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穿越到清代了,你该怎么做?这本书手把手教你生存技巧

万一穿越到清代了,你该怎么做?这本书手把手教你生存技巧

首页角色扮演古代穿越日常更新时间:2024-07-14

壹·背景常识

清代的北京城是这个样子滴——清代的北京城

参加清穿旅行团的朋友们,大家好。我大“kucha社”提供的清代穿越服务,主要是针对清代首都——京师,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城的,所以,让我们首先穿越到清代的北京城,来大致熟悉一下这个城市吧。

请大家在自己的位子上坐好,我们的穿越观光时空车就要启动了。

一……二……三……!

——kucha——

大家现在可以把眼睛睁开了,我们正以隐身的状态飘浮在清代首都的上方。如果您往车窗外看一下,可以看到地面上有一个大城市,正向您呈现出“凸”字的形状,就是清代的首都——京师,也就是北京城。这时候的北京城,没有今天的高楼大厦,也没有今天的雾霾天气,更重要的是,它比今天的北京市小得多,只有今天北京两个区那么大[1],大致是现在北京二环路的范围,总体面积只有今天北京市的0.5%。今天北京市的很多名胜古迹,什么颐和园啊圆明园啊,在清代都属于“京郊”。这么看来,在清代的时候,“北京人”的范围其实也是很小的哦。

让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个“凸”字吧,如果您恐高或者晕车,也可以直接看我们观光车里的显示屏。这个“凸”字大体上可以分成两部分,您可以清楚地看到,两部分之间是有一道城墙将它们区分开来的,北面部分是一个正方形,南面的部分是一个扁扁的长方形。

北面那个正方形的城,清代人管它叫作“大城”、“内城”或者“北城”,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的时候开始就是北京城的主体部分,所以朝廷的各个衙门也都是建在内城里的。内城的四面,除了南面有三个城门外,其他三面都是两个城门,合称为“九门”。这九门都是日常出入城所使用的,但是它们各自还都有独特的喻意或功能。其中北面靠西是德胜门,清代用兵,发兵的时候都喜欢刻意地走这个门,取“得胜”之意。北面靠东是安定门,与德胜门相对,清代用兵,收兵的时候都喜欢刻意走这个门,取“安定”之意。西面靠北的是西直门,今天的西直门有可怕的立交桥,而在清代,明清两代的帝王均取用京西玉泉山的水,这水就是每天从西直门运入宫廷的,所以它也被称为“水门”。与西直门相对的,东面靠北的是东直门,被称为“木门”,这是因为在清代南方物资多通过运河运到北京,通济渠的北端通州就在北京的东面,所以东直门就成了木材的集散地。再往南看,内城正西的门是阜成门,它在明正统年以前叫平则门,据说其门洞内刻有梅花一枚,“梅”通“煤”,是专运煤炭的门,与京西产煤吻合。与之相对,内城正东的门是朝阳门,它在明正统年以前叫齐化门,据说其门洞内刻有谷穗一束,是专运粮食的门,也与粮食多由运河运来吻合。至于南面,靠西的是宣武门,明正统年以前叫顺承门,民间称之为顺治门;靠东的是崇文门,明正统年以前叫文明门,清代民间称之为哈德门、海岱门。这两个门一东一西,一文一武,遥相呼应。而正南的大门,叫正阳门,明正统年前叫丽正门,清代人习惯称之为前门。

在这四面九门的包围之中,大概是在整体的中央偏西部分,您隐约还能看到一个小号的城,那就是“皇城”。皇城大致也是由四面城墙组成,但西南却缺了一个角[2]。四面四门,北面的门原名北安门,清代改名为地安门,东西两面的门分别叫东安门和西安门,南面的门原名大明门,清代改为大清门。皇城之内的建筑,除了一些小店铺和寺庙、道观外,主要是隶属于宫廷的一些衙门和仓库以及北海、景山等“御苑”。清代管理宫廷事务的部门为内务府,其属下的衙门也多设于皇城内。顺便一提,“皇城”内的居民有很多是内务府所属的包衣,也就是上三旗的包衣旗人。

如果您再仔细看的话,在“皇城”中心靠东,整个北京城的中轴线上,还有一个更小的城,那就是“紫禁城”,也就是今天所谓的“故宫”。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宫廷”,不用多说,那是皇帝一家的住所,也是朝廷的核心。除了当值的大臣、兵丁、太监、太医等之外,其余的人均不能在里面居住。紫禁城也有东西南北四个门,北面神武门,南面午门,东面东华门,西面西华门。从整体来看,内城包围着皇城,皇城包围着紫禁城,足以体现紫禁城的守卫严谨。如果您穿越成了...

说完了北部的“内城”,我们再来看看南部的那一部分。内城的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三门,在清代被称之为“前三门”,即是北京城上下两个区域的分界线,由这“前三门”向南,那个扁扁的长方形的城,清代人管它叫做“外城”或者“南城”。这个外城是在明嘉靖年间修建的,据说当时计划是要在内城的外面再修出一圈儿正方形的城来,结果考虑到施工难度和财力,先盖了南面一段儿作为试验品,后来就干脆将南面一段儿和内城连接起来,形成了这么一个外城。

清代的外城一共有七个门,这个算法其实是没有算上内外城的连接部分,将“前三门”划给了内城,但是因为外城比内城要宽,所以外城的北墙另有两个门,也就是“凸”字腰部的两侧,就多出来了两个门,西面的叫西便门,东面的叫东便门,这两个门体积都不如其他城门大。外城的东面和西面,则各有一个门,西面的是广安门,原名广宁门,因为清代道光皇帝名叫旻宁,为了避讳改为广安门,民间则管它叫彰仪门。东面的是广渠门,民间管它叫沙窝门。最后是南面的三个门,靠西叫右安门,民间称为南西门,靠东叫左安门,民间称为江擦门,正中的则叫永定门。

总体算来,清代北京城就是这么大,民俗所谓“内九外七皇城四”,就是一个记住北京城门的好口诀呢。

嗯,什么?您问为什么靠西的叫右安门而靠东的叫左安门?这是因为古人坐北朝南,往南看的话,右就是西面咯。什么?您又问各个城是可以随便住的吗?这可就复杂咯,要牵扯到清代的“旗民分治”政策。

在清代刚入关的时候,内城和外城都是旗人和民人[3]混居的,不过后来清代统治者发现,旗民混居在一起容易引起各种问题,故而在顺治五年八月,清廷下达了一道上谕,如此说道:

京城汉官、汉民原与满洲共处。近闻争端日起,劫*抢夺,而满、汉人等,彼此推诿,竟无已时。似此光景,何日清宁?此实参居杂处之所致也。朕反覆思维,迁移虽劳一时,然满汉皆安,不相扰害,实为永便。除八旗投充汉人不动外,凡汉官及商民人等,尽徙城南居住。[4]

