年荣获“重庆民间文化艺术火龙艺术之乡”称号,2013年“含谷火龙”被文化部列为国家级春节文化特色活动,2014年列入重庆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015年火龙传承人被列为重庆市非遗传承人,2017年—2019年含谷火龙三次登上央视。

至此,含谷火龙更是为四海所熟知。

市民对火龙民俗传承的热情不减,已建成村居舞龙队伍10支、企业舞龙队伍2支,学校舞龙队伍7支,其中含幼儿园队伍2支,整个火龙队伍共计250余人,涉及幼儿、青少年、中老年等年龄层次人员。新增铁水4盘,培育铁水技术中青年队员8人。

政府层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使得火龙这一民俗的内涵更加丰富、有层次感。组织非物质文化传承人4人外出学习提升技艺,支持3名制龙匠人成功制作出特色龙5条,出资近40万元,成功举办第二十一届民间艺术节暨春节火龙综艺晚会,吸引周边镇街6000余人到场观看。

含谷火龙发展至今,从古代的消灾祈福的原始功能,转化为多元化的现代价值,包括文化传承、教化、健身娱乐、审美的价值功能,火龙文化通过走进村社、机关、学校及企业,传播火龙文化,传承以激励群众树立热情奔放、敢于拼搏、不怕吃苦、勇往直前的精神,增强火龙文化的大众感染力。

重庆高新区含谷镇文化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含谷镇将进一步加强对火龙文化品牌的建设,进一步挖掘火龙文化内涵,擦亮火龙文化品牌。


责编:于灯灯

校对:朱林国

来源:重庆高新区含谷镇文化服务中心

版权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