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的“普”写法错误,骗了很多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的“普”写法错误,骗了很多人

首页战争策略莫非王土更新时间:2024-07-02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句话很熟悉,熟悉到以至于理所当然而从未有过任何的怀疑。

近来读《古代中国文化讲义》时,作者为说明“ 佛教未征服中国却给中国一个机会“时引用这句话,但却是这样写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我很奇怪,这么一本专业的书,这么出名的文化大家,应该不可能引用错误。难道是我以前所接触到的这句话本身就是错的?想想,都冒冷汗。

带着这种心理,查阅了一些资料,原来这句话最初出自《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原文其中一句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就验证了《讲义》 这本书引用的是对的,可为什么后来都写成了”普“了呢?

后来在另两篇文章《左传·昭公七年》,司马相如《难蜀父老》中发现一点端倪(这两篇文章在不同版本中关于这个字的写法也不一样),这两篇文章中均引用了诗经中的这句话,但却是这样写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古本引用原文错误,加之,“普”这个字放在原文中非常通顺,以至大家在引用时,虽都注明引用自《诗经》,但用的字仍是“普”字,反而最初的 ”溥“无法理解甚至认为其是错字而被逐渐弃用,非专业类的研究著作,是很少“拨乱反正”的。

当然,现在,很多学者为了圆古人之说, 认为古代“溥”“普”通假,所以认为写成“普”也是可以的,不算错。个人认为,如果追本溯源,正本清源的话,用“溥”更为合适。

另外,关于这句话的意思,很多人也是误解不浅,原因就是古人引用原文的时候“断章取义”,结果,这个“义”却代替了原来的“义” 。

原文“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后面还有一句“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意思是“溥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 ,皆是王臣。大夫失职,行事不公;却以我为贤,派遣不停“。原文是表达作者的一种抱怨,倾诉了心中的不平和牢*:同为王臣,却劳逸不均,自己差事特别繁重,“都是君王的事,我却特别累”。而现在大家都理解为“在奴隶、封建社会,天下是君王的“家天下”,“国家为君王的私有财产”等等。

当然,这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寻章摘句、一知半解的毛病,由来已久,古、今的许多专家学者们,都难以幸免。究其原因,一是古代条件限制,查找原籍很困难,二是绝大部分的文化传播者,缺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宏观把握能力,或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想当然” 。

中华传统文化的伤痕在浮躁的学术当下,是很难治愈的。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