简单说,就是在顺治五年八月,清代统治者决定让旗人居住在内城,而让民人都搬到外城去居住。正如上谕中所说的,让整个内城的民人搬迁,其实是很麻烦的,所以朝廷具体规定道:

其原房或拆去另盖,或贸卖取价,各从其便……朕重念迁徙累民,着户、工二部详察房屋间数,每间给银四两。此银不可发与该管官员人等给散,令各亲身赴户部衙门当堂领取。……凡应迁徙之人,先给赏劳银两,听其徐为搬移,限以来年终搬尽。[5]

所以大概在顺治六年的年底,内城的民人就全都搬到了外城去。

民人从内城退去后,八旗便在内城分布居所,清代统治者详尽地将八旗分布在内城之中。其中,内城之北为两黄旗,正黄旗在西,镶黄旗在东;内城之东为两白旗,正白旗在北,镶白旗在南;内城之西为两红旗,正红旗在北,镶红旗在南;内城之南为两蓝旗,正蓝旗在东,镶蓝旗在西。然后根据身份获得自己的房屋,如“一品官,给房二十间。二品官,给房十五间。三品官,给房十二间。四品官,给房十间。五品官,给房七间。六、七品官,给房四间。八品官,给房三间。护军、领催、甲兵,给房二间”[6],等等。

这种房屋的分配甚至具体到了八旗最小的建制——佐领。以镶白旗为例:

镶白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与正白旗接界之处,系自豹房胡同向南至单牌楼。与正蓝旗接界之处,由皇城根向东至大城根。满洲官兵,自正白旗接界处,由东长胡同东口循大街向南,至院府胡同东口,为头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自院府胡同东口至长安街牌楼,为二参领之十六佐领居址。[7]

所以在顺治朝的时候,根据一个旗人的家住在哪里,就能知道他是什么旗,什么参领、佐领。应该说,那时的内城就好似一个大军营一般。另外,随着民人和旗人居住地点的区分,清代官方也对北京城的日常管理进行了详尽的规定,比如规定民人平日可以进入内城,但是到了晚上必须从内城离开,不得在内城过夜。同时,还禁止在内城开设戏院、赌场等娱乐设施,可以说清代统治者在制度上对内城的管理相当严格。

不过嘛,虽然有一堵大墙隔开了旗人和民人的居住区域,但是日常生活中还是可以互相走动的,走个几天几月还没事,走个几年几十年,就无法阻挡旗民交流以及混居的大趋势了。

首先,旗人多数是当官或当兵的,内城的各种服务行业都需要民人去充实,从挑水、运煤到商铺、店家,自然都是民人居多。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要求在内城开店的民人每天关了店铺后都回到外城居住然后清晨再赶过来,所以“民人不得在内城过夜”这条禁令没多久就成了一纸空文。

其次,清代统治者虽然严格规定了八旗旗人按旗居住,但是没有考虑到还有房屋买卖这码事儿。康熙年间就已经有不同旗的旗人互相买卖房屋的情况,后来就发展到了旗人跟民人互相买卖房屋。虽然到了晚清,旗人还基本以住在内城为主,但是住在外城或者郊外的旗人也有相当的数量[8]。另一方面,随着房屋买卖和店铺的开设,居住在内城,甚至居住于皇城的民人也越来越多,所谓“旗民分治”也只是大局面上还维持着[9]

最后,虽然清代统治者在理想上想将内城限制在一种严肃的氛围之内,所以不允许在内城建立戏院等,可是大家都有“寻欢作乐”和“好逸恶劳”的心态。从乾嘉时期开始,内城便有违禁开设戏院、赌场的情况,到晚清就越来越多了,官方基本无力整治。当然,内城的娱乐设施再怎么说也属于“违禁开设”,规格不可能太大,您要是想体会一流的娱乐服务行业,还请您去外城溜达溜达。

清代北京城示意图,可见内城九门、外城七门及内城各旗居住地

好了,了解了北京城的格局,接下来我们会将观光时空车往地面靠近一些,让大家可以近距离地看到街市上的场景。这里请您注意听讲解,这对您之后的穿越生活很重要哦。

您看,在清代京城的大街、胡同上,您不光能看到周围的商铺、人家,还能看到很多木质的栅栏门放在各个胡同口,这其实就是清代北京的城市管理制度啦。我国古代一向“军警不分”,军队一般也兼具着城市安全管理的职能。清代北京城就是由三个官方机构按区域管理的,分别为内城的步军营、外城的巡捕营和五城兵马司。其中前两个营在康熙朝中期划归为同一个高官来统领,那位高官叫“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也就是民间所谓的“九门提督”。

而具体到京城的各个地方,其基本的军事单位叫做“汛”,如皇城内有90汛,内城城墙上有87汛,内城城内有625汛等,每一汛有步军12人看管,负责地面安全,类似今天的“派出所”。

汛之下,则有栅栏和堆拔。栅栏如其名,即是木头做的栅栏,一般放置在胡同的出入口,也就是大街的两旁。清代北京城内共有栅栏两千余座。您是否听说过北京有个地名叫大栅栏?这就是因为放置于廊房四条的栅栏特别大,于是便形成了这种特殊的地名。至于堆拔也叫堆子,一般设在城里的重点区域,比如说闹市区之类的大街上,经常是一两间单独的房子,房外有兵器架,上面放有长枪,十分显眼,凸显其官方的身份。栅栏和堆拔类似于今天的“执勤点”,都有固定的兵丁看守,白天时巡街泼水,到了晚上则打更看守。

看到这儿您是不是想到了什么?对,这就是您穿越到任何一个朝代几乎都能遇到的——夜禁制度。在清代时,一到晚上起了更[10],内外的城门各自关闭的同时[11],城内各个栅栏也都关闭,任何人都不允许无故行走。

什么,您问什么情况下可以夜行以及万一被抓住怎么处罚?

来,我们看一条上谕……

《乾隆帝八旬万寿图卷·城市商贸》中的栅栏

顺治初年定:京城内起更后闭栅栏,王以下官民人等不许任意行走……至夜行之人,除奉旨差遣及各部院差遣外,其因丧事、生产、问疾、请医、祭祀、嫁娶、燕会者,该直宿官兵详问事故,记其旗分佐领姓名住址,开栅放行,按汛递交,不得羁留。若系无故夜行,王以下官及妇女均询记姓名,送至其家,对邻右说知被获时刻。民人即羁候。均于次日呈报步军协尉,转报步军统领,将无故夜行之王公及各官等请旨交宗人府、部院查议。旗人鞭五十、民人笞五十。[12]

也就是说,除了有正经公事外,私事可以有婚事、丧事、生育、看病、祭祀、宴会等等理由,但是都要详细地登记才行,一旦被证明是无故夜行……唉,您多加小心吧……

请拿出您的身份证——清代的民族与户籍

上一节咱们在清代的北京城晃悠了一圈儿,这一节我来讲一讲您穿越到清朝必须要了解的一些基本概念。

首先呢,您要了解的是民族概念。尤其是“满、汉”。

“‘满、汉’不就是满族汉族吗!”

