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懂你的痛:
写作时,脑袋空空,总在第1句话、第1段上打转,觉得开头不够好,于是改来改去。
写作中,追求完美,总是往回看,边写边改,总想一气呵成,导致进展很慢。
写作完,敝帚自珍,不舍得修改,觉得哪里都重要,哪里都想保留。
……
写作的路上,遇到的难题简直太多了,每一个卡点都是一道关卡。
过了这个关卡,就前进一步,很有成就感,可以写出很多让自己满意的文;但是过不了这个关卡,就会停滞不前,写不出让人满意的东西,直至放弃。
写作,就是这样一门手艺,既充满乐趣,又富有挑战。太纠结于细微之处,会过度限制自己;而不注意细微之处,又写不出好内容。
写作者心中,如果没有一杆秤、一个框架,对写作这件事,就没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就会在写作练习中,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今天,何心跟你聊一个写作的成功策略,这个策略也是大作家们经常用到的,就是:热情创作与冷静修改,是日本作家山口拓朗在《九宫格写作法》里提到的方法。
它指的是,创作时,充分利用对写作的热情,和奔涌而来的灵感,把它们一股脑落到笔端;修改时,保持冷静,从阅读者的视角,客观理性地审视内容。
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兼具热情和理性,才会引发读者的兴趣。
① 热情创作第1遍开始创作时,正是点燃内心创意火花之时,这时候充分释放创作的热情,把你脑海中的一个个想法转化成文字。
这个阶段,不要在意语法错误,或者句子的流畅性,只要让思绪自由地流淌,天马行空,畅所欲言。给大脑足够的自由,它才会释放出更多的灵感,不要限制,不要修改,只需自由书写。
举个例子,村上春树在创作小说时,常常在清晨或深夜,坐在电脑前,任由思维在键盘上跳跃。他的初稿充满了奔放的情感和大胆的构想,这为他的作品注入了浓厚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
写作,一开始不要太理性,而是要感性、要热情。其实,不只写作,任何事儿都是这样。
周岭老师在《认知驱动》里提到,“我们要想成事,应遵循‘先感性,后理性,再感性’的模式,这也是人生最好的模式,就是长期乐观,短期悲观,当下愉悦。”
那如何保持热情创作的状态呢?关键是不要有压力,那怎样避免压力?
比如,平时多记录闪现的灵感,这些碎片化的想法,在写作时能成为你的宝贵资产;再比如,你可以把写作当成一种探索,当成一个发现新世界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完成任务。
② 冷静修改创作完毕后,进入冷静修改阶段。这时就可以充分使用理性冷静的思维,把初稿中的情感和灵感,逐渐转化为文字的精华。
初稿通常是情感的宣泄,而修改,则是思维的整理和提升。
修改时,以读者的角度审视你的文章,思考其中的逻辑是否清晰,句子是否流畅,是否有信息缺失或重复。逐步修改,可以从整体结构开始,然后逐段逐句地进行优化。这个阶段,注重语法、标点和用词的精准性,也尤为重要。
举个例子,海明威是著名的“冷静”的作家,他在创作后,会将作品放置一段时间,然后再回来进行修改。这段间隔,可以让他以更客观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作品,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我们经常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就是这个道理。写的时候,全靠热情、感性,这时出来的文章,只是粗糙的初稿,而要成为好文章,需要理性的修改。
那些因为修改,而成经典的故事,太多太多了。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后确定为“绿”字。
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了一处驿站”这句中的“不久”,原是用“不远”,后把“远”改成了“久”,一字之改,用语更准确。
曹雪芹的《红楼梦》几易其稿,批阅十载。托尔斯泰的《复活》,仅主人公的肖像描写,就修改了20余次。
老舍先生说:“文章写完了,要狠心地改,不厌其烦地改,毫不留情地改。句子要改,词语要改,标点也要改。”
修改时,也分为热修改和冷修改。
热修改,指的是趁热打铁,刚一写完就开始修改。这时作者的思路还热乎着,可以避免遗忘,但缺点是因为还处在兴奋状态,对很多细节错误看不出来,或者即使看出来,也舍不得改。
冷修改,指的是把初稿放一段时间后,再修改。这时作者热情冷却,变得冷静清醒。摆脱了原来的思路,才容易发现更多问题。
以上就是写作时的一个策略,热情创作与冷静修改。两者相辅相成,并不对立。
热情创作,让你的思想得以释放,为文章注入了个性和生命力;而冷静修改,则是对思想的精雕细琢,为文章带来逻辑性和清晰度。两者结合,才能打造出卓越的作品。
写作中,热情和冷静同样重要。只有将创作的激情与修改的冷静相结合,我们才能真正写出让读者记忆深刻的佳作。
愿你我,把写作当成生活,好好生活,好好写作。
————
我是何心读书会,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及转发,会经常与大家分享写作相关的知识。
何心,写作推广人
左手人间烟火,右手诗与远方。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