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阳的全真派是它的支系,丘处机到这座山也须朝拜

王重阳的全真派是它的支系,丘处机到这座山也须朝拜

首页角色扮演鬼道天师更新时间:2024-07-27

成都大邑县城以北10余千米处,有一系列青青郁郁的山峰,它们次第连聚,形如一只巨大的仙鹤在蓝天白云下引颈长鸣——这就是有名的鹤鸣山。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与众多雄伟的高山奇峰相比,鹤鸣山并无更胜一筹之处。但是,在中国道教史上,这座并不高峻的山峰却因为孕育了道教而成为道家的圣地,长达近2000年的时间里,它一直受到众多道教信徒的顶礼膜拜。

流传于中国的诸种宗教中,只有道教是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尤其令四川人自豪的是,道教的发源地就在四川,就在成都大邑的鹤鸣山。

东汉顺帝(公元126――144年)年间,一个身材修长的中年人带着几个弟子来到了鹤鸣山,他们在幽静的山上修建了几间草庐作为栖身之地。此后的日子里,居住在山中的山民常常都能看到,这个相貌清瘦的中年人,他天天都要盘腿坐在一株高大的古松下闭目沉思。望着他平静的面容,山民们偶尔也会好奇地猜测。除了盘腿打坐,山民们还看到,这个中年男子有时也会坐在草庐前的一张石头桌前,不断地书写一些他们看不懂的文字。

也不知经历了多长时间,周围的山民终于获知了这位中年男子一鳞半爪的身世。原来,他叫张陵,曾经做过江州令,是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的后人。但山民们不能知道的是,就在那看似漫不经心的打坐和书写中,张陵已然创建了将在中国历史上巨大影响的道教。

民间对张陵的称呼是张道陵,可能是因为他创建了道教的缘故吧,故而在他的名字中间镶进了一个道字。《古今图书集成》上称张道陵出生于东汉桓帝年间,是沛国丰邑人,年轻时“长游太学,博通五经”。在劳心费神的仕途生涯中,张道陵渐感厌倦,认为那是“无益于年命”的事情,他渴望长生不老,渴望像传说中的黄帝那样白日飞升,坐地成仙。就这样,他终于弃官而去,此后又谢绝了朝廷的征召,最终来到鹤鸣山,选择了川西平原尽头的这座山峰作为他修行的根据地。

张道陵在鹤鸣山写就的那部书叫做《老子想尔注》,全书共24篇。道教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修炼而成仙得道,故此,这部道教最重要的典籍里,张道陵详尽地讲述了道教的修炼法则。

任何一种宗教都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信徒的拥护和信仰,为了这种拥护和信仰,创建者们必须四处传教,张道陵也不例外。关于张道陵传教的情况,四川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张道陵传教之初,人们反应很冷漠,响应者寥寥无几。

一天,他偶然和一个跑江湖的老人认识了,闲谈之中,张道陵向老人讲述了自己的困惑。老人说,蜀人对五这个数字很崇拜,你要传教,就得入乡随俗。依我看,你不如把你的道教改名叫五斗米教吧,让每一个入道的人,都必须交纳五斗米的费用,你不但有了收入,而且蜀人也会对你的道教产生好感的。张道陵听从了老人的劝告,从此向每一个入道者收取五斗米作为入教费用,此后,信教者日益增多,渐渐遍及四川各地。

传说毕竟只是传说,经不住细细的推敲,只能为我们想象当年张道陵的传教生活提供一份参考资料。事实上,在真实的历史层面上,张道陵为了传教,还充分发挥了他会医术的长处。他带着弟子云游四方,到处给人治病,并借机宣传道教教义,感化那些可能成为信徒的芸芸众生。

简单地说,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老子为教祖,称为太上老君,以“三清”为最高尊神,同时将大量中国古代神仙和历代圣贤人杰也纳于道教之内。

由于张道陵向入教者收取五斗米的费用,民间便顺口称道教为五斗米教,又称米道、鬼道。张陵自称“天师”,是当然的最高教主。

正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入教者所交纳的五斗米,张道陵所积聚的财富也越来越庞大。他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鹤鸣山等地修建了不少道观,道教也一跃成为闻名全川的重要宗教势力。据有关资料记载,张道陵时期,五斗米道已发展“弟子户至数万”,并逐渐形成了以成都平原为中心,覆盖了大半个四川蔓延态势。

张道陵去世后,他的儿子张衡和孙子张鲁继承他未竟的事业,先后继任最高教主,继续四处传教。张鲁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大环境下,割剧汉中达数十年之久,以政治的力量推动了道教的发展,成为道教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为了纪念张道陵一家三代传教的事迹,后人称张道陵为天师,张衡为嗣师,张鲁为孙师,因此五斗米教也在民间被称为天师道。