您看,这就属于穿过去肯定要悲剧的。就如同现在网络上好多帖子问的一样,“曹雪芹是哪族人?”有人说是汉族人,有人说是满族人。这两种答案放到清代的话,都不是很准确。您或许知道,虽然中国历史上有过一些民族概念,比如说华夏啊,比如说戎狄蛮夷啊,但是这些概念在当时还是以文化为核心,而并非具有严格的血缘意义。直到现代,现代民族观念才在中国逐步形成。简单说,清代民族概念还是比较混乱的。

哎呀,太过复杂的事情咱们先搁在一边,您只需要知道清代民族划分跟现代有些不同就是了。拿咱们上一节看到的内容来举例吧,您看这段:

京城汉官、汉民原与满洲共处。近闻争端日起,劫*抢夺,而满、汉人等,彼此推诿,竟无已时。似此光景,何日清宁?此实参居杂处之所致也。朕反覆思维,迁移虽劳一时,然满汉皆安,不相扰害,实为永便。除八旗投充汉人不动外,凡汉官及商民人等,尽徙城南居住。

您看,这官方说的是“满洲”和“汉人”,就是把满汉并称了,按照咱们现代人的民族概念,就是满族和汉族呗。而实际上,这里的“满洲”=“旗人”,“汉人”=“民人”,这就是所谓清代民族概念混乱的一个缩影。

具体民族学上的东西就不给您多讲了,咱们简单来看,如果您穿越到清代的北京,大概能遇到三种人,依照清代人的概念,他们分别被称为“民人”、“旗人”和“蒙古人”,而不是现代人所谓的“汉族人”、“满族人”、“蒙古族人”、“朝鲜族人”等。这点还请您一定记住。

旗人,即是八旗之人。清代八旗制度内有各种民族的人,满族、蒙古族、汉族、锡伯族、朝鲜族等,他们一般被统称为“旗人”。清代官方用词中,也经常直接把旗人称为“满人”,这大概是因为旗人里以满族为主体吧[13]。所以像曹雪芹,他虽然是汉族人,但是他入了八旗,就属于“旗人”这个范畴了。顺便一提,在清代灭亡之后,“旗人”改报什么民族的都有,既有按照自己本来民族申报的,也有原为满族改报汉族,原为汉族改报满族等情况,这又是笔糊涂账,所以千万不要“一刀切”哦~

然后是蒙古人。导游君我嘛,见过很多清穿旅客,完全分不清蒙古旗盟和蒙古八旗,所以穿越过去经常闹笑话。其实,蒙古八旗虽然有“蒙古”二字,但是他们属于“旗人”,跟其他旗人一样,他们也住在京城之内,而不是在大草原上放牧[14]。反之,蒙古旗盟才是清代一般意义上的“蒙古人”。蒙古旗盟是参考八旗制度建立的一种蒙古行政制度,具体来说即是将蒙古的各个部落拆成若干个“旗”,然后在数个“旗”上设立“盟”。举例说的话,卓索图盟,便是由喀喇沁左旗、喀喇沁右旗等六个旗组成,这就叫“旗盟”。蒙古旗盟虽然跟蒙古八旗都有一个“旗”字,但其实是完全不同的制度。以人物来说,清初顺治皇帝的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出身科尔沁左翼中旗的蒙古旗盟人,而清中后期道光皇帝的孝静成皇后,虽然同样是姓博尔济吉特氏的蒙古族人,却是出身正蓝旗满洲的旗人[15]。这是不能混淆的呢。

最后是民人,聪明的您一定想到了,除了旗人和蒙古人,剩下的基本就都是民人了~民人中以汉人为主,故而也经常被官方称呼为“汉人”。当然,民人内部也有其他民族,私下他们也有区分。不过一般统称来讲,就都叫做“民人”。

说完了民族,我们再顺便来说一下清代的户籍,这是因为户籍跟民族有互相对应的方面,便于您理解记忆。

本社的穿越服务主要是穿到清代的北京地区,所以籍贯上比较常见的只有“旗籍”和“民籍”两种,如它们名字所显示的,旗籍即是旗人的籍贯,一看“某某旗某某佐领下人”就知道这位是旗人。这种旗籍归八旗管理,而民籍即是民人的籍贯,归户部管理。所以,看清自己的户籍,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出身是什么,这对穿越回古代的您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从履历上的框中部分可以看出旗人和民人的户籍不同

除了“民籍”之外,民人还有几种户籍[16],不过在北京城都不怎么常见,我这里给您顺便科普一下:

第一种是军籍,也叫卫籍。清代继承了明代的卫所制度,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军区,但一个军区内的军人及其后代都世代在这个军区内当兵或生产,所以军籍和民籍是分开的,民籍属于户部管辖,而军籍属于兵部管辖。

第二种是灶籍。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跟煮什么东西有关的户籍,是专门从事盐业生产的人的户籍。古代为了确保盐的产量,将从事盐业生产的人的身份世代固定下来,禁止他们去从事别的职业,所以才有这种特殊的户籍。

第三种是商籍。这个户籍跟日常生活关系不大,主要是跟科举有关系。什么,您认为商籍就是商人的户籍?其实不是呢。一般的商人都属于民籍,而商籍是专门给一些盐商及其子弟设立的。这是因为古代科举跟现在的高考一样,必须要在户口所在地进行考试,也就是所谓“原籍应试”原则,而盐商作为一种有政府特权的商人,长期在外做生意,所以就特许他们拥有一种特殊的户籍,可以在非籍贯所在地进行科举。

商籍

但是,除了上面我给您列举的户籍之外,其实在社会上还有几种特殊的户籍。如果您穿越回清朝,向家中的人问自家的户籍,发现家中之人面露难色,您就大概知道,自己家就属于特殊户籍之一咯……这种情况下,还是建议您改穿到别的身份为好……

不过还是给您介绍一下这几种特殊户籍,一共有三种:

第一种是如“乐户”、“丐户”等特殊户口。他们或是明朝时罪臣之后,或是从事如仵作等当时人所贱视的职业,而被划归为贱民,世操贱业。这种贱民在当时全国各省,特别是汉地省份,数量不少。针对这种情况,雍正皇帝从雍正五年到雍正八年,陆续将各省的贱籍全部“开豁”,规定在“开豁”三四代之后,这些人的后代便可以作为普通民籍享有良民的身份。

第二种是附户,也叫“家人”。您在清代看到“家人”这个词,千万别联想到亲情关系。出现在清代官书上的这个词,一般来讲并没有我们现代“家族”、“亲人”的喻意。那它指的是什么人呢?给您看一段资料:

且各省遇有应行迅奏事宜,原许其填用火牌,由驿驰递。至寻常奏折,自有弁役、家人,可以赍送,兼程、专达,并未尝稍有稽延。[17]

在这条讲述奏章传递的上谕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家人”并非“亲族”之意,而是指家仆、家奴。这些家奴没有独立的正式户口,只附在自己主人的户口之内,不属于“良民”的范畴。雍正皇帝“消除贱籍”政策并没有涉及他们,不过一般而言,他们可以通过“赎身”的形式成为良民[18]

第三种则是雇工。雇工在现代人眼中完全没有什么低贱的属性,但是在古代,雇工虽然自己有自由民的身份,但是他受雇于雇主,和雇主之间有主仆之分,所以古代律法上一般将雇工算作一种介乎良民和贱民之间的身份,特别是长期的雇工。另外,清代因为经济的发展,经常有“打短工”的情况,不能跟传统的长期雇工相类比。所以,清代对于雇工的认定较为复杂,而且在法律上,根据所犯罪行的不同,判定标准也不同[19]。这些不太能一概而论,我们可以在后面的章节再具体讲述。总之,清代雇工,有身份介乎良民和贱民之间的“长工”,还有身份为良民的“短工”。

所以说,在穿越的时候分清您和他人的民族与户籍,是区分身份并且进行各种行动的前提哦。

首都生活的必备语言,普通话,或某少数民族语言——关于清代语言

人和人需要通过交流来形成关系,而交流的主要媒介就是语言。很多人认为清朝距离现在比较近,不存在什么语言上的交流障碍——怎么说呢,这种认知如果仅以汉语场合来讲大概说得通,但是您别忘了,清代是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朝代,其统治阶层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这也是清代比较有特点的地方呢。

总之,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清代的语言习惯吧。

在汉语场合,穿越过去的先生女士们一般来讲语言都能交流,但还是有一个前提,就是您要说公共交流汉语,也就是所谓的“官话”。正如我们今天各地方言之间经常互相吐槽,而不同地方的人交流主要通过“普通话”一样,古人交流要通过“官话”,同时他们也一样经常吐槽各地口音,特别是统治者们。

雍正帝就曾经吐槽过口音问题,特别是南方个别省份,他说道——

朕每引见大小臣工,凡陈奏履历之时,惟有福建广东两省之人仍系乡音,不可通晓。夫伊等以见登仕籍之人经赴部演礼之后,其敷奏对扬尚有不可通晓之语,则赴任他省又安能于宣读训谕、审断词讼皆历历清楚,使小民共知而共解乎?[20]

简单翻译,雍正帝吐槽说:我召见大臣,到了大臣发言的时候,只有福建和广东两个地方的人,官话完全说不好,都是口音,我完全听不懂。这些人都做到这种品级了,肯定都是在礼部练习过召见礼节的,说话口音还能这样,要是到了别的省当官,说话、判案、宣读之类的,当地人怎么可能听得懂啊!

正因为有这样的问题,雍正帝兴起了“推广官话”运动,主要对象就是南方省份,当地纷纷建立起教导官话的学堂。不过嘛,毕竟是旧时代,社会交流不如现在方便,范围也窄得多,所以雍正帝的推广官话活动最终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只对一小部分官宦人家有了影响而已,那些并非官宦世家出身的新晋大臣,如果上京交际,仍然会被吐槽“土语难改”呢。

“清代皇帝觉得哪个地方口音最标准啊?”

这个嘛……可以从一个职官上来看。清代有个衙门叫鸿胪寺,主要负责朝会礼节问题。它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要在正式大典和朝会上“唱赞”,也就是要发声命令的[21]。清初的时候,鸿胪寺对汉臣要求是“直隶、河南、山东、山西四省”,到了乾隆十七年,乾隆帝说“山东、河南、山西三省……该生等声音各别,土语难变,学习唱赞时,虽极力教演,究难合式”,于是只剩下了“近居京师”的直隶。由此便知,清代统治者还是比较偏向于北京以及周边的口音的。

严格来讲,清代汉语,就算是清代的北京话,跟今日的北京话也是有一些区别的。不光是在一些用词上有所区别[22],发音上虽然没有了入声字,但是清中叶之前,尖团音的区分还比较明显[23],这点也与今日不同。不过一般来说,只要您说着今天的普通话,还是可以交流的~

非汉语的场合就是满语了,这也牵扯到一些很多人都弄不懂的问题,“满语是什么”和“清代满语的使用情况如何”。

“俺兹道!满语就四俺们东北话!”

嗯,这位先生先别激动。我给您讲个故事。曾经有两位顾客来参加我们的清穿旅行,一位是东北人,他认为满语就是东北话,另一位是北京人,他认为满语就是北京话。二人没要翻译,就kucha一下穿到了刚入关时期的北京内城。一睁眼,一个兵丁问他俩:

“阿哥,西葛布矮,哈喇矮,丫巴伊尼雅尔马?”[24]

哥儿俩面面相觑,心说:“哎呀,这不是我以为的满语啊!”结果就这么被兵丁逮了起来,后来还是我们偷偷去营救了他们……

说正经的。满语并不是一种汉语方言,而是一种跟汉语截然不同的语言。学术上的概念就不多说了,最简单的,满语的基础语法是“主宾谓”结构,即“我他打”,这跟汉语的基础语法“主谓宾”,即“我打他”截然不同。

“我看网文上说了,我们现在说的汉语就是满语来的!”

咳咳,阅读网文需谨慎啊。其实现代汉语中,东北和北京的个别词汇的确是满语过来的,萨琪玛什么的就不说了,比如说清代北京土语里有一个词叫“咔哧”,指的是用小工具挖的动作,它的原型就是满语的kūwacarambi[25]。由于满语的音变,这个音从“夸差”变到了“咔哧”。但是除了词汇之外,满语对汉语也就没什么其他的影响了……毕竟汉语的受众群远比满语大。

说完了满语再说满文。汉字跟汉语绑定在一起很久了,所以大家可能有“语言跟文字一直在一起”的错觉,而实际上并不是的。满族文字的发展在历史上就比较曲折。金代女真人参考契丹文的方法,借用汉字的元素创造了“女真文”来表达女真语。但是这种女真文特别复杂,流传也不是特别方便,到了明代初期的时候,女真人里懂得这种文字的已经不多,到了后金崛起时,基本上已经不用女真文了,取而代之的是蒙古文。后来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授意用蒙古文字母来拼写满语,之后又做了一些拼写规则上的修改,这就形成了“满文”。

所以说,满语一直都在流传,但满文是后金时期才有的,而且满文其实是一种拼音文字。顺便一提,很多人觉得满文奇怪,是因为它是竖体文字。另外还有一个小秘密,满文是从左往右写,这跟现代汉字一致,但是在古代跟汉字正好相反哦~

接下来就是满语的使用问题了。清代将满语称为“国语”,从官方诏命、部阁档案,到民间买卖契约,乃至于小说文集,均有用满文翻译或写成的。但是清代官方并不强迫旗人之外的人学习满语、满文。而在旗人社会中,满语的使用其实也是根据具体时间段而有所变化的。