与鹤鸣山一样,四川境内同为道教圣地的还有著名的青城山。这座位于今天都江堰市境内的青翠山峰,因状如青色的城廓而得名。民间相传,据说就像曾经在鹤鸣山苦修一样,青城山也是张道陵的修炼之地,故此道教称此山为“第五洞天”。

在青城山的天师洞中,藏有“天师”张道陵及其第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道教主张清静无为,见素抱朴,它的教义精髓,也许就体现在青城山清幽的仙景之中。古木掩映的青城山,一向被尊为“天师祖庭”、“神仙都会”。

唐朝天子姓李,而道教的最高神祇老子据说也姓李,李家天子便自称是太上老君李耳的后代,宣布将道教立为国教,于是,道教在唐代空前繁荣,其影响和势力达到了历史的顶点。

入唐以后,道教经典的创作及教理研究也迎来了一个鼎盛期。据统计,仅唐代诠疏笺注《道德经》者,全国就达28家,其中四川占6家,就地区分布而言,居全国之首。唐代,蜀中高道辈出,道教学者李荣被召入长安,成为京城道学魁首。

唐末五代时期,道教的发祥地鹤鸣山因为另一位道教大人物而再次熠熠生辉,这个人就是杜光庭。杜光庭是唐代末年京兆杜陵人,因为屡次应试不中,一气之下到天台山出家做了道士。五代之际,天下大乱,惟独蜀中较为安定,杜光庭也随大量入蜀的人流来到了四川。

立国于四川的前蜀和后蜀的几个皇帝都崇信道教,杜光庭深受前蜀君主王建宠信,官至光禄大夫、谏议大夫,封蔡国公,王建还为杜光庭赐号“广成先生”。王建死后,其子王衍继位,又为杜光庭赐号“传真天师”。从入蜀到80多岁去世,几十年间,杜光庭一直在成都附近,尤其是鹤鸣山从事道教活动,并作为皇帝最信任的宗教领袖,主持了前后蜀的几乎所有重要宗教活动。

杜光庭自幼饱读诗书,诗、书、文三者俱佳,留下了大量著作。这些著作除了少量诗歌外,大多是宣传道教的理论文章。这些文章中,有不少是关于道教的各种仪式的规范和细则,被后人称为“仪轨”。这些仪轨对宋代以后的道教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成为标准性和规范化的依据。

五代时期的另一位大师级的道教人物是陈抟。有意思的是,陈抟和杜光庭一样,也和鹤鸣山有解不开的缘分。陈抟是四川安岳人,生活在五代和北宋初年。据说,陈抟有预知过去未来的本事,他听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高兴得从驴背上跳了起来,拍手大笑说:这回天下可以太平了。

陈抟自号扶摇子,周世宗赐号白云先生,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自从在后唐年间举进士不第后,他便绝意于仕途,潜心修道,曾先后在武当山、华山和少华山等地修炼,鹤鸣山则是他留下过不少真迹的修行地之一。元代大戏曲家马致远有一部四折戏剧,名叫《陈抟高卧》,就以这位对道教和理学都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为题材,写宋太祖未发达时得到陈抟指点,做皇帝后欲以富贵报答陈抟,陈抟却依旧坚持隐居修道。

经过唐和五代以及两宋的不断发展,道教在它的发源地四川影响更隆,许多著名的道观纷纷建成,信仰者也渐次增长。据官方统计,1221年,在册的四川道士多达4600余人。

南宋时,大诗人陆游曾经从他任职的崇州前往鹤鸣山,并在山上的道观里住了一夜,写下了一首七律。从这首诗里,我们也许能够感受到鹤鸣山作为道教圣地的那份恬静与安详:

西游万里已关天,采药名山亦宿缘。

老柏干霄如许寿,幽花泣露为谁妍?

苔舔石凳扪萝上,灯耿云房扫榻眠。

安得仙翁索米术,一生留连弄寒泉。

读过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的人可能都记得,此书中曾写到过一个叫做全真派的武林门派。其实,在历史上,它不是武林门派,而是道教的一个支派,其代表人物和《射雕英雄传》中所说的一样,是一个叫丘处机的道长。至于丘处机是否有金庸所写的那种绝世武功,我们无法考证,但丘处机和成吉思汗关系甚好,因而全真教在元朝前期和中期炙手可热,这是事实。

除了鹤鸣山和青城山外,四川还有多处道教名山名观,如江油的窦团山,射洪的金华山,彭山的仙女山,彭州的葛仙山,以及成都的青羊宫,三台的云台观,都江堰二王庙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