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创制满文上谕

入关前的后金政权基本上是满语的天下。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等人虽然都会一些汉语,但是说得并不怎么流利。而且对于他们而言,汉语是后来才学的,只有满语才是第一语言。故而无论是日常还是朝会,都会有专门的汉语翻译在旁边协助。

入关之初的顺康二帝时期,随着入关既成事实,满洲人开始正式学习汉语。到了康熙朝中期,基本上都具有了双语的能力,但是满语还是经常作为第一语言使用。特别是在宫廷中,如康熙帝从很小开始就学习汉语和汉字,汉文化修养比较深,但是他留下来的史料多数还是满文的。另外,在这个时期内,清代朝廷上的基本语言习惯形成,即“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原则。简单说,当皇帝跟旗人出身的大臣交谈时,他们之间就要说满语[26],当皇帝跟蒙古出身的大臣交谈时,他们之间说蒙古语,而面对民人出身的大臣,自然就是说汉语。这种原则虽然看上去特别简单方便,但是细想一想也挺混乱。如果同时召见旗人、蒙古和民人大臣,那语言得多乱……不过话说回来,清初时候的民人大臣,若想受到宠信,特别是想要跻身中书的话,多多少少要学一些满语满文,否则高等官僚们互相聊天你完全听不懂,岂不丢人?所以像张廷玉这样的中枢名臣,就是自称“得清书奥妙,同习之人实无出余右者”的呢[27]

《满洲实录》书影,上为满文,中为汉文,下为蒙文

满文示意图,虚线分隔出一个个字节

到了雍乾二帝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入关后一代”、“入关后二代”等的诞生,开始出现了部分旗人不会说满语的情况。乾隆帝就曾在乾隆四十年十月辛巳的上谕中批评:

昨日恒亲王弘晊之子永皓承袭郡王,谢恩时,经朕询问,竟不能奏对清语。再,赏赐公爵弘昇之子永泽亦不晓清语。伊二人俱系近派宗支,其父皆熟谙清语,何其子竟至奏对茫然?[28]

有鉴于此,雍乾二帝经常训导八旗,要求八旗旗人“勤学国语”,并且将“可以国语”作为一条重要的验证标准,在召见旗人大臣的时候,经常用满语向他们问话,如果不能回答,就申斥、降职,甚至于免官、夺爵。在这种政策重视之下,旗人对满语的重视也小有提升。

“不对!我看了网文!说乾隆之后就没人会满文了!皇帝也不会了呢!”

哎呀,网文真的信不得的……

在嘉庆、道光两朝之后,官方虽然还在屡屡重申“国语骑射”政策,但其效果的确大不如前,不会满文、满语的旗人也越来越多,这是事实。但是另一方面,也并没有像网文所说的,到了“没人会”的地步,至少朝廷里的高等官僚基本还都会,皇帝更是会的。我给您找俩例子吧。

谕内阁:本日召见委散秩大臣兴泰,奏对谢恩,清语甚属生疏。经朕询问,据称未经学习清语。兴泰着开去委散秩大臣,回旗读书。[29]

这条上谕说的是有个叫兴泰的大臣[30],被赐了官所以去跟皇帝谢恩。清代要求,旗人被皇帝召见时,呈报履历、谢恩都要使用满语,兴泰估计自己努力背了半天,磕磕巴巴的,就被皇帝发现了,下场就是丢了官,让他回去读书。

不过重点是,这条上谕的时间是光绪二十年正月。可知光绪皇帝是懂满语的,而且一般的旗人大臣也都会一些满语,这才有了兴泰这个特例。

再来个更生动的。有个人叫苏勋丞,在新陆军中当兵,晚清时曾在宫内任守卫。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写文史资料回忆宫中的见闻时说道,有一次他们给光绪帝抬轿子——

三十里路,一个钟头跑到,把跟随的兵士跑的汗如雨淌。光绪还嫌不快,手拍轿窗,一个劲地催:“加步!加步!伊里加步!”(原注:这是满语,意即“走!走!快走!”)我头一回跟他走不习惯,恰巧又是热天,跑到万寿山几乎晕倒。[31]

光绪帝所喊的满语,写成满文的转写,就是“yabu,yabu,ili yabu”,译为“走,走,立走”。可见光绪帝的满语能力还是不错的。

顺便一提,在晚清宫廷中,已知对满语比较生疏的是慈禧太后[32]。我们看两条上谕:

谕军机大臣等:嗣后内外臣工,应进安折,着敬书三分,于两宫皇太后及朕前呈递。其应进皇太后安折,一分敬书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圣安字样,一分敬书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圣安字样。其应用清字者,俱用清汉合璧。又谕:嗣后京外各衙门,遇有清字奏事折件,均用清汉合璧式样。

这一条上谕的时间是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十一日,光绪帝继位的第七天,这时正由慈安和慈禧两位皇太后垂帘听政。

谕军机大臣等:嗣后京外各衙门,凡有照例应用清字奏事折件,均着用清汉合璧。其各衙门应用清字引见排单,亦着书写满汉合璧呈递。[33]

这一条上谕的时间是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十九日,光绪帝戊戌变法失败的第十四天,这时慈禧太后刚刚重新“训政”。由此可见慈禧太后对满语满文至少不是特别熟悉。

至于民间嘛,至少从雍正朝开始,汉语基本上就作为旗人的第一语言使用了,所以您穿越过去应该是没什么大问题的。不过相对的,您穿越的年代越靠前,在口语中听到满语词的几率也就越大,而且由于清代中期旗人多数是满汉双语都懂的,所以他们经常混用哦!比如说下面一段子弟书《螃蟹段儿》[34]

那一日,yobo age baita akū de出门去。(那一日,戏谑的阿哥因无事而出门去。)

udu ginggen螃蟹be udafi拿到家。(买了几斤螃蟹后拿到家。)

boode dosime放在盆子里。(进了家放在盆子里。)

belci一见说,哎呀ere可是ai jaka。(癫婆子一见说,“哎呀这可是什么东西”。)

age injeme说erebe休问我。(阿哥笑着说,“这个可休问我”。)

bi inu ferguweme不认得它。(“我也好奇,不认得它。”)

怎么样,不给翻译的话您必然是看不懂的……这种“满汉兼用”的习惯,大概道光朝之后才逐渐少见,但是个别词儿嘣满语,还是旗人社会的常态呢,特别是有些特别重要的事关机密的话,有的时候还特别要用满文来讲。比如小说《儿女英雄传》里描写安老爷跟安公子交流圣旨之意时写道:

安老爷此时见了他,不是前番那等闭着眼睛的神气了,便先问了问他这番调动的详细,公子一一回明。提到见面的话,因是旨意交代得严密,便用满洲话说。安老爷“色勃如也”的听完了,便合他说道:“额扐基孙(霍窝)扐博(布乌)杭哦,乌摩什鄂雍窝孤伦寡依扎喀(得恶)斋斋(得恶)图于木(布乌)栖鄂(珠窝)喇库。”公子也满脸敬慎的答应了一声“依孥”。[35]

怎么样,完全看不懂吧……了解到满语的使用情况,您对穿越到清代是不是有点害怕了?哼哼哼哼,没关系,鄙社特有满语发音、满文字母识别功能的翻译器,配合我们的清穿旅行只需要这个数(伸出一只爪子)……啊,先生女士们别走啊!其实穿越到清中期之后,只要不是朝廷上,事先跟人家打过“不熟国语”的招呼就可以改用汉语交流了!不一定要买我们的翻译器的!不要走啊!!!

我到底应该管他叫什么!——关于清代称谓

如果您穿越到清代跟清代人交流的话,除了要说当时通用的语言之外,还要特别注意称谓这个东西。您千万不要觉得您对清代人的称谓习惯很了解,现代人对于清代称谓的了解多数源自清宫戏和戏曲舞台,而事实上的称谓习惯跟那些是有很大区别的哦~

具体说来,称谓这件事是挺复杂的。从对象上讲,称谓就要分成三类:自称、对称和他称。自称这个大家都了解,对称是面对面的称呼,比如说您上学时,班主任姓孙,您管她叫“孙老师”,她的同事管她叫“小孙”、“孙xx”、“孙姐”什么的,这些都叫对称。至于他称,是别人提及她时的称呼。比如说您跟其他同学聊天时,背后管孙班主任叫“老妖婆”、“母夜叉”什么的,这些就属于他称。正如您基本上不能当着孙大班主任的面儿叫他称的“母夜叉”一样,清代的自称、对称、他称通常也界限分明,是不能混淆的。除去对象之外,称谓还有时效、身份等限定,也是您需要注意的。

总之,闲话少叙,我们来分对象谈一下称谓的问题吧。[36]

皇帝

皇帝的自称一般为“朕”或“我”。其中“朕”比较偏向书面语,“我”则更多用在日常口语里。特别是在满语的场合,由于满语是不分“朕”和“我”这两个词的,所以皇帝都自称为第一人称的“bi”,即满语的“我”。如果是面对太后或者太上皇,皇帝自称一般为“我”、“臣”、“子皇帝臣”[37]、“臣我”。

对称方面,太上皇或太后作为长辈称呼皇帝,一般直接就叫“皇帝”,而不叫“皇上”。皇子们一般称呼皇帝为“汗阿玛”或“皇父”、“父皇”。至于清宫戏里常见的“皇阿玛”,目前似乎没见到相关的记载。至于后宫和大臣称呼皇帝,一般叫“皇上”,旗人出身的大臣以及后宫、宫女、太监等则可以称呼皇帝为“主子”[38],修饰一下就是“圣主”之类的。晚清宫中的太监、宫女等还习惯管皇帝叫“老爷子”、“万岁爷”。

皇太后

皇太后的自称一般也是“我”,书面语上有“予”的记载,偶尔也自称为“朕”。口语上,据说慈禧太后日常说话自称是“咱家”,这个词有“zá jiā”、“zǎ jiā”两种念法的记载。至于“哀家”这个词,似乎是戏曲舞台上的,目前没见过清代太后这样自称的记载。

对称方面,皇帝和皇后一般用满语称太后为“额捏”、“太后额捏”,晚清则用满式汉语称呼为“额娘”、“皇额娘”。宫中的太监、宫女以及晚辈一般称之为“太后主子”、“老祖宗”,背后则称之为“佛爷”、“老佛爷”[39],有的他称则为“老家主”,这应该是“主子”的变化称谓。

比较特殊的,是晚清慈禧太后让光绪和隆裕称呼她为“亲爸爸”,也有的记录为“皇爸爸”。这个称呼可能是由“姑爸”这个亲属词汇引申而来的,是晚清“女以男论”[40]的影响。

后宫

后宫在面对皇帝和太后的时候,一般自称为“奴才”。这是清代八旗制度的影响。就算是皇后,面对皇帝时也要自称为“奴才”。另外根据一些记录,私下场合或许还可以自称为“吾”、“我”之类的。至于清宫戏里的什么“本宫”、“臣妾”之类词汇,目前并没见过相关记载[41]

后宫之间,则一般以姐妹相称,但是在正式场合则要称皇后为“主子”,因为皇后是后宫之主。而皇子、皇女等一般称呼后宫为“某额捏”,如“皇后额捏”、“某妃额捏”等。太监、宫女跟后宫对称时,一般称自己的直属主人为“主子”,其他的后宫则称为“某妃主子”、“某主子”。后宫们在他称时,一般统称为“主位”。具体的,则可以称之为“某妃主子”、“某主子”、“某娘娘”。

顺便一提,现在清宫戏里盛行的“小主”称呼,其实在宫里并不怎么适用[42]。清代仆人对年轻的主人,特别是主人下一辈的小主人的称呼一般为“小主儿”,“小主”一词可能就脱胎于此。但比较重要的是,这个称呼应该是一个他称,即不隶属此后宫的仆人对这位后宫的称呼。好似您单位里有一个年轻的富二代当了副总经理,您不是他的直属部下,在私下称呼他为“小经理”。简而言之,这个称呼似乎不大可能作为对称来使用。

已故帝后

如果是已经驾崩的皇帝,皇子皇女便称呼他为“皇考”。其他人则可以称呼他们的庙号、谥号。比如说康熙帝的谥号为“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一般简称为“仁皇帝”,庙号则为“圣祖”。故而康熙帝故去后,可以称呼其为“圣祖仁皇帝”、“仁庙”,有时又尊称为“圣祖老佛爷”、“康熙佛爷”。已故的皇后也是如此,一般称其谥号,如“孝献皇后”、“孝圣宪皇后”等。

当然作为常识,谥号和庙号都是人去世之后才获得的,故而绝对不能作为自称或对称……

皇子皇女

皇子皇女一般对皇帝、皇后等自称为“儿臣”、“子臣”。互相则以兄弟姐妹相称。太监、宫女以及大臣等,对他们或以爵位称呼,或以“阿哥”、“公主”、“格格”来进行称呼。

宫女太监

宫女、太监一般对主人自称为“奴才”。宫女之间,一般对称为姐妹。太监之间如果平级,则互相称呼为“某爷”。若不平级,则低级者称呼高级者为“师父”,或称呼其身份,如“某首领”、“某总管”,而高级者称呼低级者时,出于礼貌,也可以用各种官称,但是对于身份差距过大之人,可以直接叫名字,也可以叫一些如“小xx”这样生活上的昵称或者绰号。至于宫里的主人们,一般直接叫宫女的名字。对于太监,他们将高等太监称呼为“某总管”、“某首领”、“某回事”,关系近的则称为“某谙达”。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不能管太监叫“太监”,他们特别不喜欢这个称谓。而且千万不能管太监叫“老公”,小心他们跟您拼命哦~另外,宫里的人有时管个别宫女尊称为“某姐”,但是这只是私下的称呼,当着后宫主位时,就只能叫宫女的名字。

高等皇族

高等皇族中,如亲王,一般自称为“我”,偶尔自称“本王”或“本府”,通常是作为书面语使用。面对帝后的时候,则自称为“奴才”。

高等皇族之间,或直接按照爵位称呼,如“礼亲王”。若是同在近派宗支之内,则以行辈称呼。另外,也可以以字号等进行称呼。下人对高等皇族,一般称为“爵位 爷”,如“王爷”、“贝勒爷”、“公爷”等。

他称时,则只能称为“某亲王”、“某贝子”,尤其忌讳在帝后面前称其他高等皇族为“爷”。

大臣与官场

清代大臣面对皇帝时的自称特别复杂,很多人只知道“汉人称臣、旗人称奴才”,其实不是那么简单。大体上,清初的自称不严格,臣或者奴才都可以,从乾隆朝之后变得特别严格。您要是作为大臣穿越回去见皇上,请牢记以下三条:1、民人出身的文职大臣,无论公事私事,均自称为“臣”。2、旗人出身的文职大臣,公事自称“臣”,私事自称“奴才”。3、凡是武职,无论是旗人还是民人,也无论私事还是公事,一概自称“奴才”。

至于大臣之间互相的对称,可以称呼职官,也可以称呼字号。如和珅,可以称之为“和中堂”、“和相”、“和大人”,也可以称之为“和致斋”、“致斋”。清代人对于各种职官有各种的别称,经常使用在书面或者口语上,一定要注意区分。如果您不知道对方的官职,则直接称呼姓亦可,如和珅,即称呼为“和爷”,若知道他的排行,则可以称呼为“和二爷”、“和四爷”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清代,“大人”这个称呼是有特定用法的。首先,有显要爵位的人一定称呼爵位,比如见到恭亲王,您就直接叫“恭王爷”更好。如果是大学士,一定要称呼为“中堂”。如果是统兵的将军,则一定要称呼为“将军”。这三个称呼都比“大人”要高,所以不要用低一级的“大人”去称呼他们。其次,可以被称呼为“大人”的,只有京官里的内大臣、都统、内阁学士、尚书、侍郎、正卿,外官里的督抚、学政、织造、司道、提督、总兵、副都统、城守尉。一些小京官,只有在本衙门内可以被属下称为“大人”。至于其余的官员,您还是按照职官来称呼比较好,比如说“县大老爷”这样的品级就离“大人”远着呢。

清代官场涉及的称谓很多,有的还跟科举有关,故而有“年兄”之类的称谓,如果细细讲起来十分繁杂,这里就略过好了。您要是有兴趣,找几本清代官员的笔记看看,里面这类称呼就特别多。对了,大臣也可以用谥号来称呼,但是跟帝后一样,您别在人家活着的时候就给了人家谥号就成……

汉式的家庭

家庭称谓之中,一般性的称谓,自称都是“我”,对长辈的对称则都是“您”,长辈对晚辈的对称则是称呼小名或者叫“你”。他称就是什么“家父”之类的词汇啦~这些就算到今天还是能用到的。北京城里民人的称谓比较简单,就算不用我们现代的口语,您用“父亲”、“母亲”什么的称呼也肯定够用了。

不过如果您穿越到身份比较高的人家,那么家庭内使用的就很可能是一套特殊的称谓,也就是《红楼梦》里的那套以“爷”和“奶奶”作为基础的称呼。这套称呼是清代汉式世家的普遍称谓。

具体来说,这套称呼是以“家中成年男性”[43]作为基准辈进行称呼的,“成年男性”同辈人被称呼为“爷”,配偶则称为“奶奶”。往上一辈,男性被称为“老爷”,配偶则被称为“太太”。再往上一辈,男性被称为“太老爷”、“老太爷”,配偶则被称为“老太太”。而基准辈的下一辈男性,则称之为“小爷”、“少爷”,配偶则称为“少奶奶”。

由于是以某一个辈分作为基准而进行称谓衡量的,所以在《红楼梦》中,贾宝玉虽未成年,却已经是“宝二爷”,这就是因为他不但有一个已故的亲兄贾珠,还有同辈的堂兄贾琏,都属于成年的“爷”的辈分。而贾蓉虽然娶了妻室,却终究比贾宝玉等小了一辈,只是个“小蓉大爷”。

满式的家庭

旗人的家庭称谓,在清初主要还是用满语,到了清中期之后,跟汉式贵族的称谓进行了一些合流,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一些旗人的特点,这里主要说一下满式称谓和汉式不一样的地方。

对于父亲,晚清之前一般都用满语叫为“阿玛”,晚清则有叫“爸爸”、“老爸”的,不过传统家族还是叫“阿玛”为主。对于母亲,清初一般用满语叫为“额捏”,清中后期开始叫“奶奶”、“额娘”[44],个别人家还叫“阿家”等,但是您千万别叫嫡母为“娘”,因为在清代旗人家中,“娘”这个字要么是称呼父亲的妾室的,要么就是称呼仆妇的。而对于庶母,则要看家里的习惯,有的叫“某奶奶”,有的叫“某娘”,有的叫“姨”,不一而足。

其他的亲属,祖父用满语称为“玛法”,晚清也叫“爷爷”。祖母在清初用满语称为“妈妈”,清中期以来一般都称为“太太”。伯父在清初用满语称为“阿穆吉”,清中期以来一般都称为“某大爷”[45],如二伯父,即是“二大爷”。伯父的配偶伯母,在清初用满语称为“阿穆”,清中期以来一般都称为“某大大”,如“二大爷”的妻子,即是“二大大”[46]。叔父在清初用满语称为“额齐克”,清中期以来一般都称为“某叔叔”或“某爹”,如三叔父,便称为“三叔叔”或“三爹”[47],叔父的配偶叔母,在清初用满语称为“欧克”,清中期以来一般都称为“某婶儿”。至于姑姑,在清初用满语称为“姑”[48],清中期以来一般都称为“某姑姑”或“某姑爸”。这也是晚清“女以男论”的影响。至于姑姑的丈夫姑父,则称为“姑父”或“姑爷”。

仆役

清代仆役的统称为“家人”,这可不是什么血亲的意思呢。清代“家人”专指奴仆哦~

仆人面对主人时,均自称为“奴才”或“奴婢”。他们互相之间的称呼一般就是民间的称呼,尊称也就是“某爷”、“某管事”而已,不需多说。但是有时有上下级关系,比如说使女管其上司的仆妇就要称呼为“姑姑”。

至于主人称呼他们,如果是不怎么有头脸的仆人,则直接叫名字,或者称呼其亲属关系,叫“某某家的”,或“某某的谁”,甚至直接叫姓氏,“张!”、“王!”的就可以。如果是使女的话,则直接称之为“丫头”、“使唤丫头”。如果是有一些头脸的仆人,比如说是自己长辈的贴身仆人之类,就不能这么叫。如果是得力的仆妇,称呼为“老妈”。有身份的使女,称之为“丫鬟”,甚至于“某姐”、“某姑娘”。如果是太监,最高的称谓“某首领”、“某谙达”,其次的尊称则是“伴儿”。

怎么样,称谓是不是很复杂呢。其实还好,您只需要……啊……什么,“这次又要多少钱”?……唔,不用,您只需要把称谓整理个表格什么的,偷偷抄一份带着就万无一失了啦~


[1] 老北京一般称北京城有四个区,即西城区、东城区、崇文区、宣武区。2010年,西城区和宣武区合并为新的西城区,东城区和崇文区合并为新的东城区。本文中个别情况下还是以旧有的四城区的概念来称呼。

[2] 据说是因为一些缘故,没有把西南角的双塔庆寿寺划在其中。双塔庆寿寺位于今日西长安街北、西单以东,1955年4月因拓宽西长安街而拆除。

[3] 民人,指以汉族为主的非旗人,具体清代的民族区分以及称呼,请见后面章节。

[4] 出自《清世祖章皇帝实录》顺治五年八月辛亥条。

[5] 出自《清世祖章皇帝实录》顺治五年八月辛亥条。

[6] 出自《八旗通志初集》。

[7] 出自《八旗通志初集》。

[8] 住在外城或郊区的多数为贫穷的旗人。

[9] 清代民人出身的官员(即所谓的汉臣)基本都居住于正阳门外,以方便上朝。个别汉臣被特许“赐第内城”,作为殊荣。

[10] 晚七点开始起更,七点至九点为一更,九点到十一点为二更,十一点到次日凌晨一点为三更,凌晨一点到三点为四更,凌晨三点到五点为五更。

[11] 其中正阳门会在三更天的时候暂时开启一次,但是规定“只许进不许出”,即只许外城人在此时进入内城,但是内城人不许在此时出城。实际上是为了让外城居住的朝廷官员能够提前入城准备上朝,并且让个别“流连在外”的旗人能够偷偷回城,民间称之为“倒赶城”。

[12] 出自《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

[13] 清代官方行文中的“满人”,有的时候专指八旗里的满洲人,大多时候则通指“旗人”。具体要通过文本内容来分辨。又及,清代的“满人”全称为“满洲人”。

[14] 清代蒙古八旗有一特殊参领是参与游牧的,其余均为城居。

[15] 孝静成皇后的祖先叫琐诺木,原是兀鲁特部的贝勒,入旗后隶属正蓝旗满洲,后来因为孝静成皇后的身份,抬入正黄旗满洲。这里包含另外一个常识:蒙古族的人不一定都在蒙古八旗之中,也有一些隶属于满洲八旗。

[16] 清代户籍制度基本延续自明朝,其中还有一些户籍,如匠籍,在顺治二年被废除,故而不列在本文之中。

[17] 《清高宗纯皇帝实录》乾隆三十一年十月戊午条。

[18] 当然,良民也可以以卖身的形式成为附户。

[19] 清代判刑,以户下人、雇工人、凡人为三个等级,前者重,后者轻。

[20] 出自《清世宗宪皇帝实录》。

[21] 鸿胪寺分成鸣赞官和序班。鸣赞官均为旗缺,故而均为旗人担任,自然都是北京音。序班则是民缺,这里专讨论序班。

[22] 比如说清代北京话的儿化韵似乎比今日北京话儿化韵用得要丰富。

[23] 比如清代官方的满文字典里对汉字标音,“卿”即标为king,“青”则标为“cing”。

[24] 此句满语意为“先生,您叫什么,姓什么,是何地之人?”

[25] 本书中,满文均采用穆麟德夫式转写法。

[26] 汉军旗人一样要说满语,到了晚清依然如此。光绪还曾经特别申斥说:“汉军人员引见应口奏清语履历……汉军世历旗籍,国语理宜熟谙。”

[27] 清代朝廷不要求汉人会满文满语,但是对于某些职官,由于有翻译满汉文档的职责,故而需要给他们“培训”一下满文。比如清代庶吉士由于有起草诏书等职责,入选后要培训三年,其中就要学习满文。如果三年内不能学会,会因“不谙清文”而不能留馆,给仕途造成不良影响。

[28] 出自《清高宗纯皇帝实录》。

[29] 出自《清德宗景皇帝实录》。

[30] 兴泰很可能是一个旗人名门的子弟,是直接被“赏”了委散秩大臣的。这个职位是侍卫处的高等职官,一般来说由勋戚担任。

[31] 苏勋丞《我所见到的慈禧和光绪》。

[32] 宣统帝虽然在《我的前半生》中说自己满文不佳,但是故宫中保存有他的英文单词课本,其中英文单词的发音均是用满文来标记的,可见其满文能力并不像他自称的那么差。

[33] 均出自《清德宗景皇帝实录》。

[34] 括号内为汉译。

[35] 出自《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这段中,安老爷说的话为:“ere gisun holbobuhangge umesi oyonggo,gurun guwai jaka de jai jai de tuyembuci ojorakū。”然后安公子回答:“inu。”汉译为,“这事关联甚重,再也不可表露给其他人。”“是的。”

[36] 称谓是一门大学问,本文中只列举一些常用称谓。由于关于称谓的记载比较散乱,恕本文不一一注明每个称谓之来源。时间上讲,除个别标明清初使用者外,基本为清中后期的用法。清前期则多用满语。

[37] “子皇帝臣”为满语“jui hūwangdi amban”的直译。

[38] “主子”满语为“ejen”。

[39] 对于老佛爷一词是否可以当面对称目前尚有争议,有资料认为佛爷一词是可以对称的,这里姑且搁置。顺便一提,实际上老佛爷一词在晚清之前经常指已故的皇帝。

[40] 即虽然是女性,但是作为男性称呼。这在晚清京旗社会中十分流行。

[41] “臣妾”一词很有可能是书面语,或者某些仪式上的自称。

[42] 明确提出“小主”这个称呼的是《宫女谈往录》。关于此书,详见后面章节的分析。

[43] 如何界定“成年”,各家习惯不同。有的人家认为成婚即成年,有的人家则不然。

[44] 辽东旗人有习惯管母亲叫“讷讷”,但是京旗不用这个称呼。并且,京旗的“奶奶”源自汉式称呼对家中主妇的称呼,并非是东北“讷讷”的转音。

[45] “爷”字读轻声。

[46] 最后一个“大”字读轻声。

[47] 从晚清的记录看来,旗人社会里“爹”这个称呼,既可以用来称呼叔父,也可以用来称呼伯父。

[48] 满语中的姑姑一词即“gu”。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